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156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非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充气轮胎,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包括具有张紧构件的支撑构件的非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诸如自推进车辆或者被推动或拉动的车辆之类的机器通常包括便于在地面上行进的车轮。这类车轮通常包括轮胎,用于保护车轮的轮缘或轮毂,以提供减震来改善舒适度或保护操作员、乘客或货物,并且通过轮胎的胎面来增强牵引力。非充气轮胎是这类轮胎的实例。

诸如实心轮胎或不保留加压空气或气体的轮胎之类的非充气轮胎相对于充气轮胎可能具有优点,因为非充气轮胎在压力下不保留空气或气体。然而,非充气轮胎可能存在一些可能的缺陷。例如,非充气轮胎会相对较重并且可能不具有足以提供期望要求的减震水平的能力。例如,一些非充气轮胎会提供极少(若存在的话)减震,这可能会使车辆乘员不舒适和/或对货物造成损坏。此外,当轮胎上的负荷改变时,一些非充气轮胎可能无法保持期望要求的减震水平。具体来说,如果非充气轮胎的结构针对规定负荷提供期望要求的减震水平,那么在负荷改变的情况下,其可能无法继续提供期望要求的减震水平。例如,如果负荷增大,那么非充气轮胎的结构会塌瘪,造成期望要求的减震水平的损失或可能对轮胎造成损坏。如果负荷减小,那么减震水平也会减小,导致舒适度和/或保护性不合需要的降低。此外,提供充分减震的常规非充气轮胎可能无法在负荷时保持期望的车辆装载高度,这是由于轮胎在负荷下会塌瘪。

Kemeny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案第US 2013/0340902 A1号(“’902公开案”)中公开了非充气轮胎的实例。具体来说,’902公开案公开了用作轮毂与刚性轮缘之间的轮辐的减震器。根据’902公开案,减震器的顺应性与相当的充气轮胎的顺应性相称,但经过了被动或主动地周向、垂直和横向优化。减震器的气体或液体可互连并冷却,并且可手动或通过计算机即时控制温和驾驶和猛力驾驶。

虽然’902公开案中公开的非充气轮胎据称能够提供可控的减震水平,但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902公开案中公开的轮胎非常复杂并因此会相当昂贵并且存在不可靠性,尤其是在恶劣环境中或在苛刻操作条件下使用时。另外,由于零件之间的机械互连,轮胎会比较难以大规模制造或造价相当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其提供对改变负荷的支撑与减震的期望组合。当与先前已知的非充气轮胎比较时,本实用新型可提供的能力是降低制造成本或提高可靠性。

一方面,非充气轮胎可包括:构造成联接到机器的轮毂、与轮毂径向分隔开并且构造成与轮胎的胎面部分相关联的外周向阻隔件,以及在轮毂与外周向阻隔件之间延伸并且构造成在张紧状态下支撑轮毂上的负荷的多个支撑构件。多个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些可包括联接到轮毂和外周向阻隔件中的一个的至少一个张紧构件,以及联接到至少一个张紧构件的中间构件。至少一个张紧构件可构造成不会将压缩负荷传递到中间构件。

所述至少一个张紧构件包括联接到所述轮毂和所述中间构件的第一张紧构件,以及联接到所述中间构件和所述外周向阻隔件的第二张紧构件。

还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一张紧构件和所述轮毂的第一锚固件,以及联接到所述第二张紧构件和所述外周向阻隔件的第二锚固件。

还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一张紧构件和所述中间构件的第一联接件,以及联接到所述中间构件和所述第二张紧构件的第二联接件。

所述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包括化学接合和压接连接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至少一个张紧构件是构造成当压缩负荷施加到所述张紧构件时弯曲或扣紧的带子,并且其中所述中间构件包塑在所述带子上。

所述多个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在相对于延伸穿过所述轮胎的旋转轴线以及相应支撑构件联接到所述轮毂的点的径向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在所述轮毂与所述外周向阻隔件之间延伸。

当所述相应支撑构件在所述轮毂与所述外周向阻隔件之间延伸时,所述多个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在垂直于所述轮胎的赤道面的方向上所视是相互交错的。

所述多个支撑构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在相对于所述轮胎的赤道面倾斜的方向上延伸,所述赤道面相对于所述轮胎的旋转轴线垂直延伸。

所述中间构件、所述外周向阻隔件和所述胎面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选自由聚氨酯、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组成的群组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形成。

上述技术解决方案确保由轮胎在轮毂处支撑的负荷主要在张紧状态下得到支撑而不是在压缩状态下得到支撑,以便提供对改变负荷的支撑与减震的期望组合。

附图说明

图1是非充气轮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示例性非充气轮胎的侧视图。

图3是处于示例性负荷条件下的图1中所示的示例性非充气轮胎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示例性非充气轮胎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示例性非充气轮胎的详细的局部侧视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示例性非充气轮胎的一部分的详细的局部侧视剖视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示例性非充气轮胎的一部分的详细的局部侧视剖视图。

图8是图6中所示的示例性非充气轮胎的另一部分的详细的局部侧视剖视图。

图9是支撑构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0是包括图9中所示的多个示例性支撑构件的非充气轮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示例性轮胎可用于,例如,构造成在地面上行进的机器。这种机器的实例是轮式装载机。然而,机器可包括任何类型的地面车辆,诸如,举例而言,汽车、货车、农用车辆,和/或施工车辆,诸如,举例而言,推土机、滑移装载机、挖掘机、平路机、公路用货车、非公路用货车,和/或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已知的任何其它车辆类型。除了自推进机器之外,机器还可以是构造成经由另一机器的协助或推进而在地面上行进的任何装置。

图1示出非充气轮胎10的示例性实施例,非充气轮胎10包括构造成联接到机器(例如,联接到机器的传动系统)的示例性轮毂12。所示的示例性轮毂12包括内周向阻隔件14。轮毂12和/或内周向阻隔件14可构造成便于轮毂12联接到内周向阻隔件14,因此可在轮毂12与内周向阻隔件14之间传递扭矩。例如,内周向阻隔件14可以与轮毂12的其余部分,例如,经由金属冲压一体地形成为单个整体件,或者可以单独形成并且随后经由任何已知的联接结构和方法(诸如,举例而言,焊接、接合)和/或紧固件(诸如,螺栓、铆钉或螺丝钉)联接到轮毂12的其余部分。

示例性轮胎10还包括与内周向阻隔件14径向分隔开并且相对于内周向阻隔件14径向在外部的外周向阻隔件16。外周向阻隔件16可构造成与轮胎10的胎面部分18相关联。轮胎10的胎面部分18可构造成提高轮胎10与地面之间的界面处的轮胎10的牵引力,轮胎10在地面上绕着延伸穿过轮胎10的中心C的旋转轴线X滚动。根据一些实施例,外周向阻隔件16可采用剪切带的形式,其构造成提供相对较硬的环形圈。

示例性轮胎10还包括在内周向阻隔件14与外周向阻隔件16之间延伸的多个支撑构件20。例如,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构件20大体上径向延伸,但不一定在平行于背离轮胎10的中心C延伸的径向线的方向上。支撑构件20构造成将内周向阻隔件14和外周向阻隔件16相互联接。

根据一些实施例,外周向阻隔件16和/或胎面部分18的关系可以是,例如,经由模塑一体地形成为单个整体件。然而,还可以设想,外周向阻隔件16和/或胎面部分18可单独形成并且随后经由任何已知的联接结构和方法相互联接,诸如,举例而言,焊接、接合,和/或紧固件,诸如,螺栓、铆钉或螺丝钉。根据一些实施例,外周向阻隔件16和胎面部分18可单独预成形并且一起放置在模具中,模具被加热以将外周向阻隔件16和胎面部分18固化成单个件。例如,外周向阻隔件16和胎面部分18可被生固化(即,加热的量足以使其部分固化)并且随后一起放置在模具中,并且在足够长的时间段内加热到足够温度以完成固化过程。

轮胎10可构造成在由一个或多个轮胎10支撑的机器与地面之间提供期望的牵引和减震量。例如,内周向阻隔件14、支撑构件20、外周向阻隔件16和胎面部分18可构造成支撑负荷状态下、部分负荷状态下以及空载状态下的机器,使得不管负荷如何都为机器提供期望的牵引量和/或减震量。

例如,如果机器是轮式装载机,那么当轮式装载机的铲斗为空时,一个或多个轮胎10上的负荷可在约60,000磅到约160,000磅的范围内(例如,120,000磅)。相反,在铲斗负荷有材料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轮胎10上的负荷可在约200,000磅到约400,000磅的范围内(例如,350,000磅)。轮胎10可构造成不管铲斗是否负荷、部分负荷还是空载都提供期望要求的牵引和减震水平。对于较小的机器,可以设想相应较低的负荷。例如,对于滑移装载机,一个或多个轮胎10上的负荷可在空载约1,000磅到负荷约3,000磅的范围内(例如,2,400磅)。轮胎10可构造成为较小的机器提供期望要求的牵引和减震水平。

根据一些实施例,轮胎10可构造成使其以类似于张紧轮的方式响应于负荷。例如,由轮胎10在轮毂12处支撑的负荷可能主要在张紧状态下得到支撑而非主要在压缩状态下得到支撑。参考图2和图3,例如,由轮胎10支撑的负荷L作用在轮毂12处,接着,其作用于内周向阻隔件14上。内周向阻隔件14在位于轮毂12上方的支撑构件20上向下拉动,使得轮毂12上方的支撑构件20处于张紧状态。相反,位于轮毂12下方的支撑构件20不支撑负荷,其会处于压缩状态。因此,位于轮毂12上方的外周向阻隔件16和胎面部分18经由位于轮毂12上方的支撑构件20在张紧状态下支撑轮毂12上的负荷。

根据一些实施例,支撑构件20包括联接到轮毂12(例如,经由内周向阻隔件14)和外周向阻隔件16中的一个的至少一个张紧构件22,以及联接到张紧构件22和轮毂12(例如,经由内周向阻隔件14)与外周向阻隔件16中的一个的中间构件24。根据一些实施例,例如,如图3所示,至少一个张紧构件22构造成不会将压缩负荷传输到中间构件24。例如,至少一个张紧构件22和中间构件24以端对端的方式相互串联联接。

如图3所示,根据一些实施例,轮胎10可构造成使得当负荷L作用于轮毂12上时,轮胎10在轮毂12下方的部分偏转并且在轮胎10支撑负荷L和/或当轮胎10在地面T上滚动时提供减震。例如,相对于理想圆形的轮胎10,例如,如图2所示,会发生相对于理想圆形的偏转D(如图3所示)。当轮胎12压缩并且在轮毂12下方略微偏转时,轮毂12由轮毂12上方的外周向阻隔件16和/或胎面部分18的一部分经由在轮毂12上方的部分处联接到外周向阻隔件16的支撑构件20从上方支撑。支撑构件20可构造成拉伸,从而使外周向阻隔件16和胎面部分18略微变形。

例如,如图3所示,在轮毂12下方的外周向阻隔件16和胎面部分18的部分可略微变平,这是因为支撑构件20构造成使其不会在压缩状态下支撑负荷。例如,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轮毂12下方的至少一部分张紧构件22弯曲和/或扣紧,因此,与弯曲和/或扣紧张紧构件22相关联的中间构件24不会发生弯曲或承受压缩负荷。在轮毂12上方,支撑构件20处于张紧状态并且根据一些实施例,构造成拉伸,从而允许发生略微变形来抵消轮毂12下方的外周向阻隔件16和胎面部分18在地面T处的略微变平。例如,因为外周向阻隔件16和胎面部分18的略微变平部分更接近轮毂12,所以为了保持轮胎10周围的周向距离,轮毂12上方的支撑构件20构造成拉伸,使得变平部分上方的外周向阻隔件16和胎面部分18可变形的量足以保持轮胎10周围的周向距离。例如,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如果偏转D为100毫米,那么将预期轮毂12上方的至少一部分支撑构件20拉伸约5毫米,以便适应轮毂12与外周向阻隔件16之间径向距离的增大。可以设想其它的偏转D和拉伸量。

根据一些实施例,支撑构件20构造成使得中间构件24不会承受压缩和/或弯曲负荷。例如,与相应中间构件24相关联的张紧构件22构造成使得张紧构件22仅传递张紧负荷,而不会将压缩负荷和/或弯曲负荷传输到相应的中间构件24。因此,根据一些实施例,中间构件24将经历在零负荷与某一正单轴张紧负荷之间的负荷周期。这一周期性负荷分布会使,例如,中间构件24具有相对较高的疲劳寿命,这取决于中间构件24的材料特性。如果中间构件24由在张紧状态下具有显著较高疲劳寿命(与压缩和/或弯曲状态下的疲劳寿命比较),或当没有经历在张紧负荷和压缩和/或弯曲负荷之间反复转变的可逆负荷周期时具有显著较高疲劳寿命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形成,那么可有利于防止可逆负荷周期。根据一些实施例,张紧构件22比中间构件24更为柔性,使得当支撑构件20在压缩状态下负荷时,张紧构件22弯曲而中间构件24不弯曲(例如,因为其不承受压缩负荷)。

根据支撑构件20的一些实施例,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每个支撑构件20包括第一张紧构件26和第二张紧构件28。如图所示,第一张紧构件26联接到轮毂12(例如,经由内周向阻隔件14)和相应的中间构件24,而第二张紧构件28联接到相应的中间构件24和外周向阻隔件16。例如,第一张紧构件26、中间构件24和第二张紧构件28相互联接,使得第一张紧构件26、中间构件24和第二张紧构件28中每一个的相应纵向轴线对齐(例如,共线),并且以端对端串联的方式相互联接,例如,如图5和图6所示。

根据一些实施例,中间构件24可具有在中间构件24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所视的圆形剖面。可以设想其它剖面形状。中间构件24可定形和/或尺寸设定成提供足够的抗张强度和/或疲劳寿命。根据一些实施例,中间构件24可由至少一种聚合物形成,诸如,举例而言,聚氨酯、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及其组合。根据一些实施例,中间构件24可用强化构件进行强化,诸如,举例而言,合成强化纤维,诸如,对位芳纶合成纤维,诸如,聚酰胺(例如,KEVLAR®)或具有合适抗张强度的任何其它纤维。

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轮胎10包括联接到第一张紧构件26和轮毂12的第一锚固件30,以及联接到第二张紧构件28和外周向阻隔件16的第二锚固件32,如图5到图8中所示。例如,第一锚固件30联接到内周向阻隔件14和第一张紧构件26,由此将相关联的支撑构件20的第一端联接到轮毂12。第二锚固件32将相关联的支撑构件20的第二端联接到外周向阻隔件16。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联接件34联接到第一张紧构件26和中间构件24,而第二联接件36联接到中间构件24和第二张紧构件28,由此将第一张紧构件26、中间构件24和第二张紧构件28相互联接。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锚固件30可包括缆线端38,缆线端38构造成机械联接到第一张紧构件26的一端并且提供紧固结构来联接到轮毂12,例如,经由内周向阻隔件14,如图6和图7中所示。例如,缆线端38可以是构造成在第一张紧构件26远离中间构件24的一端周围夹紧以提供牢固联接的“压接”型缆线端。可以设想,缆线端38可经由任何已知的联接结构和方法联接到第一张紧构件26,诸如,举例而言,焊接、接合,和/或紧固件,诸如,螺栓、铆钉或螺丝钉。

缆线端38可包括构造成延伸到轮毂12中用于将缆线端38联接到轮毂12的轮轴40。例如,轮轴40可构造成延伸穿过内周向阻隔件14的环形法兰44中的孔42。在图7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轮轴40包括外部螺纹,其构造成接合径向位于环形法兰44内部的第一螺母46上的内部螺纹,以及径向位于环形法兰44外部的第二螺母48上的内部螺纹。在图7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环形法兰44包括位于径向向内表面52上的孔42周围的半球形凹入接收表面50。示例性第一锚固件30还包括围绕轮轴40并且在环形法兰44的第二螺母48与径向向外表面56之间的锥形垫圈54。示例性锥形垫圈54包括构造成邻接第二螺母48的环形轴向表面的第一环形轴向表面,以及相对于第一环形轴向表面倾斜并且构造成邻接环形法兰44的外表面56的相对的第二环形轴向表面。示例性第一锚固件30还包括围绕轮轴40并且在接收表面50与第一螺母46之间的半球形垫圈58。半球形垫圈58包括构造成邻接接收表面50的半球形凸起环形表面,以及构造成邻接第一螺母46的环形轴向表面的相对的环形轴向表面。在该示例性构造中,第一螺母46和第二螺母48可旋紧以将环形法兰44夹在锥形垫圈54与半球形垫圈58之间,由此将第一张紧构件26联接到轮毂12。可以设想缆线端38的其它构造,诸如,举例而言,钩环构造,其中第一张紧构件26包括带有钩或环的端部,且钩和环中的另一者联接到内周向阻隔件14,使得钩环可相互接合来将第一张紧构件26和内周向阻隔件14相互联接。

根据一些实施例,至少一些支撑构件20在相对于延伸穿过轮胎10的旋转轴线X以及相应支撑构件20联接到轮毂12的点的径向方向R(见图2)倾斜的方向上在轮毂12与外周向阻隔件16之间延伸。例如,示例性锥形垫圈54和半球形垫圈58构造成将第一张紧构件26联接到轮毂12,使得在第一张紧构件26联接到轮毂12的点上(例如,在孔42处)第一张紧构件26与环形法兰44的表面不垂直。以这种示例性方式,支撑构件20以某一取向联接在轮毂12与外周向阻隔件16之间,使得支撑构件20不平行于从轮胎10的中心C延伸穿过第一张紧构件26联接到环形法兰44的点的径向方向。由于这种示例性构造,与在支撑构件联接到轮毂12的点上在垂直于内周向阻隔件14的方向上延伸的支撑构件比较,当具有周向延伸部件的支撑构件20在内周向阻隔件14与外周向阻隔件16之间延伸时,支撑构件20可在轮毂12与外周向阻隔件16之间更有效地传递扭矩。

如图6和图8所示,示例性第二锚固件32构造成将第二张紧构件联接到外周向阻隔件16。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锚固件32包括缆线端60,缆线端60构造成机械联接到第二张紧构件28的一端并且提供紧固结构来联接到外周向阻隔件16。例如,缆线端60可以是构造成在第二张紧构件28远离中间构件24的一端周围夹紧以提供牢固联接的“压接”型缆线端。可以设想,缆线端60可经由任何已知的联接结构和方法联接到第二张紧构件28,诸如,举例而言,焊接、接合,和/或紧固件,诸如,螺栓、铆钉或螺丝钉。

示例性缆线端60可包括构造成延伸到外周向阻隔件16中用于将缆线端60联接到外周向阻隔件16的轮轴62。示例性第二锚固件32还可包括嵌入到外周向阻隔件16和/或胎面部分18中的球形锚固件64。示例性球形锚固件64包括对径延伸到球形锚固件64中并且设置有内部螺纹的孔66(例如,盲孔)。轮轴62可包括外部螺纹,其构造成接合球形锚固件64的内部螺纹,由此将第二张紧构件28和外周向阻隔件16相互联接。可以设想,球形锚固件64可具有球形以外的构造,诸如,举例而言,立方体形、圆锥形或圆柱形。

根据一些实施例,球形锚固件64可模塑到外周向阻隔件16和/或胎面部分18中,例如,使其至少部分嵌入其中。例如,球形锚固件64可模塑到外周向阻隔件16和/或胎面部分18中,使得孔66的纵向轴线与第二张紧构件28、中间构件24和/或第一张紧构件26的纵向轴线大致对齐。根据一些实施例,球形锚固件64可由金属形成,诸如,举例而言,钢、不锈钢和/或其它类似材料,并且外周向阻隔件16和胎面部分18中的一者或多者可至少部分由至少一种聚合物形成,诸如,举例而言,聚氨酯、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及其组合。可以设想其它类似材料。可以设想缆线端60的其它构造,诸如,举例而言,钩环构造,其中第二张紧构件28包括带有钩或环的端部,且钩和环中的另一者联接到外周向阻隔件16和/或胎面部分18,使得钩环可相互接合来将第二张紧构件28和外周向阻隔件16相互联接。

根据图6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联接件34构造成将第一张紧构件26与第一锚固件30相对的端部联接到中间构件24的第一端68。第二联接件36构造成将第二张紧构件28与第二锚固件32相对的端部联接到中间构件24与中间构件24的第一端68相对的第二端70。第一联接件34和/或第二联接件36可包括化学接合、机械连接和“压接”连接中的至少一者。例如,第一联接件34和/或第二联接件36可包括在联接件与相应的第一张紧构件34和/或第二张紧构件36之间的压接连接。可以设想张紧构件与相应的联接件之间的其它连接形式,诸如,举例而言,焊接、接合,和/或紧固件,诸如,螺栓、铆钉或螺丝钉。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联接件34和/或第二联接件36可分别经由构造成在金属与聚合物之间提供化学接合的粘合剂而联接到第一端68和第二端70。例如,第二联接件34和/或第二联接件36可由金属形成,而中间构件24可至少部分由至少一种聚合物形成,诸如,举例而言,聚氨酯、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及其组合。可以设想其它类似材料。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使用以商标CHEMLOK®出售的构造成在金属与聚合物之间提供化学接合的粘合剂。可以设想其它已知的联接结构和方法,诸如,举例而言,焊接和/或紧固件,诸如,螺栓、铆钉或螺丝钉。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张紧构件26和/或第二张紧构件28可包括缆线和带子中的至少一者。例如,张紧构件26和28中的一者或多者可包括钢索,例如,包括相互围绕成螺旋形盘绕的多条金属丝。可以设想任何合适的金属。根据一些实施例,缆线可由非金属形成,诸如,合成强化纤维,诸如,举例而言,对位芳纶合成纤维,诸如,聚酰胺(例如,KEVLAR®)或具有合适抗张强度和柔性的任何其它纤维。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张紧构件26和/或第二张紧构件28可包括由,例如,合成强化纤维,诸如,前述纤维形成的带子。

例如,在图9和图10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示例性第一张紧构件26和示例性第二张紧构件28均为带子72,而示例性中间构件24包塑在每条带子72上。例如,图9中所示的第一张紧构件26和第二张紧构件28中的每一个由具有相对较平剖面的带子72形成。带子72的一个或多个端部包括环74,例如,环74由带子72的材料形成,带子72相对于其纵向方向自身对折,且尾部76与带子72的一部分重叠以形成环74。尾部76可通过已知的连接方法联接到带子72,诸如,举例而言,化学接合和/或联接结构和方法,诸如,焊接,和/或紧固件,诸如,螺栓、铆钉或螺丝钉。根据一些实施例,带子72可由非金属形成,诸如,合成强化纤维,诸如,举例而言,对位芳纶合成纤维,诸如,聚酰胺(例如,KEVLAR®)或具有合适抗张强度和柔性的任何其它纤维。

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中间构件24可由至少一种聚合物形成,诸如,举例而言,聚氨酯、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及其组合,并且可模塑在相应的带子72的一个环74上及其周围,使得模塑材料大致围绕相应的环72并且流动到环74的内部。这种示例性联接会在带子72与中间构件24之间产生化学接合和机械连接,例如,在中间构件24固化之后。第一张紧构件26和第二张紧构件28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这种示例性方式联接到相应的中间构件24,例如,用于形成图9中所示的示例性支撑构件20。根据一些实施例,带子72未联接到中间构件24的部分可至少部分涂覆有保护材料,诸如,举例而言,至少一种聚合物,诸如,聚氨酯、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及其组合。

图10示出示例性轮胎10,其包括图9中所示的多个示例性支撑构件20。根据一些实施例,在张紧构件26和28与相应中间构件24相对的端部的环74可构造成锚固在轮毂12和外周向阻隔件16中。例如,内周向阻隔件14和/或外周向阻隔件16可包括钩结构,其构造成接合相应环74,由此将支撑构件20锚固在轮毂12与外周向阻隔件16之间。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张紧构件28远离中间构件24的端部可模塑到外周向阻隔件16和/或胎面部分18中,由此将相应环74嵌入到外周向阻隔件16和/或胎面部分18中。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相应支撑构件20在轮毂12与外周向阻隔件16之间延伸时,如在垂直于轮胎10的赤道面P(见图4)的方向上所视,至少一部分支撑构件20相互交错。例如,如图2和图5中所示,周向相邻支撑构件20对在轮毂12与外周向阻隔件16之间沿着相应支撑构件20的长度在一点相互交错。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构件20对沿着邻近中间构件24与第一张紧构件26之间的联接件的相应支撑构件20的长度在一点交错。可以设想沿着长度在其它点交错。与在支撑构件20联接到轮毂12的点处在垂直于内周向阻隔件14的方向上延伸(即,使得支撑构件20不相互交错)的支撑构件比较,这个示例性交错构造会使轮毂12与外周向阻隔件16之间的扭矩更有效地传递。

如图4所示,根据一些实施例,至少一部分支撑构件20在相对于轮胎10的赤道面P倾斜的方向上延伸,所述赤道面相对于轮胎10的旋转轴线X垂直延伸。例如,如图4所示,远离赤道面P的支撑构件20相对于赤道面P以斜角延伸,例如,使得相应支撑构件20邻近轮毂12的端部比相应支撑构件20邻近外周向阻隔件16的相对端部更接近赤道面P。与全部支撑构件都平行于赤道面P的轮胎比较,这个示例性构造会使得轮胎10具有更大的横向刚性。此外,这个示例性构造会使轮毂12在平行于旋转轴线X的方向(即,轴向方向)上比胎面部分18窄。

根据一些实施例,中间构件24、外周向阻隔件16和胎面部分18中的至少一个可至少部分由至少一种聚合物形成,诸如,举例而言,聚氨酯、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及其组合。根据一些实施例,中间构件24、外周向阻隔件16和胎面部分18中的至少一个可用一个或多个强化构件进行强化,诸如,举例而言,合成强化纤维,诸如,对位芳纶合成纤维,诸如,聚酰胺(例如,KEVLAR®)或具有合适抗张强度的任何其它纤维。

工业实用性

本文公开的非充气轮胎可结合任何机器使用,包括自推进车辆或者意欲由另一机器推动或拉动的车辆。根据一些实施例,本文公开的非充气轮胎能够克服或减轻与现有技术的非充气轮胎相关联的潜在缺陷。

例如,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非充气轮胎,本文公开的非充气轮胎在重量上会比设计成支撑类似负荷的其它非充气轮胎轻,并且/或者不管轮胎上的负荷是否显著改变都有能力提供期望要求的减震水平。当非充气轮胎安装在运载大幅度改变量级的负荷的机器上时,这会是所期望的。例如,当不运载材料负荷时,轮式装载机或拖运货车的轮胎会承受相对较轻的负荷,而当运载材料负荷时,承受相对较高的负荷。本文公开的非充气轮胎能够在两种条件下都提供期望要求的减震和/或牵引水平。

显而易见的是,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示例性公开的非充气轮胎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更。在考虑到示例性公开的实施例的说明书和实践的情况下,对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它实施例是显而易见的。意欲认为说明书和实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其保护范围由上述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指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