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时监控的高效低风阻车载除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751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时监控的高效低风阻车载除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霾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实时监控的低风阻新型车载除霾装置,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公知车载空气净化器和空调滤芯均是目前已在市场得到推广的空气净化产品,然而现有的车载空气净化器进气量小,几乎只在内循环模式下具有净化功能;在外循环模式下,新风的不断进入使其难以起到持续净化的效果,同时其现有产品大多不具备监测功能,人机交互性较差。此外,现有空调滤芯净化效率普遍不高,通常仅针对较大颗粒物具有过滤功能,对于细菌、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并无净化功能,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设计了本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同时针对多种污染物进行净化、监测,又能在内、外循环模式下持续工作的车载空气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实时监控的高效低风阻车载除霾装置,包括可通过滑槽嵌入车内主进气道的空气净化装置和依靠吸盘固定在车内的空气质量监测装置;

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一层通过滑轮、滑槽插取的滤网以及一个表面开圆孔的负离子发生室,所述负离子发生室通过导线与4个由车载12V直流电电源供电的负离子发生器相连,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均装于负离子发生器盒内,成行排布,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盒上端通过搭扣与滤芯外壳相连,下端通过蝶铰与滤芯壳体相连;

所述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包括一块MSP430F系列单片机、PM2.5传感器、O3传感器、CO2传感器、VOC传感器以及CO传感器,所有传感器与单片机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电压值通过AD接口发送给单片机进行AD转换,单片机根据编写好的程序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监测装置通过置于底部两侧的方形搭扣与净化模块暂时连接,使用时将其取下。

上述的一种实时监控的高效低风阻车载除霾装置,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采用一块FM12864-12L点阵式液晶显示器,采用8位并行连接方式,其数据输入输出引脚与单片机引脚用导线分别对应连接。

一种实时监控的高效低风阻车载除霾装置,其对空气中PM2.5过滤效率高达99.9%,对甲醛的平均净化吸附效率亦达到了70%以上(0.3m/s风速下),远高于市面上空调滤芯的净化效率(PM2.5净化效率约为50%,除少数活性炭滤芯外,其余对甲醛基本无净化作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 能同时针对多种污染物进行净化、监测;2.在内、外循环模式下皆能持续工作,且在车内空气质量较差时具备报警功能;3.具备滤网损坏程度的提示功能;4.装置拆卸、更换方便,成本低廉,适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滤芯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负离子发生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空气质量监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滤芯1、滑槽2、负离子发生室3、负离子发生器盒4、搭扣5、底孔6、蝶铰7、吸盘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时监控的高效低风阻新型车载除霾装置,包括可通过滑槽2嵌入车内主进气道的空气净化装置、依靠吸盘8固定在车内的空气质量监测装置。

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两个净化腔室,上腔室含一层通过滑轮、滑槽2插入的高效复合滤芯,呈长方体,与净化装置壳体相适应,下层为一负离子发生室3,前侧开有对称的一组圆形孔,发生室底部均匀成排开底孔6以便空气流通。负离子发生器盒上端通过方形搭扣5与滤芯外壳1相连,下端通过蝶铰7与滤芯壳体1相连。更换滤网时拉开方形搭扣5,并将负离子发生器盒绕蝶铰7转至与原平面成90度角自然下垂,进而取出滤网进行更换。装置前侧固定有装有四个负离子发生器的负离子发生器盒4,发生器连出的用以产生负离子的钢针发射头的导线,通过发生室3前侧圆孔插入,孔径略大于导线直径,但小于钢针发射头,从而保证使用过程中钢针发射头不会离开负离子发生室3。

空气质量监测装置顶部嵌有一块长方形显示屏,下部装有一块单片机,显示屏数据输入输出引脚与单片机引脚用导线分别对应连接。单片机与5个相应的传感器的AD接口通过导线连接,传感器分别与下壳体固定连接。监测装置后部与空气吸盘8一端通过螺纹方式连接,装置由电池供电。

具体工作方式为:如图1所示,当净化装置与监测装置未工作时,二者可以通过方形搭扣5连接为一个整体。

工作时,松开方形搭扣,将净化装置取下,打开净化装置开关后将其插入车内滤芯盒,如图2所示;之后将监测装置通过空气吸盘8固定于汽车驾驶座前部的仪表盘平台上,如图3所示。

更换滤芯时,将负离子发生器盒与复合滤芯腔壳体1相连的搭扣5松开,并将负离子发生器盒绕蝶铰7转下,之后将新的空调滤芯通过滑轮滑槽2插入。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