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951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缓冲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第1缓冲部、第2缓冲部、以及以这些第1缓冲部和第2缓冲部能够展开的方式连结这些第1缓冲部和第2缓冲部的连结部的缓冲垫。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以能够展开的方式设有多个缓冲部、在将这些缓冲部展开的状态下使用的缓冲垫。作为与该缓冲垫相关的现有技术,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

专利文献1所示的缓冲垫中,3个缓冲部以能够展开的方式连结,并且与这3个缓冲部不同的1个缓冲部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置。使用者能够根据使用目的将缓冲部展开·装拆成各种形状。

只要能够容易地将展开的缓冲部变更为不同的展开模式,就很理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15045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将展开的缓冲部变更为不同的展开模式的缓冲垫。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缓冲垫,其包括第1缓冲部、第2缓冲部、以及以这些第1缓冲部和第2缓冲部能够展开的方式连结这些第1缓 冲部和第2缓冲部的连结部,能够以所述连结部为中心地将所述第1缓冲部和第2缓冲部折叠成大致长方体,该缓冲垫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1缓冲部具有构成所述大致长方体的一个面的第1缓冲部第1面、自该第1缓冲部第1面的一端倾斜地延伸的第1缓冲部倾斜面、以及自所述第1缓冲部第1面的另一端以与所述第1缓冲部第1面呈大致直角状的方式延伸的第1缓冲部第2面,

所述第2缓冲部具有构成与所述大致长方体的一个面不同的另一个面的第2缓冲部第1面、自该第2缓冲部第1面的一端倾斜地延伸的第2缓冲部倾斜面、以及自所述第2缓冲部第1面的另一端以与所述第2缓冲部第1面呈大致直角状的方式延伸的第2缓冲部第2面,

所述连结部以折叠成所述大致长方体的状态为基准地沿着所述大致长方体的1个角设置,并且连结所述第1缓冲部第1面的一端和所述第2缓冲部第1面的一端,

所述第1缓冲部倾斜面和所述第2缓冲部倾斜面均形成为平面状,

该缓冲垫具有这样的3个形态:

折叠模式,使所述第1缓冲部倾斜面和所述第2缓冲部倾斜面互相接触而折叠成大致长方体;

第1展开模式,使所述第1缓冲部第1面和所述第2缓冲部第1面均接地,使所述第1缓冲部倾斜面和所述第2缓冲部倾斜面相对;以及

第2展开模式,使所述第1缓冲部倾斜面和所述第2缓冲部倾斜面均接地,使所述第1缓冲部第1面和所述第2缓冲部第1面相对。

像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那样,优选的是,在所述第1展开模式下,所述第1缓冲部第2面的高度与所述第2缓冲部第2面的高度不同。

像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那样,优选的是,在所述折叠模式下,所述第1缓冲部和所述第2缓冲部利用搭扣带互相连接固定。

像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那样,优选的是,所述第1缓冲部和所述第2缓冲部均设为缓冲体被表皮材料覆盖的结构,

在所述表皮材料上设有袋。

发明的效果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连结部沿着长方体的角设置,并且第1缓冲部倾斜面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以能够接触的方式形成为平面状。而且,缓冲垫具有这样的3个形态:折叠模式,使第1缓冲部倾斜面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互相接触而折叠成大致长方体;第1展开模式,使第1缓冲部第1面和第2缓冲部第1面均接地,使第1缓冲部倾斜面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相对;以及第2展开模式,使第1缓冲部倾斜面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均接地,使第1缓冲部第1面和第2缓冲部第1面相对。从第1展开模式向第2展开模式的变更是将接地的第1和第2缓冲部第1面设为上表面,使面向上方的第1缓冲部倾斜面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接地。即,通过将缓冲垫的上下颠倒,能够变更展开模式。从第2展开模式向第1展开模式的变更也同样。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展开的缓冲部变更为不同的展开模式。

此外,通过使第1缓冲部倾斜面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互相接触,从第1或第2展开模式向折叠模式变更。仅通过使第1缓冲部和第2缓冲部以连结部为中心地互相摆动,就能够折叠。也能够容易地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变更。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在第1展开模式下,第1缓冲部第2面的高度与第2缓冲部第2面的高度不同。例如在将脚放在缓冲垫上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缓冲垫的前后,能够变更可供使用者放脚的面。而且,这些面的高度各不相同。使用者能够使用特性各不相同的面中的、更迎合自身喜好的面,较为理想。而且,为了使用喜欢的面,仅使缓冲垫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即可,因此操作性也很高。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在折叠模式下,第1缓冲部和第2缓冲部利用搭扣带互相连接固定。可靠地保持折叠模式,并且抑制搬运缓冲垫时缓冲部无意地展开。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在覆盖缓冲体表皮材料上设有袋。缓冲垫的便利性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缓冲垫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缓冲垫的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缓冲垫的剖视图。

图4是说明图1所示的缓冲垫的第1展开模式的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缓冲垫的仰视图。

图6是说明图1所示的缓冲垫的第2展开模式的图。

图7是说明图1所示的缓冲垫的折叠模式的使用例的图。

图8是说明图4所示的缓冲垫的第1展开模式的使用例的图。

图9是说明图6所示的缓冲垫的第2展开模式的使用例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缓冲垫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缓冲垫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缓冲垫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10B、10C、缓冲垫;20、第1缓冲部;20a、第1缓冲体;21、第1缓冲部第1面;22、第1缓冲部倾斜面;23、第1缓冲部第2面;30、第2缓冲部;30a、第2缓冲体;31、第2缓冲部第1面;32、第2缓冲部倾斜面;33、第2缓冲部第2面;40、连结部;51、第1搭扣带(搭扣带);53、第2搭扣带(搭扣带);Po1、Po2、Po3、Po4、袋;Sk、表皮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首先,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

参照图1。在图示的状态下,缓冲垫10为了容易搬运而处于折叠的状态。 折叠的状态的缓冲垫10呈大致长方体形状。此后,将缓冲垫10折叠成大致长方体状的状态适当地称作“折叠模式”。

参照图2。缓冲垫10包括接触地板面Fl的第1缓冲部20、重叠于该第1缓冲部20的第2缓冲部30、以这些第1缓冲部20和第2缓冲部30能够展开的方式连结这些第1缓冲部20和第2缓冲部30的连结部40、以及用于连接固定第1缓冲部20和第2缓冲部30的连接固定部50。

参照图3。第1缓冲部20是第1缓冲体20a被表皮材料Sk覆盖而成的。第2缓冲部30也成为同样的结构。即,第2缓冲部30是第2缓冲体30a被表皮材料Sk覆盖而成的。各自独立的第1缓冲体20a和第2缓冲体30a被共同的表皮材料Sk覆盖。

第1缓冲体20a和第2缓冲体30a的原材料可以采用聚氨酯。表皮材料Sk的原材料可以采用人工皮革。

返回到图1和图2。第1缓冲部20包括在折叠模式下构成长方体的一个面(下表面)的第1缓冲部第1面21、自该第1缓冲部第1面21的靠连结部40侧的端部(一端)倾斜地延伸的第1缓冲部倾斜面22、自第1缓冲部第1面21的与连结部40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另一端)以与该第1缓冲部第1面21大致垂直的方式立起的第1缓冲部第2面23、从第1缓冲部倾斜面22的与连结部40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延伸到第1缓冲部第2面23的上端的第1缓冲部弯曲面24、以及由这些第1缓冲部第1面21、倾斜面22、第2面23以及弯曲面24的边缘包围的第1缓冲部侧面26(仅图示了一侧的第1缓冲部侧面26。)。

第2缓冲部30包括从连结部40附近立起且构成长方体的一个面(下表面)的第2缓冲部第1面31、自该第2缓冲部第1面31的连结部40侧的端部(一端)倾斜地延伸的第2缓冲部倾斜面32、自第2缓冲部第1面31的与连结部40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另一端)以与该第2缓冲部第1面31大致垂直的方式延伸的第2缓冲部第2面33、从第2缓冲部倾斜面32的与连结部40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延伸到第2缓冲部第2面33的上端的第2缓冲部第3面35、以及由这些第2缓冲部第1面31、倾斜面32、第2面33以及第3面35的边缘包围的第2缓冲部侧面 36(仅图示了一侧的第2缓冲部侧面36。)。

参照图2和图3。连结部40由表皮材料Sk构成。连结部40连结第1缓冲部第1面21的一端和第2缓冲部第1面31的一端。

连接固定部50包括缝合于第1缓冲部第2面23的第1搭扣带51(搭扣带51)、缝合于第2缓冲部第3面35的带状的绳构件52、以及缝合于该绳构件52的第2搭扣带53(搭扣带53)。

在折叠模式下,第2搭扣带53连接固定于第1搭扣带51。在展开时,在解除了第1搭扣带51和第2搭扣带53的连接固定之后展开第1缓冲部20和第2缓冲部30。

表皮材料Sk一体地覆盖第1缓冲体20a和第2缓冲体30a,并且连结这些第1缓冲体20a和第2缓冲体30a。在表皮材料Sk中的、形成有连结部40的部位没有填充聚氨酯。第1缓冲部20和第2缓冲部30以能够以连结部40为中心地折叠和展开的方式连结。

在表皮材料Sk上形成有用于填充第1缓冲体20a和第2缓冲体30a的填充孔Ho。该填充孔Ho利用表皮材料搭扣带61、62封闭。表皮材料搭扣带61、62沿着填充孔Ho缝合于表皮材料Sk。填充孔Ho的边缘在为了防止表皮材料Sk散乱而在折回了之后缝合。

第1缓冲部第1面21由大致长方形状的平面构成。第1缓冲部第1面21与第2缓冲部第1面31呈大致直角状地延伸,并且与第2缓冲部第2面33大致平行地延伸。

第1缓冲部倾斜面22由大致长方形状的平面构成。第1缓冲部倾斜面22的整个面与第2缓冲部倾斜面32接触。

第1缓冲部第2面23由大致长方形状的平面构成。在第1缓冲部第2面23的上端大致中央缝合有第1搭扣带51。

第1缓冲部弯曲面24由与第2缓冲部倾斜面32分开的弯曲面构成。以第1缓冲部第1面21接地的状态为基准,第1缓冲部弯曲面24位于第1缓冲部第2面23侧的端部高于第1缓冲部倾斜面22侧的端部的部位。

第2缓冲部第1面31、第2面33、第3面35由大致长方形状的平面构成。第2缓冲部第1面31与第1缓冲部第1面21和第2缓冲部第2面33呈大致直角状地延伸。

第2缓冲部倾斜面32由大致长方形状的平面构成。第2缓冲部倾斜面32与第1缓冲部倾斜面22接触,并且与第1缓冲部弯曲面24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地与该第1缓冲部弯曲面24相对。

第2缓冲部第2面33的长度L2长于第1缓冲部第2面23的长度L2。

以折叠模式为基准,第2缓冲部第3面35位于与第1缓冲部第2面23相比稍靠宽度方向中央侧的位置。在第2缓冲部第3面35的中央的、高度方向的整体上缝合有绳构件52。

由第1缓冲部第1面21和第1缓冲部倾斜面22形成的角θ1的角度是45°。由第2缓冲部第1面31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32形成的角θ2的角度是45°。即,由第1缓冲部第1面21和第1缓冲部倾斜面22形成的角θ1的角度与由第2缓冲部第1面31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32形成的角θ2的角度相等。

参照图2和图4。缓冲垫10也能够在展开了第1缓冲部20和第2缓冲部30的状态下使用。更具体地讲,能够从图2所示的折叠模式向图4所示的第1展开模式地展开第1缓冲部20和第2缓冲部30。

在向第1展开模式展开时,首先,如图1的箭头(1)所示,解除连接固定部50的连接固定。然后,如箭头(2)所示,使第2缓冲部30摆动。成为使第1缓冲部第1面21和第2缓冲部第1面31均接地、并且使第1缓冲部倾斜面22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32相对的第1展开模式。

参照图5。图5中利用从底面看到的状态表示图4所示的第1展开模式的缓冲垫10。填充孔Ho形成在第1缓冲部第1面21的一部分。换言之,填充孔Ho形成在避开了连结部40的部位。另外,填充孔Ho也可以形成在第2缓冲部30。理由见后述。

缓冲垫10也能够在与第1展开模式不同的第2展开模式下使用。说明从第1展开模式向第2展开模式的展开方法。如图4的箭头(3)所示,为了使第1 缓冲部倾斜面22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32接地而将缓冲垫10翻过来。

参照图6。通过将缓冲垫10翻过来,第1缓冲部倾斜面22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32接地。即,成为使第1缓冲部倾斜面22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32均接地、并且使第1缓冲部第1面21和第2缓冲部第1面31相对的第2展开模式。

像以上说明的那样,缓冲垫10能够利用折叠模式(图2)、第1展开模式(图4)以及第2展开模式(图6)这3个模式使用。以下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在这些各个模式下能够如何使用。

参照图7。在折叠模式下,缓冲垫10的使用者能够如图7的(a)所示放置手臂Ar、或者如图7的(b)所示放置头He。即,在折叠模式下,能够将缓冲垫10用作靠手、枕头。

一并参照图3。在第1缓冲部20上形成有与第2缓冲部倾斜面32分开并且与该第2缓冲部倾斜面32相对的第1缓冲部弯曲面24。由此,第2缓冲部倾斜面32在第1缓冲部倾斜面22上与第1缓冲部20接触,在形成有第1缓冲部弯曲面24的部位与第1缓冲部20分开。就该分开的部位而言,第2缓冲部30由于手臂Ar、头He的重量而容易挠曲。另一方面,第1缓冲部倾斜面22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32接触的部位与它们不接触的部位相比,由于重量而挠曲的量变少。使用者能够将手臂Ar、头He放在更舒适的部位。

参照图8。如图8的(a)和图8的(b)所示,在第1展开模式下,使用者能够将脚Fo放在缓冲垫10上。在图8的(a)中,使用者将第2缓冲部30配置在自身的身体侧而使用缓冲垫10。使用者将脚Fo放在第1缓冲部倾斜面22上。另一方面,在图8的(b)中,使用者将第1缓冲部20配置在自身的身体侧而使用缓冲垫10。使用者将脚Fo放在第2缓冲部倾斜面32上。

在第1展开模式下,第2缓冲部第2面33的高度L2高于第1缓冲部第2面23的高度L1。因此,在第1展开模式下,使用者能够利用各不相同的两个使用方法使用缓冲垫10。

如图8的(a)所示,在将高度较高的第2缓冲部30配置在自己的身体侧的情况下,能够使腿肚子Ca的一部分倚靠在缓冲垫10上。另一方面,如图8 的(b)所示,在将高度较高的第2缓冲部30以远离自己的身体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能够将脚Fo整体放在缓冲垫10上。

参照图9。如图9的(a)和图9的(b)所示,在第2展开模式下,使用者也能够将脚Fo放在缓冲垫10上。在第2展开模式下,缓冲垫10的第1缓冲部第1面21和第2缓冲部第2面33均与使用者相对。

例如,车辆的第2排座席的乘客有时使用缓冲垫10。此时,缓冲垫10载置在紧挨着第1排座席71的正后面。由于第1排座席71和第2排座席之间的空间狭窄,因此,很难与乘客的体格相匹配地将缓冲垫10载置在任意的位置。但是,采用缓冲垫10的第2展开模式,第1缓冲部第1面21和第2缓冲部第2面33均与乘客相对。因此,乘客能够与自己的体型相匹配地将脚Fo放在易于使用的面上。第2展开模式可以说是特别适合在载置空间狭窄的场所使用缓冲垫10的模式。

采用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缓冲垫10,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参照图1。连结部40沿着长方体的角设置,并且第1缓冲部倾斜面22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32以能够接触的方式形成为平面状。而且,缓冲垫10具有使第1缓冲部倾斜面22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32互相接触而折叠成大致长方体的折叠模式、使第1缓冲部第1面21和第2缓冲部第1面31均接地且使第1缓冲部倾斜面22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32相对的第1展开模式(参照图4)、以及使第1缓冲部倾斜面22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32均接地且使第1缓冲部第1面21和第2缓冲部第1面31相对的第2展开模式(参照图6)这3个形态。

参照图4和图6。从第1展开模式向第2展开模式的变更是将接地的第1缓冲部第1面21和第2缓冲部第1面31设为上表面,使面向上方的第1缓冲部倾斜面22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32接地。即,通过将缓冲垫的上下颠倒,能够变更展开模式。从第2展开模式向第1展开模式的变更也同样。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展开的缓冲垫变更为不同的展开模式。

此外,通过使第1缓冲部倾斜面22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32互相接触而从第1或第2展开模式向折叠模式变更。仅通过使第1缓冲部20和第2缓冲部30以连 结部40为中心地互相摆动,就能够折叠。也能够容易地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变更。

参照图8。在第1展开模式下,第1缓冲部第2面23的高度L1与第2缓冲部第2面33的高度L2不同(在实施例中较低。)。例如,在将脚放在缓冲垫10上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缓冲垫10的前后,能够变更可供使用者放置脚Fo的面(第1缓冲部倾斜面22或第2缓冲部倾斜面32)。而且,这些面的大小各不相同。使用者能够使用特性各不相同的面中的、更迎合自身喜好的面,较为理想。并且,为了使用喜欢的面,仅使缓冲垫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即可,因此操作性也较高。

一并参照图2。由第1缓冲部第1面21和第1缓冲部倾斜面22形成的角θ1的角度与由第2缓冲部第1面31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32形成的角θ2的角度相等。在第1展开模式下,处于第1缓冲部第1面21和第2缓冲部第1面31接地、并且第1缓冲部倾斜面22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32相对的状态。缓冲垫10的使用者能够将脚放在第1缓冲部倾斜面22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32中的任一者上。此时,由于第1缓冲部倾斜面22相对于地板面Fl所成的角度和第2缓冲部倾斜面32相对于地板面Fl所成的角度相同,因此,即使在将脚放在任一个倾斜面22、32上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脚保持为最舒适的角度。

参照图3。在折叠模式下,第1缓冲部20和第2缓冲部30利用搭扣带51、53互相连接固定。可靠地保持折叠模式,并且抑制搬运缓冲垫10时第1缓冲部20和第2缓冲部30无意地展开。

第1缓冲部20和第2缓冲部30是通过由共同的表皮材料Sk覆盖互不相同的缓冲体20a、30a而构成的。连结部40利用表皮材料Sk的一部分形成在缓冲体20a、30a之间。在表皮材料Sk的避开了连结部40的部位形成有用于填充缓冲体20a、30a的填充孔Ho。

一般来讲,填充孔Ho的附近在折回了之后再缝合,为了确保封闭状态而使表皮材料搭扣带61、62缝合和/或为了抑制内部被看见而使表皮材料Sk重叠。因此,填充孔Ho的附近通常又硬又难以挠曲。另一方面,连结部40 是以第1缓冲部20和第2缓冲部30能够展开的方式连结第1缓冲部20和第2缓冲部30的部位。由于在展开时和折叠时使第1缓冲部20和/或第2缓冲部30摆动,因此,期望的是连结部40具有较高的挠性。由于又硬又难以挠曲的填充孔Ho形成在避开了连结部40的部位,因此,能够确保连结部40的较高的挠性。能够确保缓冲垫10的较高的操作性。

第2缓冲部30具有自第2缓冲部第2面33的端部以与第2缓冲部第2面33大致垂直的方式延伸且延伸至第2缓冲部倾斜面32的端部的第2缓冲部第3面35。该第2缓冲部第3面35以折叠模式为基准而位于比第1缓冲部第2面23靠宽度方向中央侧的位置。搭扣带51、53中的一者搭扣带51缝合于第1缓冲部第2面23,搭扣带51、53中的另一者搭扣带53缝合于绳构件52,该绳构件52设于第2缓冲部第3面35。

在一边拉伸绳构件52一边使第2搭扣带53连接固定于第1搭扣带51时,在连接固定状态下对绳构件52作用被向第2缓冲部第3面35侧拉伸的力F1。由于第2缓冲部第3面35位于比第1缓冲部第2面23靠宽度方向中央侧的位置,因此,拉伸的力的分力F2以将第2搭扣带53朝向第1搭扣带51按压的方式进行作用。因此,能够在折叠状态下使搭扣带51、53相互间更可靠地连接固定。

<实施例2>

接着,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图10表示实施例2的缓冲垫10A。仅对与实施例1的缓冲垫10(参照图1)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实施例1的缓冲垫10共用的部分省略说明。与实施例1共用的构成要素沿用其附图标记。

第1缓冲部20和第2缓冲部30均设为缓冲体20a、30a被表皮材料Sk覆盖的结构,在表皮材料Sk上设有袋Po1、Po2。一个袋Po1形成在第1缓冲部侧面26。另一个袋Po2形成在第2缓冲部侧面36。

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获得本发明预定的效果。

并且,采用实施例2的缓冲垫10,能够在袋Po1、Po2中放入小东西等,缓冲垫的便利性增加。

<实施例3>

接着,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图11表示实施例3的缓冲垫10B。仅对与实施例1的缓冲垫10(参照图1)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实施例1的缓冲垫10共同的部分省略说明。与实施例1共用的构成要素沿用其附图标记。

第1缓冲部20和第2缓冲部30均设为缓冲体20a、30a被表皮材料Sk覆盖的结构,在表皮材料Sk上设有袋Po3、Po4。一个袋Po3形成在第1缓冲部倾斜面22。另一个袋Po4形成在第2缓冲部倾斜面32。

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获得本发明预定的效果。

而且,采用实施例3的缓冲垫10B,能够在袋Po3、Po4中放入小东西等,缓冲垫10B的便利性增加。在将缓冲垫10B用作放脚缓冲垫的情况下,进而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在第1展开模式下,在载置有脚的第1缓冲部倾斜面22和/或第2缓冲部倾斜面32上设有袋Po3、Po4。通过预先在袋Po3、Po4中放入一次性怀炉,能够使脚温暖,能够提高使用舒适性。

<实施例4>

接着,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4。图12表示实施例4的缓冲垫10C。仅对与实施例1的缓冲垫10(参照图1)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实施例1的缓冲垫10共同的部分省略说明。与实施例1共同的构成要素沿用其附图标记。

在第2缓冲部30上形成有贯通第2缓冲部倾斜面32和第2缓冲部第2面33的贯通孔30b。能够向贯通孔30b中插入使用者的鞋、拖鞋。

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获得本发明预定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缓冲垫在实施方式中以在车厢内使用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在其他的场所使用。即,缓冲垫并不限定于在车厢内使用的缓冲垫。

只要起到本发明的作用和效果,本发明就并不限定于实施例。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缓冲垫适合作为在车厢内等狭窄的场所使用的缓冲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