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厢体快速交换的冷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7462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厢体快速交换的冷藏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领域,是一种厢体快速交换的冷藏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越来越发达,网络遍布全国所有城市,网上购物成了人们很好的选择,那么就需要有人能够将网购的物品运输到消费者手中,运输行业也就兴起了,运输过程中就要用到大货车了,一般的大货车就是将集装箱吊起,固定在底盘上,到达指定地方将集装箱再次吊起,放在地上,等另一辆车过来,吊到另一辆车的底盘上,这样重复的吊起放下,很容易造成集装箱内货物的损坏,并且费时费力,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需要重复吊起放下,容易造成集装箱内货物的损坏,并且费时费力,十分麻烦。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厢体快速交换的冷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副车架和厢体,所述卡车底盘上设有第一固定卡块和第二固定卡块,所述第一固定卡块和第二固定卡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第一固定卡块有两个,第一固定卡块对称分布在卡车底盘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卡块设置在第一固定卡块一侧,第二固定卡块有两个,对称分布在卡车底盘两侧,所述厢体呈长方体,厢体上设有固定支架,厢体一侧设有制冷机,所述制冷机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且制冷机的一侧与厢体固定连接,制冷机上设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一端与制冷机相连,另一端上设有航空插头,厢体上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有四个,第一卡块均匀分布在厢体底部;

所述副车架呈长方体结构,副车架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有四个,第一卡槽等分分布在副车架上,厢体通过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固定在副车架上,副车架底部设有副车架横梁,所述副车架横梁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副车架底部,副车架上设有副车架纵梁,副车架纵梁有若干个,副车架纵梁均匀分布在副车架横梁上,副车架底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呈L形,卡块有四个,卡块等分分布在副车架底部,副车架底部设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有四个,支撑装置均匀分布在副车架底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旋转装置、第二旋转装置、支撑腿和辅助支撑腿,所述第一旋转装置和第二旋转装置设置在副车架底部,且与副车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上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支撑腿的一端与第一旋转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撑腿一端与第二旋转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支撑腿连接,副车架底部设有固定角件,所述固定角件有两个,固定角件对称分布在副车架底部一端上,副车架通过固定角件和卡块固定在卡车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第二旋转装置可在0°-90°自由旋转。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一种厢体快速交换的冷藏车,使用本方案时,首先要进行装载,先将厢体抬起来,再将副车架与厢体通过第一卡槽与第一卡块固定,最后将副车架通过固定角件和第二卡块固定在卡车底盘上,制冷机的电源线与卡车底盘相连,卡车在运输过程中,制冷机正常工作,保证厢体内的温度保持在指定温度内,卡车到达目的地后,先拔下航空插头,然后吊起厢体,同时松开固定角件和第二卡块,使副车架能够快速与卡车底盘分离,最后旋转支撑腿,慢慢将厢体往下运到,直到支撑腿与地面接触,卡车开走,下一辆卡车开进来,再次吊起厢体,副车架通过固定角件和第二卡块固定在下一辆卡车底盘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种厢体快速交换的冷藏车,厢体和副车架通过支撑腿、固定角件和第二卡块,进行厢体和副车架的快速组合和分离,厢体上设有支撑架,放止制冷机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经常晃动,使制冷机离开厢体掉落下来,从而使厢体温度不能保持指定的温度,最终导致厢体内货物的损坏,副车架使用固定角件和第二卡块,可以使副车架与卡车底盘快速固定与分离,减少了人力的消耗,节约了时间,副车架上设有副车架横梁和副车架纵梁,增加了副车架的抗震性和使用寿命,避免了副车架由于经常运输,导致副车架的损坏,制冷系统独立于厢体上,只需要通过航空插头,就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厢体和副车架的分离和组合,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大型物流公司的运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超越冷藏快速交换车装置结构图 。

图2厢体结构图。

图3副车架底部结构图。

图4副车架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厢体快速交换的冷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卡车底盘1、副车架2和厢体3,所述卡车底盘1上设有第一固定卡块4和第二固定卡块5,所述第一固定卡块4和第二固定卡块5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第一固定卡块4有两个,第一固定卡块4对称分布在卡车底盘1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卡块5设置在第一固定卡块4一侧,第二固定卡块5有两个,对称分布在卡车底盘1两侧;

所述厢体3呈长方体,厢体3上设有固定支架6,厢体3一侧设有制冷机7,所述制冷机7设置在固定支架6上,且制冷机7的一侧与厢体3固定连接,制冷机7上设有电源线8,所述电源线8一端与制冷机7相连,另一端上设有航空插头9,厢体3上设有第一卡块10,所述第一卡块10有四个,第一卡块10均匀分布在厢体3底部;

所述副车架2呈长方体结构,副车架2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卡槽11,所述第一卡槽11有四个,第一卡槽11等分分布在副车架2上,厢体3通过第一卡块10和第一卡槽11固定在副车架2上,副车架2底部设有副车架横梁12,所述副车架横梁12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在副车架2底部,副车架2上设有副车架纵梁13,副车架纵梁13有若干个,副车架纵梁13均匀分布在副车架横梁12上,副车架2底部设有卡块14,所述卡块14呈L形,卡块14有四个,卡块14等分分布在副车架2底部,副车架2底部设有支撑装置15,所述支撑装置15有四个,支撑装置15均匀分布在副车架2底部,支撑装置15包括第一旋转装置16、第二旋转装置20、支撑腿17和辅助支撑腿18,所述第一旋转装置16和第二旋转装置20设置在副车架2底部,且与副车架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腿17上设有第一限位孔21和第二限位孔22,支撑腿17的一端与第一旋转装置16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撑腿18一端与第二旋转装置20连接,另一端与支撑腿17连接,当支撑腿17与副车架2所呈角度为90°时,辅助支撑腿16通过第一定位孔21固定在支撑腿17上,当支撑腿17与副车架2平行时,辅助支撑腿18通过第二限位孔22固定在支撑腿17上,副车架2底部设有固定角件19,所述固定角件19有两个,固定角件19对称分布在副车架2底部一端上,副车架2通过固定角件19和卡块14固定在卡车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第二旋转装置16可在0°-90°自由旋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