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门的框架嵌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69090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门的框架嵌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门的框架嵌条(22),所述框架嵌条(22)具有与安装于车门窗框(13)的窗框嵌条(20)连接的第一嵌条部(23)、与安装于车门面板(11)的上缘部的带状嵌条(21)连接的第二嵌条部(24)、第一嵌条部(23)和第二嵌条部(24)交叉形成的拐角部(25),在拐角部(25)上设置有卡合于车门面板(11)从而至少限制了向上方的移动的拐角卡合部(32)。由此,能够提高框架嵌条(22)的支承稳定性。
【专利说明】
车辆用门的框架嵌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于车辆用门的车门窗框的角部的框架嵌条。
【背景技术】
[0002]已知有一种车辆用门,在车辆用门上安装有窗框嵌条和带状嵌条作为车门窗框和车门面板的边缘装饰构件。进一步,将连接于窗框嵌条和带状嵌条的框架嵌条安装于车门窗框的前端或者后端的角部。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第4645367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
[0006](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框架嵌条具有第一嵌条部和第二嵌条部在拐角部交叉形成的V字形状,所述第一嵌条部连接于窗框嵌条(沿着上窗框的上窗框嵌条),所述第二嵌条部连接于带状嵌条。虽然框架嵌条的第二嵌条部经由夹持件安装于车门面板的上缘部,但是,当施加向上方提起框架嵌条的负载时,有可能发生以夹持件为支点拐角部脱离这种框架嵌条的倾斜。在这种情况下,框架嵌条和车门面板之间的密封性受损,从而行驶时产生风噪声,或者异物易于进入车门面板的内侧。
[0008]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以上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对于车门面板的支承稳定性优异的框架嵌条。
[0009](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0]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种框架嵌条具有:与安装于车门窗框的窗框嵌条连接的第一嵌条部、与安装于车门面板的上缘部的带状嵌条连接的第二嵌条部、第一嵌条部和第二嵌条部交叉形成的拐角部;在拐角部上具有卡合于车门面板从而至少限制了向上方的移动的拐角卡合部。
[0011]优选的是,框架嵌条的拐角卡合部为如下构造:在与车门面板卡合的状态下,不仅限制相对于该车门面板的向上方的移动,也限制向车门厚度方向的移动。
[0012]优选的是,所述框架嵌条的拐角卡合部由钩构成,所述钩与形成于支承凸缘的卡合孔卡合,所述支承凸缘从车门面板的上缘部向上方突出。
[0013]相对于组合位于车内侧的内面板和位于车外侧的外面板而构成的车门面板,框架嵌条的拐角卡合部可以卡合于外面板和内面板中的任意一个,但是,作为一例使其卡合于外面板。
[0014]优选的是,组合具有朝向车外侧的图案设计部的图案设计构件和沿着车门窗框保持挡风雨条的保持构件而形成框架嵌条,在保持构件上设置有拐角卡合部。该构成在通过金属形成框架嵌条的图案设计构件并且通过合成树脂形成保持构件中的至少拐角卡合部的情况下特别有效。并且,优选的是,图案设计构件具有从框架嵌条的第一嵌条部的端部遍及第二嵌条部的端部的长度,保持构件具有从框架嵌条的第一嵌条部的端部直至第二嵌条部的中途的长度。
[0015](实用新型的效果)
[0016]根据以上的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框架嵌条的拐角部相对于车门面板可靠地支承,并且能够防止由于框架嵌条的支承不良而产生的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具有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嵌条的车辆的前方侧门和后方侧门的侧视图。
[0018]图2是从车内侧观察前方侧门的前方框架嵌条的立体图。
[0019]图3是沿着图2的m-m线的前方框架嵌条的第一嵌条部的截面图。
[0020]图4是沿着图2的IV-1V线的、设置于前方框架嵌条的第二嵌条部的夹持件和车门面板的卡合部分的截面图。
[0021]图5是示出前方框架嵌条的拐角部和车门面板的卡合部的从车内侧观察的立体图。
[0022]图6沿着图5的V1-VI线的设置于前方框架嵌条的拐角部的卡合钩和车门面板的卡合部分的截面图。
[0023]图7是示出前方框架嵌条的第二嵌条部和嵌条支架的关系的从车内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0024]图8是沿着图7的ΥΠΙ-νΠΙ线的嵌条支架的组装状态下的第二嵌条部的截面图。
[0025]图9是沿着图1的K-K线的嵌条支架的组装状态下的带状嵌条的截面图。
[0026]符号说明
[0027]10前方侧门
[0028]11车门面板
[0029]Ila凸缘部
[0030]Ilb支承凸缘
[0031]He卡合孔
[0032]IlN外面板
[0033]12侦贿框
[0034]13上窗框
[0035]14 窗开口
[0036]20上窗框嵌条
[0037]21带状嵌条
[0038]21a车身触唇
[0039]21b玻璃触唇
[0040]22前方框架嵌条[0041 ]23第一嵌条部
[0042]24第二嵌条部
[0043]25拐角部
[0044]26图案设计构件
[0045]26a图案设计部
[0046]26b、26c 保持片
[0047]26d夹持件保持部
[0048]26e唇支承部
[0049]26f支架保持部
[0050]26g定位孔[0051 ]27保持构件
[0052]28夹持件
[0053]28a支承体部
[0054]28b下垂部
[0055]28c抵接部
[0056]28d 爪部
[0057]29车身触唇
[0058]30树脂保持部
[0059]31金属保持部
[0060]31a 底部[0061 ]31b 凸缘
[0062]31c保持爪
[0063]32卡合钩(拐角卡合部)
[0064]32a突出部
[0065]32b下垂部
[0066]32c 爪部
[0067]33导向凸部
[0068]33a导向面
[0069]35嵌条支架
[0070]35a前方插入部[0071 ]35b后方插入部
[0072]HO后方侧门
[0073]111车门面板
[0074]112侧窗框
[0075]113上窗框
[0076]114 窗开口
[0077]120上窗框嵌条
[0078]121带状嵌条
[0079]122后方框架嵌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80]图1示出具有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嵌条的汽车的前方侧门10和后方侧门110。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说的前方、后方、上方、下方、车内侧、车外侧的方向的表述是指以安装有该前方侧门1和后方侧门110的汽车的车身为基准的方向。
[0081]前方侧门10为在车门面板11的上部设置有框状的车门窗框的构成,车门窗框具有被支承于车门面板11的后部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的侧窗框(立柱窗框)12和从侧窗框12的上端朝向前方延伸设置的上窗框13。在车门面板11的上缘部和侧窗框12以及上窗框13所包围的窗开口 14内,省略图示的车门玻璃进行升降。车门面板11通过组合位于车内侧的内面板和位于车外侧的外面板IlN(图4至图6)而构成。
[0082]作为前方侧门10的边缘装饰构件,沿着上窗框13组装有上窗框嵌条20,沿着车门面板11的上缘部组装有带状嵌条21。另外,在车门窗框的前端的角部,组装有分别连接于上窗框嵌条20和带状嵌条21的前方框架嵌条22。
[0083]后方侧门110与前方侧门10大致前后对称地构成。也就是说,后方侧门110具有被支承于车门面板111的前部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的侧窗框(立柱窗框)112和从侧窗框112的上端朝向后方延伸设置的上窗框113。在车门面板111的上缘部和侧窗框112以及上窗框113所包围的窗开口 114内,省略图示的车门玻璃进行升降。车门面板111通过组合位于车内侧的内面板和位于车外侧的外面板而构成。
[0084]作为后方侧门110的边缘装饰构件,沿着上窗框113组装有上窗框嵌条120,沿着车门面板111的上缘部组装有带状嵌条121。另外,在车门窗框的后端的角部,组装有分别连接于上窗框嵌条120和带状嵌条121的前方框架嵌条122。
[0085]以下,对前方侧门10的前方框架嵌条22的详情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说明在颠倒前后关系即在后方侧门110的后框架嵌条122的情况下也是成立的。即,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前方侧门10,也能够应用于后方侧门110。
[0086]如图2所示,前方框架嵌条22具有连接于上窗框嵌条20的形状的第一嵌条部23、连接于带状嵌条21的形状的第二嵌条部24、第一嵌条部23和第二嵌条部24交叉形成的拐角部25,所述前方框架嵌条22形成V字形状,并且通过组合图案设计构件26和保持构件27而构成。在第二嵌条部24中,相对于图案设计构件26安装有一对夹持件28。
[0087]图案设计构件26形成从第一嵌条部23的端部(图2的A位置)至第二嵌条部24的端部(图2的B位置)遍及前方框架嵌条22的整体的形状,通过不锈钢等金属材料的冲压成形而形成。如图3、图4及图6所示,虽然图案设计构件26的截面形状在前方框架嵌条22的各部分不同,但是,作为基本构造,通过图案设计部26a构成车外侧的外观部分,在图案设计部26a的车内侧组装有保持构件27和夹持件28。
[0088]如图2及图3所示,在图案设计构件26上形成有在长度方向上位置不同的多个保持片26b和多个保持片26c。保持片26b和保持片26c形成从图案设计部26a的两缘部朝向车内侧突出并且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弯曲的钩形状。在第一嵌条部23上,沿着长度方向以规定的间隔配设有多个保持片26b和多个保持片26c,在第二嵌条部24上,在拐角部25的附近仅设置有一个保持片26b ο如图4所示,在第二嵌条部24中安装有一对夹持件28的部分,形成有从图案设计部26a的上缘朝向车内侧突出再向下方弯曲的弯曲形状的夹持件保持部26d,通过图案设计部26a和夹持件保持部26d形成向下开口的倒U字状截面部。另外,遍及第二嵌条部24的整体从图案设计部26a的下缘朝向车内侧突出有唇支承部26e。沿着唇支承部26e设置有车身触唇29。车身触唇29由可弹性变形的材质构成,当将前方框架嵌条22组装于车门面板11时,作为抵接于构成车门面板11的外面板IlN的密封部发挥功能(参照图4、图6)。
[0089]保持构件27通过将合成树脂制的树脂保持部30和不锈钢等金属制的金属保持部31通过嵌入成形而一体构成。树脂保持部30具有从第一嵌条部23的端部(图2的A位置)经由拐角部25直至第二嵌条部24的中途(图2的C位置)的长度,如图3所示,在图案设计部26a、保持片26b以及保持片26c所包围的空间内插入树脂保持部30并且与图案设计构件26结合。如图3所示,金属保持部31为=字状截面的槽形材料,弯曲底部31a的两侧而形成凸缘31b和保持爪31c。金属保持部31具有从第一嵌条部23的端部(图2的A位置)直至第一嵌条部23的中途(图2的D位置)的长度,凸缘31b埋设于树脂保持部30内,从而树脂保持部30和金属保持部31被一体化。
[0090]前方框架嵌条22中的第一嵌条部23的端部(图2的A位置)插入结合于上窗框嵌条20的端部。虽然省略了上窗框嵌条20的详细形状的图示,但是在上窗框嵌条20上形成有与金属保持部31连续的截面形状的保持部,通过该保持部和金属保持部31保持未图示的挡风雨条。挡风雨条具有向车门窗框的外周方向突出的弹性接触部,当关闭前方侧门10时,挡风雨条的弹性接触部抵接于车辆车身而产生弹性变形,从而防止水滴等进入车内。
[0091]关于保持挡风雨条这种功能,如果保持构件27具有金属保持部31的长度(从图2的A位置至D位置的长度)的话则可实现。但是,树脂保持部30比金属保持部31还长,并且经由拐角部25延伸设置至第二嵌条部24的中途(图2的C位置)。如此,通过将树脂保持部30延伸设置至第二嵌条部24,提升了前方框架嵌条22的拐角部25周围的强度。另外,树脂保持部30也可以在拐角部25中用作后述的卡合钩32和导向凸部33的形成部位。
[0092]如图4所示,在前方框架嵌条22的第二嵌条部24中,夹持件28被保持在图案设计构件26的图案设计部26a和夹持件保持部26d所包围的部位。夹持件28具有由嵌合于图案设计部26a和夹持件保持部26d的内侧的支承体部28a和位于车内侧并且向下方突出的下垂部28b构成的倒U字状的截面形状,在下垂部28b的上部形成朝向车外侧的平面状的抵接部28c,在下垂部28b的下端形成朝向车外侧突出的爪部28d。
[0093]当将前方框架嵌条22组装于车门面板11时,将外面板IlN的凸缘部Ila插入夹持件28的支承体部28a和下垂部28b之间。凸缘部Ila通过将外面板IlN的上缘从车外侧朝向车内侧折返而形成。夹持件28的下垂部28b在车门的厚度方向上可弹性变形,当插入凸缘部Ila时,下垂部28b朝向车内侧产生弹性变形。当将凸缘部Ila插入至图4的位置时,通过欲消除下垂部28b的弹性变形的力,爪部28d卡合于凸缘部I Ia中的车内侧的折返部分的端部。通过该卡合,成为夹持件28(第二嵌条部24)相对于车门面板11的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的防脱状态。另外,抵接部28c从车内侧抵接于凸缘部I Ia,并且车身触唇29抵接于外面板I IN的车外侧的面,从而确定了车门的厚度方向上的夹持件28的位置。
[0094]前方框架嵌条22还具有在拐角部25上与车门面板11的卡合部分。如图5所示,在外面板I IN的上缘部的前端附近,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板状的支承凸缘11b,在支承凸缘I Ib上形成有贯通车外侧和车内侧的卡合孔He。支承凸缘Ilb比所述的凸缘部Ila向上方的突出量大,并且相对于凸缘部Ila配置于车内侧,在将前方框架嵌条22组装于车门面板11的状态下,支承凸缘Ilb与拐角部25的车内侧相对向地配置(图5、图6)。在构成前方框架嵌条22的保持构件27的树脂保持部30上,在拐角部25中的车内侧的面上形成卡合钩(拐角卡合部)32。如图6所示,卡合钩32具有朝向车内侧突出的突出部32a、从突出部32a朝向下方弯曲的下垂部32b和将下垂部32b的端部向车外侧弯曲的爪部32c。在树脂保持部30上,进一步在卡合钩32的前部形成导向凸部33。如图6所示,导向凸部33具有随着从上方向下方延伸而从车内侧朝向车外侧倾斜的导向面33a,连接导向面33a的导向凸部33的车内侧的面与卡合钩32的下垂部32b的车外侧的面相比位于车外侧。
[0095]当将前方框架嵌条22组装于车门面板11时,在卡合钩32的下垂部32b和导向凸部33之间插入外面板IlN的支承凸缘lib。此时,能够通过导向凸部33的导向面33a顺利地插入支承凸缘lib。卡合钩32的下垂部32b在车门的厚度方向上可弹性变形,当插入支承凸缘Ilb时,下垂部32b朝向车内侧弹性变形。当将支承凸缘Ilb插入至图6的位置时,通过欲消除下垂部32b的弹性变形的力,爪部32c卡合于卡合孔Ilc的上侧的边。通过该卡合,成为卡合钩32(拐角部25)相对于车门面板11的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的防脱状态。另外,由于下垂部32b与支承凸缘Ilb的车内侧的面相对向,并且导向凸部33与支承凸缘Ilb的车外侧的面相对向,从而确定了车门的厚度方向上的卡合钩32(拐角部25)的位置。
[0096]如上所述,前方框架嵌条22中的第二嵌条部24经由夹持件28被支承于车门面板11,前方框架嵌条22中的拐角部25经由卡合钩32被支承于车门面板11,从而能够将前方框架嵌条22遍及前后方向的整体而高精度地组装在车门面板11上。特别地,通过将与车门面板11卡合的卡合钩32设置在拐角部25上,限制了拐角部25以夹持件28和凸缘部Ila的嵌合部分为支点的脱离,能够使车身触唇29的整体稳定地抵接于车门面板11。由此,能够防止前方框架嵌条22和车门面板11之间产生风噪声和密封性降低。
[0097]前方框架嵌条22的第二嵌条部24的端部(图2的B位置)经由图7至图9所示的嵌条支架35与带状嵌条21的前端部连接。在第二嵌条部24的端部,与夹持件保持部26d连续而形成支架保持部26f。支架保持部26f与夹持件保持部26d—样,形成从图案设计部26a的上缘朝向车内侧突出再向下方弯曲的弯曲形状,通过图案设计部26a和支架保持部26f形成向下开口的倒U字状截面部。在支架保持部26f中与图案设计部26a相对向的车内侧的壁部,贯通形成定位孔26g。
[0098]如图9所示,带状嵌条21具有与前方框架嵌条22的第二嵌条部24的端部大致对应的倒U字状的截面形状,与前方框架嵌条22的车身触唇29—样,在车外侧具有与外面板I IN接触的车身触唇2 Ia,在车内侧具有与车门玻璃接触的玻璃触唇2 Ib。
[0099]嵌条支架35具有能够插入于前方框架嵌条22的第二嵌条部24的端部(图案设计部26a和支架保持部26f的内侧)的前方插入部35a和能够插入于带状嵌条21的前端部的后方插入部35b。如从图8和图9所知,前方插入部35a和后方插入部35b形成分别向下展开的倒U字状的截面形状,被轻轻压入第二嵌条部24和带状嵌条21。在嵌条支架35的前方插入部35a的车内侧的面上,突设有卡合于前方框架嵌条22的定位孔26g的定位突起35c。通过定位孔26g和定位突起35c的卡合,定位前方框架嵌条22和嵌条支架35,由此能够简单且高精度地连接带状嵌条21和前方框架嵌条22。
[0100]以上,基于图示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也可以进行改良或改变。如前述,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前方侧门10的前方框架嵌条22的支承构造,也能够作为后方侧门110的后框架嵌条122的支承构造应用。
[0101]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使前方框架嵌条22的卡合钩32相对于车门面板11中外面板I IN卡合,但是,作为卡合钩32的卡合对象也可以选择内面板。
[0102]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组合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图案设计构件26和由树脂保持部30和金属保持部31构成的保持构件27而构成前方框架嵌条22,但是,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嵌条的构成并不限定于此。对于设置于框架嵌条的拐角部的拐角卡合部,从与金属制的车门面板卡合的关系上出发,优选通过合成树脂制的非金属材料形成,但是,对于框架嵌条中拐角卡合部以外的部分,能够选择任意的构成和材质。例如整体由合成树脂制构成的类型的框架嵌条也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
[0103](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04]如以上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框架嵌条具有与安装于车门窗框的窗框嵌条连接的第一嵌条部、与安装于车门面板的上缘部的带状嵌条连接的第二嵌条部以及第一嵌条部和第二嵌条部交叉形成的拐角部,将卡合于车门面板而至少限制向上方的移动的拐角卡合部设置于拐角部。由此,提高了框架嵌条相对于车门面板的支承稳定性,从而能够提供一种高品位的车辆用门。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用门的框架嵌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嵌条具有:与安装于车门窗框的窗框嵌条连接的第一嵌条部、与安装于车门面板的上缘部的带状嵌条连接的第二嵌条部、所述第一嵌条部和所述第二嵌条部交叉形成的拐角部, 在所述拐角部上具有卡合于所述车门面板从而至少限制了向上方的移动的拐角卡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门的框架嵌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拐角卡合部在与所述车门面板卡合的状态下限制相对于该车门面板的向车门厚度方向的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门的框架嵌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拐角卡合部由钩构成,所述钩与形成于支承凸缘的卡合孔卡合,所述支承凸缘从所述车门面板的上缘部向上方突出。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门的框架嵌条,其特征在于: 组合位于车内侧的内面板和位于车外侧的外面板而构成所述车门面板,所述拐角卡合部与所述外面板卡合。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门的框架嵌条,其特征在于: 组合具有朝向车外侧的图案设计部的图案设计构件和沿着所述车门窗框保持挡风雨条的保持构件而形成所述框架嵌条,在所述保持构件上设置有所述拐角卡合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门的框架嵌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案设计部通过金属形成,所述保持构件中的至少所述拐角卡合部通过合成树脂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门的框架嵌条,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案设计构件具有从所述第一嵌条部的端部遍及所述第二嵌条部的端部的长度,所述保持构件具有从所述第一嵌条部的端部直至所述第二嵌条部的中途的长度。
【文档编号】B60J5/04GK205554081SQ201490000997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4年8月27日
【发明人】卷田纯, 龟山隆
【申请人】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