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高度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134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高度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气悬架高度调整系统,特别是一种汽车用高度阀。



背景技术:

高度阀,用于带空气弹簧(气囊)的车辆悬架系统中,通过动态感知车辆高度变化,及时完成进气或者排气的动作,以调节空气弹簧(气囊)的高度,改善驾乘人员舒适性,同时防止路面受到车轮冲击而损坏。

目前,汽车上的高度阀一般都是机械式高度阀,这种机械式高度阀没有延时及举升的功能。由于一般的高度阀没有延时功能,当汽车悬架进行快速上、下跳的时候,高度阀开始工作,进而导致气囊不断地充放气,不但浪费气源而且同时也会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高度阀,主要解决现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该汽车用高度阀具有延时及举升功能,当汽车快速跳动的时候,通过阻尼缸所产生的延时功能实现高度阀不工作,从而节约气源、抑制噪音的产生;同时,通过电磁阀与气门缸、举升缸及阻尼缸的高效协调运转,有效实现对汽车车身高度的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用高度阀,包括阀体、设有举升缸顶杆的举升缸、设有阻尼缸顶杆的阻尼缸、设有气门顶杆的气门缸、电磁阀、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该举升缸、阻尼缸和气门缸均装设于阀体的内腔中;电磁阀连接在阀体上且分别通过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与举升缸及气门缸连接;阻尼缸顶杆与举升缸顶杆通过第一连杆连接,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气门顶杆及第一连杆连接。

进一步地,该举升缸由举升缸本体、设有凸缘的举升缸顶杆及依次通过该举升缸顶杆串接的举升缸上盖、举升缸上弹簧、举升缸上压片、举升缸活塞、锁紧螺母、举升缸下压片、举升缸下弹簧、举升缸下盖构成;

举升缸活塞套设于举升缸顶杆上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举升缸上弹簧压着举升缸上压片,该举升缸上压片贴紧在举升缸活塞的顶部;举升缸下弹簧压着举升缸下压片,该举升缸下压片贴紧在举升缸活塞的底部;举升缸上盖和举升缸下盖分别通过螺纹拧紧在举升缸本体的两端。

进一步地,该气门缸由气门上盖、气门下盖、气门缸上弹簧、气门顶杆、气门活塞、设有顶片通孔的气门顶片、活塞垫、支撑座、气门下弹簧和设有内腔凸缘的气门缸本体构成;

该气门缸上弹簧、气门下弹簧分别套装于气门上盖和气门下盖上;气门顶片通过压装配合压入气门缸本体的内腔中并与内腔凸缘固定连接;气门顶杆依次穿过气门上盖及气门缸上弹簧,气门活塞设于气门顶杆的下端且与气门顶片上的顶片通孔滑动配合,气门顶片的上端压着气门缸上弹簧;

该支撑座滑动套设于气门顶片下方的气门缸本体的内腔中,它的整体为凸缘结构,其下部的凸缘套在气门下弹簧内;该支撑座的顶部设有凹槽,活塞垫装在该支撑座的凹槽里;气门上盖和气门下盖分别通过螺纹拧紧在气门缸本体的两端。

进一步地,该阻尼缸由阻尼缸上盖、阻尼缸顶杆、阻尼缸活塞、活塞环、油缸、阻尼装置和阻尼缸本体构成;

活塞环套装在阻尼缸活塞上,阻尼活塞设于阻尼缸顶杆的下端且滑动嵌入油缸内,油缸的上部通过压配合压紧在阻尼上盖上,其下部通过阻尼装置与油缸底部连接;阻尼上盖与阻尼缸本体的上部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该阻尼装置包括阻尼螺栓及依次套设在该阻尼螺栓上的螺栓垫片、上阻尼弹簧、调整垫片、设有若干通孔的阻尼阀盖、三爪片、下阻尼弹簧和阻尼螺母;下阻尼弹簧和阻尼螺母之间设有支撑片;该阻尼阀盖通过螺栓拧紧在阻尼缸本体的内腔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涉及的汽车用高度阀具有延时及举升功能;具体而言,在汽车快速上下跳动、带动举升缸的顶杆有随之上下跳的趋势时,由于阻尼缸的存在,使举升缸的顶杆在一瞬间不能克服阻尼缸油液的阻力,进而不能上升或者下降,保证了气门缸不进行充放气,进而避免了储气罐气体的浪费,同时也抑制了噪音的产生。

2、本发明通过电磁阀与气门缸、举升缸及阻尼缸的高效协调运转,可有效实现对汽车车身高度的调节。

3、本发明有效改进了现有技术中高度阀所存在的问题,系统结构设计精巧,制造成本降低,安装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举升缸的剖视图

图3是气门缸的剖视图。

图4是阻尼缸的剖视图。

图5是阻尼阀盖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举升缸上盖、2-举升缸上弹簧、3-举升缸上压片、4-举升缸活塞、5-锁紧螺母、6-举升缸下压片、7-举升缸下弹簧、8-举升缸下盖、9-举升缸顶杆、10-举升缸本体、11-气门上盖、12-气门缸上弹簧、13-气门活塞、14-气门顶片、15-活塞垫、16-支撑座、17-气门下弹簧、18-气门下盖、19-阻尼缸上盖、20-阻尼缸活塞、21-活塞环、22-油缸、23-阻尼阀盖、24-阻尼螺栓、25-调整垫片、26-上阻尼弹簧、27-调整垫片、28-三爪片、29-下阻尼弹簧、30-支撑片、31-阻尼螺母、32-气门缸本体、33-阻尼缸本体、34-阀体、35-举升缸、36-气门缸、37-阻尼缸、38-电磁阀、39-第一连杆、40-第二连杆、42-气门顶杆、43-阻尼缸顶杆、44-第一管路、45-第二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和图6,一种汽车用高度阀,包括阀体34、设有举升缸顶杆9的举升缸35、设有阻尼缸顶杆43的阻尼缸32、设有气门顶杆42的气门缸36、电磁阀38、第一连杆39及第二连杆40;该举升缸35、阻尼缸37和气门缸36均装设于阀体34的内腔中;电磁阀38连接在阀体34上且分别通过第一管路44、第二管路45与举升缸35及气门缸36连接;阻尼缸顶杆43与举升缸顶杆9通过第一连杆39连接,第二连杆40的两端分别与气门顶杆42及第一连杆39连接。

请参阅图2,该举升缸35由举升缸本体10、设有凸缘的举升缸顶杆9及依次通过该举升缸顶杆9串接的举升缸上盖1、举升缸上弹簧2、举升缸上压片3、举升缸活塞4、锁紧螺母5、举升缸下压片6、举升缸下弹簧7、举升缸下盖8构成。举升缸上弹簧2的一端套在举升缸上盖1的凸台上,另一端贴紧举升缸上压片3;举升缸上压片3通过中间孔套在举升缸顶杆9上并与其滑动配合,且贴紧在举升缸顶杆9的凸缘上。举升缸活塞4套在举升缸顶杆9上,它一端顶在举升缸顶杆9的凸缘上,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母5锁紧。举升缸下压片6通过中间孔套在举升缸顶杆9上并与其滑动配合,且贴紧在举升缸活塞4的下端。举升缸下弹簧7套在举升缸下盖8的凸缘上,且另一端顶着举升缸下压片6,举升缸下盖8通过螺纹拧紧在举升缸上。通过电磁阀控制,经管路由A腔进气,当A腔的压力大于B腔时,A腔的气体推动着举升缸活塞4克服举升缸下弹簧5的阻力向下移动,由于举升缸活塞4与举升缸顶杆9锁紧,此时举升缸顶杆9随着举升缸活塞4下降,车身随之升高;当B腔的压力大于A腔时,B腔的气体推动着举升缸活塞4克服举升缸上弹簧2的阻力向上移动,因举升缸活塞4与举升缸顶杆9锁紧,举升缸顶杆9随举升缸活塞4上升,车身随之降低。

请参阅图3,该气门缸36由气门上盖11、气门下盖18、气门缸上弹簧12、气门顶杆42、气门活塞13、设有顶片通孔的气门顶片14、活塞垫15、支撑座16、气门下弹簧17和设有内腔凸缘的气门缸本体32构成。气门下弹簧17安装在气门下盖18上,气门下弹簧17套着支撑座16,支撑座16滑动套设于气门缸本体10的内腔中,支撑座16的凹槽处塞有活塞垫15,气门下盖18通过螺纹拧紧在缸体10上,气门顶片14通过压装配合,压入气门缸本体32的内腔中,并固定在缸体10的内腔凸缘上,由于气门下弹簧17的压力,使活塞垫15顶紧在气门顶片14上。气门缸上弹簧12套在气门上盖11上,其另一端套在气门活塞13上,气门活塞13顶在活塞垫15上。C腔连接气囊,D腔连接着大气,E腔连接着储气罐。当气门活塞13上提时,气门活塞13从活塞垫15上分离,C腔与E腔连通,储气罐中的气体从E腔进入C腔,为气囊充气,使车身抬高。当气门活塞13下压时,气门活塞13顶着支撑座16克服气门下弹簧17的阻力,使活塞垫15与气门顶片14分离,C腔与D腔相通,气囊进行放气,车身高度降低。

请参阅图4及图5,该阻尼缸37由阻尼缸上盖19、阻尼缸顶杆43、阻尼缸活塞20、活塞环21、油缸22、阻尼装置和阻尼缸本体33构成;其中:该阻尼装置包括阻尼螺栓24及依次套设在该阻尼螺栓上的螺栓垫片25、上阻尼弹簧26、调整垫片27、设有若干通孔的阻尼阀盖23、三爪片28、下阻尼弹簧29和阻尼螺母31;下阻尼弹簧29和阻尼螺母31之间设有支撑片30;该阻尼阀盖23通过螺栓24拧紧在阻尼缸本体33的内腔底部。

这样阻尼缸就被隔成F腔和G腔两个腔室,F腔与G腔之间的油液流通需通过阻尼装置产生阻尼。当阻尼缸活塞20往下压缩时,油液从F腔通过阻尼阀盖23上的a孔,由于三爪片28通过下阻尼弹簧29顶在阻尼阀盖23上,下阻尼弹簧29下端安在支撑片30上,支撑片30套在阻尼螺母31上,弹簧力可通过阻尼螺母31在螺栓24上下旋转进行调整。当油压克服弹簧阻尼力时,使三爪片28离开阻尼阀盖23,油液流到G腔;当阻尼缸活塞20往上拉伸时,F腔压力减少,油液从G腔通过阻尼阀盖23中b孔,由于螺栓垫片25通过上阻尼弹簧26顶在阻尼阀盖23上,上阻尼弹簧26通过螺栓垫片25支撑螺栓24上,在G腔中油压大于上阻尼弹簧26,使调整垫片27离开阻尼阀盖23,油液就从G腔流入F腔。

举升缸的进气与排气通过一个电磁阀控制,当举升缸进气,举升缸顶杆上升,气门缸的顶杆也上升,气囊进行充气,车身随着升高;同理,当举升缸排气,气门缸的顶杆也下降,气囊进行排气,车身随之下降,这样就实现了汽车车身高度的调节。具体而言,电磁阀往举升缸下腔充气,使举升缸下腔压力大于上腔压力,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气体顶着举升缸活塞克服上腔弹簧力及阻尼缸弹簧力,使顶杆上升。顶杆上升带动着气门活塞,使气门活塞与活塞垫分离,气门缸上腔C与气门缸下腔E联通;气门缸上腔C与气簧相连,气门缸下腔E与储气罐相连,气门缸上腔E的压力大于气门缸下腔C的压力,储气罐往里充气,当空气弹簧的压力上升,空气弹簧上升,进而提高车身高度。

当车身高度时下降时,电磁阀往举升缸上腔充气,使举升缸上腔压力大于下腔压力,当压力达到一定时,气体顶着举升缸活塞克服下腔弹簧力及阻尼缸的阻力,使顶杆下降。顶杆下降带动着气门活塞,使气门活塞顶着活塞垫一起下降,气门顶片与活塞垫分离,气门缸下腔B与大气相通。空气弹簧的压力下降,进而降低车身高度。

当汽车通过障碍物时,汽车车轮快速跳动时,反馈到直杆,由于举升缸的顶杆通过气体顶死,直杆以举升缸顶杆的铰点为旋转中心,带动阻尼缸的顶杆上下跳动,由于阻尼缸的油流通时阻尼较大,在快速跳动时,顶杆上下窜动量可以忽略不计,气门缸不进行充气与放气,这样就避免了气体的流失,实现了阻尼延时的作用。

总之,根据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当车轮快速上下跳的时候,高度阀不进行充放气,减少了气源的损耗,降低了噪音;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通过电磁阀调节车身的高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高度阀,结构简单,比一般的延迟性高度阀更可靠,并带有举升功能。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