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914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特开2013-96552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有具备:与内燃机连结的第一输入部件、旋转电机、使第二输入部件的旋转变速而朝输出部件传递的变速装置、与上述旋转电机的转子一体旋转的转子支承部件、第一接合装置、第二接合装置以及外壳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第一输入部件与第二输入部件构成为与第一接合装置的接合的状态对应地连结或者分离,第二输入部件与转子支承部件连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96552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接合第一接合装置而将第一输入部件与第二输入部件连结,不使用旋转电机的驱动力,通过内燃机的驱动力驱动车辆那样的情况下,由于内燃机的旋转,导致旋转电机共同旋转。由于旋转电机旋转,从而存在产生电力损失、摩擦损失等,油耗恶化的担忧。然而,若设置能够将因内燃机的驱动力旋转的第二输入部件与转子支承部件的连结解除、分离的第二接合装置等机构,则存在装置在轴向将变长,装置大型化的担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期望实现在不使用旋转电机的驱动力而通过内燃机的驱动力驱动车辆那样的情况下,即使设置能够不使旋转电机共同旋转的机构也能够抑制装置在轴向上变长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鉴于上述内容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具备:与内燃机连结的第一输入部件、旋转电机、使第二输入部件的旋转变速而朝输出部件传递的变速装置、与上述旋转电机的转子一体旋转的转子支承部件、第一接合装置、第二接合装置、以及外壳,作为一个方式,如以下那样构成。上述第一接合装置与上述第二接合装置的接合的状态无关地根据该第一接合装置的接合的状态使上述第一输入部件与上述第二输入部件连结或者分离,上述第二接合装置与上述第一接合装置的接合的状态无关地根据该第二接合装置的接合的状态使上述转子支承部件与上述第二输入部件连结或者分离,上述转子支承部件具有:从径向内侧对上述旋转电机所具有的转子的内周面进行支承的筒状的支承筒状部,在比上述支承筒状部更靠径向内侧配置有上述第一接合装置以及上述第二接合装置,上述外壳具有筒状的外壳突起部,上述第二输入部件具有:配置于上述外壳突起部的径向外侧的筒状的输入筒状部,上述第一接合装置以及上述第二接合装置均为通过油压而工作的接合装置,且各自具备油室,上述输入筒状部对形成上述第一接合装置的油室的部件亦即第一油室形成部件、以及形成上述第二接合装置的油室的部件亦即第二油室形成部件进行支承。

此处,本申请中“旋转电机”作为也包括马达(电动机)、发电机(generator)、以及根据需要而发挥马达以及发电机的双方的功能的马达·发电机的任一个的概念而使用。另外,本申请中“在A方向观察重复”是指具有在A方向观察重复的部分。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有效利用比转子以及支承筒状部更靠径向内侧的空间而配置第一接合装置以及第二接合装置,从而能够抑制装置在轴向上变长。另外,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通过筒状的外壳突起部从径向内侧对构成第二输入部件的筒状的输入筒状部进行支承。而且,能够通过共用的输入筒状部对第一接合装置的第一油室形成部件以及第二接合装置的第二油室形成部件进行支承。因此,能够有效利用转子以及支承筒状部的径向内侧的空间而配置第一接合装置以及第二接合装置的各部,从该点考虑,也能够抑制装置在轴向上变长。另外,能够使第一油室形成部件与第二油室形成部件的支承构造简化,从而能够有助于装置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简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轴向剖视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轴向剖视图。

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轴向剖视图。

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的简要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通过包括旋转电机MG的轴心A的平面将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的主要部分切断的轴向剖视图,图3是将图2进一步放大的轴向剖视图。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具备:与内燃机EN连结的第一输入部件1、旋转电机MG、使第二输入部件2的旋转变速而朝输出部件O传递的变速装置TM、与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一体旋转的转子支承部件3、第二接合装置C2、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外壳CS。

“A配置于B的C方向的D侧”不是意味着A配置于B的内部的C方向的D侧的部分,是意味着A配置于B的外部,并配置于B的C方向的D侧。在实施方式中,“A配置于B的C方向的D侧”是意味着A在以B更靠C方向的D侧且以从C方向观察与B重复的方式配置。此外,A配置于B的内部的C方向的D侧的部分的情况表达为“A配置于B的C方向的D侧的部分(或者端部、端面)”等。

另外,将与旋转电机MG的轴心A平行的方向定义为轴向X,将轴向X的一侧定义为轴第一方向侧X1,将作为轴第一方向侧X1的相反的一侧的轴向X上的另一侧定义为轴第二方向侧X2。另外,径向以及周向是轴心A的径向以及周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部件1、第二输入部件2以及转子支承部件3与旋转电机MG的轴心A配置在同轴上。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详细地进行说明。

1-1.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的整体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作为车辆的驱动力源具备内燃机EN以及旋转电机MG。

<内燃机EN>

内燃机EN是利用燃料的燃烧而驱动的热机,例如能够使用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等公知的各种内燃机。内燃机EN的曲轴经由减震器等与第一输入部件1连结,内燃机EN的曲轴与第一输入部件1一体旋转。

<旋转电机MG>

旋转电机MG具有:作为非旋转部件的固定于外壳CS的定子St、以及配置于定子St的径向内侧并通过转子支承部件3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转子Ro。定子St具备:沿着轴向X层叠了圆环板状的电磁钢板的圆筒状的定子铁心Co、和卷装于定子铁心Co的线圈Cl。转子Ro形成为沿着轴向X层叠了圆环板状的电磁钢板的圆筒状。转子Ro与转子支承部件3一体旋转。旋转电机MG能够发挥作为接受电力的供给而产生动力的马达(电动机)的功能、和作为接受动力的供给而产生电力的发电机(generator)的功能。因此,旋转电机MG与蓄电装置(未图示)电连接。

<变速装置TM>

变速装置TM是使变速输入部件64的旋转变速而朝输出部件O传递的装置。第二输入部件2以与变速输入部件64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变速装置TM成为具备能够切换变速比不同的多个变速档的有级的自动变速装置。变速装置TM为了形成上述多个变速档,具备行星齿轮机构等齿轮机构、以及离合器、制动器等多个接合装置。变速装置TM以各变速档的变速比,与使第二输入部件2的转速变速共同转换扭矩,朝输出部件O传递。从变速装置TM朝输出部件O传递的扭矩经由差动齿轮装置DF分配于左右两个车轴而传递,传递于与各车轴连结的车轮W。

<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

如图1所示,第一接合装置C1与第二接合装置C2的接合的状态无关地根据该第一接合装置C1的接合的状态使第一输入部件1与第二输入部件2连结或者分离。换言之,第一接合装置C1不经由第二接合装置C2等其他的接合装置而直接使第一输入部件1与第二输入部件2连结或者分离。若通过第一接合装置C1的接合将第一输入部件1与第二输入部件2连结,则成为第一输入部件1与第二输入部件2一体旋转的状态,成为能够在第一输入部件1与第二输入部件2之间传递驱动力的状态。

第二接合装置C2与第一接合装置C1的接合的状态无关地根据该第二接合装置C2的接合的状态使转子支承部件3与第二输入部件2连结或者分离。换言之,第二接合装置C2不经由第一接合装置C1等其他的接合装置而直接使转子支承部件3与第二输入部件2连结或者分离。若通过第二接合装置C2的接合将转子支承部件3与第二输入部件2连结,则成为转子支承部件3与第二输入部件2一体旋转的状态,成为能够在转子支承部件3与第二输入部件2之间传递驱动力的状态。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一接合装置C1构成为,同第一输入部件1一体旋转的一次侧接合部件C11与同第二输入部件2一体旋转的二次侧接合部件C12相互接合。即,对于第一接合装置C1而言,若一次侧接合部件C11与二次侧接合部件C12接合,则将第一输入部件1与第二输入部件2连结,若一次侧接合部件C11与二次侧接合部件C12的接合被解除,则第一输入部件1与第二输入部件2分离。

第二接合装置C2构成为,与转子支承部件3一体旋转的一次侧接合部件C21同与第二输入部件2一体旋转的二次侧接合部件C22相互接合。即,对于第二接合装置C2而言,若一次侧接合部件C21与二次侧接合部件C22接合,则将转子支承部件3与第二输入部件2连结,若一次侧接合部件C21与二次侧接合部件C22的接合被解除,则转子支承部件3与第二输入部件2分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成为摩擦接合装置,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各自的一次侧以及二次侧接合部件成为摩擦板。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分别成为湿式多板离合器型的摩擦接合装置。另外,第一接合装置C1具备第一油压促动器C15,该第一油压促动器C15具有环状的第一活塞C16、以及驱动该第一活塞C16的第一油压室C17。第二接合装置C2具备第二油压促动器C25,该第二油压促动器C25具有环状的第二活塞C26、以及驱动该第二活塞C26的第二油压室C27。通过油压促动器C15、C25的动力将一次侧以及二次侧接合部件接合或者释放(接合解除)。第一活塞C16以及第二活塞C26以沿轴向X移动的方式构成,第一油压室C17以及第二油压室C27分别设置于第一活塞C16或者第二活塞C26的轴第一方向侧X1或者轴第二方向侧X2,并构成为通过供给于第一油压室C17或者第二油压室C27的油压而作用将第一活塞C16或者第二活塞C26向轴第一方向侧X1或者轴第二方向侧X2按压的力。

第一接合装置C1具有:从径向内侧支承第一接合装置C1的一次侧接合部件C11的筒状的第一轮毂部C13、以及从径向外侧支承第一接合装置C1的二次侧接合部件C12的筒状的第一鼓部C14。第一轮毂部C13与第一输入部件1一体构成,与第一输入部件1一体旋转。第一鼓部C14与第二输入部件2一体构成,与第二输入部件2一体旋转。

第二接合装置C2具有:从径向内侧支承一次侧接合部件C21的筒状的第二轮毂部C23、和从径向外侧支承二次侧接合部件C22的筒状的第二鼓部C24。第二轮毂部C23与转子支承部件3一体构成,与转子支承部件3一体旋转。第二鼓部C24与第二输入部件2一体构成,与第二输入部件2一体旋转。

1-2.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等的配置构成

转子支承部件3具有:从径向内侧对旋转电机MG具有的转子Ro的内周面进行支承的筒状的支承筒状部31。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配置于比支承筒状部31更靠径向内侧。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利用比转子Ro以及支承筒状部31更靠径向内侧的空间而配置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从而能够抑制装置在轴向X上变长。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从轴向X的两侧支承转子Ro,所以支承筒状部31的轴向X的长度相比转子Ro的轴向X的长度在轴向X的两侧更长。支承筒状部31的内周面形成为圆筒状。

此外,转子支承部件3具有:从径向内侧支承支承筒状部31并且沿径向延伸的径向支承部32(以下,称为第二径向支承部3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径向支承部32从支承筒状部31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支承筒状部31具有:从比转子Ro更向轴第一方向侧X1延伸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端部在转子Ro的轴第一方向侧X1上向径向外侧延出的圆筒状的轴向支承部34。比转子Ro更向轴第二方向侧X2延伸的支承筒状部31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端部从径向内侧以及轴第二方向侧X2对圆筒状的支承部件35进行,其中该支承部件35对转子Ro的轴第二方向侧X2进行支承。

另外,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二轮毂部C23与转子支承部件3一体构成,并且配置于比支承筒状部31更靠径向内侧。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二鼓部C24配置于径向的支承筒状部31与第二轮毂部C23之间。支承筒状部31、第二鼓部C24以及第二轮毂部C23以从径向观察相互重复的方式配置。根据该结构,在转子支承部件3的支承筒状部31与同转子支承部件3一体构成的第二轮毂部C23之间配置有与第二输入部件2侧一体旋转的第二鼓部C24。由此,在第二鼓部C24的径向内侧且在第二轮毂部C23的径向外侧的空间配置有一次侧接合部件C21以及二次侧接合部件C22。因此,能够在径向上有效利用转子Ro的径向内侧的空间而配置第二接合装置C2的各部分,从而能够抑制装置在轴向X上变长。第二轮毂部C23与转子支承部件3一体构成,因此能够使第二轮毂部C23的安装构造简化。

第二输入部件2具有沿径向延伸的径向延伸部21。第一鼓部C14形成为从径向延伸部21向作为轴向X的一侧的轴第一方向侧X1延伸。第一接合装置C1的第一油压促动器C15配置为从径向观察在比径向延伸部21更靠轴第一方向侧X1且比第一鼓部C14更靠径向内侧与第一鼓部C14重复。第二鼓部C24成为从径向延伸部21向作为与轴第一方向侧X1相反的一侧的轴第二方向侧X2延伸。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二油压促动器C25配置为,从径向观察在比径向延伸部21更靠轴第二方向侧X2且比第二鼓部C24更靠径向内侧与第二鼓部C24重复。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第一鼓部C14以及第二鼓部C24从共用的径向延伸部21向轴向X的两侧延伸而形成。因此,能够使第一鼓部C14以及第二鼓部C24的支承机构简化,能够有效利用径向延伸部21的轴向X的两侧的空间而配置第一鼓部C14以及第二鼓部C24。另外,能够有效利用处于第一鼓部C14以及第二鼓部C24的径向内侧的径向延伸部21的轴向X的两侧的空间来配置第一油压促动器C15以及第二油压促动器C25。因此,能够在共用的径向延伸部21的轴向X的两侧高效地配置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从而能够抑制装置在轴向X上变长。

另外,与径向延伸部21的轴第一方向侧X1邻接地形成有第一接合装置C1的油室,与径向延伸部21的轴第二方向侧X2邻接地形成有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径向延伸部21的轴第一方向侧X1邻接地形成有第一接合装置C1的第一油压室C17,径向延伸部21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面构成第一油压室C17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面。与径向延伸部21的轴第二方向侧X2邻接地形成有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二背压室C29,径向延伸部21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面构成第二背压室C29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径向延伸部21从第二输入部件2的基础部分(本例中,输入筒状部22)向径向外侧以及周向延伸形成为圆环板状。第一鼓部C14形成为从径向延伸部21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向轴第一方向侧X1延伸的圆筒状,第二鼓部C24形成为从径向延伸部21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向轴第二方向侧X2延伸的圆筒状。更详细而言,第一鼓部C14以及第二鼓部C24分别具有从径向延伸部21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以及周向延伸的圆环板状部,并具有从各圆环板状部的径向外侧端部向轴第一方向侧X1或者轴第二方向侧X2延伸的圆筒状部。径向延伸部21、第一鼓部C14以及第二鼓部C24通过焊接相互接合。

在第一鼓部C14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部分的径向内侧,由圆环板状的多个摩擦板构成的第一接合装置C1的一次侧接合部件C11以及二次侧接合部件C12沿轴向X交替并列配置,在该一次侧接合部件C11以及二次侧接合部件C12的径向内侧配置有圆筒状的第一轮毂部C13。二次侧接合部件C12的摩擦板的外周面通过花键嵌合连结于第一鼓部C14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部分的内周面,一次侧接合部件C11的摩擦板的内周面通过花键嵌合连结于第一轮毂部C13的外周面。在第一鼓部C14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部分的径向内侧配置有第一油压促动器C15。第一鼓部C14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部分的内周面构成供第一接合装置C1的第一活塞C16的外周面滑动的外侧滑动面。构成外侧滑动面的第一鼓部C14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部分的直径相比构成供二次侧接合部件C12嵌合的花键嵌合面的第一鼓部C14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部分的直径成为小径。

在第二鼓部C24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部分的径向内侧,由圆环板状的多个摩擦板构成的第二接合装置C2的一次侧接合部件C21以及二次侧接合部件C22沿轴向X交替并列地配置,在该一次侧接合部件C21以及二次侧接合部件C22的径向内侧配置有圆筒状的第二轮毂部C23。二次侧接合部件C22的摩擦板的外周面通过花键嵌合连结于第二鼓部C24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部分的内周面,一次侧接合部件C21的摩擦板的内周面通过花键嵌合连结于第二轮毂部C23的外周面。在第二鼓部C24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部分的径向内侧配置有第二油压促动器C25。第二鼓部C24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部分的内周面构成供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二活塞C26的外周面滑动的外侧滑动面。构成外侧滑动面的第二鼓部C24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部分的直径相比构成供二次侧接合部件C22嵌合的花键嵌合面的第二鼓部C24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部分的直径成为小径。

径向延伸部21配置于轴向X的支承筒状部31的中央部分的径向内侧,第一鼓部C14在支承筒状部31的比中央部分更靠轴第一方向侧X1的部分的径向内侧与支承筒状部31隔开间隙地配置,第二鼓部C24在支承筒状部31的比中央部分更靠轴第二方向侧X2的部分的径向内侧与支承筒状部31隔开间隙地配置。另外,径向延伸部21、第一鼓部C14以及第二鼓部C24以从径向观察与转子Ro重复的方式配置。第一油压促动器C15以及第二油压促动器C25双方以从径向观察与转子Ro重复的方式配置。

<输入筒状部22>

第二输入部件2具有在比第一活塞C16以及第二活塞C26更靠径向内侧,沿轴向X延伸的筒状的输入筒状部22。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构成供第一活塞C16的内周面以及第二活塞C26的内周面滑动的内侧滑动面。另外,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构成第一活塞C16的第一油压室C17的内表面、以及第二活塞C26的第二油压室C27的内表面。

输入筒状部22配置于第一鼓部C14以及第二鼓部C24的径向内侧。输入筒状部22由从径向延伸部21向轴第一方向侧X1延伸的形成为筒状的第一输入筒状部24、以及从径向延伸部21沿轴第二方向侧X2延伸的形成为筒状的第二输入筒状部23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筒状部24以及第二输入筒状部23从径向延伸部21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向轴向X延伸。第一输入筒状部24的外周面构成供第一活塞C16的内周面滑动的内侧滑动面、以及第一油压室C17的内表面。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外周面构成供第二活塞C26的内周面滑动的内侧滑动面、以及第二油压室C27的内表面。第一输入筒状部24具有:随着朝向轴第一方向侧X1而直径阶梯地变小的阶梯状的外周面。

<第一油压促动器C15>

第一油压促动器C15配置于第一鼓部C14的径向内侧且第一输入筒状部24的径向外侧的圆筒状的空间亦即第一收纳空间43。第一油压促动器C15的轴第一方向侧X1通过向径向以及周向延伸的圆环板状的第一促动器支承部件41被覆盖。第一促动器支承部件41在轴向X的第一鼓部C14的中央部的径向内侧与第一鼓部C14隔开间隙地配置。第一促动器支承部件41的内周面与第一输入筒状部24的外周面嵌合,第一促动器支承部件41通过与第一输入筒状部24的外周面嵌合的第一开口弹性挡环49相对于第一输入筒状部24在轴向X上定位。第一收纳空间43的径向外侧通过圆筒状的第一鼓部C14被覆盖,第一收纳空间43的径向内侧通过圆筒状的第一输入筒状部24被覆盖,第一收纳空间43的轴第二方向侧X2通过圆环板状的径向延伸部21被覆盖,第一收纳空间43的轴第一方向侧X1通过圆环板状的第一促动器支承部件41被覆盖。

第一收纳空间43具备有构成第一油压促动器C15的第一活塞C16、第一油压室C17、以及对第一活塞C16进行施力的第一弹性部件45。此外,第一活塞C16具备筒状的第一摩擦板按压部47,该第一摩擦板按压部47从圆环板状的活塞主体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通过第一鼓部C14与第一促动器支承部件41之间的间隙,向轴第一方向侧X1延伸。第一摩擦板按压部47对配置于比第一促动器支承部件41更靠轴第一方向侧X1的第一接合装置C1的多个摩擦板进行按压,使摩擦板彼此接合。

第一油压室C17配置于轴向X的第一活塞C16与径向延伸部21之间即第一活塞C16的轴第二方向侧X2,并构成为通过供给于第一油压室C17的油压将第一活塞C16向作为接合侧的轴第一方向侧X1按压。第一油压室C17成为由第一活塞C16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面、径向延伸部21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面、第一输入筒状部24的外周面、以及第一鼓部C14的内周面围起的环状的空间。

第一弹性部件45配置于轴向X的第一活塞C16与第一促动器支承部件41之间即第一活塞C16的轴第一方向侧X1,并构成为将第一活塞C16向作为接合解除(释放)侧的轴第二方向侧X2按压。在未对第一油压室C17供给油压的状态下,第一活塞C16成为向轴第二方向侧X2移动不按压摩擦板的状态,使第一接合装置C1接合解除(释放)。若供给于第一油压室C17的油压增加,由第一弹性部件45以及背压产生的按压力上升,则第一活塞C16向轴第一方向侧X1移动而按压摩擦板,使第一接合装置C1接合。在第一活塞C16的内周面以及外周面的滑动面分别设置有圈状的密封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油压促动器C15具备储存成为第一活塞C16的背压的油压的第一背压室C19。第一背压室C19与第一弹性部件45相同配置于第一活塞C16的轴第一方向侧X1,并构成为通过供给于第一背压室C19的油压将第一活塞C16向作为接合解除侧的轴第二方向侧X2按压。第一背压室C19成为由第一活塞C16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面、第一促动器支承部件41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面、第一输入筒状部24的外周面、以及第一鼓部C14的内周面围起的环状的空间。

<第二油压促动器C25>

第二油压促动器C25配置于第二鼓部C24的径向内侧且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径向外侧的圆筒状的空间亦即第二收纳空间42。第二油压促动器C25的轴第二方向侧X2通过向径向以及周向延伸的圆环板状的第二促动器支承部件40被覆盖。第二促动器支承部件40在轴向X的第二鼓部C24的中央部的径向内侧与第二鼓部C24隔开间隙地配置。第二促动器支承部件40的内周面与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外周面嵌合,第二促动器支承部件40通过与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外周面嵌合的第二开口弹性挡环48相对于第二输入筒状部23在轴向X上定位。第二收纳空间42的径向外侧通过圆筒状的第二鼓部C24被覆盖,第二收纳空间42的径向内侧通过圆筒状的第二输入筒状部23被覆盖,第二收纳空间42的轴第一方向侧X1通过圆环板状的径向延伸部21被覆盖,第二收纳空间42的轴第二方向侧X2通过圆环板状的第二促动器支承部件40被覆盖。

第二收纳空间42具备有构成第二油压促动器C25的第二活塞C26、第二油压室C27、以及对第二活塞C26进行施力的第二弹性部件44。此外,第二活塞C26具备筒状的第二摩擦板按压部46,该第二摩擦板按压部46从圆环板状的活塞主体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通过第二鼓部C24与第二促动器支承部件40之间的间隙向轴第二方向侧X2延伸。第二摩擦板按压部46对配置于比第二促动器支承部件40更靠轴第二方向侧X2的第二接合装置C2的多个摩擦板进行按压,使摩擦板彼此接合。

第二油压室C27配置于轴向X的第二活塞C26与第二促动器支承部件40之间即第二活塞C26的轴第二方向侧X2,并构成为通过供给于第二油压室C27的油压将第二活塞C26向作为接合解除(释放)侧的轴第一方向侧X1按压。第二油压室C27成为由第二活塞C26(主体部)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面、第二促动器支承部件40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面、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外周面、以及第二活塞C26的第二摩擦板按压部46的内周面围起的环状的空间。

第二弹性部件44配置于轴向X的第二活塞C26与径向延伸部21之间即第二活塞C26的轴第一方向侧X1,并构成为将第二活塞C26向作为接合侧的轴第二方向侧X2按压。在未对第二油压室C27供给油压的状态下,第二活塞C26向轴第二方向侧X2移动按压摩擦板,使第二接合装置C2接合。若供给于第二油压室C27的油压增加,由第二弹性部件44以及背压产生的按压力增加,则第二活塞C26成为向轴第一方向侧X1移动不按压摩擦板的状态,使第二接合装置C2接合解除(释放)。在第二活塞C26的内周面以及外周面的滑动面分别设置有圈状的密封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油压促动器C25具备储蓄成为第二活塞C26的背压的油压的第二背压室C29。第二背压室C29与第二弹性部件44相同配置于第二活塞C26的轴第一方向侧X1,并构成为通过供给于第二背压室C29的油压将第二活塞C26向作为接合侧的轴第二方向侧X2按压。第二背压室C29成为由第二活塞C26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面、径向延伸部21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面、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外周面、以及第二鼓部C24的内周面围起的环状的空间。

<油压供给油路>

输入筒状部22具备:在径向上贯通并对第一油压室C17供给油压的第一供给油路C18、以及在径向上贯通并对第二油压室C27供给油压的第二供给油路C28。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供给油路C18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在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内周面开口,第一供给油路C18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在构成第一输入筒状部24与径向延伸部21的连结部的径向外侧面的第一油压室C17的内表面的部分开口。第二供给油路C28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在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内周面的比第一供给油路C18的开口更靠轴第二方向侧X2的部分开口,第二供给油路C28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在构成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外周面的第二油压室C27的内表面的部分开口。

<内周油路>

在输入筒状部22(本例中,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径向内侧配置有具有筒状(本例中,圆筒状)的外周面的外壳突起部52,在输入筒状部22的内周面与外壳突起部52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对第一供给油路C18供给油压的第一内周油路51、以及对第二供给油路C28供给油压的第二内周油路50。第一内周油路51成为沿周向延伸的环状的油路,从形成于外壳突起部52的内部的第一内部油路54供给油压。第二内周油路50成为沿周向延伸的环状的油路,从形成于外壳突起部52的内部的第二内部油路53供给油压。第一内周油路51配置于第二内周油路50的轴第一方向侧X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输入筒状部22(本例中,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内周面与外壳突起部52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筒状的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的内周面嵌合并固定于外壳突起部52的外周面。输入筒状部22的内周面经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相对于外壳突起部52的外周面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一内周油路51以及第二内周油路50由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形成。在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的外周面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部分形成有沿周向延伸向径向内侧凹陷的第一槽,由该第一槽和输入筒状部22(本例中,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内周面围起的空间成为第一内周油路51。在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的外周面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部分形成有沿周向延伸向径向内侧凹陷的第二槽,由该第二槽和输入筒状部22(本例中,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内周面围起的空间成为第二内周油路50。

在轴向X的第一槽与第二槽之间,配置有相对于第一槽以及第二槽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所具有的筒状的中间筒状部56,在中间筒状部56设置有对与输入筒状部22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的筒状的密封部件。第一内周油路51的轴第二方向侧X2、以及第二内周油路50的轴第一方向侧X1通过共用的中间筒状部56以及密封部件被密封。如上述那样,第一油压室C17的第一供给油路C18、以及第二油压室C27的第二供给油路C28形成于共用的输入筒状部22,因此能够构成为,使第一供给油路C18的第一内周油路51、以及第二供给油路C28的第二内周油路50在轴向X上邻接而通过共用的密封机构来密封,从而能够缩短密封机构的轴向X的长度。

此外,在第一槽的轴第一方向侧X1配置有相对于第一槽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所具有的第一筒状部58,在第一筒状部58设置有对与输入筒状部22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的筒状的密封部件,将第一内周油路51的轴第一方向侧X1密封。在第二槽的轴第二方向侧X2配置有相对于第二槽而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所具有的第二筒状部57,在第二筒状部57设置有对与输入筒状部22的内周之间进行密封的筒状的密封部件,将第二内周油路50的轴第二方向侧X2密封。

<背压供给油路>

输入筒状部22具备:在径向上贯通并对第一背压室C19供给油压的第一背压供给油路82、以及在径向上贯通并对第二背压室C29供给油压的第二背压供给油路81(参照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背压供给油路8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以及第二背压供给油路81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在输入筒状部22与外壳突起部52之间的间隙中的比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更靠轴第一方向侧X1的部分(以下,称为背压供给间隙83)开口。从形成于外壳突起部52的内部的内部润滑油路(未图示)对背压供给间隙83供给油压。从外壳突起部52的内部润滑油路(未图示)对输入筒状部22与外壳突起部52之间的间隙中的比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更靠轴第二方向侧X2的部分(以下,称为第二润滑供给间隙84)供给油压。供给于第二润滑供给间隙84的油压为了润滑以及冷却,供给于第二接合装置C2的摩擦板(C21、C22)、轴承71、73等、旋转电机MG。从外壳突起部52的内部润滑油路(未图示)对外壳突起部52与后述的内侧筒状部63之间的间隙(以下,称为第一润滑供给间隙89)供给油压。为了润滑以及冷却,供给于背压供给间隙83以及第一润滑供给间隙89的油压也向第一接合装置C1的摩擦板(C11、C12)、轴承76、78等、旋转电机MG供给。

<外壳突起部52>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突起部52成为筒状(本例中圆筒状)的部件,构成外壳CS的一部分。外壳CS具有覆盖旋转电机MG的外周的筒状的周壁60。另外,外壳CS具有:在比旋转电机MG更靠轴第二方向侧X2从周壁60向径向内侧以及周向延伸的圆环板状的第二隔壁61。外壳CS具有从第二隔壁61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向轴第一方向侧X1延伸的筒状的外壳突起部52。另外,外壳CS具有:在比旋转电机MG更靠轴第一方向侧X1从周壁60向径向内侧以及周向延伸的圆环板状的第一隔壁62。第一隔壁62通过螺栓固定于周壁60。

第二输入部件2具有配置于外壳突起部52的径向外侧的筒状(本例中圆筒状)的输入筒状部22。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如至此说明的那样均为通过油压而工作的接合装置,且各自具备油室。输入筒状部22对形成第一接合装置C1的油室的部件亦即第一油室形成部件、以及形成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的部件亦即第二油室形成部件进行支承。

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与第一油室形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二油室形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抵接,从径向内侧对第一油室形成部件以及第二油室形成部件进行支承。而且,输入筒状部与第一油室形成部件以及第二油室形成部件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形成第一接合装置C1的油室亦即第一油压室C17的第一油室形成部件是第一活塞C16、径向延伸部21、第一鼓部C14以及输入筒状部22(第一输入筒状部24)。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与第一活塞C16的内周面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抵接而从径向内侧对该第一活塞C16进行支承,并且构成第一油压室C17的内周面。径向延伸部21从输入筒状部22向径向外侧延伸,输入筒状部22从径向内侧对径向延伸部21进行支承。另外,第一鼓部C14从径向延伸部21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向轴第一方向侧X1延伸,输入筒状部22经由径向延伸部21,从径向内侧对第一鼓部C14进行支承。

另外,形成第一接合装置C1的油室亦即第一背压室C19的第一油室形成部件是第一活塞C16、第一促动器支承部件41以及输入筒状部22(第一输入筒状部24)。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从径向内侧能够滑动地支承第一活塞C16的内周面,并且构成第一背压室C19的内周面。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从径向内侧对第一促动器支承部件41的内周面进行支承。

形成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亦即第二油压室C27的第二油室形成部件是第二活塞C26、第二促动器支承部件40以及输入筒状部22(第二输入筒状部23)。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与第二活塞C26的内周面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抵接而从径向内侧对该第二活塞C26进行支承,并且构成第二油压室C27的内周面。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从径向内侧对第二促动器支承部件40的内周面进行支承。

另外,形成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亦即第二背压室C29的第二油室形成部件是第二活塞C26、径向延伸部21、第二鼓部C24以及输入筒状部22(第二输入筒状部23)。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从径向内侧能够滑动地支承第二活塞C26的内周面,并且构成第二背压室C29的内周面。输入筒状部22从径向内侧对径向延伸部21进行支承。另外,第二鼓部C24从径向延伸部21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向轴第二方向侧X2延伸,输入筒状部22经由径向延伸部21从径向内侧对第二鼓部C24进行支承。

<内侧筒状部63>

第二输入部件2具有:配置于外壳突起部52的径向内侧并相对于外壳突起部52的内周面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筒状(本例中圆筒状)的内侧筒状部63。输入筒状部22以及内侧筒状部63通过设置于从径向观察不与外壳突起部52重复的位置的径向连结部94,以相互一体旋转的方式在径向上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筒状部22以及内侧筒状部63在外壳突起部52的轴第一方向侧X1通过圆筒状的径向连结部94连结。输入筒状部22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而形成径向连结部94的径向外侧的部分94a,内侧筒状部63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而形成径向连结部94的径向内侧的部分94b。输入筒状部22侧的径向连结部的部分94a的内周面与内侧筒状部63侧的径向连结部的部分94b的外周面以通过花键嵌合而在周向上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

第二输入部件2具有:在筒状的外壳突起部52的径向内侧沿轴向X延伸并具有筒状的外周面的内侧筒状部63。内侧筒状部63的外周面经由轴承93相对于外壳突起部52的内周面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内侧筒状部63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端部通过花键嵌合以及螺栓紧固,与变速装置TM的变速输入部件64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输入筒状部22与内侧筒状部63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筒状部63以及输入筒状部22延伸直至比外壳突起部52更靠轴第一方向侧X1侧。在内侧筒状部63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端部设置有在外壳突起部52的轴第一方向侧X1侧向径向外侧延伸至输入筒状部22的圆筒状的凸缘部,内侧筒状部63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端部(凸缘部)与输入筒状部22(第一输入筒状部24)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端部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本例中,内侧筒状部63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端部(凸缘部)的外周面与输入筒状部22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端部的内周面花键嵌合。在由内侧筒状部63的外周面和输入筒状部22的内周面围起并在轴第二方向侧X2开口的圆筒状的空间插入有圆筒状的外壳CS的外壳突起部52,构成第二输入部件2的内侧筒状部63以及输入筒状部22相对于外壳突起部52被支承为能够旋转。

<转子支承部件3>

转子支承部件3具有:配置于比支承筒状部31更靠径向内侧而通过轴承71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支承部70、以及以将轴支承部70与支承筒状部31连结的方式沿径向延伸的第二径向支承部32。第二轮毂部C23以从第二径向支承部32的径向的中途位置沿轴向X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与第二径向支承部32一体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径向支承部32形成为在第二接合装置C2的轴第二方向侧X2从支承筒状部31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圆环板状。第二轮毂部C23形成为从第二径向支承部32的径向的中途位置向轴第一方向侧X1突出的圆筒状。本例中,第二轮毂部C23通过焊接与第二径向支承部32接合而与第二径向支承部32一体构成。第二径向支承部32向径向内侧延伸直至比第二输入筒状部23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轴支承部70形成为从第二径向支承部3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向轴第二方向侧X2延伸的圆筒状。轴支承部70的外周面经由轴承71,相对于从外壳CS的第二隔壁61向轴第一方向侧X1突出的圆筒状的突起部72的内周面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在轴支承部70的外周面固定有作为旋转电机MG的转速传感器的分解器的转子74,在突起部72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端部固定有分解器的定子75,分解器配置于轴向X的第二径向支承部32与第二隔壁61之间。

输入筒状部22的、相对于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而与配置有径向连结部94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本例中轴第二方向侧X2)的部分经由转子支承部件3相对于外壳CS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输入部件2的第二输入筒状部23向轴第二方向侧X2延出直至从径向观察与转子支承部件3的第二径向支承部32以及轴支承部70重复的位置,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端部的外周面经由轴承73,相对于轴支承部70的内周面被支承为能够旋转。

另外,转子支承部件3具有配置于与第二径向支承部32不同的轴向X的位置并从径向内侧对支承筒状部31进行支承并且沿径向延伸的第一径向支承部36。第一径向支承部36形成为在第一接合装置C1的轴第一方向侧X1从支承筒状部31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圆环板状。第一径向支承部36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承筒状部31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端部。第一径向支承部36经由轴承76,相对于外壳CS的第一隔壁6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被支承为能够旋转。

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配置于比支承筒状部31更靠径向内侧且第一径向支承部36与第二径向支承部32的轴向X之间。根据该结构,在比支承筒状部31更靠径向内侧且从径向内侧对支承筒状部31进行支承的第一径向支承部36与第二径向支承部32的轴向X之间的空间能够收纳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

与内燃机EN连结的第一输入部件1是除去在径向观察一部分重复的部分,配置于第二输入部件2的轴第一方向侧X1并具有沿轴第一方向侧X1延伸的圆筒状的外周面的轴体。第一输入部件1的外周面经由轴承78,相对于第一径向支承部36的径向内侧的端部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一输入部件1具有:在轴向X的第一径向支承部36与第二输入部件2之间向径向外侧延出的圆筒状的凸缘部79。第一轮毂部C13具有:从对摩擦板进行支承的圆筒状部分的轴第一方向侧X1侧的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圆环板状的轮毂支承部80。轮毂支承部80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以一体旋转的方式与凸缘部79的径向外侧的端部连结。本例中,第一轮毂部C13通过焊接与第一输入部件1接合而与第一输入部件1一体构成。

<油压供给路径>

在输入筒状部22以及外壳突起部52形成有对第一接合装置C1的油室供给油的油路、以及对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供给油的油路。如上述的那样,在输入筒状部22形成有对第一接合装置C1的第一油压室C17供给油的第一供给油路C18、和对第一接合装置C1的第一背压室C19供给油的第一背压供给油路82。另外,在输入筒状部22形成有对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二油压室C27供给油的第二供给油路C28、和对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二背压室C29供给油的第二背压供给油路81。在外壳突起部52形成有对第一接合装置C1的第一油压室C17供给油的第一内部油路54、和对第一接合装置C1的第一背压室C19供给油的内部润滑油路(未图示)。另外,在外壳突起部52形成有对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二油压室C27供给油的第二内部油路53、和对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二背压室C29供给油的内部润滑油路(未图示)。

在外壳突起部52与输入筒状部22之间,如上述那样,设置有筒状(本例中,圆筒状)的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该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形成将形成于外壳突起部52的油路与形成于输入筒状部22的油路之间连接的油路。在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如后述那样,形成有将输入筒状部22的第一供给油路C18与外壳突起部52的第一内部油路54之间连接的贯通油路91以及第一内周油路51。在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如后述那样,形成有将输入筒状部22的第二供给油路C28与外壳突起部52的第二内部油路53之间连接的贯通油路92以及第二内周油路50。此外,输入筒状部22的第一背压供给油路82与外壳突起部52的内部润滑油路之间、以及输入筒状部22的第二背压供给油路81与外壳突起部52的内部润滑油路之间,通过外壳突起部52与输入筒状部22的间隙(本例中,背压供给间隙83)来连接。

外壳CS的第二隔壁61以及外壳突起部52具备:用于将从油压控制装置(未图示)供给的油压供给于第一油压室C17、第二油压室C27、第一背压室C19、第二背压室C29、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的摩擦板、各轴承、以及旋转电机MG等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的各部的多个油路。油压控制装置是对朝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的各部供给的油压进行控制的装置。油压控制装置具备线性电磁阀等多个油压控制阀,并将通过油压泵从油盘吸引而升压的油调整为各自需要的等级的油压输出。

在第二隔壁61的内部在周向的多处位置形成有从油压控制装置向径向内侧延伸的油路,在外壳突起部52的内部在周向的多处位置形成有从第二隔壁61的油路向轴第一方向侧X1侧延伸的油路。形成于外壳突起部52的多个油路分别成为对第一油压室C17供给油压的第一内部油路54、对第二油压室C27供给油压的第二内部油路53、以及对第一背压室C19、第二背压室C29、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的摩擦板、轴承以及旋转电机MG供给油压的内部润滑油路等。图2示出第一内部油路54以及第二内部油路53,图3示出第一内部油路54。第一内部油路54从沿轴向X延伸的油路向径向外侧延伸而在外壳突起部52的外周面开口,经由在径向上贯通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的贯通油路91,与第一内周油路51连通。第二内部油路53从沿轴向X延伸的油路向径向外侧延伸而在外壳突起部52的外周面开口,经由在径向上贯通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的贯通油路92,与第二内周油路50连通。

内部润滑油路从沿轴向X延伸的油路(未图示),如图2以及图3虚线所示的那样,在多个位置向径向外侧或者径向内侧延伸而在外壳突起部52的内周面或者外周面开口,对背压供给间隙83、第一润滑供给间隙89、第二润滑供给间隙84等各部供给油压。从内部润滑油路供给于背压供给间隙83以及第一润滑供给间隙89的油压通过在径向上贯通筒状的内侧筒状部63的贯通孔85,供给于在轴向X上连接的内侧筒状部63的径向内侧的空间以及第一输入部件1的径向内侧的空间。而且,通过在径向上贯通第一输入部件1的筒状部的贯通孔86而供给于第一接合装置C1的摩擦板(C11、C12)、轴承76、78、旋转电机MG等。从内部润滑油路供给于第二润滑供给间隙84的油压通过在径向上贯通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贯通孔87等,供给于第二接合装置C2的摩擦板C21、C22、轴承71、73、旋转电机MG等。

供给于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的摩擦板的油被在径向上贯通支承筒状部31的贯通孔88引导,被设置于支承筒状部31与转子Ro之间的油路引导,对转子Ro进行冷却。其后,油供给于定子St(定子铁心Co以及线圈Cl),对定子St进行了冷却后,返回油盘。

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收纳于在径向外侧被圆筒状的转子支承部件3的支承筒状部31覆盖、在轴第一方向侧X1被圆环板状的转子支承部件3的第一径向支承部36覆盖、在轴第二方向侧X2被圆环板状的转子支承部件3的第二径向支承部32覆盖的圆筒状的空间(以下,称为接合装置收纳空间90)内。因此,供给于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的摩擦板等的油存留于圆筒状的接合装置收纳空间90内,通过离心力,被引导至设置于接合装置收纳空间90的径向外侧的支承筒状部31的贯通孔88。因此,使供给于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的摩擦板等的油不泄漏地供给于旋转电机MG,从而能够高效地冷却旋转电机MG。

2.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4是用包含旋转电机MG的轴心A的平面切断了本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的主要部分的轴向剖视图,图5是将图4进一步放大的轴向剖视图。此外,图4的上侧表示第二接合装置C2的套筒部件100滑动至轴第二方向侧X2而第二接合装置C2接合的状态,下侧表示第二接合装置C2的套筒部件100滑动至轴第一方向侧X1而第二接合装置C2释放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合装置C1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摩擦接合装置,但第二接合装置C2变更为啮合式接合装置。啮合式的第二接合装置C2的部分以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第二接合装置C2具备:沿着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沿轴向X滑动并且在周向上与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一体旋转的筒状的套筒部件100;固定于套筒部件100的第一啮合部104;固定于转子支承部件3并与第一啮合部104啮合的第二啮合部102;以及相对于套筒部件100而分别设置于轴向X的两侧的第一油室C42以及第二油室C41。

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部件100具备:圆筒状的主体部116、和从主体部116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延出部117。延出部117形成为具有从主体部116的轴第二方向侧X2以及径向外侧的端部向轴第二方向侧X2延伸的筒状(本例中圆筒状)的内侧筒状部、从内侧筒状部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圆环板状的圆环板状部、以及从圆环板状部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向轴第一方向侧X1延伸的筒状(本例中圆筒状)的外侧筒状部的双层筒状。在输入筒状部22(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外周面形成有遍及整周上在周向上以一定的间距形成的沿轴向X延伸的多个啮合齿,形成有该啮合齿的部分成为啮合部115。在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的内周面形成有遍及整周上而在周向上以一定的间距形成的沿轴向X延伸的多个啮合齿,形成有该啮合齿的部分成为啮合部114。输入筒状部22的啮合部115与套筒部件100的啮合部114啮合,允许沿轴向X的相对移动,但在周向上一体旋转。

在套筒部件100(延出部117的外侧筒状部)的外周面形成有遍及整周上在周向上以一定的间距形成的沿轴向X延伸的多个啮合齿,形成有该啮合齿的部分成为第一啮合部104。在固定于转子支承部件3的筒状的第二轮毂部C23的内周面形成有遍及整周上而在周向上以一定的间距形成的沿轴向X延伸的多个啮合齿,形成有该啮合齿的部分成为第二啮合部102。第二轮毂部C23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与转子支承部件3一体构成并且配置于比支承筒状部31更靠径向内侧。另外,第二轮毂部C23以从第二径向支承部32的径向的中途位置沿轴向X(本例中,轴第一方向侧X1)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与第二径向支承部32一体构成。

第二接合装置C2具有:从径向外侧对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进行支承的筒状的第二鼓部C24。第二鼓部C24与第二输入部件2一体构成,与第二输入部件2一体旋转。第二鼓部C24从径向延伸部21向轴第二方向侧X2延伸。在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的轴第一方向侧X1设置有第一油室C42。第一油室C42配置于轴向X的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与径向延伸部21之间即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的轴第一方向侧X1,并构成为通过供给于第一油室C42的油压将套筒部件100向作为接合侧的轴第二方向侧X2按压。第一油室C42成为由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面、径向延伸部21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面、输入筒状部22(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外周面以及第二鼓部C24的内周面围起的环状的空间。

在输入筒状部22(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外周面的比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更靠轴第二方向侧X2嵌合有圆筒状的第二促动器支承部件40的内周面。第二促动器支承部件40通过嵌合于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外周面的第二开口弹性挡环48相对于第二输入筒状部23在轴向X定位。在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的轴第二方向侧X2设置有第二油室C41。第二油室C41配置于轴向X的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与第二促动器支承部件40之间即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的轴第二方向侧X2,并构成为通过供给于第二油室C41的油压将套筒部件100向作为释放侧的轴第一方向侧X1按压。第二油室C41成为由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面、第二促动器支承部件40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面、输入筒状部22(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外周面、以及套筒部件100(延出部117的内侧筒状部)的内周面围起的环状的空间。在供套筒部件100滑动的各滑动面等设置有圈状的密封部件。

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与通过第一油室C42以及第二油室C41的油压驱动的第二活塞C26相当。输入筒状部22(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外周面构成供作为第二活塞的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的内周面滑动的内侧滑动面。

设置有在轴向X贯通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并将第一油室C42与第二油室C41连通的圆柱状的油室连通孔103。若套筒部件100向轴第一方向侧X1滑动,则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端面与径向延伸部21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端面抵接,油室连通孔103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开口通过径向延伸部21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端面被堵塞。若成为该状态,则供给于第二油室C41的油压不会通过油室连通孔103传递至第一油室C42。在对第一油室C42供给油压的油路具备有对该油路的油压进行检测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未图示)。对于控制装置而言,若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而第一油室C42的油路的油压降低,则能够间接地检测出套筒部件100向轴第一方向侧X1移动、第二接合装置C2释放。另一方面,若套筒部件100向轴第二方向侧X2滑动,则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端面与第二促动器支承部件40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端面抵接,油室连通孔103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开口通过第二促动器支承部件40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端面被堵塞。若成为该状态,则供给于第一油室C42的油压不会通过油室连通孔103传递至第二油室C41。在对第二油室C41供给油压的油路具备对该油路的油压进行检测的第二压力传感器(未图示)。对于控制装置而言,若根据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而第二油室C41的油路的油压降低,则能够间接地检测出套筒部件100向轴第二方向侧X2移动、第二接合装置C2接合。

第二接合装置C2具备:对套筒部件100进行施力的第二弹性部件101。第二弹性部件101配置于轴向X的套筒部件100(延出部117的圆环板状部)与第二鼓部C24之间,并构成为对套筒部件100向作为接合侧的轴第二方向侧X2施力。

第二油压促动器C25具有:对作为第二活塞的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进行驱动的第一油室C42以及第二油室C41。第一油室C42以及第二油室C41(至少第一油室C42)与对第1实施方式的第二活塞C26进行驱动的第二油压室C27相当。第二油压促动器C25由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第一油室C42、第二油室C41,以及第二弹性部件101构成。除了第二弹性部件101之外的第二油压促动器C25的各部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配置于比第二鼓部C24更靠径向内侧且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径向外侧的圆筒状的空间亦即第二收纳空间42。

本实施方式中,与径向延伸部21的轴第二方向侧X2邻接地形成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与径向延伸部21的轴第二方向侧X2邻接地形成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一油室C42,径向延伸部21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面构成第一油室C42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面。

本实施方式中,具备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输入筒状部22,输入筒状部22对形成第一接合装置C1的油室的部件亦即第一油室形成部件、以及形成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的部件亦即第二油室形成部件进行支承。另外,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与第一油室形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二油室形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抵接而从径向内侧对第一油室形成部件以及第二油室形成部件进行支承。输入筒状部22与第一油室形成部件以及第二油室形成部件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形成作为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的第一油室C42的第二油室形成部件是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径向延伸部21、第二鼓部C24、以及输入筒状部22(第二输入筒状部23)。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作为第二活塞C26的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的内周面抵接而从径向内侧对该套筒部件100进行支承,并且构成第一油室C42的内周面。输入筒状部22从径向内侧对径向延伸部21进行支承。另外,第二鼓部C24从径向延伸部21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向轴第二方向侧X2延伸,输入筒状部22经由径向延伸部21,从径向内侧对第二鼓部C24进行支承。

另外,形成作为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的第二油室C41的第二油室形成部件是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延出部117的内侧筒状部)、第二促动器支承部件40、以及输入筒状部22(第二输入筒状部23)。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从径向内侧对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的内周面进行支承,并且构成第二油室C41的内周面。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从径向内侧对第二促动器支承部件40的内周面进行支承。

第二油压促动器C25配置于比径向延伸部21更靠轴第二方向侧X2且比支承筒状部31更靠径向内侧的空间。另外,第二油压促动器C25配置为在径向观察与转子Ro重复。

转子支承部件3具备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第一径向支承部36和第二径向支承部32,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配置于比支承筒状部31更靠径向内侧且第一径向支承部36与第二径向支承部32的轴向X之间。

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相对于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而与配置有径向连结部94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轴第二方向侧X2)的部分经由转子支承部件3相对于外壳CS被支承为能够旋转。

本实施方式中,在输入筒状部22以及外壳突起部52形成有对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供给油的油路。在输入筒状部22(第二输入筒状部23)形成有对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一油室C42供给油的第二供给油路C44、和对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二油室C41供给油的第三供给油路C43。在外壳突起部52形成有对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一油室C42供给油的第二内部油路(未图示)、和对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二油室C41供给油的第三内部油路(未图示)。

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壳突起部52与输入筒状部22之间设置有形成将形成于外壳突起部52的油路与形成于输入筒状部22的油路之间连接的油路的筒状(本例中,圆筒状)的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在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形成有将输入筒状部22的第一供给油路C18与外壳突起部52的第一内部油路54之间连接的贯通油路91以及第一内周油路111。在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形成有将输入筒状部22的第二供给油路C44与外壳突起部52的第二内部油路之间连接的贯通油路106以及第二内周油路112。在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形成有将输入筒状部22的第三供给油路C43与外壳突起部52的第三内部油路之间连接的贯通油路105以及第三内周油路113。

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的内周面嵌合并固定于外壳突起部52的外周面。输入筒状部22的内周面经由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相对于外壳突起部52的外周面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在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的外周面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部分形成有沿周向延伸并向径向内侧凹陷的第一槽,由该第一槽和输入筒状部22(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内周面围起的空间成为第一内周油路111。在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的外周面的轴向X的中心部分形成有沿周向延伸向径向内侧凹陷的第二槽,由该第二槽和输入筒状部22(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内周面围起的空间成为第二内周油路112。在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的外周面的轴第二方向侧X2的部分形成有沿周向延伸向径向内侧凹陷的第三槽,由该第三槽和输入筒状部22(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内周面围起的空间成为第三内周油路113。

在轴向X的第一槽的轴第一方向侧X1配置有相对于第一槽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所具有的筒状的第一筒状部107。在轴向X的第一槽与第二槽之间配置有相对于第一槽以及第二槽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所具有的筒状的第二筒状部108。在轴向X的第二槽与第三槽之间配置有相对于第二槽以及第三槽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所具有的筒状的第三筒状部109。在轴向X的第三槽的轴第二方向侧X2形成有相对于第三槽向径向外侧突出的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所具有的筒状的第四筒状部110。在第一筒状部107、第二筒状部108、第三筒状部109以及第四筒状部110分别设置有对与输入筒状部22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的筒状的密封部件。

本实施方式中,外壳CS的第二隔壁61以及外壳突起部52具备:用于将从油压控制装置(未图示)供给的油压供给于第一油压室C17、第一背压室C19、第一油室C42、第二油室C41、第一接合装置C1的摩擦板、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一啮合部104以及第二啮合部102、各轴承、以及旋转电机MG等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的各部的多个油路。在外壳突起部52且在周向的多个不同位置形成有,对第一油压室C17供给油压的第一内部油路54、对第一油室C42供给油压的第二内部油路、对第二油室C41供给油压的第三内部油路、对第一背压室C19、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一啮合部104以及第二啮合部102、第一接合装置C1的摩擦板、轴承以及旋转电机MG供给油压的内部润滑油路等。

第一内部油路54从沿轴向X延伸的油路向径向外侧延伸而在外壳突起部52的外周面开口,经由在径向上贯通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的贯通油路91,与第一内周油路111连通。第二内部油路从沿轴向X延伸的油路向径向外侧延伸而在外壳突起部52的外周面开口,经由在径向上贯通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的贯通油路106,与第二内周油路112连通。第三内部油路从沿轴向X延伸的油路向径向外侧延伸而在外壳突起部52的外周面开口,经由在径向上贯通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的贯通油路105,与第三内周油路113连通。从内部润滑油路供给于第二润滑供给间隙84的油压通过在径向上贯通第二输入筒状部23的贯通孔87等,供给于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一啮合部104以及第二啮合部102、轴承71、73、旋转电机MG等。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最后,对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进行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结构不局限于各自单独应用,只要不产生矛盾,也能够与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结构组合应用。

(1)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第二输入部件2与变速装置TM直接连结的情况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在第二输入部件2与变速装置TM之间夹设扭矩转换器、离合器、齿轮机构等其他的动力传递机构。

(2)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内燃机EN与第一输入部件1直接连结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在内燃机EN与第一输入部件1之间夹设有扭矩转换器、齿轮机构等其他的动力传递机构。

(3)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变速装置TM为有级的自动变速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变速装置TM只要使第二输入部件2的旋转变速而朝输出部件O传递,可以是任意种类的变速装置TM,例如,也可以使变速比连续变化的无级的自动变速装置。

(4)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设置有一个旋转电机MG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设置有第二旋转电机。例如,也可以第二旋转电机与变速装置TM的输出部件O连结、或在内燃机EN与第一输入部件1之间设置行星齿轮机构,第二旋转电机与行星齿轮机构连结。

(5)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以第二油压室C27配置于第二活塞C26的轴第二方向侧X2、第二弹性部件44配置于第二活塞C26的轴第一方向侧X1、第一油压室C17配置于第一活塞C16的轴第二方向侧X2、第一弹性部件45配置于第一活塞C16的轴第一方向侧X1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第二油压室C27配置于第二活塞C26的轴第一方向侧X1,第二弹性部件44配置于第二活塞C26的轴第二方向侧X2,另外,也可以第一油压室C17配置于第一活塞C16的轴第一方向侧X1,第一弹性部件45配置于第一活塞C16的轴第二方向侧X2。

(6)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以第一油室C42、第二油室C41、以及第二弹性部件101对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进行驱动的结构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构成为不具备第一油室C42,而第二油室C41以及第二弹性部件101对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进行驱动,也可以构成为不具备第二弹性部件101,而第一油室C42以及第二油室C41对套筒部件100(主体部116)进行驱动。

3.实施方式的概要

以下,对上述说明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的概要简单地进行说明。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其具备:与内燃机EN连结的第一输入部件1、旋转电机MG、使第二输入部件2的旋转变速而朝输出部件O传递的变速装置TM、与旋转电机MG的转子Ro一体旋转的转子支承部件3、第一接合装置C1、第二接合装置C2、以及外壳CS,作为一个方式该混合动力驱动装置10如以下那样构成。第一接合装置C1与第二接合装置C2的接合的状态无关地根据该第一接合装置C1的接合的状态使第一输入部件1与第二输入部件2连结或者分离,第二接合装置C2与第一接合装置C1的接合的状态无关地根据该第二接合装置C2的接合的状态使转子支承部件3与第二输入部件2连结或者分离,转子支承部件3具有:从径向内侧对旋转电机MG所具有的转子Ro的内周面进行支承的筒状的支承筒状部31,在比支承筒状部31更靠径向内侧配置有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外壳CS具有筒状的外壳突起部52,第二输入部件2具有:配置于外壳突起部52的径向外侧的筒状的输入筒状部22,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均为通过油压而工作的接合装置,且各自具备油室,输入筒状部22对形成第一接合装置C1的油室的部件亦即第一油室形成部件、以及形成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的部件亦即第二油室形成部件进行支承。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利用比转子Ro以及支承筒状部31更靠径向内侧的空间而配置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从而能够抑制装置在轴向上变长。能够通过筒状的外壳突起部52从径向内侧对构成第二输入部件2的筒状的输入筒状部22进行支承。而且,能够通过共用的输入筒状部22对第一接合装置C1的第一油室形成部件、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二油室形成部件进行支承。因此,能够有效利用转子Ro以及支承筒状部31的径向内侧的空间而对第一油室形成部件以及第二油室形成部件进行支承,此该点考虑,能够抑制装置在轴向上变长。另外,能够使第一油室形成部件与第二油室形成部件的支承构造简化,从而能够有助于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优选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与第一油室形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第二油室形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抵接而从径向内侧对第一油室形成部件以及第二油室形成部件进行支承,输入筒状部22以一体旋转的方式与第一油室形成部件以及第二油室形成部件连结。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从径向内侧对第一油室形成部件以及第二油室形成部件进行支承,并且通过输入筒状部22使第一油室形成部件以及第二油室形成部件一体旋转。因此,能够通过输入筒状部22从径向内侧对配置于转子Ro以及支承筒状部31的径向内侧的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一油室形成部件以及第二油室形成部件适当地进行支承。

另外,优选第一油室形成部件至少具有第一活塞C16,第二油室形成部件至少具有第二活塞C26,输入筒状部的外周面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第一活塞C16的内周面以及第二活塞C26的内周面抵接而从径向内侧对第一活塞C16以及第二活塞C26进行支承,并且构成第一接合装置C1的油室的内周面与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的内周面。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作为供第一活塞C16与第二活塞C26的内周面滑动的滑动面、以及第一接合装置C1与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的内周面而有效地发挥功能,并且能够通过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从径向内侧对第一活塞C16以及第二活塞C26进行支承。

另外,优选第二输入部件2具有从输入筒状部22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径向延伸部21,将输入筒状部22的轴向X的一侧作为轴第一方向侧X1,将另一侧作为轴第二方向侧X2,与径向延伸部21的轴第一方向侧X1邻接地形成第一接合装置C1的油室,与径向延伸部21的轴第二方向侧X2邻接地形成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

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利用径向延伸部21的轴向两侧的空间配置第一接合装置C1的油室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另外,能够使径向延伸部21成为对第一接合装置C1的油室与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进行划分的共用的壁。因此,能够在轴向上有效利用转子Ro以及支承筒状部31的径向内侧的空间而配置第一接合装置C1的油室与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从而能够抑制装置在轴向上变长。

另外,优选在输入筒状部22以及外壳突起部52形成有对第一接合装置C1的油室供给油的油路、以及对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供给油的油路。

根据该结构,朝第一接合装置C1的油室的供给油路与朝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的供给油路形成于相同的输入筒状部22以及外壳突起部52。因此,能够有效利用转子Ro以及支承筒状部31的径向内侧的空间而形成朝第一接合装置C1的油室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的供给油路,从而能够抑制装置在轴向上变长。另外,能够使朝第一接合装置C1的油室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室的供给油路的构造简化,从而能够有助于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优选转子支承部件3具有:从径向内侧对支承筒状部31进行支承并且沿径向延伸的第一径向支承部36、和配置于与第一径向支承部36不同的轴向X的位置并从径向内侧对支承筒状部31进行支承并且沿径向延伸的第二径向支承部32,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配置于比支承筒状部31更靠径向内侧且第一径向支承部36与第二径向支承部32的轴向X之间。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比支承筒状部31更靠径向内侧且被第一径向支承部36与第二径向支承部32夹持的圆筒状的空间配置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从而能够抑制装置在轴向上变长。另外,能够通过第一径向支承部36以及第二径向支承部32覆盖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的轴向的两侧,从而与外部隔离。因此,容易使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成为油密构造。

另外,优选在外壳突起部52与输入筒状部22之间设置有形成将形成于外壳突起部52的油路与形成于输入筒状部22的油路之间连接的油路的筒状的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第二输入部件2具有:配置于外壳突起部52的径向内侧、并相对于外壳突起部52的内周面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筒状的内侧筒状部63,输入筒状部22以及内侧筒状部63通过设置于在径向观察不与外壳突起部52重复的位置的径向连结部94而相互以一体旋转的方式在径向上连结,输入筒状部22的、相对于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而与配置有径向连结部94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经由转子支承部件3相对于外壳CS被支承为能够旋转。

根据该结构,通过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能够将形成于外壳突起部52的油路与形成于输入筒状部22的油路之间良好地连接。筒状的内侧筒状部63通过筒状的外壳突起部52从径向外侧被支承。而且,也能够通过利用径向连结部94而连结的内侧筒状部63对输入筒状部22进行支承。另外,能够将相对于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与配置有径向连结部94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经由转子支承部件3支承为相对于外壳CS能够旋转。因此,能够在连接油路形成部件55的轴向的两侧对输入筒状部22进行支承,从而能够使输入筒状部22的支承稳定化。因此,通过输入筒状部22支承的第一油室形成部件以及第二油室形成部件等的支承也能够稳定化,从而能够使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的工作可靠性高。

另外,优选第二接合装置C2具备:筒状的套筒部件100,其沿着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在轴向X上滑动,并且在周向上与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一体地旋转;第一啮合部104,其固定于套筒部件100;第二啮合部102,其固定于转子支承部件3,并与第一啮合部104啮合;以及第一油室C42以及第二油室C41,它们相对于套筒部件100分别设置于轴向X的两侧,套筒部件100、第一油室C42以及第二油室C41均配置为从径向观察与转子Ro以及输入筒状部22重复。

根据该结构,即使第二接合装置C2成为利用油压工作的啮合式接合装置,也能够有效利用比转子Ro以及输入筒状部22更靠径向内侧的空间而配置第一接合装置C1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从而能够抑制装置在轴向上变长。在摩擦接合装置的情况下,存在由于摩擦板彼此的相对旋转而传递拖曳转矩的担忧。啮合式接合装置与摩擦接合装置相比,拖曳转矩的传递小,从而能够减少在释放第二接合装置C2、使旋转电机MG从第二输入部件离开的情况下的扭矩损失。

另外,优选第二接合装置C2构成为,同转子支承部件3一体旋转的一次侧接合部件C21、与同第二输入部件2一体旋转的二次侧接合部件C22相互接合,第二接合装置C2进一步具有:从径向内侧对一次侧接合部件C21进行支承的筒状的第二轮毂部C23;和从径向外侧对二次侧接合部件C22进行支承的筒状的第二鼓部C24,第二轮毂部C23与转子支承部件3一体构成并且配置于比支承筒状部31更靠径向内侧,第二鼓部C24配置于径向上的支承筒状部31与第二轮毂部C23之间,支承筒状部31、第二鼓部C24以及第二轮毂部C23以在径向观察相互重复的方式配置。

通过这样的结构,在转子支承部件3的支承筒状部31与同转子支承部件3一体构成的第二轮毂部C23之间配置有与第二输入部件2一体旋转的第二鼓部C24。由此,在第二鼓部C24的径向内侧且第二轮毂部C23的径向外侧的空间配置有一次侧接合部件C21以及二次侧接合部件C22。因此,能够有效利用转子Ro以及支承筒状部31的径向内侧的空间而配置第二接合装置C2的各部,从该点考虑,能够抑制装置在轴向X上变长。另外,第二轮毂部C23与转子支承部件3一体构成,因此能够使第二轮毂部C23的安装构造简化,从而能够有助于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优选第一接合装置C1构成为,同第一输入部件1一体旋转的一次侧接合部件C11、与同第二输入部件2一体旋转的二次侧接合部件C12相互接合,第一接合装置C1进一步具有:从径向内侧对第一接合装置C1的一次侧接合部件C11进行支承的筒状的第一轮毂部C13、和从径向外侧对第一接合装置C1的二次侧接合部件C12进行支承的筒状的第一鼓部C14,第二输入部件2具有沿径向延伸的径向延伸部21,第一鼓部C14以从径向延伸部21向作为轴向X的一侧的轴第一方向侧X1延伸的方式形成,第一接合装置C1的第一油压促动器C15以在比径向延伸部21更靠轴第一方向侧X1且第一鼓部C14的径向内侧在径向观察与第一鼓部C14重复的方式配置,第二鼓部C24以从径向延伸部21向与轴第一方向侧X1相反的一侧亦即轴第二方向侧X2延伸的方式形成,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二油压促动器C25以在比径向延伸部21更靠轴第二方向侧X2且比第二鼓部C24更靠径向内侧在径向观察与第二鼓部C24重复的方式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第一鼓部C14以及第二鼓部C24从构成第二输入部件2的共用的径向延伸部21向轴向X的两侧延伸而形成。因此,能够使第一以及第二鼓部C14、C24的支承机构简化,并且能够有效利用径向延伸部21的轴向X的两侧的空间而配置第一以及第二鼓部C14、C24。另外,能够有效利用第一以及第二鼓部C14、C24的径向内侧且径向延伸部21的轴向X的两侧的空间而配置第一以及第二油压促动器C15、C25。因此,能够在共用的径向延伸部21的轴向X的两侧高效地配置第一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1、C2,从而能够抑制装置在轴向X上变长。

另外,优选第一接合装置C1的油压促动器C15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的油压促动器C25的双方以在径向观察与转子Ro重复的方式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利用转子Ro的径向内侧的空间而配置第一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1、C2的油压促动器C15、C25,从而能够抑制装置在轴向X上变长。

另外,优选第一接合装置C1具备第一油压促动器C15,该第一油压促动器C15具有环状的第一活塞C16、以及驱动该第一活塞C16的第一油压室C17,第二接合装置C2具备第二油压促动器C25,该第二油压促动器C25具有环状的第二活塞C26、以及驱动该第二活塞C26的第二油压室C27,第二输入部件2具有在比第一活塞C16以及第二活塞C26更靠径向内侧沿轴向X延伸的筒状的输入筒状部22,输入筒状部22的外周面构成供第一活塞C16的内周面以及第二活塞C26的内周面滑动的内侧滑动面,输入筒状部22具备:在径向上贯通并对第一油压室C17供给油压的第一供给油路C18、以及在径向上贯通并对第二油压室C27供给油压的第二供给油路C28。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构成第二输入部件2的相同的输入筒状部22从径向内侧对第一接合装置C1的第一活塞C16、以及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二活塞C26的双方进行支承。而且,能够使对第一接合装置C1的第一油压室C17供给油压的第一供给油路C18以及对第二接合装置C2的第二油压室C27供给油压的第二供给油路C28分别在径向上贯通相同的筒状的输入筒状部22。因此,能够将对第一以及第二油压室C17、C27供给油压的油路设置于输入筒状部22的径向内侧,能够使油压的供给路径共用化、简化,能够抑制装置在轴向X上变长,从而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优选转子支承部件3进一步具有:配置于比支承筒状部31更靠径向内侧而通过轴承71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支承部70、和以将轴支承部70与支承筒状部31连结的方式在径向上延伸的径向支承部32,第一轮毂部C13以从径向支承部32的径向的中途位置沿轴向X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与径向支承部32一体构成。

根据该结构,也能够不设置为了将第一轮毂部C13配置于支承筒状部31的径向内侧而专用的沿径向延伸的支承部件,而利用为了将支承筒状部31与轴支承部70连结而在径向上延伸的径向支承部32而在径向上配置第一轮毂部C13。另外,第二轮毂部C23与径向支承部32一体构成,不需要设置将第二轮毂部C23安装于径向支承部32的紧固部件。因此,通过设置专用的沿径向延伸的支承部件、或设置紧固部件,能够抑制装置在轴向X上变长。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第一输入部件;2...第二输入部件;3...转子支承部件;10...混合动力驱动装置;21...径向延伸部;22...输入筒状部;31...支承筒状部;32...第二径向支承部径向支承部;36...第一径向支承部;70...轴支承部;94...径向连结部;100...套筒部件;102...第二啮合部;104...第一啮合部;A...旋转电机的轴心;C1...第一接合装置;C11...第一接合装置的一次侧接合部件;C12...第一接合装置的二次侧接合部件;C13...第一接合装置的第一轮毂部;C14...第一接合装置的第一鼓部;C15...第一油压促动器;C16...第一活塞;C17...第一油压室;C18...第一供给油路;C2...第二接合装置;C21...第二接合装置的一次侧接合部件;C22...第二接合装置的二次侧接合部件;C23...第二接合装置的第二轮毂部;C24...第二接合装置的第二鼓部;C25...第二油压促动器;C26...第二活塞;C27...第二油压室;C28...第二供给油路;C41...第二油室;C42...第一油室;EN...内燃机;MG...旋转电机;O...输出部件;Ro...转子;TM...变速装置;X...轴向;X1...轴第一方向侧;X2...轴第二方向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