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骨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2524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汽车座椅骨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结构应用领域,尤指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车款的汽车座椅骨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外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汽车的座椅不仅需要满足乘客对乘坐舒适度的需求,并且随着人们对于安全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的座椅更要提高乘客的安全性,而汽车座椅的核心就是座椅骨架,包括座垫骨架和靠背骨架。

目前市面上的座椅骨架可以参考台湾发明专利第I239912号及图11及图12所示;但其骨架的长度及宽度及高度是根据汽车整体体积的需求进行固定的结合,因此并无法以模块化方式搭配不同尺寸的车型与各项功能变换。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而加以改良,经多年从事于此一行业的经验,于是创作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结构,透过各焊接面以雷射焊接方式进行焊接,并调整其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的焊接面积的大小以及调整连杆的长度,以调整汽车座椅骨架结构整体体积(包括宽度及长度及高度)的大小,使其具有模块化的功能,而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车款与各项功能变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结构,至少包括一背框骨架,具有一上框骨、一下框骨、二支撑框骨、以及二连接件,该上框骨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焊接面,各该支撑框骨的上端及下端分别具有一第二焊接面以及一第三焊接面,该下框骨的两端具有一第四焊接面,各该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五焊接面以及一第六焊接面,该二连接件分别位在该上框骨的两端,并以各该连接件的该第五焊接面与该上框骨的该第一焊接面连接,各该支撑框骨的该第二焊接面与相对应的各该连接件的该第六焊接面连接,各该支撑框骨的该第三焊接面与相对应的该下框骨的该第四焊接面连接;以及一座框骨架,具有二侧框骨以及一座底板,各该侧框骨的前端具有一第七焊接面,该座底板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八焊接面,各该侧框骨的后端与相对应的该支撑框骨的下端外侧可枢转地连接,该座底板两端的该第八焊接面与相对应的该侧框骨的该第七焊接面连接。

其中,透过调整该第一焊接面与该第五焊接面、第三焊接面与第四焊接面、以及该第七焊接面与该第八焊接面之间的宽度方向面积大小,以调整该汽车座椅骨架结构整体宽度大小;透过调整该第一焊接面与该第五焊接面的高度方向面积大小,以调整该汽车座椅骨架结构整体高度大小。

其中,透过调整该第二焊接面与该第六焊接面、该第三焊接面与该第四焊接面、以及该第七焊接面与该第八焊接面之间的长度方向面积大小,以调整该汽车座椅骨架结构整体长度大小。

在某些实施例中,各该侧框骨的后端与相对应的该支撑框骨的下端外侧分别透过一调角器可调整角度地且可枢转地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汽车座椅骨架结构更包括一电动驱动组件,该电动驱动组件包括二滑轨、至少一马达、一连杆、以及一滑板,各该滑轨可移动地固定在相对应的该侧框骨下方,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各该滑轨连接,该滑板的两端分别与各该滑轨连接,该滑板具有一第一部件以及一第二部件,该第一部件具有一第九焊接面,该第二部件具有一第十焊接面,该第九焊接面与该第十焊接面相互连接,且调整该第九焊接面及该第十焊接面之间的宽度方向面积大小,以配合调整该汽车座椅骨架结构整体宽度大小。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汽车座椅骨架结构更包括一手动驱动组件,该手动驱动组件包括二滑轨以及一连杆,各该滑轨可移动地固定在相对应的该侧框骨下方,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各该滑轨连接,调整该连杆的长度,以配合调整该汽车座椅骨架结构整体宽度大小。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二滑轨以雷射焊接所形成。

在某些实施例中,各该焊接面之间以雷射焊接进行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汽车座椅骨架结构,更包括一背框弹簧组以及一底框弹簧组,该背框弹簧组由复数个第一S型弹簧并列组成,该底框弹簧组由复数个第二S型弹簧并列组成,各该第一S型弹簧的两端分别挂设在二支撑框骨,各该第二S型弹簧的两端分别挂设在该下框骨及该座底板。

在某些实施例中,该下框骨具有一第一枢轴,该座底板具有一第二枢轴,各该第二S型弹簧的两端分别挂设在第一枢轴及该第二枢轴。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骨架结构结合手动驱动组件的外观示意图。

图2表示图1中第一焊接面与第五焊接面连接最大面积的放大示意图。

图3表示图1中第四焊接面与第六焊接面连接最大面积的放大示意图。

图4表示图1中第七焊接面及第八焊接面连接最大面积的放大示意图。

图5表示图1中第一焊接面与第五焊接面连接最小面积的放大示意图。

图6表示图1中第四焊接面与第六焊接面连接最小面积的放大示意图。

图7表示图1中第七焊接面及第八焊接面连接最小面积的放大示意图。

图8表示图1中背框骨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9表示图1中座框骨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10表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骨架结构结合电动驱动组件的外观示意图。

图11表示图10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12表示图10的分解示意图。

图13表示图10中滑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14表示图10中滑板的第九焊接面及第十焊接面之间连接最大面积的放大示意图。

图15表示图10中滑板的第九焊接面及第十焊接面之间连接最小面积的放大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0、汽车座椅骨架结构; 1、背框骨架; 11、上框骨;

111、第一焊接面; 12、下框骨; 121、第四焊接面;

122、第一枢轴; 13、支撑框骨; 131、第二焊接面;

132、第三焊接面; 14、连接件; 141、第五焊接面;

142、第六焊接面; 2、座框骨架; 21、侧框骨;

211、第七焊接面; 22、座底板; 221、第八焊接面;

222、第二枢轴; 3、调角器; 4、电动驱动组件;

41、滑轨; 42、马达; 43、连杆;

44、滑板; 441、第一部件; 442、第二部件;

443、第九焊接面; 444、第十焊接面; 5、手动驱动组件;

51、滑轨; 52、连杆; 6、背框弹簧组;

61、第一S型弹簧; 7、底框弹簧组; 71、第二S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考图1到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骨架结构100至少包括一背框骨架1以及一座框骨架2。

背框骨架1具有一上框骨11、一下框骨12、二支撑框骨13、以及二连接件14,上框骨11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焊接面111,各支撑框骨13的上端及下端分别具有一第二焊接面131以及一第三焊接面132,下框骨12的两端具有一第四焊接面121,各连接件14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五焊接面141以及一第六焊接面142,二连接件14分别位在上框骨11的两端,并以各连接件14的第五焊接面141与上框骨11的第一焊接面111连接,各支撑框骨13的第二焊接面131与相对应的各连接件14的第六焊接面142连接,各支撑框骨13的第三焊接面132与相对应的下框骨12的第四焊接面121连接。

座框骨架2具有二侧框骨21以及一座底板22,各侧框骨21的前端具有一第七焊接面211,座底板22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八焊接面221,各侧框骨21的后端与相对应的支撑框骨13的下端外侧可枢转地连接,座底板22两端的第八焊接面221与相对应的侧框骨21的第七焊接面211连接。

上述各焊接面之间以雷射焊手法接进行连接。

各侧框骨21的后端与相对应的支撑框骨13的下端外侧分别透过一调角器3可调整角度地且可枢转地连接。

根据上述的结构,透过调整第一焊接面111与第五焊接面141、第三焊接面132与第四焊接面121、以及第七焊接面211与第八焊接面221之间的宽度方向面积大小,以调整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骨架结构100整体宽度大小;透过调整第二焊接面131与第六焊接面142、第三焊接面132与第四焊接面121、以及第七焊接面211与第八焊接面221之间的长度方向面积大小,以调整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骨架结构100整体长度大小;透过调整第一焊接面111与第五焊接面141的高度方向面积大小,以调整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骨架结构100整体高度大小。

在实际应用上,背框骨架1的宽度的调整范围可为409~439mm,背框骨架1的长度的调整范围可为552~567mm,座框骨架2的宽度的调整范围可为456~486mm,座框骨架2的长度(深度)调整范围可为523~535mm,但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骨架结构100更可包括一电动驱动组件4,包括二滑轨41、至少一马达42、一连杆43、以及一滑板44,各滑轨41可移动地固定在相对应的侧框骨21下方,连杆43的两端分别与各滑轨41连接,滑板44的两端分别与各滑轨41连接,滑板44具有一第一部件441以及一第二部件442,第一部件441具有一第九焊接面443,第二部件442具有一第十焊接面444,第九焊接面443与第十焊接面444相互连接,且调整第九焊接面443及第十焊接面444,并调整连杆43的长度,以配合调整汽车座椅骨架结构100整体宽度大小。

另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骨架结构100可包括一手动驱动组件5,包括二滑轨51以及一连杆52,各滑轨51可移动地固定在相对应的侧框骨21下方,连杆52的两端分别与各滑轨51连接,调整连杆的长度52,以配合调整汽车座椅骨架结构100整体宽度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骨架结构100更可包括一背框弹簧组6以及一底框弹簧组7,背框弹簧组6由复数个第一S型弹簧61并列组成,底框弹簧组7由复数个第二S型弹簧71并列组成;各第一S型弹簧61的两端分别挂设在二支撑框骨13,各第二S型弹簧71的两端分别挂设在下框骨12及座底板22,详而言的,下框骨12具有一第一枢轴122,座底板22具有一第二枢轴222,各第二S型弹簧71的两端分别挂设在第一枢轴122及第二枢轴222。

藉由上述的结构,透过各焊接面以雷射焊接方式进行焊接,并调整其框度方向或长度方向的焊接面积的大小以及调整连杆的长度,以调整汽车座椅骨架结构整体体积(包括宽度及长度及高度)的大小,使其具有模块化的功能,而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车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