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轮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铣面的铸造铝合金车轮结构。
背景技术:
现市场上流行铝合金车轮正面和窗口部位铣加工亮面,窗口部位的铣加工亮面大多数为直面。但铸造铝合金车轮在生产中轮辐的拔模角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拔模角的缘故,铸造铝合金车轮在窗口铣加工亮面时,必然会遇到铣加工量大,加工时间长且表面质量不佳,生产效率低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这种方案是改变车轮铣加工面的结构使切削量减小进而缩短加工时间,提供生产效率。简单的说是一种易于铣面的铸造铝合金车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易于铣面的铸造铝合金车轮结构,包括10°锥角亮面、台阶亮面及直面,其特征在于:在车轮窗口面设置10°锥角亮面,且10°锥角亮面的上端设置一个深5mm的台阶亮面,所述的台阶亮面与螺栓孔沉孔距离不小于2mm,且台阶亮面的四周为直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此结构铣加工切削量小,一次切削完成,外观质量即光又亮,不但能够保证美观且外观一致性强,还能大大缩短了铣加工时间,提供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铣面车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10°锥角亮面,2、台阶亮面,3、直面,4、螺栓孔沉孔,5、窗口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现传统的铸造铝合金窗口铣面的车轮,铣后的窗口面5为直面,由于铸造车轮为保证脱模顺利窗口的拔模角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导致造型铣加工序切削量大。一种易于铣面的铸造铝合金车轮结构,包括10°锥角亮面、台阶亮面及直面,其特征在于:在车轮的窗口面上设置10°锥角亮面1,这样的锥角使车轮的亮面更为突显还能减少加工时间。所述的10°锥角亮面1的上端设置一个深5mm的台阶亮面2,且台阶亮面2与螺栓孔沉孔4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2mm,台阶亮面2的四周为直面3。此结构的作用在于,在钻螺栓孔时能够保证造型美观且外观的一致性强。
在生产过程中铸造毛坯窗口的拔模角要与车轮10°锥角亮面1保持一致,这样的角度能够顺利起模且不会造成刮伤和粘铝,在铣加工工序采用同样锥度的铣刀,这样铣加工切削量小且均匀,在加工过程中能够一次加工完成且铣加工后外观质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