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4166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家用轿车的销量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轿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最近,一些医院与研究机构发现,出租车司机或其他长期驾驶轿车的人群,更容易罹患颈椎疾病,这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头枕无法满足驾驶员的舒适性要求,因此如何设计一个舒适的汽车座椅头枕成为现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头枕通常包括:设置在汽车座椅椅背顶端的枕套、以及枕套内部的填充物;并且在汽车座椅头枕下方设置有条形凸起,用于支撑,且汽车座椅头枕与汽车座椅椅背呈钝角或平角设置,为了保证驾驶的安全性,驾驶员驾驶轿车时需要将后脑贴靠在汽车座椅头枕上。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使用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头枕,由于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需要始终将后脑贴靠在汽车座椅头枕上,但是后颈始终处于悬空的状态,因此当驾驶员长时间驾驶后,由于后颈始终得不到支撑,会使得驾驶员的脖子十分酸胀,十分影响驾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且长此以往会对颈椎造成严重的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头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头枕舒适性和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包括:头枕本体,设置于所述头枕本体上、且位于使用者头颈部倚靠一侧的底部区域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以及包覆于所述头枕本体、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外的头枕套;所述头枕套包括慢回弹海绵,且所述慢回弹海绵设置于使用者头、颈部倚靠的一侧上;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间隔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实际应用时,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头枕本体上的滑轨;所述滑轨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连接。实际应用时,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头枕本体底端的固定插销,所述固定插销用于与汽车座椅椅背连接。其中,所述固定插销上设置有缺口。实际使用时,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头枕套上的多个条形凸起,且多个所述条形凸起由上至下依次排列并邻接分布。实际使用时,所述头枕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透气的多孔结构。其中,所述头枕本体内部填充有木炭。实际使用时,所述头枕本体内设置有包含中药成分的填充物。实际使用时,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头枕本体外侧,且所述扬声器与汽车的里程表和计时器电连接。实际使用时,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还包括: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内。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具有以下优势: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中,包括:头枕本体,设置于头枕本体上、且位于使用者头颈部倚靠一侧的底部区域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以及包覆于头枕本体、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外的头枕套;头枕套包括慢回弹海绵,且慢回弹海绵设置于使用者头、颈部倚靠的一侧上;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间隔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由此分析可知,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时,由于头枕本体、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外包覆有头枕套,且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位于使用者头颈部倚靠一侧的底部区域,当头枕套绷紧时,头枕套会在第一凸起以及第二凸起处形成一个凸起带,并且由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凸起带也呈水平设置,实际使用时当使用者将头靠在头枕本体(凸起带上方)上,头枕本体(凸起带上方)起到支撑使用者头部的作用,同时由于凸起带为水平设置,因此凸起带能够起到支撑使用者颈部的作用,并且当使用者颈部倚靠在凸起带上时,凸起带中间部分会形成凹陷,凸起带中间的凹陷能够更有效地支撑使用者的颈部,从而保证使用者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颈部始终得到环绕支撑,并且由于头枕套中使用者头、颈部倚靠的一侧上设置有慢回弹海绵,因此当使用者头、颈部挤压头枕套时,会在头枕套上挤压出一个与使用者后脑和颈部形状相同的凹陷,从而更好地起到支撑使用者头、颈部的作用,避免因颈部长时间悬空,造成颈部酸胀,进而引发颈椎疾病,因此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头枕舒适性和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头枕本体;11-第一凸起;12-第二凸起;13-头枕套;14-滑轨;131-条形凸起;15-凸起带;20-固定插销;21-缺口;30-扬声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头枕,包括:头枕本体10,设置于头枕本体10上、且位于使用者头颈部倚靠一侧的底部区域的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以及包覆于头枕本体10、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外的头枕套13;头枕套13包括慢回弹海绵,且慢回弹海绵设置于使用者头、颈部倚靠的一侧上;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间隔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具有以下优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中,如图1结合图2所示,包括:头枕本体10,设置于头枕本体10上、且位于使用者头颈部倚靠一侧的底部区域的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以及包覆于头枕本体10、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外的头枕套13;头枕套13包括慢回弹海绵,且慢回弹海绵设置于使用者头、颈部倚靠的一侧上;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间隔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由此分析可知,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时,由于头枕本体10、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外包覆有头枕套13,且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位于使用者头颈部倚靠一侧的底部区域,当头枕套13绷紧时,头枕套13会在第一凸起11以及第二凸起12处形成一个凸起带15,并且由于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凸起带15也呈水平设置,实际使用时当使用者将头靠在头枕本体10(凸起带15上方)上,头枕本体10(凸起带15上方)起到支撑使用者头部的作用,同时由于凸起带15为水平设置,因此凸起带15能够起到支撑使用者颈部的作用,并且当使用者颈部倚靠在凸起带15上时,凸起带15中间部分会形成凹陷,凸起带15中间的凹陷能够更有效地支撑使用者的颈部,从而保证使用者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颈部始终得到环绕支撑,并且由于头枕套13中使用者头、颈部倚靠的一侧上设置有慢回弹海绵,因此当使用者头、颈部挤压头枕套13时,会在头枕套13上挤压出一个与使用者后脑和颈部形状相同的凹陷,从而更好地起到支撑使用者头、颈部的作用,避免因颈部长时间悬空,造成颈部酸胀,进而引发颈椎疾病,因此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头枕舒适性和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不限于驾驶位置使用,副驾驶以及后排座椅均可使用,因为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所有乘客均需要将头倚靠在汽车座椅头枕上,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脊椎产生非常大的冲击力,甚至会危害生命。此外,实际使用时,使用者需要将后颈倚靠在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之间的具有凹陷性能的凸起带15上,从而保证凸起带15环绕支撑使用者颈部。实际应用时,为了能够根据不同使用者的体型调节第一凸起11与第二凸起12的位置,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还包括:设置于头枕本体10上的滑轨14;滑轨14水平设置;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分别与滑轨14滑动配合连接,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体型(例如后颈的粗细)或者实际使用时颈部的位置,左右调节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进而调整凸起带15的位置,从而保证凸起带15能够始终环绕支撑不同使用者的后颈。实际应用时,为了能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固定在汽车座椅椅背上,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还包括:设置在头枕本体10底端的固定插销20,固定插销20用于与汽车座椅椅背连接。图3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能够上下调节颈部支撑部12的位置,如图3所示,固定插销20上设置有缺口21,汽车座椅椅背匹配设置有弹簧卡齿,当收起弹簧卡齿时,能够将头枕本体10上下调节,进而能够调节颈部支撑部12的上下位置,当调节到适当的位置时,放出弹簧卡齿,弹簧卡齿与缺口21相配合,从而能够将颈部支撑部12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缺口21的数量与间距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取,然而缺口21的数量不宜过多,若缺口21过多,容易导致固定插销20的结构稳定性下降,缺口21的数量也不宜过少,缺口21过少,容易导致无法调节到合适的位置。此外,还可以在汽车座椅椅背上设置电动升降装置,电动升降装置可以包括:电机和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在固定插销20上与齿轮匹配设置有锯齿,通过电机输出轴的正转和反转,带动齿轮正转或反转,从而使固定插销升起或降下,进而可以调整头枕本体10及颈部凸起带15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电机的控制开关可以设置在汽车方向盘、控制面板或其它任何使用者容易操作的位置。另外,还可以在汽车座椅椅背上设置液压升降装置,液压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活塞、活塞杆和密封件等,向液压缸内冲入液体,利用液体的压力推动活塞的前端面或后端面,进而带动活塞杆往复运动,实际使用时可使用固定插销20替换活塞杆,从而实现升降的目的,液压升降装置的控制开关可以设置在汽车方向盘、控制面板或其它任何使用者容易操作的位置。实际使用时,还可以将导轨14与头枕本体10通过竖直导轨滑动配合连接,竖直导轨设置在头枕本体10上,从而实现导轨14单独上下移动,进而能够使凸起带15单独上下移动,同时,通过在头枕本体10内部设置电机和齿轮组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与竖直导轨以及导轨14配合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与电机电连接的控制开关,控制导轨14上下移动,进而控制凸起带15单独上下移动。实际应用时,为了使空气流通效果更好,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还包括:设置于头枕套13上的多个条形凸起131,且多个条形凸起131由上至下依次排列并邻接分布,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头枕表面一般为平面或曲面,当使用者头部倚靠在汽车座椅头枕表面时,头部空气流通不畅,无法及时散热,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不适感;设置多个条形凸起131后,当使用者头部和颈部倚靠在条形凸起131上时,条形凸起131间的缝隙形成通风通道,空气能够在通风通道内流通,能够及时带走使用者头部散发的热量以及排出的汗液,使使用者头部更凉爽、舒适。实际应用时,为了增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的透气性,如图2所示,头枕本体1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透气的多孔结构,空气能够在多孔结构内流通,从而有效增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的透气性。此外,头枕套13以及条形凸起131也可以采用多孔和/或透气材质制成,从而进一步保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的透气性与舒适性。另外,条形凸起131内可填充含有中药成分的固体颗粒,例如:可在条形凸起131内设置含有麝香、冰片、樟脑和/或薄荷等中药成分的填充物(例如用中药侵泡过的棉花),能够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实际使用时,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头枕套13难免会弄脏,为了便于清洗头枕套13,头枕套13上可以设置拉锁,从而可以单独将头枕套13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使清洗过程更便捷、高效。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条形凸起131还可以选用其它的排列方式,只要能保证透气效果均可。其中,为了吸附车内有害物质,头枕本体10内部填充有木炭,由于头枕本体10内部为多孔结构,多孔结构的比表面积较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也较大;同时汽车内饰在加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含有苯、甲醛的物质,当汽车放置在阳光下暴晒时,苯、甲醛等有害物质会释放出来,人若吸入大量苯、甲醛等物质会对身体产后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头枕本体10内部填充木炭微粒,能够有效吸附苯、甲醛等物质,保护车内人员的身体健康。实际使用时,为了缓解使用者的压力,头枕本体10内还设置有包含中药成分的填充物,例如可在头枕本体10内设置含有麝香、冰片、樟脑和/或薄荷等中药成分的填充物,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缓解使用者压力,避免使用者疲劳驾驶,从而导致危险的发生。实际使用时,为了能及时提醒驾驶员、避免疲劳驾驶,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还包括:扬声器30,扬声器30设置于头枕本体10外侧,且扬声器30与汽车的里程表和计时器电连接,从而当汽车连续行驶一定里程后或汽车连续行驶一段时间后,扬声器30发出警告,提醒驾驶员适当休息,避免疲劳驾驶,进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扬声器30不宜与汽车内广播电台等相连,否则容易造成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或无法听清附近车辆的喇叭声,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隐患。实际使用时,为了消除使用者的疲劳感,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还包括:按摩装置,按摩装置设置于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内,在使用者经过长时间行程后,颈、肩部容易感到疲劳,因此在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内设置按摩装置,帮助驾驶员消除疲劳,从而避免驾驶员过度疲劳导致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可将按摩装置的开关设置在方向盘附近,例如方向盘的面板上、方向盘的转向盘上等,从而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随时开启按摩装置。其中,按摩装置可以为振动按摩装置,振动按摩装置设置在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内,通过振动促进使用者肩颈部位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具体地,为了能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便于跳窗逃生,如图1-图3所示,固定插销20顶端为锥形(如图2中虚线箭头所指),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例如:车沉入河中,或被困于大水中等),一般需要从车窗或前挡风玻璃处逃生,然而一般人很难依靠自力打碎车窗或前挡风玻璃,因此将固定插销20顶端设置为锥形,固定插销20一般使用合金制成,硬度比汽车玻璃高,使用固定插销20的锥形顶端能够方便地打碎汽车玻璃,从而使车内人员顺利逃生。实际应用时,为了保证车内人员能够顺利逃生,固定插销20上设置有切割装置,当车辆处于紧急情况需要弃车逃生时,安全带往往会因为带扣或安全带插口变形等原因无法打开,此时需要将安全带割断进行逃生,切割装置若设置在其它位置,在发生碰撞等交通事故时容易割伤车内人员,因此将切割装置设置在固定插销20上,平常状态隐藏在汽车座椅椅背内,需要使用时将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取出,割断安全带后,可直接用固定插销20顶端打碎车窗玻璃逃生。实际应用时,为了能在极端情况下保障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还包括:自动充气气囊,自动充气气囊设置于头枕本体10内,自动充气气囊上设置有充气拉环,当汽车落入水中后,使用者从车内逃脱后,可拉动充气拉环,使自动充气气囊充气,使用者可借助自动充气气囊的浮力游到岸边或向人呼救。实际应用时,为了使整体结构更稳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还包括:硬质背板,硬质背板设置于头枕本体10的背侧,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硬质背板能够固定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头枕,并将受到的压力分散,使整体结构更稳定,实际使用时,还可将固定插销20与硬质背板固定连接,从而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为了满足车内娱乐的需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头枕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设置于硬质背板上,在汽车行驶时,尤其是长途行驶时,为了避免车内人员感觉烦闷、无聊,可以在汽车座椅头枕背侧设置显示屏,从而提升车内乘客的舒适性。实际应用时,为了使坐在后排的乘客能够调节车内的环境(例如:温度、音响设备声音的大小等),硬质背板上设置有控制面板,后排乘客可以操作控制面板从而实现对车内环境的调节,避免驾驶员亲自调节,从而分散注意力,进而导致交通事故的情况发生。实际应用时,可以在头枕本体10内设置USB接口(UniversalSerialBus即通用串行总线),后排乘客可通过USB接口完成对电子设备充电等操作,从而满足不同乘客的使用需求,尤其是在长途出行中,能够进一步提升出行体验。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