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边充放气控制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517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轮边充放气控制器总成,包括主充放阀总成(3),所述主充放阀总成(3)上设有与气源连接的主气源口(A)和排气口(B),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充放气控制器总成还包括左桥阀总成(2)、右桥阀总成(4)及真空发生器总成(8),所述左桥阀总成(2)、所述右桥阀总成(4)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充放阀总成(3)的两侧,所述左桥阀总成(2)、所述主充放阀总成(3)、所述右桥阀总成(4)通过公共气道(J)连通,所述左桥阀总成(2)上设置有与一桥桥路的气道连通的一桥桥路接口(C)和与二桥桥路的气道连通的二桥桥路接口(D),所述右桥阀总成(4)上设置有与三桥桥路的气道连通的三桥桥路接口(E)和与四桥桥路的气道连通的四桥桥路接口(F),所述真空发生器总成(8)上设置有与所述公共气道(J)连通的负压接口(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充放气控制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桥阀总成(2)、所述右桥阀总成(4)以所述主充放阀总成(3)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充放气控制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桥阀总成(2)和所述右桥阀总成(4)分别从上往下依次包括第一阀盖(2.1)、桥阀膜片(2.2)、桥阀垫片(2.3)、活塞杆总成(2.4)、活塞杆弹簧(2.5)、第二阀盖(2.7)、桥阀阀体(2.9)、桥阀电磁阀总成(2.13)、第三阀盖(2.10)、活塞杆弹簧(2.5)、活塞杆总成(2.4)、桥阀垫片(2.3)、桥阀膜片(2.2)及第一阀盖(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边充放气控制器总成,其特征在于:上方的所述第一阀盖(2.1)、所述第二阀盖(2.7)通过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11)、第一弹性垫圈(2.12)连接到所述桥阀阀体(2.9)上方并通过第一O型圈(2.6)、第二O型圈(2.8)密封,下方的所述第一阀盖(2.1)、所述第三阀盖(2.10)通过所述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11)、所述第一弹性垫圈(2.12)连接到所述桥阀阀体(2.9)下方并靠通过所述第一O型圈(2.6)、所述第二O型圈(2.8)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边充放气控制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充放阀总成(3)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阀盖(3.1)、主阀膜片(3.3)、主阀垫片(3.4)、主阀阀体(3.5)、主阀电磁阀总成(3.11)、主阀垫片(3.4)、主阀膜片(3.3)及下阀盖(3.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边充放气控制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盖(3.1)通过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3.10)、第二弹性垫圈(3.9)连接到所述主阀阀体(3.5)的上方并通过第三O型圈(3.2)密封,所述下阀盖(3.8)通过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3.10)、第二弹性垫圈(3.9)连接到所述主阀阀体(3.5)的下方并通过所述第三O型圈(3.2)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边充放气控制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发生器总成(8)包括底板(8.1)、消音器(8.2)、上电磁阀总成(8.3)、内六角螺塞(8.4)、下电磁阀总成(8.5)、密封垫片(8.6)及第六O型圈(8.7)。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边充放气控制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充放气控制器总成还包括左支架(1)和右支架(9),所述主充放阀总成(3)左端依次设置所述左桥阀总成(2)、所述左支架(1),所述主充放阀总成(3)右端依次设置所述右桥阀总成(4)、所述右支架(9)、所述真空发生器总成(8),所述左支架(1)、所述左桥阀总成(2)、所述主充放阀总成(3)、所述右桥阀总成(4)、是右支架(9)、所述真空发生器总成(8)通过六角头螺栓(6)、六角防松螺母(7)连接成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边充放气控制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充放气控制器总成还包括固定在后端的控制器盒体总成(5),所述控制器盒体总成(5)上设有分别与测量一桥桥路、二桥桥路、三桥桥路、四桥桥路气压值的传感器(5.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边充放气控制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盒体总成(5)一侧引出有总线接口(Ⅰ)和电源线接口(Ⅱ)。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