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控制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5146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车灯控制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车灯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光线较暗时,往往需要打开近光灯,而在光线较强时,则可以通过关闭近光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现代车辆的灯光自动控制功能可以方便地自动实现该操作功能,而不需要用户频繁的操作近光开关,从而提高了驾驶的便捷性和舒适性。然而,现有的车辆的灯光自动控制系统存在对所处工况环境反应慢、用户体验差等问题,因此无法满足实际的应用需要。例如,通过当前系统时间进行车灯的开关控制,就不能适用于不同的地区。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对车灯控制的行驶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灯控制方法,包括:检测车外的光线强度;获取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预设区间;获取与所述预设区间对应的车灯模式;获取切换到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车灯模式所对应的切换时间;在经过所述切换时间后,将车灯的车灯模式切换为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预设区间所对应的车灯模式;所述车灯模式与近光灯的开关状态相关,且不同的车灯模式之间的切换时间不同。可选的,所述获取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预设区间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光线强度位于所述对应的预设区间的保持时间是否超过预设保持时间, 当所述光线强度位于所述对应的预设区间的保持时间超过预设保持时间时,执行所述获取切换到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车灯模式所对应的切换时间。可选的,所述获取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预设区间包括:对所述光线强度进行模数转换,输出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电压信号;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判断所述光线强度所对应的预设区间。可选的,所述输出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电压信号后,还包括:判断所述电压信号是否落在预设范围内;当所述电压信号位于所述预设范围外时,判定光线传感器错误,并开启车辆近光灯;当所述电压信号位于所述预设范围内时,执行所述判断所述光线强度所对应的预设区间的操作。可选的,所述车灯模式包括:明亮模式、白天模式、夜间模式以及黑暗模式;当将所述车灯模式切换为明亮模式或白天模式时,关闭近光灯;当将所述车灯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或黑暗模式时,打开近光灯。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车灯控制装置,包括: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外的光线强度;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预设区间;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预设区间对应的车灯模式;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切换到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车灯模式所对应的切换时间;切换单元,用于在经过所述切换时间后,将车灯的车灯模式切换为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预设区间所对应的车灯模式;所述车灯模式与近光灯的开关状态相关,且不同的车灯模式之间的切换 时间不同。可选的,所述车灯控制装置还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光线强度位于所述对应的预设区间的保持时间是否超过预设保持时间;当所述光线强度位于所述对应的预设区间的保持时间超过预设保持时间时,通过所述切换单元执行所述获取切换到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车灯模式所对应的切换时间。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包括:转换子单元,用于对所述光线强度进行模数转换,输出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电压信号;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判断所述光线强度所对应的预设区间。可选的,所述车灯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电压信号是否落在预设范围内;当所述电压信号位于所述预设范围外时,判定光线传感器错误,并开启车辆近光灯;当所述电压信号位于所述预设范围内时,执行所述判断所述光线强度所对应的预设区间的操作。可选的,所述车灯模式包括:明亮模式、白天模式、夜间模式以及黑暗模式;当将所述车灯模式切换为明亮模式或白天模式时,关闭近光灯;当将所述车灯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或黑暗模式时,打开近光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检测光线强度,并获取其对应的车灯模式,可以根据车辆行驶过程中外部的光线条件,选择打开或关闭车灯,因此可以满足车辆的实际行驶工况下的操作需求。同时,通过比较当前车辆的车灯模式以及待切换的车灯模式,可以获取两者之间可以由用户设定的转换时间,因此可以兼顾用户的操 作习惯。因此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车灯控制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对车灯控制的行驶需求。进一步的,通过检测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电压信号是否位于预设范围,判定光线传感器是否存在错误。当所述光线传感器出现错误时,由于此时车辆可能正行驶在路面情况较为昏暗的环境下,因此执行开启车辆近光灯的操作以保证行车安全。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所述保持时间,在只有当车辆的外界光线强度在一定时间内处于较稳定的范围内时,才切换到对应的车灯模式,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光线强度的突变引起的闪烁现象,提高用户体验和车辆部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车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线强度与输出电压之间预设的对应关系;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车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车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代车辆的灯光自动控制功能可以方便地自动实现对近光灯的开关控制,免除了用户频繁的操作近光开关,因此提高了驾驶的便捷性和舒适性。然而,由于汽车工况比较复杂,在不同的路况,或者在不同的地域,对于汽车灯光自动控制的要求都不同。然而,现有的车辆的灯光自动控制系统存在对所处工况环境反应慢、用户体验差等问题,因此无法满足实际的应用需要。例如,通过当前系统时间进行车灯的开关控制,就不能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同时灯光控制系统的打开和关闭又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同的用户对于何时打开灯光何时关闭灯光又有自己不同的操作习惯和要求。这就要求车辆的灯光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自动打开或者关闭灯光同时兼顾不同的行驶工况以及不同用户的特殊需求。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检测光线强度,并获取其对应的车灯模式,可以根据 车辆行驶中外部的光线条件,选择打开或关闭车灯,因此满足了车辆的实际行驶工况下的操作需求。同时,通过比较当前车辆的车灯模式以及待切换的车灯模式,可以获取两者之间可以由用户设定的转换时间,因此兼顾了用户的操作习惯。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灯控制方法。参照图1,所述车灯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1,检测车外的光线强度。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通过光线传感器检测车外的光线强度。所述光线传感器通过采样和模数转换,将检测到的光线强度的数值转换为与之相对应的电压信号,不同的电压信号表征不同的光线强度。在上述的具体实施中,为了消除所述光线传感器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光线传感器在相同的车外光线强度下,输出的电压信号相同,可以根据预设的光线强度与输出电压之间标准的对应关系,对所述光线传感器进行检测和校正。例如,如图2所示为所述标准的光线强度与输出电压的对应关系:y=kx+b,其中,k为图2所示曲线的斜率,b为图示曲线与y轴的交点。通过采样测量在不同标准光源下,所述光线传感器的电压输出值,并将其与图2所示曲线进行拟合,即可得到参数k,b,从而使所述光线传感器在不同光线强度下的电压输出值与图2所示曲线相同,消除光线传感器的个体差异。步骤S102,获取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预设区间。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是将所述光线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划分为对应多个所述预设区间,进而通过判定所述电压信号所对应的预设区间得到光线强度所对应的预设区间。在上述的具体实施中,当所述电压信号位于所述预设范围外时,此时可以判定光线传感器错误。当所述光线传感器出现错误时,由于此时车辆可能正行驶在路面情况较为昏暗的环境下,因此执行开启车辆近光灯的操作以保证行车安全。当所述电压信号位于所述预设范围内时,执行根据所述电压信 号,判断所述光线强度所对应的预设区间的操作。步骤S103,获取与所述预设区间对应的车灯模式。在具体实施中,上述的车灯模式与近光灯的开关状态相关,且不同的车灯模式之间的切换时间不同。例如,所述车灯模式可以包括四种:明亮模式、白天模式、夜间模式以及黑暗模式。其中,在明亮模式和白天模式下,车辆的近光灯关闭,在夜间模式和黑暗模式下,车辆的近光灯打开。如表1所示,为上述四种车灯模式所对应的光线强度:光线强度车灯模式C1≤C明亮模式C2≤C<C1白天模式C3≤C<C2夜间模式C4≤C<C3黑暗模式表1其中,C为当前检测到的光线强度,C1、C2、C3以及C4为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如表2所示,为上述四种车灯模式相互之间的切换时间:表2其中,t1、t2以及t3为预设的切换时间。在上述的具体实施中,上述四种车灯模式所对应的光线强度阈值C1、C2、C3以及C4以及相互之间的切换时间t1、t2以及t3可以由用户通过相应的终端控制设备自定义设置,以满足用户的操作习惯和实际应用需求。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车灯模式可以包括其他数量,其所对应的光线强度的范围划分以及相互之间的切换时间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另行设定。本具体实施中的四种车灯模式仅仅只是一种示例,用以说明本实施例的设计思想,其并不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步骤S104,获取切换到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车灯模式所对应的切换时间。步骤S105,在经过所述切换时间后,将车灯的车灯模式切换为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预设区间所对应的车灯模式。采用上述的车灯控制方法,通过检测车外的光线强度判断车辆的行驶环境,更符合车辆实际行驶工况的需求。同时通过设置对应不同光线强度的车灯模式,以及在不同模式下车灯开启或关闭的切换时间不同,使得车辆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近光灯开关的灵敏度不同。由于所述切换时间可以由用户自定义设置,因此可以兼顾用户的操作习惯和使用需求。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另一种车灯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所述车灯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201,检测车外的光线强度。在具体实施中,可以通过光线传感器检测车外的光线强度。所述光线传感器通过采样和模数转换,将检测到的光线强度的数值转换为与之相对应的 电压信号,不同的电压信号表征不同的光线强度。在上述的具体实施中,为了消除所述光线传感器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光线传感器在相同的车外光线强度下,输出的电压信号相同,可以根据预设的光线强度与输出电压之间标准的对应关系,对所述光线传感器进行检测和校正。例如,如图2所示为所述标准的光线强度与输出电压的对应关系:y=kx+b,其中,k为图2所示曲线的斜率,b为图示曲线与y轴的交点。通过采样测量在不同标准光源下,所述光线传感器的电压输出值,并将其与图2所示曲线进行拟合,即可得到参数k,b,从而使所述光线传感器在不同光线强度下的电压输出值与图2所示曲线相同,消除光线传感器的个体差异。步骤S202,获取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预设区间。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是将所述光线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划分为对应多个所述预设区间,进而通过判定所述电压信号所对应的预设区间得到光线强度所对应的预设区间。在上述的具体实施中,当所述电压信号位于所述预设范围外时,此时可以判定光线传感器错误。当所述光线传感器出现错误时,由于此时车辆可能正行驶在路面情况较为昏暗的环境下,因此执行开启车辆近光灯的操作以保证行车安全。当所述电压信号位于所述预设范围内时,执行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判断所述光线强度所对应的预设区间的操作。步骤S203,获取与所述预设区间对应的车灯模式。在具体实施中,上述的车灯模式与近光灯的开关状态相关,且不同的车灯模式之间的切换时间不同。例如,所述车灯模式可以包括四种:明亮模式、白天模式、夜间模式以及黑暗模式。其中,在明亮模式和白天模式下,车辆的近光灯关闭,在夜间模式和黑暗模式下,车辆的近光灯打开。如上文的表1和表2所示,分别为上述四种车灯模式所对应的光线强度,以及上述四种车灯模式相互之间的切换时间:其中,C为当前检测到的光线强度,C1、C2、C3以及C4为预设的光线强度阈值;t1、t2以及t3为预设的切换时间。在上述的具体实施中,上述四种车灯模式所对应的光线强度阈值C1、C2、 C3以及C4以及相互之间的切换时间t1、t2以及t3可以由用户通过相应的终端控制设备自定义设置,以满足用户的操作习惯和实际应用需求。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车灯模式可以包括其他数量,其所对应的光线强度的范围划分以及相互之间的切换时间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另行设定。本具体实施中的四种车灯模式仅仅只是一种示例,用以说明本实施例的设计思想,其并不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步骤S204,判断所述光线强度位于所述对应的预设区间的保持时间是否超过预设保持时间。如表3所示,为所述车灯模式与所述保持时间的对应关系:车灯模式保持时间明亮模式T1白天模式T2夜间模式T3黑暗模式T4表3其中,T1、T2、T3以及T4为预设的保持时间。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预设的保持时间可以由使用者通过相应的设备自定义设置。当所述光线强度位于所述对应的预设区间的保持时间超过上述的预设保持时间时,执行步骤S205;当所述光线强度位于所述对应的预设区间的保持时间未超过预设保持时间时,返回所述步骤S201,重新执行检测车外的光线强度。在车辆实际的行驶过程中,光线强度可能存在突变。例如,在白天,车辆驶入一段隧道或者驶入一片树林,此时车辆可以通过光线传感器感应到外界光线强度的突然有较大程度地变暗,并根据光线强度得到对应车灯模式而打开车辆的近光灯。然而这段隧道或者树林的路程有时可能非常短,因此在经过这些路段后,车辆又感应到外界的光线强度突然变强,又需要通过对应 的车灯模式关闭近光灯。此时近光灯频繁的开关所引起的闪烁现象会影响驾乘人员的行车体验,也会影响车灯总成中部件的使用寿命。在具体实施中,通过设置所述保持时间,只有当车辆的外界光线强度在一定时间内处于较稳定的范围内时,才切换到对应的车灯模式,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问题,提高用户体验和车辆部件的使用寿命。步骤S205,获取切换到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车灯模式所对应的切换时间。在具体实施中,上述的车灯模式与近光灯的开关状态相关,且不同的车灯模式之间的切换时间不同。例如,车灯模式A和车灯模式B定义了近光灯的开关状态为关,而车灯模式B定义了近光灯的开光状态为开,并且车灯模式A、车灯模式B与车灯模式C相互之间的切换时间各不相同,因此车辆可以判定对应当前车外实际光线强度的车灯模式,从而根据当前车灯模式与所述对应当前车外实际光线强度的车灯模式之间的切换时间,做相应的车灯模式之间的切换。步骤S206,在经过所述切换时间后,将车灯的车灯模式切换为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预设区间所对应的车灯模式。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车灯控制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车灯控制装置40可以包括:检测单元401,用于检测车外的光线强度;第一获取单元402,用于获取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预设区间;第二获取单元403,用于获取与所述预设区间对应的车灯模式;第三获取单元404,用于获取切换到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车灯模式所对应的切换时间;切换单元405,用于在经过所述切换时间后,将车灯的车灯模式切换为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预设区间所对应的车灯模式;所述车灯模式与近光灯的开关状态相关,且不同的车灯模式之间的切换时间不同。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车灯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判断单元406,用于判断所述光线强度位于所述对应的预设区间的保持时间是否超过预设保持时间;当所述光线强度位于所述对应的预设区间的保持时间超过预设保持时间时,通过所述切换单元405执行所述获取切换到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车灯模式所对应的切换时间。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获取单元402可以包括:转换子单元,用于对所述光线强度进行模数转换,输出与所述光线强度对应的电压信号;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压信号,判断所述光线强度所对应的预设区间。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车灯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电压信号是否落在预设范围内;当所述电压信号位于所述预设范围外时,判定光线传感器错误,并开启车辆近光灯;当所述电压信号位于所述预设范围内时,执行所述判断所述光线强度所对应的预设区间的操作。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车灯模式可以包括:明亮模式、白天模式、夜间模式以及黑暗模式;当将所述车灯模式切换为明亮模式或白天模式时,关闭近光灯;当将所述车灯模式切换为夜间模式或黑暗模式时,打开近光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