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877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雷达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部和第二固定板部,第一固定板部沿竖向延伸且构造为平板状结构,车辆的雷达适于固定在第一固定板部上,第二固定板部设在第一固定板部的上沿,第二固定板部适于焊接固定至车辆的防撞梁上,第一固定板部和第二固定板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减重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使得雷达安装支架与防撞梁连接牢固、可靠,进而保证雷达安装支架上的雷达的正常工作。而且,通过焊接固定雷达安装支架,可降低雷达安装支架的生产工艺要求,提高车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进而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功能的不断增加,汽车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现有的汽车中大部分都安装有测距雷达,测距雷达通过支架安装在汽车的前车身或下格栅上。相关技术中公开的汽车中,支架通常是采用多个螺纹连接件连接在汽车的防护栏或下格栅上,这种连接方式使得汽车在装配时螺接支架的工序时间长,汽车的生产效率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该雷达安装支架与车辆的连接方式简单、快捷,从而可提高车辆的装配效率。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的车辆。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所述雷达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部和第二固定板部,所述第一固定板部沿竖向延伸且构造为平板状结构,所述车辆的雷达适于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部上,所述第二固定板部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板部的上沿,所述第二固定板部适于焊接固定至所述车辆的防撞梁上,所述第一固定板部和所述第二固定板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减重孔。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通过设置第二固定板部以适于焊接连接在车辆的防撞梁上,从而使得雷达安装支架与防撞梁连接牢固、可靠,进而保证雷达安装支架上的雷达的正常工作。而且,通过焊接固定雷达安装支架,可降低雷达安装支架的生产工艺要求,提高车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进而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
[0007]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板部为“L”形且包括水平板部和竖直板部,所述竖直板部与所述防撞梁焊接固定。由此,第一固定板部与竖直板部之间具有一定间距,从而使得竖直板部与防撞梁焊接更加方便。
[0009]具体地,所述第二固定板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左侧翻边结构且右侧设置有第一右侧翻边结构。由此,可提高第二固定板部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二固定板部因长期承受第一固定板部上的雷达重量导致弯曲、变形,从而保证安装在第一固定板部上的雷达在车辆上的位置不变,进而保证雷达检测的准确性及精度。
[0010]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板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左侧翻边结构且右侧设置有第二右侧翻边结构。由此,可提高第一固定板部的结构强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左侧翻边结构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左侧翻边结构的前端相连,且所述第二左侧翻边结构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部的下沿间隔开。由此,可提高第一固定板部与第二固定板部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一固定板部相对第二固定板部发生弯曲变形,从而保证安装在第一固定板部上的雷达在车辆上的安装角度不变,进而进一步保证雷达检测的准确性及精度。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右侧翻边结构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右侧翻边结构的前端相连,且所述第二右侧翻边结构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部的下沿间隔开。由此,可提高第一固定板部与第二固定板部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一固定板部相对第二固定板部发生弯曲变形,从而保证安装在第一固定板部上的雷达在车辆上的安装角度不变,进而进一步保证雷达检测的准确性及精度。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减重孔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固定板部上的第一减重孔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固定板部上的第二减重孔。从而分别减轻第一固定板部和第二固定板部的重量,且避免降低第一固定板部和第二固定板部的结构强度。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减重孔和所述第二减重孔均构造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减重孔。从而使得第一减重孔和第二减重孔结构简单,加工容易。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部上的所述第一减重孔为两个且上下间隔开,位于下面的所述第一减重孔处在所述第一固定板部的中央处;以及所述第一固定板部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多个安装孔分布在所述第一固定板部的靠近外边缘的部分处。从而可避免降低第一固定板部的结构强度,雷达可通过连接件与安装孔配合,从而将雷达固定在第一固定板部上。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
[00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的立体图;
[0020]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的主视图;
[0021]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的俯视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雷达安装支架100、
[0024]第一固定板部1、第二左侧翻边结构11、第二右侧翻边结构12、安装孔13、
[0025]第二固定板部2、水平板部21、竖直板部22、第一左侧翻边结构23、第一右侧翻边结构24、
[0026]减重孔3、第一减重孔31、第二减重孔32、
[0027]连接板4、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2]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100。
[003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100,如图1-图3所示,雷达安装支架100包括第一固定板部I和第二固定板部2。
[0034]参照图1和图2,第一固定板部I沿竖向延伸且构造为平板状结构,车辆的雷达适于固定在第一固定板部I上,其中,雷达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雷达安装方式固定在第一固定板部I上,这里不对雷达与第一固定板部I的连接方式作具体限定。
[0035]参照图1和图2,第二固定板部2设在第一固定板部I的上沿,第二固定板部2适于焊接固定至车辆的防撞梁上。这里,由于第二固定板部2可焊接固定在车辆的防撞梁上,使得第二固定板部2无需使用螺纹紧固件与防撞梁相连,因此第二固定板部2及防撞梁上均无需加工连接孔,从而使得雷达安装支架100及防撞梁的加工工艺均得到了简化。同时在车辆装配中,焊接连接的方式使得雷达安装支架100与防撞梁连接较快,从而提高了车辆的生产效率,降低了车辆的生产成本,而且雷达安装支架100与防撞梁之间连接牢固、可靠,不易松脱,从而延长了雷达安装支架100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安装在第一固定板部I上的雷达的正常工作。
[0036]其中,如图1-图3所示,第一固定板部I和第二固定板部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减重孔3,从而在不影响雷达安装支架100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节省材料用量,降低雷达安装支架100的重量,从而便于减轻车辆总体重量。
[003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100,通过设置第二固定板部2以适于焊接连接在车辆的防撞梁上,从而使得雷达安装支架100与防撞梁连接牢固、可靠,进而保证雷达安装支架100上的雷达的正常工作。而且,通过焊接固定雷达安装支架100,可降低雷达安装支架100的生产工艺要求,提高车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进而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
[00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固定板部2为“L”形且包括水平板部21和竖直板部22,竖直板部22与防撞梁焊接固定,其中,第一固定板部I与水平板部21相连,由此,第一固定板部I与竖直板部22之间具有一定间距,从而使得竖直板部22与防撞梁焊接更加方便。
[0039]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竖直板部22的后表面适于焊接在防撞梁上,水平板部21从竖直板部22的底端水平向前延伸,以与竖直板部22构成“L”形。第一固定板部I从水平板部21的前端竖直向下延伸,其中,雷达适于安装在第一固定板部I的前表面上。
[0040]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固定板部2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左侧翻边结构23且右侧设置有第一右侧翻边结构24,由此,可提高第二固定板部2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二固定板部2因长期承受第一固定板部I上的雷达重量导致弯曲、变形,从而保证安装在第一固定板部I上的雷达在车辆上的位置不变,进而保证雷达检测的准确性及精度。
[0041]更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固定板部I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左侧翻边结构11且右侧设置有第二右侧翻边结构12,由此,可提高第一固定板部I的结构强度。
[0042]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左侧翻边结构11的上端与第一左侧翻边结构23的前端相连,且第二左侧翻边结构11的下端与第一固定板部I的下沿间隔开。第二右侧翻边结构12的上端与第一右侧翻边结构24的前端相连,且第二右侧翻边结构12的下端与第一固定板部I的下沿间隔开。
[0043]其中,第二左侧翻边结构11的上端与第一左侧翻边结构23的前端相连,第二右侧翻边结构12的上端与第一右侧翻边结构24的前端相连,可提高第一固定板部I与第二固定板部2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一固定板部I相对第二固定板部2发生弯曲变形,从而保证安装在第一固定板部I上的雷达在车辆上的安装角度不变,进而进一步保证雷达检测的准确性及精度。
[0044]另外,第二左侧翻边结构11的下端与第一固定板部I的下沿间隔开,第二右侧翻边结构12的下端与第一固定板部I的下沿间隔开,也就是说,第二左侧翻边结构11和第二右侧翻边结构12均设在第一固定板部I的上端,从而避免第二左侧翻边结构11和第二右侧翻边结构12较长导致雷达安装支架100重量过大。
[00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减重孔3包括第一减重孔31和第二减重孔32。其中,第一减重孔31形成在第一固定板部I上,从而减轻第一固定板部I的重量,且避免降低第一固定板部I的结构强度。第二减重孔32形成在第二固定板部2上,从而第二固定板部2的重量,且避免降低第二固定板部2的结构强度。
[0046]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减重孔31和第二减重孔32均构造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减重孔,从而使得第一减重孔31和第二减重孔32结构简单,加工容易。
[004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固定板部I上的第一减重孔31为两个且上下间隔开,位于下面的第一减重孔31处在第一固定板部I的中央处。
[0048]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位于下面的第一减重孔31处在第一固定板部I的中央处,从而可避免降低第一固定板部I的结构强度,位于下面的第一减重孔31可形成为在第一固定板部I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的通孔。
[0049]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固定板部I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3,多个安装孔13分布在第一固定板部I的靠近外边缘的部分处,由此,雷达可通过连接件与安装孔13配合,从而将雷达固定在第一固定板部I上,而且使得第一固定板部I的面积可充分利用,避免第一固定板部I面积较大导致重量较大。在图1和图2所示示例中,安装孔13为三个,安装孔13的具体位置及形状由与之配合的雷达决定,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0050]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固定板部I上的位于上面的第一减重孔31形成为从第一固定板部I的前表面向后凹入的凹槽,也就是说,位于上面的第一减重孔31的底部具有连接板4,连接板4分别与该第一减重孔31的左右侧壁相连,从而保证第一固定板部I与第二固定板部2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0051]进一步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减重孔32设在水平板部21上,且在上下方向上,第二减重孔32形成为贯通水平板部21的通孔。
[0052]在图2和图3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固定板部I上的位于上面的第一减重孔31向上延伸且与第二减重孔32相连,连接板4构成第二减重孔32的前壁。
[005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100。
[005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将雷达安装支架100焊接固定在防撞梁上,从而提高车辆装配效率,降低车辆生产成本。而且雷达安装支架100连接牢固、可靠,可保证雷达的安装精度要求,从而提高雷达检测精度,进而提高车辆的使用安全性。
[005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5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部和第二固定板部,所述第一固定板部沿竖向延伸且构造为平板状结构,所述车辆的雷达适于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部上,所述第二固定板部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板部的上沿,所述第二固定板部适于焊接固定至所述车辆的防撞梁上,所述第一固定板部和所述第二固定板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减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部为“L”形且包括水平板部和竖直板部,所述竖直板部与所述防撞梁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左侧翻边结构且右侧设置有第一右侧翻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左侧翻边结构且右侧设置有第二右侧翻边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侧翻边结构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左侧翻边结构的前端相连,且所述第二左侧翻边结构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部的下沿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右侧翻边结构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右侧翻边结构的前端相连,且所述第二右侧翻边结构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部的下沿间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孔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固定板部上的第一减重孔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固定板部上的第二减重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重孔和所述第二减重孔均构造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减重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部上的所述第一减重孔为两个且上下间隔开,位于下面的所述第一减重孔处在所述第一固定板部的中央处;以及 所述第一固定板部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多个安装孔分布在所述第一固定板部的靠近外边缘的部分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雷达安装支架。
【文档编号】B60R11/00GK204020736SQ201420451408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1日
【发明者】程斌, 朱宝寅, 於涛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