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及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2619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及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及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儿童推车为人们携带较小的儿童进行户外活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为减小儿童推车在行进过程中的震动对坐立在儿童推车上的婴幼儿的影响,在儿童推车上一般都设置有减震机构,通常是在儿童推车的车架或者车轮上设置减震机构,现有技术中,减震机构只起到减震的作用,车轮和车架的连接还需要专门的连接装置进行连接,从而使车轮组件的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包括轮接头和车轮,所述轮接头用于与儿童推车的车架连接,所述车轮为万向轮,所述车轮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轮接头与所述车轮且具有减震效果的减震元件。

优选地,所述减震元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轮接头和所述车轮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元件包括弹性件、与所述弹性件相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的轮叉,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轮接头相固定连接,所述车轮能够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轮叉上。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上设有多个用于与所述轮接头相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弹性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弹性件的一端部或中部。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上还设有多个第二连接部,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弹性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车轮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上还设有多个第二连接部,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沿所述弹性件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轮叉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部或中部。

优选地,所述减震元件呈弧形,所述弧形的中心与所述车轮的中心同心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推车,所述儿童推车具有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组件及车架,所述轮接头与所述车架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通过在轮接头与车轮之间设置减震元件,既可以起到连接轮接头与车轮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达到减震的效果,从而使得车轮组件的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的主视图(A状态);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A状态);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的主视图(B状态);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B状态);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的主视图(C状态);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C状态);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中减震元件的结构示意图(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包括用于与儿童推车的车架连接的轮接头1、车轮2、用于连接轮接头1与车轮2且具有减震效果的减震元件,车轮2采用万向轮。

实施例1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减震元件包括弹性件31和轮叉32,弹性件31和轮叉32相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弹性件31与轮接头1相固定连接,车轮2能够转动地设置在轮叉32上。

弹性件31在轮接头1与轮叉32之间具有一定长度,为调节车轮组件的减震效果,当弹性件31和轮叉32固定连接时,轮叉32与轮接头1在弹性件31上固定连接的位置能够调整,从而实现对弹性件31在轮接头1与轮叉32之间的长度的调节。具体的,弹性件31上设有多个用于与轮接头1相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11,该多个第一连接部311沿弹性件3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通过将轮接头1连接在不同的第一连接部311上,从而实现调节弹性件31在轮接头1与车轮2之间的长度,第一连接部311可位于弹性件31的一端部或中部。弹性件31上还设有多个用于与轮叉32相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12,该多个第二连接部312沿弹性件3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通过将轮叉32连接在不同的第二连接部312上,从而实现调节弹性件31在轮接头1与车轮2之间的长度,第二连接部312可位于弹性件31的另一端部或中部。以下给出几种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在弹性件31上的具体的设置方式:

A)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在弹性件31的两端部,如图2和图3所示。

B)第一连接部311设置在弹性件31的中部,第二连接部312设置在弹性件31的另一端部,弹性件31的一端部穿过轮接头1并伸出到轮接头1的外部,如图4和图5所示。

C)第一连接部311设置在弹性件31的一端部,第二连接部312设置在弹性件31的中部,弹性件31的另一端部穿过轮叉32并伸出到轮叉32的外部,如图6和图7所示。

如图8所示,上述几种情况中,第一连接部311和第二连接部312均为设置在弹性件31上的贯穿弹性件31的两端面的通孔。

弹性件31呈弧形结构,优选地,当弹性件31未发生形变时,该弧形的中心与车轮2的中心同心设置。

实施例2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减震元件只包括弹性件31,弹性件31直接与轮接头1和车轮2相固定连接,此时弹性件31在轮接头1和车轮2之间的长度也可以调节,通过调节轮接头1和车轮2在弹性件31上的连接位置来调节其长度。具体的,轮接头1在弹性件31上的连接位置的调节同实施例1,车轮2在弹性件31上的连接位置的调节同实施例1中轮叉32在弹性件31上的连接位置的调节,即,在此实施例中,轮接头1连接在实施例1中的弹性件31的第一连接部311处,车轮2连接在实施例1中的弹性件31的第二连接部312处。

在该车轮组件行进过程中遇到颠簸或障碍物的时候,轮接头1受到压力或者车轮2受到前进方向上的反作用力后使弹性件31位于轮接头1与车轮2之间的部分弯曲,使弹性件31发生形变,从而使车轮组件起到减震作用,当弹性件31在轮接头1与车轮2之间的长度不同时,其弯曲程度不同,发生的形变也不同,从而达到不同的减震效果,以适应于不同路况、不同年龄段、不同体重的减震需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通过在轮接头与车轮之间设置减震元件,既可以起到连接轮接头与车轮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达到减震的效果,从而使得车轮组件的结构简单。同时该儿童推车的车轮组件可根据不同路况、不同年龄段、不同体重的需要,通过调节弹性件在轮叉与轮接头之间长度从而实现儿童推车的减震效果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该儿童推车具有上述的车轮组件和车架,其中轮接头1与车架连接。因车轮组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故具有该车轮组件的儿童推车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