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987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充气轮胎,其结构为:在胎面上设置在胎面中心的两侧沿着轮胎周向呈直线状延伸的左右一对周向主槽、以及从胎面中心朝向周向主槽向轮胎周向的一侧倾斜的多条倾斜主槽,并使这些倾斜主槽在胎面中心的两侧沿着轮胎周向交替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充气轮胎中,只是公开了仅使倾斜主槽的朝向周向主槽的开口部狭窄的结构,关于提高排水性内容的记载、用于提高排水性的结构,没有进行任何公开及提示。另外,在上述以往的充气轮胎中,在形成有周向主槽之间的倾斜主槽的胎面中心上的陆部的尺寸大型化,容易发热,由于该热,会引起所谓的爆胎(轮胎的破裂)。即,在高速耐久性方面存在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2-316515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维持适当的排水性的同时通过抑制发热、发挥良好的散热性而使高速耐久性优异的充气轮胎。(二)技术方案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手段,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胎面部上具备: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的主槽、从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侧向侧方延伸的副主槽、将所述主槽和所述副主槽连通的连通部;所述连通部构成为截面积随着从所述副主槽朝向所述主槽而逐渐变小。通过该结构,能够提高通过连通部的排水速度,并使主槽中的排水流动顺畅。优选地,由所述连通部和所述主槽形成的三角部具有:构成所述连通部一部分的第一倾斜面、以及构成所述主槽一部分的第二倾斜面。通过该结构,能够提高三角部的刚性并增大其表面积。其结果是,能够提高三角部上的散热性,并提高高速耐久性。优选地,所述副主槽和所述连通部延伸的方向交叉。优选地,所述连通部在两处将所述副主槽和所述主槽连通,从而形成由所述副主槽、所述主槽及所述连通部包围的陆部。通过该结构,能够在比主槽更靠近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侧形成陆部。由此,不仅能够由副主槽形成在轮胎周向上连续的肋条花纹,而且也能够形成独立的多个陆部,能够抑制发热并提高散热性,进一步提高高速耐久性。优选地,所述陆部具备从所述副主槽延伸并随着远离所述副主槽逐渐地宽度变窄且深度变浅的锥部。通过该结构,能够通过提高陆部的刚性并增大表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性。优选地,所述锥部具备第一锥部和第二锥部,所述第一锥部和所述第二锥部由具有锥面的槽部连通。通过该结构,能够维持陆部的刚性并进一步提高散热性。优选地,所述陆部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分割的刀槽花纹。通过该结构,能够在不降低刚性的前提下抑制花纹噪音的发生。(三)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由于使将主槽和副主槽连接的连通部的截面积构成为随着从副主槽朝向主槽逐渐变小,因此能够提高从连通部流入主槽的排水的流速,提高排水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一部分的展开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胎面部;2-中心区域;3-居间(mediate)区域;4-胎肩区域;5-肋条花纹;6-凹部;7a、7b-倾斜面;8-尖端部;9-副主槽;10-第一横槽(连通部);11-第一窄幅部;12-第二窄幅部;13-第一倾斜肋条花纹部;14-第二倾斜肋条花纹部;15-三角部;16-第一倾斜面;17-第二倾斜面;18-居间块;19-第一锥部;20-第二锥部;21-第三锥部;22-刀槽花纹;23-胎肩块;24-主槽;25-第二横槽;26-细槽;27-胎肩加强部;28-周向槽;29-突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说明在本质上仅为例示,其目的不是对本发明、其适用物或者其用途进行限制。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1的展开图。虽未图示,该充气轮胎构成为:在一对胎圈芯之间架设胎体(carcass),并利用在胎体的中间部的外周侧卷绕的带进行补强,在该轮胎外径方向上具有胎面部1。胎面部1由占据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的中心区域2、其两侧的居间区域3、胎面部1两侧的胎肩区域4构成。在中心区域2形成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的肋条花纹5(在图1中,由实线阴影表示)。在肋条花纹5上沿着轮胎周向以一定间隔形成有多个凹部6。凹部6形成为在展开观察时其宽度尺寸从轮胎周向的一端(踏入)侧的顶点朝向另一端(踢出)侧逐渐变大的箭尾状。一并参照图2可知,凹部6的底面由夹持着轮胎中心线的两侧的倾斜面7a、7b构成。与倾斜面7a、7b的斜边相当的部分(倾斜部)最深,中心线朝向踢出侧逐渐接近胎面。由此,能够利用一对倾斜面7a、7b使被凹部6回收的水分别顺畅地向左右分配并排出。凹部6的踢出侧的开口端缘部以形成为大致v字形的方式从中心线朝向轮胎周向踢出侧在轮胎宽度方向上逐渐延伸。由此,形成尖端部8,该尖端部8在轮胎周向相邻的凹部6的顶点侧呈尖状,即宽度尺寸从轮胎周向的踏入侧朝向踢出侧逐渐变大。该尖端部8在轮胎与路面抵接时发挥使路面的水向左右分开而提高排水性的作用。沿着凹部6的一个倾斜部形成有槽部(副主槽9)。该副主槽9越过凹部6朝向轮胎周向的踢出侧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倾斜地延伸。从各凹部6起的副主槽9的延长方向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凹部6之间夹持轮胎中心线恰好位于相反侧。即,从在轮胎周向上依次并设的各凹部6延伸的副主槽9的延长方向在轮胎宽度方向的一侧(右侧)和另一侧(左侧)交替地不同。另外,副主槽9的宽度尺寸随着朝向延长方向逐渐变大。由此,流入副主槽9内的水不易受到流动阻力,会顺畅地从踏入侧向踢出侧流动。在副主槽9上,在凹部6的附近部分进一步连通有向轮胎侧方延伸的第一横槽10,副主槽9的终端部与后述的主槽24连接。如后所述,第一横槽10由居间块18的侧面和肋条花纹侧的第一倾斜面16构成。第一横槽10形成为宽度尺寸随着朝向尖端逐渐变小。并且,第一横槽10介由宽度尺寸最小的第一窄幅部11与在周向上相邻的副主槽9的终端部分连通。通过设置从副主槽9分支的第一横槽10,与仅由副主槽9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排水性。另外,由于使第一横槽10的宽度尺寸逐渐变小,从而能够提高通过第一窄幅部11时的流速,提高向副主槽侧的流出速度。由此,能够补偿在宽度尺寸变大的副主槽9内流动的水的流速降低,使其流入第二横槽25。与所述第一横槽10同样地,副主槽9的后端部的宽度尺寸随着朝向尖端逐渐变小,并介由宽度尺寸最小的第二窄幅部12与主槽24连通。由于使副主槽9的后端部的宽度尺寸逐渐变小,从而能够在主槽24内使水高速地流出。由此,能够促进主槽24中的水的流动而提高排水性。另外,以使副主槽9的后端部与主槽24的连通位置、和连通第一横槽10的位置大致位于同一直线上的方式进行配置。由此,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流速而提高排水性。这样,肋条花纹5构成为具备从凹部6、副主槽9及第一横槽10向两侧延伸的第一倾斜肋条花纹部13及第二倾斜肋条花纹部14。第一倾斜肋条花纹部13的尖端由第一横槽10和副主槽9构成了呈三角形状的尖锐的三角部15。三角部15具备构成第一横槽10一部分的第一倾斜面16以及主槽24侧的第二倾斜面17。由此,能够提高三角部15的刚性。在居间区域3上,在轮胎周向并设有多个居间块18。各居间块18由副主槽9、第一横槽10及主槽24形成。在居间块18上从副主槽9起分别形成有第一锥部19及第二锥部20。第一锥部19及第二锥部20形成为随着远离副主槽9而宽度逐渐地变窄且深度逐渐地变浅。另外,第一锥部19及第二锥部20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居间块18在同方向上的长度的30%以上,且其尖端在居间块18内终止。通过形成第一锥部19及第二锥部20,能够在实现居间块18的大型化的同时抑制体积的增大,从而抑制行驶时的发热。通过使居间块18大型化,能够提高转弯性能(偏转刚度:cp)。另外,能够通过第一锥部19及第二锥部20来增大居间块18的表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性。在居间块18上,第一锥部19和第二锥部20的尖端彼此通过第三锥部21连接。通过形成第三锥部21,能够在提高居间块18刚性的同时抑制体积,使得不易发热,并且能够增大表面积,从而易于散热。即,能够使高速耐久性提高。另外,在居间块18上与第二锥部20交叉地形成刀槽花纹22。这里,所谓刀槽花纹22,是指宽度尺寸为1.5mm以下的沟槽。刀槽花纹22将副主槽9和主槽24连通,并使居间块18在轮胎周向上分成两部分。通过刀槽花纹22的作用,能够在不使刚性降低的前提下抑制花纹噪音。即,如果没有刀槽花纹22,则虽然仅在居间块18的踏入侧的缘碰撞路面的时刻发生噪音,但是该噪音会由于居间块18整体的影响而成为对人而言刺耳的低频噪音。通过设置刀槽花纹22,能够使居间块18在轮胎周向上分成两部分,因此,通过分割在与路面碰撞时发生的噪音,使其成为较小的块单位上的频率较高的多个(两个)噪音。因此,即使人听到也不会有很不舒服的感觉。在胎肩区域4上,在轮胎周向并设有多个胎肩块23。各胎肩块23由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两侧的锯齿状的主槽24、和以与其交叉的方式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横槽25形成。在胎肩块23的表面中央部形成有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细槽26。在胎肩块23的胎肩加强部27上,越过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一对第二横槽25并以将它们连通的方式形成有周向槽28。这里,所谓胎肩加强部27,是指从轮胎的接地端起到轮胎最大宽度的位置为止的区域。在周向槽28的底面上形成有隆起为断面呈三角形的山型的突条29。突条29的位于中心线上的最高的部分恰好处于与胎肩加强部27的表面相同的位置。另外,凹部6的底面与侧面的边界部分以及底面与突条29的倾斜面7a、7b的边界部分进行了r倒角。这样,在周向槽28越过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第二横槽25并将它们通过形成了突条29的周向槽28连接起来,因此能够提高在轮胎周向上邻接的胎肩块23之间的刚性。周向槽28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设置。另外,周向槽28形成为宽度随着朝向倾斜方向而逐渐变窄。这样,由于不使周向槽28位于轮胎周向的同一圆周上,因此能够阻止应力集中,从而防止裂纹等的发生。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各周向槽以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观察时不重叠的方式配置。如果周向槽28有重叠的部分则会导致刚性波动变大,因而需要避免。在使用具备上述结构的胎面部1的充气轮胎在路面上行驶的情况下,某个瞬间的接地范围是在图1中由虚线表示的范围。即,中心区域2、居间区域3及胎肩区域4的一部分成为接地范围。在中心区域2形成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的肋条花纹5,因此尽管是具有向左右分支的第一倾斜肋条花纹部13和第二倾斜肋条花纹部14的结构,刚性仍然高,且发挥良好的路面追随性及制动性。另外,由于使凹部6的底面由相对于肋条花纹5的中心线朝向两侧分别变深的一对倾斜面7构成,从而能够提高排水性。能够利用倾斜面7使侵入中心区域2的水切实地向左右流动,并通过副主槽9切实地导向主槽24。实施例关于排水性,使用分别装设了比较例1的充气轮胎和实施例1的充气轮胎的车辆,在水深4mm的湿路面上行驶时进行了感官评价。关于操纵稳定性,使用分别装设了上述各充气轮胎的车辆,在干燥路面上行驶时进行了感官评价。对于高速耐久性,以将上述各充气轮胎分别装设于直径1.7m的滚筒并在赋予整体载荷的状态下使其旋转,将此时的速度依次以10km/h逐次上升,对该充气轮胎达到故障的速度进行了指数评价。全部的评价试验都以比较例1的评价结果为指数100,对实施例1进行了指数评价。表1示出了其评价结果。比较例1是具有专利文献1的胎面花纹的充气轮胎。实施例1是具有图1所示的胎面花纹的充气轮胎。(表1)比较例1实施例1排水性100120高速耐久性100120由表1可知,通过使用实施例1的充气轮胎,能够改善排水性及高速耐久性的各性能。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记载的结构,可以进行各种变更。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凹部6的尖端成为呈锐角尖锐的形状,但是该尖端部分也可以采用形成为圆弧状等各种方式。总之,只要凹部6的形状是宽度尺寸从踏入侧朝向踢出侧逐渐变大即可。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副主槽9从轮胎周向的各凹部6朝向左右交替地延伸,但是也可以使在同一方向上延伸的副主槽9连续。例如,也可以设定为在向右侧延伸的三条副主槽9连续后,向左侧延伸的三条副槽连续。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