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条安装构造

文档序号:11014673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嵌条安装构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嵌条安装构造。该嵌条安装构造在汽车车门的窗框上设置有朝着驾驶室外侧突出的车门凸缘,在车门凸缘上设置有密封部件,密封部件至少从驾驶室外侧对车门凸缘进行遮蔽,在密封部件上安装有面向驾驶室外侧的嵌条,其中,在密封部件上,供嵌条(45)上的安装腿部(47)插入的嵌条安装槽(38)形成为朝着驾驶室外侧敞开口,用于对密封部件进行补强的芯材与密封部件形成为一体。在芯材(43)上形成有朝向嵌条安装槽(38)内突出的扣合突出部(43d)。嵌条(45)上的安装腿部(47)在已插入嵌条安装槽(38)内的状态下与扣合突出部(43d)扣合。做到了能够有效地阻止嵌条从密封部件中脱出。
【专利说明】
嵌条安装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嵌条安装构造,利用该嵌条安装构造将嵌条安装到设置在汽车车门的窗框上的密封部件上;属于涉及嵌条(mall)安装构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将嵌条安装到被设置成从驾驶室外侧将窗框的上边部覆盖起来的密封部件上的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0002]作为设置在汽车侧部的车门有:具有支承窗玻璃的周缘部的窗框的车门和没有窗框的车门,即所谓的无窗扇车门。在是具有窗框的车门的情况下,窗框上设置有用于对车身开口部的周缘部与窗框的周缘部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
[0003]例如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就是这种具有窗框的车门构造,已为众人所知。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窗框中的沿车身的车顶延伸的上边部,形成有朝着驾驶室外侧突出的车门凸缘(door flange),在该车门凸缘上设置有从驾驶室外侧将该车门凸缘覆盖起来的密封部件。设置有这样从驾驶室外侧对该上边部的车门凸缘进行遮蔽的密封部件的构造被称为遮蔽型。
[0004]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密封部件中,朝着驾驶室外侧敞开口的槽从上边部的前部连续形成到后部,嵌条上的安装腿部插入该插入槽中,该嵌条即被安装在该密封部件上。
[0005]专利文献I: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2-131304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
[0006]—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
[0007]因为能够使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遮蔽型密封部件的安装构造是用密封部件对上边部进行遮蔽这样的设计,所以例如存在出于车辆设计上的要求而采用该遮蔽型密封部件的安装构造的情况,该遮蔽型密封部件的安装构造非常有用。
[0008]专利文献I中也这样公开了以下内容:在车门的窗框的上边部将细长的嵌条从前部安装到后部,以谋求提高美观性。如何将该嵌条安装到遮蔽型密封部件上则变成制造上的问题。
[0009]在专利文献I中,是将嵌条上的安装腿部插入密封部件上的槽内而将嵌条安装到密封部件上的。但是,该安装腿部仅仅是以与槽的内表面接触的状态被支承着。众所周知,因为密封部件是由柔软的橡胶材料等形成的,所以即使像专利文献I那样将芯材埋入密封部件的内部,仅靠将嵌条上的安装腿部插入密封部件上的槽内,也有可能无法有效地阻止安装腿部脱出。特别是,在故意将嵌条拔出那样的外力作用于该嵌条上的情况下,嵌条就有可能脱出。
[0010]本实用新型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做到能够有效地阻止嵌条从密封部件中脱出。
[0011]一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一
[0012]为达成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在遮蔽型密封部件上形成嵌条安装槽,在与该密封部件形成为一体的芯材上形成有朝着嵌条安装槽内突出的扣合突出部,让嵌条上的安装腿部在已插入嵌条安装槽内的状态下与芯材的扣合突出部扣合。
[0013]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是一种嵌条安装构造。在汽车车门的窗框上设置有朝着驾驶室外侧突出的车门凸缘,在所述车门凸缘上设置有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至少从驾驶室外侧对所述车门凸缘进行遮蔽,在所述密封部件上安装有面向驾驶室外侧的嵌条。其中:在所述密封部件上,供形成在所述嵌条上的安装腿部插入的嵌条安装槽形成为朝着驾驶室外侧敞开口,并且用于对所述密封部件进行补强的芯材与所述密封部件形成为一体。在所述芯材上,形成有从所述芯材朝着所述嵌条安装槽内突出的扣合突出部。所述嵌条上的所述安装腿部在已插入所述嵌条安装槽内的状态下与所述扣合突出部扣合。
[0014]根据该构成方式,在已将密封部件安装到窗框的车门凸缘上的状态下,车门凸缘被密封部件从驾驶室外侧遮蔽起来。在该状态下,因为密封部件件上的嵌条安装槽朝着驾驶室外侧敞开口,所以能够很容易地从驾驶室外侧将嵌条上的安装腿部插入嵌条安装槽内。如果将嵌条上的安装腿部插入嵌条安装槽内,芯材的扣合突出部就会与安装腿部扣合。此时,因为芯材是用于对密封部件进行补强的部件,所以芯材具有足够的刚性。因此就会由扣合突出部有效地阻止安装腿部脱出。
[0015]第二方面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嵌条上的所述安装腿部上,形成有从所述安装腿部的顶端侧与所述扣合突出部嵌合的嵌合部。
[0016]根据该构成方式,如果将嵌条上的安装腿部插入嵌条安装槽内,安装腿部的嵌合部就会与芯材的扣合突出部嵌合。这样一来,已插入嵌条安装槽内的安装腿部更难以脱出。
[0017]第三方面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所述芯材具有顺着所述嵌条安装槽的侧面沿所述嵌条安装槽的深度方向延伸的板部。所述扣合突出部形成为:从所述芯材的所述板部朝着所述嵌条安装槽内突出,并且越往所述嵌条安装槽的槽深处一侧,该扣合突出部的突出量越大。
[0018]根据该构成方式,因为芯材的板部沿着嵌条安装槽的侧面延伸,所以增加密封部件的嵌条安装槽周围的强度增加效果充分地提高。因为从该板部突出的扣合突出部的突出量越往嵌条安装槽的槽深处一侧越大,所以当将安装腿部插入嵌条安装槽时,扣合突出部会逐渐地与安装腿部强烈地接触。当插到扣合位置的插入作业不久结束以后,扣合突出部便会可靠地与安装腿部扣合。
[0019]第四方面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所述扣合突出部通过将所述芯材的一部分折弯而朝着所述嵌条安装槽内突出。
[0020]根据该构成方式,利用让芯材的一部分折弯这样简单的方法即能够在芯材上形成扣合突出部。而且,因为扣合突出部与芯材形成为一体,所以能够充分地获得扣合突出部的强度。
[0021]第五方面的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第四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所述芯材具有顺着所述嵌条安装槽的侧面沿所述嵌条安装槽的深度方向延伸的板部。所述扣合突出部形成在所述芯材的所述板部中的位于所述嵌条安装槽的深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
[0022]根据该构成方式,因为芯材的板部顺着嵌条安装槽的侧面延伸,所以对密封部件中的嵌条安装槽周围的补强效果充分提高。而且,因为在该板部中的嵌条安装槽的深度方向的中间部位形成有扣合突出部,所以在让嵌条的安装腿部缩短而让嵌条小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让该安装腿部与扣合突起扣合。
[0023]第六方面的实用新型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所述芯材上的所述扣合突出部由构成所述密封部件的材料覆盖。
[0024]根据该构成方式,在芯材由例如具有腐蚀性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通过用构成密封部件的材料覆盖芯材,就能够抑制芯材腐蚀。
[0025]一实用新型的效果一
[0026]根据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在遮蔽型密封部件上形成嵌条安装槽,在与该密封部件形成为一体的芯材上设置有朝着嵌条安装槽内突出的扣合突出部,在已将嵌条上的安装腿部插入嵌条安装槽内的状态下让嵌条上的安装腿部与扣合突出部扣合,因此能够有效地阻止嵌条从密封部件中脱出。
[0027]根据第二方面的实用新型,做到了在嵌条上的安装腿部形成嵌合部,且让该嵌合部与芯材的扣合突出部嵌合,因此能够使安装腿部更难以脱出。
[0028]根据第三方面的实用新型,在芯材上形成有顺着嵌条安装槽的侧面沿该嵌条安装槽的深度方向延伸的板部,因此能够充分地提高对密封部件中的嵌条安装槽周围进行补强的补强效果。在该板部形成扣合突出部,且使扣合突出部的突出量越往嵌条安装槽的槽深处一侧越大,故嵌条上的安装腿部与扣合突出部可靠地扣合,不会导致将安装腿部插到扣合位置的作业性变坏。
[0029]根据第四方面的实用新型,通过让芯材的一部分折弯,能够很简单地形成扣合突出部。而且,因为扣合突出部与芯材形成为一体,所以能够充分地获得扣合突出部的强度,从而能够使安装腿部更难脱出。
[0030]根据第五方面的实用新型,在芯材上形成有顺着嵌条安装槽的侧面沿该嵌条安装槽的深度方向延伸的板部,且在该板部的中间部位形成有扣合突出部,故在缩短嵌条上的安装腿部从而已将嵌条小型化了的情况下,也能够让该安装腿部与扣合突起扣合。
[0031]根据第六方面的实用新型,由构成密封部件的材料覆盖芯材的扣合突出部,因此能够抑制芯材腐蚀。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应用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嵌条安装构造的汽车前车门的侧视图。
[0033]图2是应用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嵌条安装构造的汽车后车门的侧视图。
[0034]图3是设置在前车门上的密封部件的侧视图。
[0035]图4是设置在后车门上的密封部件的侧视图。
[0036]图5是处于已将密封部件和嵌条取下后之状态下的前车门的侧视图。
[0037]图6是沿着图1中的V1-VI线剖开的剖视图。
[0038]图7是示出处于安装嵌条以前的状态下的相当于图6的图。
[0039]图8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相当于图6的图。
[0040]—符号说明一
[0041 ] 1-前车门(汽车车门);11-窗框;I Id-车门凸缘;30-密封部件;38-嵌条安装槽;43-芯材;43a-第一板部;43d-扣合突出部;45-嵌条;47-安装腿部;47a_嵌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仅仅是本质性的例示而已,并没有限制本实用新型、其适用对象或者其用途的意图。
[0043](车门的构造)
[0044]图1是从驾驶室外侧看到的、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嵌条安装构造的汽车前车门I的侧视图;图2是从驾驶室外侧看到的、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嵌条安装构造的汽车后车门2的侧视图。前车门I和后车门2设置在汽车(未图示)的侧部,前车门I将形成在汽车的前侧部的开口部(未图示)打开和关闭;后车门2将形成在汽车的后侧部的开口部(未图示)打开和关闭。
[0045]前车门I具有:构成该前车门I的大致下半部分的车门本体10和构成该前车门I的大致上半部分的窗框11。车门本体1的前端部经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动轴的铰链安装在车身的柱子上,但未图示。车门本体10由钢板等制成的内板(未图示)和外板1a构成。在车门本体10的内部收纳有进行升降动作的窗玻璃13、和用于让窗玻璃13进行升降动作的升降装置(未图示)等。
[0046]窗框11发挥支承窗玻璃13的周缘部的窗扇(sash)的作用。如图7所示,对钢板等进行冲压成形加工而形成的第一面板Pl和第二面板P2组合起来而构成该实施方式中的窗框
11。窗框11还可以利用棍乳成形(roll forming)法制成。
[0047]如图1所示,窗框11由前侧框纵边部11a、后侧框纵边部Ilb以及框上边部Ilc构成。前侧框纵边部Ila从车门本体10上缘的前部朝着上方延伸;后侧框纵边部Ilb从车门本体10上缘的后部朝着上方延伸,后侧框纵边部I Ib比前侧框纵边部I Ia延伸得更靠近上方;框上边部Ilc顺着车身的车顶侧缘部(未图示)沿前后方向从前侧框纵边部Ila的上端延伸到后侧框纵边部11b的上端。
[0048]在窗框11的前侧框纵边部IIa的前方,供安装车门后视镜(未图示)的车门后视镜安装部14被设置成朝着车门本体10的上方延伸。车门后视镜安装部14的上缘部紧接着窗框11的框上边部11c的前端部而形成,且倾斜着延伸,越往前侧越靠下。
[0049]如图7所示,在窗框11的框上边部Ilc设置有朝着驾驶室外侧突出的车门凸缘lid。车门凸缘Ild是让构成窗框11的第一面板Pl和第二面板P2的缘部朝着驾驶室外侧延伸且在上下方向将第一面板Pl和第二面板P2的缘部彼此重叠起来而构成的部分。在车门凸缘Ild中,第一面板Pl的缘部位于第二面板P2的缘部之上,而且,第一面板Pl的缘部离驾驶室内侧的距离比第二面板P2的缘部离驾驶室内侧的距离稍近一些,但并不限于该形状。如图5所示,车门凸缘Ild的前部连续延伸到车门后视镜安装部14的前部。
[0050]如图7所示,在框上边部Ilc的下部设置有朝着下方突出的密封部件嵌合板部He。密封部件嵌合板部Ile是让构成窗框11的第一面板Pl和第二面板P2的缘部朝着下侧延伸且在驾驶室内外方向上将第一面板Pl和第二面板P2的缘部彼此重叠起来而构成的部分。
[0051]如图5所示,侧视时,框上边部Ilc在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位折弯。框上边部Ilc中的以折弯部为基准的前侧部分边朝着前方下降地倾斜边延伸;框上边部Uc中的以折弯部为基准的后侧部分以小于前侧部分的倾斜角缓慢地朝着该折弯部边倾斜边延伸。需要说明的是,框上边部Ilc的形状并不限于图示的形状,框上边部Ilc呈整体朝着上方弯曲的形状也是可以的。而且,还能够与车身的车顶形状相对应,任意地设定折弯部的位置、框上边部Ilc的倾斜角度。
[0052]如图1所示,在车门凸缘Ild上设置有密封部件30。嵌条45面向驾驶室外侧地安装在密封部件30上。
[0053]图2所示的后车门2的基本构造与前车门I相同。也就是说,后车门2具有车门本体20和支承窗玻璃23的周缘部的窗框21。窗框21由前侧纵边部21a、后侧纵边部21b以及框上边部21c构成。而且,设置有图4所示那样的密封部件50。图2中所示的符号65表示嵌条。
[0054](密封部件的构成方式)
[0055]密封部件30是通过从驾驶室外侧将车门凸缘Ild遮蔽起来的、所谓的遮蔽型密封部件,并且还将车门凸缘Ild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遮盖起来,密封部件30既对窗框11的周缘部和车身开口部的周缘部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又对窗框11的周缘部和窗玻璃13的周缘部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密封部件30由例如由EPDM(乙烯丙烯橡胶)、ΤΡ0(烯烃类弹性体)等那样的具有弹性且具有止水性的弹性材料形成。
[0056]如图3所示,密封部件30具有顺着窗框11的框上边部Ilc延伸的密封上边部31、顺着窗框11的前侧框纵边部Ila延伸的前侧密封纵边部32以及顺着窗框11的后侧框纵边部I Ib延伸的后侧密封纵边部33,它们被一体化。
[0057]前侧密封纵边部32的下部和后侧密封纵边部33的下部延伸到车门本体10的内部且位于该车门本体1的下部附近,并由设置在车门本体1内部的支承部件(未图示)进行支承。前侧密封纵边部32和后侧密封纵边部33分别沿着升降时的窗玻璃13的前缘部和后缘部的移动方向延伸,该前缘部和后缘部分别与前侧密封纵边部32和后侧密封纵边部33滑动接触。
[0058]如图3所示,延伸到比前侧密封纵边部32更靠前方的位置处的前部密封部34与密封上边部31的前部相连。如图1所示,前部密封部34形成为顺着车门后视镜安装部14的上缘部延伸。如图3所示,延伸到比后侧密封纵边部33更靠后方的位置处的后部密封部35与密封上边部31的后部相连。
[0059]密封部件30由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的挤压成形部和通过模制成形而形成的模制成形部组合而成。如图3所示,在密封部件30的密封上边部31和前侧密封纵边部32的交界部分中用交界线L3(用点划线示出)围起来的那一部分是模制成形部;在密封部件30的密封上边部31和后侧密封纵边部33的交界部分中用交界线L4(用点划线示出)围起来的那一部分是模制成形部。上述部分以外的部分是挤压成形部。
[0060]密封部件30的密封上边部31的断面形状如图6所示,从密封上边部31的前端部到密封上边部31的后端部断面形状大致相同,前部密封部34和后部密封部35的断面形状与密封上边部31的断面形状不同。
[0061 ]也就是说,如图7所示,密封上边部31具有车门凸缘嵌入部36和板状部41。其中,车门凸缘嵌入部36构成密封上边部31的上侧且与车门凸缘Ild嵌合;板状部41从车门凸缘嵌入部36朝着下方延伸。车门凸缘嵌入部36包括上板部36a、纵板部36b以及下板部36c,断面大致呈“U”字形且朝着驾驶室内侧敞开口。其中,该上板部36a顺着车门凸缘Ild的上表面沿驾驶室内外方向延伸;该纵板部36b从上板部36a的驾驶室外侧的端部朝着下方延伸;下板部36c从纵板部36b的下端部顺着车门凸缘Ild的下表面朝着驾驶室内侧延伸。通过将车门凸缘I Id插入车门凸缘嵌入部36的朝着驾驶室内侧开放的开放部中,车门凸缘嵌入部36便与车门凸缘Ild嵌合而被固定好。在固定状态下,车门凸缘Ild的上表面、外端部以及下表面分别被车门凸缘嵌入部36的上板部36a、纵板部36b以及下板部36遮蔽起来。
[0062]在车门凸缘嵌入部36的上板部36a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沿着密封上边部31的长边方向延伸的两个突条部36d、36d,该两个突条部36d、36d在驾驶室内外方向上彼此留有间隔。突条部36d、36d具有挠性,突条部36d、36d在车门凸缘嵌入部36已与车门凸缘Ild嵌合的状态下与车门凸缘I Id接触而弯曲。
[0063]密封件36e插入车门凸缘嵌入部36的纵板部36b的内表面中。该密封件36e偏位于上侧且被定位于与第一面板Pl的端部相对的位置处。第二面板P2的端部嵌入密封件36e和车门凸缘嵌入部36的下板部36c的内表面之间。
[0064]在车门凸缘嵌入部36的上板部36a中的位于驾驶室内侧的端部,形成有以朝着驾驶室外侧折回来的方式延伸的外板部37。外板部37从车门凸缘嵌入部36的上板部36a的上表面朝着上方延伸而形成,供后述嵌条45上的安装腿部47插入的嵌条安装槽38在外板部37的内表面和上板部36a的上表面之间朝着驾驶室外侧敞开口。
[0065]在嵌条安装槽38的两个侧面38a、38b中的位于上侧的侧面38a上且嵌条安装槽38的深度方向(驾驶室内外方向)的中间部位,形成有凹部38c。
[0066]在外板部37的驾驶室内侧的端部设置有朝着上方突出的内侧唇形部37a,该内侧唇形部37a以越往上侧越靠近驾驶室外侧的方式弯曲而成。而且,在外板部37的驾驶室外侧设置有朝着上方突出的外侧唇形部37b,该外侧唇形部37b朝着上侧延伸且延伸成比内侧唇形部37a更靠上方。内侧唇形部37a和外侧唇形部37b是在前车门I关闭的状态下与车身开口部的周缘部接触而发挥密封作用的部分。
[0067]在车门凸缘嵌入部36的外表面的下部形成有供嵌条45上的安装爪48(后述)插入的爪插入凹部36f。在爪插入凹部36f的内表面上形成有钩挂部36g,该钩挂部36g朝着该爪插入凹部36f的内侧突出,嵌条45上的安装爪48会钩挂在该钩挂部36g上。
[0068]在车门凸缘嵌入部36的下部设置有朝着下方突出的玻璃接触部39。玻璃接触部39朝着下方延伸后,再朝着驾驶室内侧折弯,断面大致呈“V”字形。通过玻璃接触部39的顶端侧与窗玻璃13的周缘部接触来获得密封性。在玻璃接触部39的基端部形成有朝着驾驶室内侧延伸出来的伸出板部39a,该伸出板部39a也与窗玻璃13的周缘部接触。
[0069]在该实施方式中,构成密封上边部31的下侧部分的板状部41与构成密封上边部31的上侧部分的车门凸缘嵌入部36—体成形,但并不限于此,车门凸缘嵌入部36和板状部41还可以是彼此分开的部件。
[0070]板状部41形成为从驾驶室外侧将框上边部Ilc中的以车门凸缘Ild为基准的下侧部分覆盖起来。在板状部41的驾驶室外侧的表面上且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形成有上侧唇形部41a;在板状部41的驾驶室外侧的表面上且上下方向上的下部形成有下侧唇形部41b。通过上侧唇形部41a和下侧唇形部41b与窗玻璃13的周缘部接触来获得密封性。
[0071 ]在板状部41的下部形成有朝着下方突出的突起部42。在突起部42形成有槽口朝着上方敞开的嵌合槽42a,框上边部I Ic上的密封部件嵌合板部I Ie与该嵌合槽42a嵌合。
[0072]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前部密封部34和后部密封部35未设置板状部41。因此,前部密封部34和后部密封部35的宽度比密封上边部31的宽度窄。
[0073]如图4所示,后车门2的密封部件50与前车门I的密封部件30构造相同,具有密封上边部51、前侧密封纵边部52以及后侧密封纵边部53。
[0074](芯材的构成方式)
[0075]如图7所示,在按以上所述构成的密封部件30上,用于对密封部件30进行补强的芯材43在它被埋入该密封部件30内的状态下与该密封部件30形成为一体。芯材43和密封部件30相接合。芯材43的断面形状与密封部件30上的车门凸缘嵌入部36的断面形状相同,大致呈朝着驾驶室内侧开放的“U”字形。也就是说,芯材43由第一板部43a、第二板部43b以及连结板部43c构成,它们一体成形。其中,该第一板部43a顺着嵌条安装槽38的上侧的侧面38a沿该嵌条安装槽38的深度方向延伸;该第二板部43b顺着嵌条安装槽38的下侧的侧面38b沿该嵌条安装槽38的深度方向延伸;该连结板部43c沿上下方向延伸而将第一板部43a和第二板部43b的驾驶室外侧的端部彼此连接起来。芯材43的材料只要是能够对密封部件30进行补强的材料即可,并无特别的限定,例如能够使用铝合金、钢材、不锈钢、硬质树脂(例如滑石和玻璃纤维混合而成的树脂)等。
[0076]芯材43的第一板部43a埋入密封部件30上的车门凸缘嵌入部36的上板部36a中,第二板部43b埋入车门凸缘嵌入部36的下板部36c中,连结板部43c埋入车门凸缘嵌入部36的纵板部36b中。这样一来,密封部件30的大致整个车门凸缘嵌入部36就被芯材43补强,车门凸缘嵌入部36就与车门凸缘11 d牢固地嵌合。
[0077]在芯材43的第一板部43a形成有从该第一板部43a朝着嵌条安装槽38内突出的扣合突出部43d。扣合突出部43d是通过将第一板部43a的驾驶室内侧的端部朝着上方折弯后而形成的,与芯材43—体成形。还可以使芯材43为金属板材。在该情况下,对板材进行切割后再将切割部分翻上去,即能够获得扣合突出部43d。
[0078]在该实施方式中,扣合突出部43d的突出方向上的端部以从嵌条安装槽38的上侧的侧面38a到达嵌条安装槽38内的方式突出。在芯材43由容易生锈的金属制成的情况下,优选由形成密封部件30的材料形成的覆盖部49将扣合突出部43d覆盖起来。在芯材43由不容易生锈的材质形成的情况下,能够省去覆盖部49而让扣合突出部43d露出。
[0079]扣合突出部43d形成为:越往嵌条安装槽38的槽深处一侧,该扣合突出部43d从第一板部43a突出的突出量越大。这样一来,扣合突出部43d的外表面就会相对于第一板部43a倾斜。需要说明的是,扣合突出部43d的形状并不限于此。例如其断面既可以为半圆形,又可以为矩形。
[0080]还可以在芯材43的第一板部43a、第二板部43b以及连结板部43c上形成多个狭缝,该多个狭缝在芯材43的长边方向上彼此留有间隔,而让芯材43具有挠性,但未图示。
[0081 ](嵌条的构成方式)
[0082]嵌条45以面向驾驶室外侧的方式安装在密封部件30上,且该嵌条45例如由招合金等形成,以便例如让前车门I透出金属格调。需要说明的是,嵌条45还可以由树脂制成。在该情况下,则通过对面向驾驶室外侧的部分进行镀膜或者在面向驾驶室外侧的部分安装金属板材来使其透出金属气息。
[0083]如图1所示,嵌条45是从密封部件30的前部密封部34的前端部延伸到后部密封部35的后端部的长度较长的部件。图6和图7中也示出,嵌条45具有本体板部46、安装腿部47以及安装爪48。其中,该本体板部46顺着车门凸缘嵌入部36的外表面延伸;该安装腿部47从本体板部46的驾驶室内侧的面的靠上侧部位朝着驾驶室内侧突出;该安装爪48从本体板部46的驾驶室内侧的面的靠下侧部位朝着驾驶室内侧突出。在本体板部46的上缘部形成有朝着驾驶室内侧折弯的折弯部46a,密封部件30的上缘部30a与该折弯部46a的内表面相接触。
[0084]安装腿部47是插入密封部件30上的嵌条安装槽38内的部分,该安装腿部47形成为:在已插入该嵌条安装槽38内的状态下延伸到到达嵌条安装槽38的底部附近。已插入嵌条安装槽38内的安装腿部47从该安装腿部47的突出方向与该扣合突出部43d接触而扣合。此时,还能够让扣合突出部43d进入安装腿部47内而使扣合突出部43d与安装腿部47相扣入口 ο
[0085]在安装腿部47的突出方向上的顶端部(插入方向的顶端部)形成有嵌合部47a,该嵌合部47a从该安装腿部47的所述突出方向上的顶端部一侧与芯材43的扣合突出部43d嵌合。嵌合部47a由从安装腿部47的下表面朝着下方突出的突起部构成,让该嵌合部47a从安装腿部47的所述突出方向上的端部钩挂在芯材43的扣合突出部43d上而实现嵌合。
[0086]在安装腿部47的上表面上且插入方向的中间部位,形成有中间突起部47b。该中间突起部47b朝着与嵌合部47a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该中间突起部47b在已插入形成在嵌条安装槽38的侧面38a上的凹部38c内的状态下与嵌条安装槽38嵌合。
[0087]嵌条45上的安装爪48插入形成在密封部件30的外表面上的爪插入凹部36f内。安装爪48在已插入爪插入凹部36f的状态下钩挂在钩挂部36g上。
[0088]图2所示的后车门2的嵌条65,其构造和安装方法也都和前车门I的嵌条45相同。后车门2的嵌条65和前车门I的嵌条45被布置成侧视时相连续。
[0089 ](密封部件和嵌条的安装方法)
[0090]接下来,说明密封部件30和嵌条45的安装方法。首先,说明密封部件30的安装方法。在将密封部件30安装到窗框11上之际,将密封部件30布置在窗框11的驾驶室外侧,让密封部件30上的车门凸缘嵌入部36的开口部与窗框11的车门凸缘11d的外端部相对。之后,将车门凸缘Ild的外端部插入密封部件30上的车门凸缘嵌入部36内。同样地将密封部件30的前部密封部34安装到车门后视镜安装部14,并且将后部密封部35安装到后侧框纵边部Ilb的上端部。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事先将前侧密封纵边部32的下侧和后侧密封纵边部33的下侧插入车门本体1的内部即可。
[0091]通过让框上边部Ilc的密封部件嵌合板部lie与设置在密封部件30的下部的嵌合槽42a嵌合,将密封部件30的板状部41固定在窗框11上。
[0092]按以上所述将密封部件30安装到窗框11上以后,再往密封部件30上安装嵌条45。也就是说,让嵌条45上的安装腿部47的顶端与密封部件30上的嵌条安装槽38的开口部相对,并且让嵌条45上的安装爪48的顶端与密封部件30上的爪插入凹部36f的开口部相对。之后,让嵌条45和密封部件30彼此靠近而将嵌条45上的安装腿部47插入密封部件30上的嵌条安装槽38内,并且将嵌条45上的安装爪48插入密封部件30上的爪插入凹部36f中。因为当将嵌条45上的安装爪48插入密封部件30上的爪插入凹部36f时,该嵌条45上的安装爪48就会钩挂在钩挂部36g上,所以该嵌条45上的安装爪48难以脱离。
[0093]在将嵌条45上的安装腿部47插入密封部件30上的嵌条安装槽38之际,因为扣合突出部43d突出到嵌条安装槽38内,所以安装腿部47的顶端会与扣合突出部43d滑动接触。此时,因为扣合突出部43d形成为:越往嵌条安装槽38的槽深处一侧,其突出量越大,所以扣合突出部43d会逐渐地与安装腿部47强烈地接触。当插到扣合位置的插入作业不久结束以后,扣合突出部43d便会可靠地与安装腿部47扣合。而且,安装腿部47的嵌合部47a会与扣合突出部43d嵌合;安装腿部47上的中间突起部47b会嵌入嵌条安装槽38的凹部38c。
[0094](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0095]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嵌条45的安装构造,在已将密封部件30安装到窗框11的车门凸缘I Id上的状态下,车门凸缘I Id被密封部件30从驾驶室外侧遮蔽起来,因此能够使其为遮蔽型设计。
[0096]因为密封部件30上的嵌条安装槽38朝着驾驶室外侧敞开口,所以能够很容易地从驾驶室外侧将嵌条45上的安装腿部47插入嵌条安装槽38内。如果将嵌条45上的安装腿部47插入嵌条安装槽38内,芯材43的扣合突出部43d就会朝着嵌条安装槽38内突出,故该芯材43的扣合突出部43d会与安装腿部47扣合。此时,芯材43是用于对密封部件30进行补强的部件。因为与密封部件30的材料相比,芯材43属于硬质材料,所以芯材43具有足够的刚性。因此,在脱出方向的外力作用于嵌条45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扣合突出部43d有效地阻止该嵌条45上的安装腿部47脱出。
[0097]因为做到了将嵌合部47a形成在嵌条45上的安装腿部47上且与芯材43的扣合突出部43d嵌合,所以能够使安装腿部47更难以脱出。
[0098]因为让顺着嵌条安装槽38的侧面38a沿该嵌条安装槽38的深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板部43a形成在芯材43上,所以能够充分地提高对密封部件30上的嵌条安装槽38周围进行补强的补强效果。而且,因为让扣合突出部43d形成于该第一板部43a且让扣合突出部43d的突出量越往嵌条安装槽38的槽深处一侧越大,所以能够让嵌条45上的安装腿部47与扣合突出部43d可靠地扣合,不会导致将安装腿部47插到扣合位置的作业性变坏。
[0099]因为扣合突出部43d与硬质芯材43形成为一体,所以能够充分地获得扣合突出部43d的强度,从而能够使安装腿部47更难以脱出。
[0100](其它实施方式)
[0101]如图8所示的变形例那样,可以在芯材43的第一板部43a上的嵌条安装槽38的深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形成扣合突出部43d。在该变形例中,因为扣合突出部43d靠近驾驶室外侦U,所以在让嵌条45上的安装腿部47缩短而将嵌条45小型化了的情况下,也能够让该安装腿部47与扣合突出部43d扣合。
[010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芯材43的扣合突出部43d仅设置有一个。但是并不限于此,还可以设置两个以上。而且,扣合突出部43d还能够形成在第二板部43b;扣合突出部43d也能够形成在第一板部43a和第二板部43b两个板部上。嵌条45上的嵌合部47a能够根据扣合突出部43d的形成部位而改变。
[0103]上述实施方式从各个方面来讲都是简单的示例而已,不能对本实用新型做限定性的解释。而且,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等同范围内的变形、变更全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0104]一产业实用性一
[010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嵌条安装构造对于例如经密封部件将嵌条安装到汽车车门的窗框上的情况能够适用。
【主权项】
1.一种嵌条安装构造,在汽车车门的窗框上设置有朝着驾驶室外侧突出的车门凸缘,在所述车门凸缘上设置有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至少从所述驾驶室外侧对所述车门凸缘进行遮蔽,在所述密封部件上安装有面向所述驾驶室外侧的嵌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密封部件上,供形成在所述嵌条上的安装腿部插入的嵌条安装槽形成为朝着所述驾驶室外侧敞开口,并且用于对所述密封部件进行补强的芯材与所述密封部件形成为一体, 在所述芯材上,形成有从所述芯材朝着所述嵌条安装槽内突出的扣合突出部, 所述嵌条上的所述安装腿部在已插入所述嵌条安装槽内的状态下与所述扣合突出部扣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条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嵌条上的所述安装腿部上,形成有从所述安装腿部的顶端侧与所述扣合突出部嵌合的嵌合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条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材具有顺着所述嵌条安装槽的侧面沿所述嵌条安装槽的深度方向延伸的板部, 所述扣合突出部形成为:从所述芯材的所述板部朝着所述嵌条安装槽内突出,并且越往所述嵌条安装槽的槽深处一侧,所述扣合突出部的突出量越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条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合突出部通过将所述芯材的一部分折弯而朝着所述嵌条安装槽内突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条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材具有顺着所述嵌条安装槽的侧面沿所述嵌条安装槽的深度方向延伸的板部, 所述扣合突出部形成在所述芯材的所述板部中的位于所述嵌条安装槽的深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条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材上的所述扣合突出部由构成所述密封部件的材料覆盖。
【文档编号】B60J10/76GK205706114SQ201620592095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6日
【发明人】福田笃
【申请人】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