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内装部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21091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内装部件及其制作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座椅等车辆用内装部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用座椅等车辆用座椅要求安全性、保持性、乘坐舒适性、振动吸收性能等各种功能,同时,在汽车的内装部件中也是较大的部分,对其外观或外观设计性也提出了各种要求。特别是车辆用座椅的装饰罩对车辆用座椅的外观设计性带来较大的影响。

将构成装饰罩的多个基体(装饰罩片)组合、缝制而制作所述车辆用座椅的装饰罩。作为这种现有技术,有记载在日本特开平8-266764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的技术等。

在该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立体地接合构成装饰罩的多个基体,并使其与该装饰罩覆盖的发泡体制缓冲体的外表面形状吻合,所述装饰罩用于车辆用座椅的靠背。

另外,记载有:一方基体的被接合的终端裁断成圆弧状的凸曲线状,与该终端接合的另一方基体的终端裁断成直线状,这种情况下的多个基体的终端的接合是作业人员一边通过手动操作将两终端对齐一边送到缝纫机并缝合的。

而且,在该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也记载有:使要接合的终端呈凸状曲线或凹状曲线的伸缩性的缝制材料(基体)在夹具上伸长或收缩并将所述终端呈直线状固定后,将另一缝制材料(基体)重叠在所述缝制材料上,利用缝纫机将所述两缝制材料的终端缝合为一体而接合。

出于所述装饰罩的外观设计性、乘坐舒适性等观点,经常在该装饰罩上实施绗缝针脚(quilting stitch)等。例如,作业人员一边通过手动操作将实施了绗缝针脚而成的多个基体即构成装饰罩片的片的两终端对齐一边送向缝纫机,进行接合缝合而制作用于车辆用座椅中的座椅靠背或座椅垫子等的装饰罩。

但是,在该接合缝合的过程中,在一方的片上实施的针脚的图案与在另一方的基体上实施的针脚的图案经常会错位。即,由于多个基体的接合缝合将不能看到针脚图案的一侧作为正面来进行,所以即使是缝纫机缝合熟练的作业人员,也极难正确地匹配基体的针脚图案并进行接合缝合。特别是,较厚的绗缝部件存在缝制难度高且每个制品产生偏差而损害外观设计性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提高外观设计性的车辆用内装部件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内装部件将至少具备表皮件和缓冲件的多个层叠基体接合而制作,其中,要接合的多个片被加工出连续的针脚,使通过所述针脚加工而连接的状态下的多个片的成为正面的面彼此匹配并沿着要接合的端部进行缝合,将接合后的多个片的一方翻过来,从而设置成所述多个片以正面面对车内的乘坐空间。

本发明的车辆用内装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要接合的多个片的要接合的端部接近地排列;对要接合的所述多个片连续地进行针脚加工;使通过所述针脚加工而连接的状态下的多个片的成为正面的面彼此匹配并沿着要接合的端部进行缝合;通过将接合后的多个片的一方翻过来,从而设置成所述多个片以正面面对车内的乘坐空间,由此,将至少具备表皮件和缓冲件的多个层叠基体的片接合而制作车辆用内装部件。

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够得到一种能够提高外观设计性的车辆用内装部件及其制作方法的效果。

根据以下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更具体的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内装部件的实施例1的图,是作为车辆用内装部件的车辆用座椅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说明装饰罩中的座椅靠背部的以往制作方法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图3的B-B线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5是表示从图2的状态起使构成座椅靠背部的两张片的正面匹配并使要缝合的端部对齐的状态的图。

图6是图5的C-C线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7是表示从图5的状态起缝合了两张片而成的状态的图。

图8是从图7的状态起翻折成片6a的正面侧成为正面而成的图,是图7的D部的放大图。

图9是说明图1所示的装饰罩中的座椅靠背部的实施例1的制作方法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的E部放大图。

图11是图10的F-F线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12是表示从图9的状态起使构成座椅靠背部的两张片的正面匹配并使要缝合的端部对齐的状态的图。

图13是图12的G-G线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14是表示从图12的状态起缝合了两张片而成的状态的图。

图15是从图14的状态起翻折成片6a的正面侧成为正面而成的图,是图14的H部的放大图。

图16是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作的装饰罩中的座椅靠背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内装部件及其制作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在各图中,标注相同附图标记的部分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

[实施例1]

说明将本发明的车辆用内装部件及其制作方法的实施例1应用于作为车辆用内装部件的用于汽车等的车辆用座椅的情况。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内装部件的实施例1的图,是作为车辆用内装部件的车辆用座椅的整体立体图。

如图1所示,车辆用座椅1具有:作为座椅的座面部的座椅垫子2、作为座椅的靠背部的座椅靠背3以及保护乘员的头部和颈部的头枕4等。

所述座椅垫子2设置有中央部的座面部2a和作为该座面部2a的侧面部分的支撑的侧面支撑部2b。所述座椅靠背3也设置有中央部的座椅靠背部3a和作为其侧面部分的支撑的侧面支撑部3b。另外,所述座椅垫子2、座椅靠背3以及头枕4的外表面分别用装饰罩5~7覆盖。

在该图1所示的例子中,出于外观设计性、乘坐舒适性等观点,在所述座椅垫子2和所述座椅靠背3的所述装饰罩7、8的表面上实施了绗缝针脚。在该例子中,所述各绗缝针脚虽设为两条平行的直线状,但设为格子状的图样等的情况也较多。通过使用计算机缝纫机(computer sewing machine)或多轴缝纫机等在基体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凹凸,从而所述绗缝针脚的各种图样被设为立体的图样。

另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将两张片5a、5b接合而制作与所述座椅垫子2的座面部2a对应的部分的装饰罩5。同样地,也将两张片6a、6b接合而制作与所述座椅靠背3的座椅靠背部3a对应的部分的装饰罩6。这是由为了使装饰罩上的凹凸更明显并使外观设计性、乘坐舒适性等提高等理由而带来的。

包围所述座椅垫子2、所述座椅靠背3的装饰罩使用了从表面侧起包括表皮件、作为缓冲件的填料、反面基布这三层的基体。所述填料8例如使用了缓冲性高的聚氨酯材料等作为其原材料。因此,通过在装饰罩上加入绗缝针脚,将多个片接合而制作,从而能够使装饰罩上的凹凸明显,并使外观设计性、乘坐舒适性提高。

另外,通过用多个片构成装饰罩,也能够有效活用构成装饰罩的表皮件的原材料(皮革等)并提高其材料利用率。

接着,使用图2~图16,说明加入了绗缝针脚的装饰罩5、6中的、构成所述靠背部3a的部分的多个片6a、6b的缝制方法。此外,由于构成所述座面部2a的部分的多个片5a、5b的缝制方法也相同,所以省略关于片5a、5b的缝制的说明。

首先,使用图2~图8说明以往的缝制方法。

图2是说明装饰罩中的座椅靠背部的以往制作方法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图4是图3的B-B线箭头方向剖视图,图5是表示从图2的状态起使构成座椅靠背部的两张片的正面匹配并使要缝合的端部对齐的状态的图,图6是图5的C-C线箭头方向剖视图,图7是表示从图5的状态起缝合了两张片而成的状态的图,图8是从图7的状态起翻折成片6a的正面侧成为正面而成的图,是图7的D部的放大图。

图2表示缝合片6a、6b前的状态,各片6a、6b裁断成与所述座椅靠背部3a的形状匹配。另外,如上所述,各片6a、6b由包括表皮件、作为缓冲件的填料以及反面基布这三层的基体构成,在由包括三层的该基体构成的片6a上通过针脚丝线加工出绗缝针脚8a,同样地在片6b上加工出绗缝针脚8b。由此,在所述表皮件9的表面上形成立体的图样。

此外,所述绗缝针脚8a和8b以使所述两个片接合时成为连续的针脚的方式用相同图样的图案针脚加工,各针脚间的宽度也加工成相同。

将图2的A部放大图表示在图3中,另外,将图3的B-B线箭头方向剖视图表示在图4中。如图4所示,各片6a、6b分别成为表皮件9、作为缓冲件的填料10以及反面基布11的三层构造。另外,在各片6a、6b上分别加工出绗缝针脚8a、8b。12、13是构成所述绗缝针脚8a、8b的针脚丝线,12是上丝线,13是下丝线。

图5表示从图2的状态起使构成座椅靠背部3a的两张片6a、6b的正面侧的面彼此匹配并使要缝合的端部对齐的状态。即,表示如下状态:片6b在正面侧(表皮件9侧)向上的状态下配置,片6a设为背面侧(反面基布11侧)向上的状态,并将这些片6a、6b的要缝合的端部对齐。

图6放大表示在图5的C-C线箭头方向观察到的剖视图。图5表示所述两张片6a、6b相互缝合前的状态,该状态如图6的剖视图所示,片6a和片6b配置成它们的正面侧的面(表皮件9侧的面)相向,在将两张片6a、6b的端部对齐的状态下,沿着要接合的端部,在用附图标记14表示的位置处缝合。即,如图7所示,沿着要接合的端部,如缝合线14所示,从片6a、6b的一端侧到另一端侧被缝合。

图8是从图7所示的缝合了两张片的状态起翻折成片6a的正面侧成为正面而成的图,是放大表示图7的D部的图。由于两张片6a、6b在如图6所示使绗缝针脚8a与8b相向的状态下如图7所示缝合,所以在不能看到双方的绗缝针脚8a和8b的状态下缝合。因此,即使是缝纫机缝合熟练的作业人员,也极难使较厚的绗缝基体双方的针脚图案即绗缝针脚8a和8b正确地一致并缝合而无错位。因此,如该图8所示,在以往的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绗缝针脚8a和8b相互错位,且每个制品产生偏差而损害外观设计性。

以下使用图9~图16,说明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

图9是说明图1所示的装饰罩中的座椅靠背部的实施例1的制作方法的俯视图,图10是图9的E部放大图,图11是图10的F-F线箭头方向剖视图,图12是表示从图9的状态起使构成座椅靠背部的两张片的正面匹配并使要缝合的端部对齐的状态的图,图13是图12的G-G线箭头方向剖视图,图14是表示从图12的状态起缝合了两张片而成的状态的图,图15是从图14的状态起翻折成片6a的正面侧成为正面而成的图,是图14的H部的放大图,图16是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作的装饰罩中的座椅靠背部的俯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构成座椅靠背部3a的装饰罩6的各片6a、6b裁断成与所述座椅靠背部3a的形状匹配。与以往同样地,各片6a、6b由包括表皮件9、作为缓冲件的填料10以及反面基布11这三层的基体构成。如图9所示,从该状态起,使要接合的所述多个片6a、6b的要接合的端部接近地排列,利用缝纫机对接合的多个片6a、6b连续地进行针脚加工。

图9表示在由包括所述三层的基体构成的片6a和6b上利用针脚丝线连续地一次加工出绗缝针脚8(8a、8b)的状态。在该图9中,表示加工出4条用两条平行的图案针脚加工而成的绗缝针脚8的例子。跨越片6a和6b连续地加工出各绗缝针脚8,所述片6a和6b成为利用针脚丝线连接的状态。另外,通过所述绗缝针脚加工,在所述表皮件9的表面上形成有立体的图样。

将图9的E部放大图表示在图10中,另外,将图10的F-F线箭头方向剖视图表示在图11中。如图11所示,各片6a、6b分别成为表皮件9、填料10以及反面基布11的三层构造,另外,如图10及图11所示,片6a和6b成为利用加工出的绗缝针脚8(8a、8b)连接的状态。即,片6a和6b用构成所述绗缝针脚8的针脚丝线(上丝线12、下丝线13)连接。

图12表示从图9的状态起使构成座椅靠背部3a的两张片6a、6b的正面侧的面彼此匹配并使要缝合的端部对齐的状态。即,表示如下状态:片6b在正面侧(表皮件9侧)向上的状态下配置,片6a设为背面侧(反面基布11侧)向上的状态,并将这些片6a、6b的要缝合的端部对齐。

图13放大表示在图12的G-G线箭头方向观察到的剖视图。图12表示所述两张片6a、6b相互缝合前的状态,该状态如图13的剖视图所示,片6a和片6b配置成它们的正面侧的面(表皮件9侧的面)相向,两张片6a、6b的端部成为对齐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所述片6a和所述片6b的对齐的端部彼此成为利用所述绗缝针脚8(8a、8b)的针脚丝线连接的状态。然后,从该状态起,沿着要接合的端部,在用附图标记14表示的位置处缝合。即,如图14所示,沿着要接合的端部,如缝合线14所示,从片6a、6b的一端侧到另一端侧被缝合。

图15是从图14所示的缝合了两张片的状态起翻折成片6a的正面侧(表皮件9侧)成为正面而成的图,是放大表示图14的H部的图。如该图15所示,根据本实施例,能够使绗缝针脚8a和8b正确地一致并缝合而无错位,能够提高外观设计性。

说明其理由。在本实施例中,两张片6a、6b也在如图13所示使绗缝针脚8a与8b相向的状态下如图14所示缝合,在不能看到双方的绗缝针脚8a和8b的状态下被缝合这种情形与上述以往的技术相同。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多个片6a、6b通过针脚处理成为连接的状态后,使所述多个片的成为正面的面彼此相向,接着,沿着要接合的端部缝合。因此,能够容易地使较厚的绗缝基体双方的针脚图案即绗缝针脚8a和8b正确地一致并缝合而无错位。

图16是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作的装饰罩中的座椅靠背部的俯视图。如该图16所示,根据本实施例,能够使绗缝针脚8a和8b正确地一致并缝合,即使是缝纫机缝合不熟练的作业人员,也能够抑制每个制品产生偏差而制作外观设计性优异的制品(在本实施例中为作为车辆用内装部件的装饰罩)。

在上述实施例1中,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由两张片构成的装饰罩的座椅靠背部3a的制作的情况的例子,但在将3张片组合并缝制的装饰罩的座椅靠背部的制作中也同样地能够应用本发明,也能够使绗缝针脚正确地一致而无错位,缝合3张片并制作外观设计性优异的3片的座椅靠背部。

并且,本发明同样地也能够应用于由4片以上构成的装饰罩的座椅靠背部3a。

另外,对于构成装饰罩6的侧面支撑部3b的片与构成座椅靠背部3a的片的缝制、座椅垫子2的部分的装饰罩5或头枕4的装饰罩7的缝制,只要是进行针脚加工的缝制,则同样地能够应用本发明。

并且,本发明不限于车辆用座椅1的装饰罩5、6、7,对于车辆室内的门饰板或顶棚、或者方向盘等车辆用内装部件,只要是将多个片组合并进行针脚加工而缝制的部件,则同样地也能够应用,在使用绗缝件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能够容易地使跨越多个片的绗缝针脚正确地一致并缝合而无错位。另外,由于能够分为多个或许多片并将它们组合而制作进行了绗缝针脚加工的装饰罩或车辆用内装部件,所以能够减少丢弃的部分而有效利用皮革等原材料。因此,也得到了能够实现皮革等原材料的材料利用率提高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也包含各种变形例。另外,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说明了上述实施例,但并不限定于具有已说明的全部结构。

在不偏离其宗旨或核心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修改为其他特定的形式。因此应认为本实施例均为示例性而非限制性,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而不是由上述说明书限定,并且包含所有在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的范围内的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