一种车身门槛空腔的隔音件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6359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门槛空腔的隔音件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门槛空腔的隔音件结构及汽车,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其中所述隔音件结构包括加热后可以发泡膨胀的第一膨胀胶、加热后可以发泡膨胀的第二膨胀胶和位于第一膨胀胶和第二膨胀胶中间的铝带,所述铝带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膨胀胶下表面连接,所述铝带下表面和所述第二膨胀胶上表面连接,所述铝带为两端重叠的环形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隔音件结构设计成圆环状的结构,对车身门槛空腔处的电泳液流动速度和电泳效果均无影响,并且重量轻、成本低、结构简单、易安装。
【专利说明】一种车身门槛空腔的隔音件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门槛空腔的隔音件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隔音件结构主要有自粘型发泡胶隔音件和尼龙骨架与发泡胶二次注塑形成的隔音件两种结构,由于车身门槛空腔尺寸比较大,所以采用自粘型发泡胶发泡无法将空腔填充完全;尼龙骨架与发泡胶二次注塑形成的隔音件是封堵空腔的板状结构,这种结构阻碍了门槛空腔的畅通进而影响了电泳液的流动速度,对电泳效果以及工作节拍均会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身门槛空腔的隔音件结构及汽车,解决目前隔音件结构无法完全填充车身门槛空腔和影响车身电泳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门槛空腔的隔音件结构,包括:加热后可以发泡膨胀的第一膨胀胶、加热后可以发泡膨胀的第二膨胀胶和位于第一膨胀胶和第二膨胀胶中间的铝带,所述铝带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膨胀胶下表面连接,所述铝带下表面和所述第二膨胀胶上表面连接,所述铝带为环形结构且两端重叠。
[0006]可选地,所述第一膨胀胶、所述第二膨胀胶和所述铝带的宽度长度均相同,所述第一膨胀胶、所述第二膨胀胶和所述铝带的宽度和长度按照所述第一膨胀胶、所述第二膨胀胶受热膨胀后可以填充满车身门槛空腔的标准设置。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膨胀胶的一端、所述第二膨胀胶的一端和所述铝带的一端在对应位置上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膨胀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膨胀胶的另一端和所述铝带的另一端在对应位置上均设置有第二安装孔。
[0009]可选地,所述铝带的一端与所述铝带的另一端重叠后,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塑料卡扣连接。
[0010]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身门槛处的车身钣金件,所述车身钣金件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汽车还包括上述的隔音件结构,所述隔音件结构通过塑料卡扣和所述第三安装孔卡接在所述车身钣金上。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音件结构将膨胀胶中间增加铝带作为骨架,设计成圆环状结构,采用卡扣的形式利用安装孔将其卡接在车身钣金上,这样的结构有铝带作为骨架支撑膨胀胶,防止膨胀胶膨胀后下榻,膨胀胶受热后可以完全填充车身门槛空腔,设计成圆环结构,电泳液可以在空腔中流通,对车身门槛空腔处的电泳无影响,并且具有通用性好、易安装、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隔音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隔音件结构在门槛空腔中发泡后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隔音件结构的展开示意图;
[0015]图4为图3在B-B方向剖视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隔音件结构在汽车上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隔音件结构安装在车身门槛处局部放大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第一膨胀胶;2、第二膨胀胶;3、铝带;4、第一安装孔;5、第二安装孔;6、塑料卡扣;7、车身门槛处车身钣金件;8、第三安装孔;9、发泡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1]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用于车身门槛空腔的隔音件结构,包括:加热后可以发泡膨胀的第一膨胀胶1、加热后可以发泡膨胀的第二膨胀胶2和位于第一膨胀胶I和第二膨胀胶2中间的铝带3,铝带3上表面与第一膨胀胶I下表面连接,铝带3下表面和第二膨胀胶2上表面连接,铝带3为环形结构且两端重叠。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音件结构是在第一膨胀胶I和第二膨胀胶2之间增加铝带3作为骨架,设计成环状,一方面,铝带3重量轻,铝带3起支撑作用,防止膨胀胶在膨胀过程中下榻,另一方面,设计成环状不会影响电泳液在空腔里面流动,保证生产节拍。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膨胀胶1、第二膨胀胶2和铝带3的宽度长度均相同,第一膨胀胶1、第二膨胀胶2和铝带3的宽度和长度按照第一膨胀胶1、第二膨胀胶2受热膨胀后可以填充满车身门槛空腔的标准设置。
[0024]第一膨胀胶1、第二膨胀胶2和铝带3的宽度和长度相同,铝带3可以充分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电泳液流动时对膨胀胶冲击脱离铝带,同时,由于门槛空腔尺寸较大,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膨胀胶I和第二膨胀胶2选用发泡倍率为2000%的EVA类发泡材,使膨胀胶受热膨胀后能完全将空腔填充完全,并且膨胀后发泡层9具有一定的长度,有效阻断了门腔内的噪音传播。
[0025]如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膨胀胶I的一端、第二膨胀胶2的一端和铝带3的一端在对应位置上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4。
[0026]继续参见图1-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膨胀胶I的另一端、第二膨胀胶2的另一端和铝带3的另一端在对应位置上均设置有第二安装孔5。
[0027]继续参见图1-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铝带3的一端与铝带3的另一端重叠后,通过第一安装孔4、第二安装孔5和塑料卡扣6连接在一起。
[0028]第一膨胀胶I的两端、第二膨胀胶2的两端和铝带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安装孔
4、第二安装孔5和塑料卡扣6重叠连接在一起形成环状结构。
[0029]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身门槛处的车身钣金件7,车身钣金件7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8,汽车还包括上述的隔音件结构,隔音件结构通过塑料卡扣6和第三安装孔8卡接在车身钣金7上,汽车前后左右的四个门槛空腔均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音件结构,保证了乘员舱内的密封性并且提高了整车性能。
[0030]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身门槛空腔的隔音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后可以发泡膨胀的第一膨胀胶、加热后可以发泡膨胀的第二膨胀胶和位于第一膨胀胶和第二膨胀胶中间的铝带,所述铝带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膨胀胶下表面连接,所述铝带下表面和所述第二膨胀胶上表面连接,所述铝带为环形结构且两端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胶、所述第二膨胀胶和所述铝带的宽度长度均相同,所述第一膨胀胶、所述第二膨胀胶和所述铝带的宽度和长度按照所述第一膨胀胶、所述第二膨胀胶受热膨胀后可以填充满车身门槛空腔的标准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音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胶的一端、所述第二膨胀胶的一端和所述铝带的一端在对应位置上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音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膨胀胶的另一端和所述铝带的另一端在对应位置上均设置有第二安装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音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带的一端与所述铝带的另一端重叠后,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塑料卡扣连接。
6.一种汽车,包括车身门槛处的车身钣金件,所述车身钣金件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隔音件结构,所述隔音件结构通过塑料卡扣和所述第三安装孔卡接在所述车身钣金上。
【文档编号】B60R13/08GK203996030SQ201420339845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4日
【发明者】刘余运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