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为车辆内部空间受控地供给空气的出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1003发布日期:2019-02-12 21:2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用于为车辆内部空间受控地供给空气的出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为机动车的车辆内部空间受控地供给空气的出风装置,亦即一种用于利用必要时调节过的空气对机动车的车辆内部空间进行换气的空气流出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在机动车中的出风装置例如设置在机动车内部空间的仪表盘区域中。在此,已知的出风装置具有如下的机构,该机构能实现对从出风装置的出风口流出的空气的方向进行调节。已知的出风口例如具有矩形横截面,其中相邻于出风口或者在出风口中互相平行并且同时可偏转地设置多个片体。这些片体的偏转例如能实现对出来的空气沿着向下方向或者沿着向上方向进行控制。在此,在出风装置的在出风口后面的空气流动通道中互相平行地和同时可偏转地设置其他的片体,这些其他的片体可以使出来的空气的方向向左或者向右改变。

在此,片体沿着气流方向越长或者片体互相间越窄地设置,就可以越好地控制气流。

片体的一种窄的布置具有如下的特性,即,虽然能足够控制流出的空气方向,但是出来的空气量随着片体从中间位置越来越多的偏转而变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为车辆内部空间受控地供给空气的出风装置,该出风装置能在空气的所有流出方向上实现大的空气量。

该任务通过具有如下所述特征的用于为车辆内部空间受控地供给空气的出风装置得到解决。按照本发明的用于为车辆内部空间受控地供给空气的出风装置包括空气流动通道和具有出风口的出风口元件,其中,空气流动通道与出风口元件相连接并且适配用于将空气从内部空间换气装置经由出风口引导到车辆内部空间中,出风口元件构成为位置固定的并且空气流动通道具有第一通道段和第二通道段,该第二通道段设置在第一通道段和出风口元件之间,并且第一通道段构成为能在横向于其纵轴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在第一通道段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片体状的可动的空气引导元件,该空气引导元件能与第一通道段一起移动并且适配用于控制在第一通道段中流动的空气的方向并且由此根据空气引导元件的位置控制从出风口流出的空气的方向。特别是按照本发明的用于为机动车的车辆内部空间、亦即乘客车厢受控地供给空气的出风装置包括空气流动通道和具有出风口的出风口元件。特别是从空气流动通道流出的空气通过出风口能定向地流到车辆内部空间中。空气流动通道与出风口元件相连接并且空气流动通道适配用于将空气从内部空间换气装置经由出风口引导到车辆内部空间中。出风口元件特别是能位置固定地安装在车辆内部空间中。空气流动通道具有第一通道段和第二通道段,该第二通道段设置在第一通道段和出风口元件之间。换言之,第一通道段、第二通道段和出风口元件沿着气流方向前后相继地设置。第一通道段沿着横向于其纵轴线的方向可移动地(亦即能平移位移地)构成。特别是第一通道段构成为用于根据它的移动来控制从出风口流出的空气的方向,亦即调节流出的空气的方向。

第二通道段优选邻接于第一通道段设置,其中,出风口元件邻接于第二通道段设置。

出风口元件例如可以设置或者说安装在仪表盘、车门、或者副仪表盘上。内部空间换气装置例如可以是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产生新鲜空气和/或调节过的空气并且将其输送至车辆内部空间。

通过移动第一通道段——该第一通道段与出风口间隔开距离地设置——可以简单地改变从第一通道段流向出风口的空气的方向。由此相应地也改变从出风口流出的空气的方向。按照第一通道段和出风口之间的距离,亦即按照第二通道段的长度,根据第一通道段的移动实现空气方向改变。

按照一种优选的进一步扩展方案,第二通道段将第一通道段与出风口元件连接。在此,第二通道段具有壁段,所述壁段能根据第一通道段的移动而偏转,以便根据壁段的位置来控制从出风口流出的空气的方向。

在此,壁段承担着可控的空气引导元件、亦即片体的功能。

按照另一优选的进一步扩展方案,第一通道段具有第一壁和第二壁,该第一壁和第二壁互相对置地构成。互相对置特别是意味着互相平行。第一壁和第二壁作为第一通道段的部分能与通道段一起移动。第一壁和第二壁特别是第一通道段的刚性固定的彼此不可相对运动的段。此外,第一壁和第二壁优选横向于、亦即基本上垂直于第一通道段的移动方向构成。

此外,第一通道段可以通过第三壁和第四壁来限界,该第三壁和第四壁互相对置、亦即基本上互相平行地设置并且特别是平行于第一通道段的移动方向延伸。第三壁和第四壁可以与第一通道段整体地构成,亦即可以与第一通道段一起可运动地构成。备选地,第三壁和第四壁可以与第一通道段无关地固定地构成,其中,第一通道段可以与第一壁和第二壁一起在第三和第四壁之间沿着移动方向移动。

按照一种优选的进一步扩展方案,在第一通道段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片体状的可动的空气引导元件,该空气引导元件能与第一通道段一起移动并且适配用于控制在第一通道段中流动的空气的方向并且由此根据空气引导元件的位置来控制从出风口流出的空气的方向。

由此不仅可以沿着第一通道段的移动方向的方向改变流出的空气的方向,而且可以在(由第一通道段中的空气引导元件控制的)其他方向上改变流出的空气的方向。

在第一通道段中也可以设置其他的片体状的可动的空气元件,其中,这些空气元件优选平行和共同构成,亦即基本上是同步可动地或者可驱控地构成。

按照一种进一步扩展方案,空气引导元件可围绕轴旋转。轴优选基本上平行于第一通道段的移动方向延伸。

由此可以在横向或者垂直于第一通道段的移动方向的方向上来控制空气。因此可以与移动第一通道段一起在所有方向上控制从出风口流出的空气。

按照一种优选的进一步扩展方案,第一通道段可以具有至少一个间隔壁,该间隔壁将第一通道段分成至少两个空气通路。由此,与第一壁和第二壁同样,该间隔壁与第一通道段整体地构成并且与第一通道段一起可移动地构成。

通过将第一通道段分成两个空气通路,能实现更好地定向流出的空气。在此,间隔壁附加于第一壁和第二壁用作空气引导元件。

在第一通道段具有间隔壁的情况下,在两个空气通路之中的每个空气通路中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片体状的可动的空气引导元件或者多个空气引导元件,从而在两个空气通路之中的每个空气通路中空气的流动方向能相应地匹配。

按照另一优选的进一步扩展方案,第二通道段具有至少一个间隔壁,该间隔壁将第二通道段分成至少两个空气通路。

优选地,第二通道段的间隔壁可根据第一通道段的移动而偏转。此外,第二通道段的间隔壁优选构成为手动的操作元件用于控制第一通道段的移动。为此,该间隔壁可以与第一通道段处于作用连接中。为了手动操作,间隔壁可以具有必要时突出的把手段,乘客可以抓住该把手段并且乘客可以通过该把手段偏转间隔壁(用于控制第一通道段)以及移动间隔壁(用于控制第一通道段中的空气引导元件)。

第一通道段和第二通道段可以具有一个间隔壁,但是也可能的是,两个通道段之中的仅一个通道段具有间隔壁。不仅第一通道段而且第二通道段也可以具有多个间隔壁。

优选地,第一通道段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流动横截面,亦即具有有效的内部横截面。同样,第二通道段和/或出风口可以具有基本上矩形的流动横截面。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按照本发明的用于为车辆内部空间受控地供给空气的出风装置的机动车。在此,出风口优选具有矩形横截面,其中,出风口横向并且非竖起地设置在车辆内部空间中。

只要可能并且有意义,本发明的上述进一步扩展方案就可以任意互相结合。

附图说明

以下是附图的简要描述。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出风装置在第一通道段的第一位置中的示意性剖切的侧视图。

图2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出风口在第一通道段的第二位置中的示意性剖切的侧视图。

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出风口的剖切的透视图,其中,第一通道段中的空气引导元件处于第一位置中。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出风装置的示意性剖切的俯视图,其中,第一通道段中的空气引导元件处于第一位置中。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出风装置的示意性剖切的透视图,其中,第一通道段中的空气引导元件处于第二位置中。

图6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出风装置的示意性剖切的俯视图,其中,第一通道段中的空气引导元件处于第二位置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1至6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在图1中所示的,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出风装置具有空气流动通道1和出风口元件3。该出风口元件3具有出风口5,通过该出风口可以将空气从内部空间换气和空调装置引导到机动车内部空间中。出风口元件3例如可视地集成在机动车仪表盘中。出风口5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其中,出风口5在机动车仪表盘中优选沿横向方向设置。空气流动通道1与出风口元件3相连接,其中,该空气流动通道可以将空气从内部空间换气和空调装置经由出风口5引导到机动车内部空间中。此外,出风装置如此构成,使得空气沿着车辆横向方向和车辆竖直方向受控地被从出风口5引导到车辆内部空间中。车辆驾驶员或乘客特别是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来调节出来的空气的方向。

另外,空气流动通道1具有第一通道段7和第二通道段9,其中,第二通道段设置在第一通道段7和出风口元件3之间。

第一通道段7在横向于其纵轴的方向上可移动地构成并且特别是可沿着车辆竖直方向移动。

第二通道段9具有可偏转的将第一通道段7与出风口元件3或出风口5连接的壁段11和12。壁段11和12特别是可根据第一通道段7的移动而偏转。由此,壁段11和12形成空气引导面,这些空气引导面根据第一通道段7的位置来引导或者定向流过空气流动通道1的空气。在第一通道段7的在图1中示出的位置中,第一通道段7处于第一上部位置,从而壁段11和12相应地偏转并且将空气斜向下沿着出风口5的方向引导。由此即在第一通道段7的该位置中,从出风口5流到车辆内部空间中的空气向下定向或者引导。

第一通道段7设有上面的第一壁13和下面的第二壁14,该第一壁和第二壁互相平行构成并且特别是平行于车辆坐标系中的x轴方向构成。第一壁13和第二壁14根据第一通道段7的移动同样地移动,其中,第一壁13和第二壁14是关于第一通道段7固定的空气引导元件。

此外,第一通道段7具有关于第一通道段7固定的间隔壁19,该间隔壁将第一通道段7分成上空气通路7'和下空气通路7"。根据第一通道段7分成两个空气通路7'和7",第二通道段9也借助于可偏转的间隔壁21分成两个空气通路9'和9"。间隔壁21可沿着偏转轴在流动通道1的横向方向上偏转并且特别是具有从出风口5突出的操作段23,乘客可以利用该操作段使壁段21围绕其偏转轴偏转。壁段21的后端与第一通道段7处于作用连接,从而间隔壁21的偏转引起第一通道段7相应的移动。

此外,第一通道段7和第二通道段9安装在出风装置的固定的壳体25中,在该壳体内第一通道段7可以移动或者第二通道段9可以偏转。

在图2中示出第一通道段7的一种位置,其中,第一通道段7完全向下移动。此外,在第一通道段7的所述位置中,第二通道段9的壁段11和12相应地偏转,从而这些通道段沿着向上的方向引导流动的空气。如在图2中所示的那样,间隔壁21也相应地偏转。

如在图3至6中所示的那样,在空气通路7'中互相平行地设置有空气引导元件17。这些引导元件17在图1和2中没有示出。在空气通路7"中同样地设置有空气引导元件,但是这些空气引导元件在图中没有示出并且以下为了避免多余的描述而不再进行描述。空气引导元件17可以分别互相同步地在轴18上偏转,该轴沿着车辆竖直方向并且沿着第一通道段7的移动方向延伸。借助于调整空气引导元件17,可以在车辆横向方向上、亦即在车辆坐标系中的Y方向上改变流出的空气的方向。由此不仅可以在车辆竖直方向上借助于第一通道段7的移动并且可以在车辆横向方向上借助于空气引导元件17的转动或者偏转在车辆横向方向上改变流出的空气。

在第二通道段9中的间隔壁21与空气引导元件17的前端处于作用连接,其中,通过沿着车辆横向方向、亦即沿着Y方向在把手23上移动间隔壁21来实现空气引导元件17的相应偏转。

总之,流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可以手动地通过在车辆横向方向或者车辆竖直方向上对操作元件23进行操作来调节从出风口5流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结果,可以通过第一通道段7和空气引导元件17的可移动性的叠加效果在所有方向上控制流出的空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