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四分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2274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四分座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内座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四分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第二排四六座椅多为两个独立单人座椅,如第二排为三人座椅则不容易实现第三排成员快速上下车,靠背不能调角度,且前后不能滑动,座椅翻起后不容易实现自动向前滑动功能,坐垫前翻后坐垫底部没有储物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四分座椅,其优点是座椅翻起后能够自动向前滑动且操作方便、后排乘员在上下车时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四分座椅,包括解锁手柄总成、靠背骨架总成、坐垫骨架总成、自动前滑滑轨总成、塑料件总成和海绵总成,所述靠背骨架总成下端与所述坐垫骨架总成后端沿轴线可旋转式连接,所述坐垫骨架总成前端与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上表面可沿轴线向前旋转式连接,所述坐垫骨架总成后端与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可解除式连接,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底部固定设置在车内地板上,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上部与下部可滑动连接,所述塑料件总成可拆卸固定设置于所述坐垫骨架总成上部,所述海绵总成套设于所述靠背骨架总成和所述塑料件总成的外表面,所述解锁手柄总成通过拉索与所述靠背骨架总成和所述坐垫骨架总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四分座椅还可以是:

所述坐垫骨架总成包括:坐垫框架、第一地板锁总成、第二地板锁总成、第一铰链总成和第二铰链总成,所述第一铰链总成设置于所述坐垫框架前端左侧下方,所述第一铰链总成固定设置于所述坐垫框架前端左侧下方,所述第二铰链总成固定设置于所述坐垫框架前端右侧下方,所述第一铰链总成和所述第二铰链总成下表面与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铰链总成和/或所述第二铰链总成与所述拉索连接,所述第一铰链总成、第二铰链总成前端可沿轴线向前翻转连接,所述第一地板锁总成与所述坐垫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地板锁总成固定设置于所述坐垫框架下部,所述第一地板锁总成和所述第二地板锁总成与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可解除式卡接,所述坐垫框架后端与靠背骨架总成下端可旋转式连接。

所述坐垫框架包括:坐垫后横管、坐垫连接板、坐垫方管、地板锁安装板和坐垫横管,所述坐垫后横管与所述坐垫方管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坐垫横管平行所述坐垫后横管设置于所述坐垫方管中部,所述坐垫横管和所述坐垫后横管中部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地板锁安装板,所述第一铰链总成和所述第二铰链总成上部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坐垫方管前端的左右两侧下部,所述坐垫方管后端右侧与所述右侧调角器下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坐垫连接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坐垫方管左侧后端外表面,所述坐垫连接板与所述左侧调角器下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地板锁安装板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坐垫横管和所述坐垫后横管中部,所述第一地板锁总成与所述地板锁安装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地板锁总成固定设置于所述坐垫连接板内侧下部。

所述第二铰链总成包括第二坐垫翻转主动板、第二坐垫上连接板、卷簧、第二坐垫下固定板、第二从动板和第二扭簧,所述第二坐垫上连接板下部前方和所述第二坐垫下固定板前部弹性铰接,所述卷簧与所述第二坐垫上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坐垫下固定板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坐垫下固定板下表面与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坐垫翻转主动板铰接于所述第二坐垫上连接板内侧,所述第二扭簧与所述第二从动板和所述第二坐垫上连接板弹性连接,所述第二从动板上端与所述第二坐垫翻转主动板可解除式搭接,所述第二从动板下端与所述拉索连接。

所述第一铰链总成包括第一坐垫上连接板、第一铰链扭簧、第一坐垫下固定板、第一从动板和第一坐垫翻转主动板,所述第一坐垫上连接板前部与所述第一坐垫下固定板前部弹性铰接,所述铰链扭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坐垫上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坐垫下固定板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坐垫翻转主动板前部与所述旋转从动板上部铰接,所述旋转从动板下部与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铰接,所述第一坐垫下固定板下表面与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坐垫上连接板后部与所述第一坐垫翻转主动板后部均与所述坐垫框架左侧前端固定连接。

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包括收缩部件、滑轨解锁手柄、滑轨解锁板胶垫、滑轨解锁板、第一地板锁锁勾、第二地板锁锁勾和两条滑轨,所述滑轨解锁手柄固定设置在所述滑轨解锁板中部,所述滑轨解锁板一端与所述滑轨解锁板胶垫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第一地板锁锁勾和第二地板锁锁勾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两条滑轨后端上表面,所述第一地板锁总成与所述第一地板锁锁勾卡接,所述第二地板锁总成与所述第二地板锁锁勾卡接,所述第一坐垫下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坐垫下固定板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滑轨前端上表面上,滑轨上部与滑轨下部通过所述收缩部件弹性滑动连接。

所述收缩部件包括第一拉簧支架、拉簧、第二拉簧支架,所述滑轨解锁手柄与所述第一拉簧支架和所述第二拉簧支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拉簧支架滑动设置在所述左侧滑轨上表面上,所述第二拉簧支架设置在所述左侧滑轨前端下部,所述拉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拉簧支架和所述第二拉簧支架连接。

所述靠背骨架总成包括:靠背框架、调角器上连接板、调角器总成、右侧调角器下连接板、靠背连接板、左侧调角器下连接板、靠背角度调节解锁拉带、限位销轴、靠背扭簧和靠背限位板,所述靠背框架右侧下端与所述靠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靠背连接板与所述右侧调角器下连接板上部后部铰接,所述靠背限位板铰接于所述右侧调角器下连接板上,铰接位置为所述靠背扭簧弹性设置于所述右侧调角器下连接板一侧,所述靠背扭簧一端与所述靠背限位板弹性连接,所述靠背扭簧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销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销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右侧调角器下连接板内侧,所述限位销轴与所述靠背限位板可解除式卡接,所述拉索设置于所述左侧调角器下连接板上,所述拉索与靠背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角器上连接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靠背框架左侧下端,所述调角器上连接板与所述左侧调角器下连接板铰接,所述调角器总成、左侧调角器上连接板与左侧调角器下连接板三者同轴铰接设置,所述调角器总成铰接设置于所述调角器上连接板与所述左侧调角器下连接板铰接位置外侧,所述左侧调角器下连接板下部和所述右侧调角器下连接板下部分别与所述坐垫骨架总成上部后部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靠背角度调节解锁拉带设置于所述右侧调角器下连接板外侧,所述靠背角度调节解锁拉带与所述靠背限位板固定连接。

所述靠背框架包括:解锁手柄支架、头枕管、头枕管连接板、靠背弯管、靠背横板和靠背下横管,所述解锁手柄支架设置于所述靠背弯管上部,所述解锁手柄总成设置于所述解锁手柄支架上,所述头枕管通过所述头枕管连接板设置于所述靠背弯管上部中间位置,所述靠背横板沿水平方向两端与所述靠背弯管左右两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靠背下横管两端分别与所述靠背弯管左右两侧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靠背弯管一侧下端与所述靠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角器上连接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靠背弯管另一侧下端。

所述靠背下横管下方两端处设置有儿童安全座椅固定部件支撑板,所述儿童安全座椅固定部件支撑板下部设置有儿童安全座椅固定部件。

所述塑料件总成和所述海绵总成之间设置有坐垫翻转骨架总成,所述坐垫翻转骨架总成前端与所述坐垫骨架总成前端可沿轴线旋转式连接。

所述坐垫翻转骨架总成包括坐垫翻转弯管、座盆、防下潜管、坐垫翻转支撑管、坐垫翻转横管、解锁拉带、翻转连杆和坐垫挂钩总成,所述坐垫翻转横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坐垫翻转弯管前端,所述坐垫翻转支撑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坐垫翻转弯管上,所述座盆后端与所述坐垫翻转弯管固定连接,所述座盆前端与所述坐垫翻转支撑管固定连接,所述防下潜管固定设置于所述座盆中前部,所述防下潜管两端与所述坐垫翻转弯管搭接,所述翻转连杆上部与所述座盆中后部铰接,所述翻转连杆下部分别与第一铰链总成和第二铰链总成铰接,所述座盆与所述翻转连杆通过所述坐垫挂钩总成可解除式卡接。

所述坐垫挂钩总成包括挂钩扣、挂钩连接板和挂钩,所述挂钩连接板两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翻转连杆上,所述挂钩固定设置在所述挂钩连接板上,所述挂钩扣固定设置在所述座盆下表面上,所述挂钩与所述挂钩扣可解除式卡接。

所述塑料件总成包括储物盒塑料件、外旁侧板塑料件总成和内旁侧板塑料件总成,所述外旁侧板塑料件总成设置于所述储物盒塑料件后端右侧,所述内旁侧板塑料件总成设置于所述储物盒塑料件后端左侧,所述海绵总成下部套设于所述储物盒塑料件、外旁侧板塑料件总成和内旁侧板塑料件总成的外表面,所述储物盒塑料件中部留设有储物空间。

所述解锁手柄总成包括解锁手柄和解锁手柄座,所述解锁手柄设置在所述解锁手柄座内,所述解锁手柄一端与所述解锁手柄座铰接,所述解锁手柄与所述拉索连接。

所述海绵总成包括头枕海绵、靠背海绵和坐垫海绵,所述头枕海绵设置于所述靠背海绵上部,所述靠背海绵套设在所述靠背骨架总成外表面,所述坐垫海绵套设在所述坐垫翻转骨架总成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四分座椅,包括解锁手柄总成、靠背骨架总成、坐垫骨架总成、自动前滑滑轨总成、塑料件总成和海绵总成,所述靠背骨架总成下端与所述坐垫骨架总成后端沿轴线可旋转式连接,所述坐垫骨架总成前端与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上表面可沿轴线向前旋转式连接,所述坐垫骨架总成后端与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可解除式连接,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底部固定设置在车内地板上,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上部与下部可解除式滑动连接,所述塑料件总成可拆卸固定设置于所述坐垫骨架总成上部,所述海绵总成套设于所述靠背骨架总成和所述塑料件总成的外表面,所述解锁手柄总成通过拉索与所述靠背骨架总成和所述坐垫骨架总成连接。这样,当乘员扣动解锁手柄总成时拉索通过解锁手柄总成的带动坐垫骨架总成解锁,使得坐垫骨架总成与自动前滑滑轨总成解锁,因为所述坐垫骨架总成前端与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上表面可沿轴线向前旋转式连接,此时靠背骨架总成与坐垫骨架总成绕坐垫骨架总成前端沿轴线可以一起向前翻转,当坐垫骨架总成向前翻转过程中,使自动前滑滑轨总成上部与下部解除连接,自动前滑滑轨总成向前自动滑动,实现座椅向前翻转同时并自动前滑;当座椅整体向前翻转后,座椅位置会腾出较大的活动空间,此时后排座椅的乘员在上下车时更加方便。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的优点:座椅翻起后能够自动向前滑动及后排乘员在上下车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四分座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四分座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四分座椅的塑料件总成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四分座椅的座椅翻转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四分座椅的海绵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四分座椅的解锁手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四分座椅的靠背骨架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四分座椅的靠背骨架总成翻转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四分座椅的座椅骨架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四分座椅的地板锁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四分座椅的第一铰链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四分座椅的第二铰链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四分座椅的自动前滑滑轨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四分座椅的座椅折平后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四分座椅的前翻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四分座椅的座椅翻转骨架总成翻转后示意图。

图中:1:解锁手柄总成;2:靠背骨架总成;3:坐垫骨架总成3;4:自动前滑滑轨总成;5:塑料件总成;6:海绵总成;7:坐垫翻转骨架总成;8:拉索;9:储物盒塑料件;10:外旁侧板塑料件总成;11:内旁侧板塑料件总成;12:解锁手柄支架;13:头枕管;14:头枕管连接板;15:靠背弯管;16:靠背横板;17:调角器上连接板;18:调角器总成;19:右侧调角器下连接板;20:靠背下横管;21:靠背连接板;22:左侧调角器下连接板; 23:靠背角度调节解锁拉带;24:限位销轴;25:靠背扭簧;26:靠背限位板;27:儿童安全座椅固定部件支撑板;28:儿童安全座椅固定部件30:坐垫后横管;31:坐垫连接板;32:坐垫方管;33:地板锁安装板;34:坐垫横管;35:第一地板锁总成;36:第二地板锁总成;37:第一铰链总成; 38:第二铰链总成;39:第一坐垫上连接板;40:铰链扭簧;41:第一坐垫下固定板;42:铰链旋转轴台阶螺栓;43:第一从动板;44:滑轨解锁板胶垫;45:滑轨解锁板;46:第一坐垫翻转主动板;47:第二坐垫翻转主动板; 48:第二坐垫上连接板;49:第二扭簧;51:第二从动板;52:滑轨;54:第一拉簧支架;55:拉簧;56:第二拉簧支架;57:滑轨解锁手柄;58:地板锁锁勾;59:坐垫翻转弯管;60:座盆;61:防下潜管;62:坐垫翻转支撑管;63:坐垫翻转横管;64:解锁拉带;65:翻转连杆;66:坐垫限位挂钩;67:坐垫挂钩总成;68:头枕海绵;69:靠背海绵;70:解锁手柄;71:解锁手柄座;72:坐垫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四分座椅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四分座椅,包括解锁手柄总成1、靠背骨架总成2、坐垫骨架总成3、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塑料件总成 5和海绵总成6,所述靠背骨架总成2下端与所述坐垫骨架总成3后端轴线可旋转式连接,所述坐垫骨架总成3前端与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上表面可沿轴线向前旋转式连接,所述坐垫骨架总成3后端与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卡接,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下部固定设置在车内地板上,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上部与下部可解除式滑动连接,所述塑料件总成5可拆卸固定设置于所述坐垫骨架总成3上部,所述海绵总成6套设于所述靠背骨架总成2和所述塑料件总成5的外表面,所述解锁手柄总成1通过拉索8与所述靠背骨架总成2和所述坐垫骨架总成3连接。这样,当乘员扣动解锁手柄总成1时拉索8通过解锁手柄总成1的带动对坐垫骨架总成3解锁,使得坐垫骨架总成3与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解锁,因为所述坐垫骨架总成3前端与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上表面可沿轴线向前旋转式连接,此时靠背骨架总成 2与坐垫骨架总成3可以一起向前翻转,当坐垫骨架总成3向前翻转过程中,使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解锁,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向前自动滑动,实现座椅向前翻转同时并自动前滑;当座椅整体向前翻转后,座椅位置会腾出较大的活动空间,此时后排座椅的乘员在上下车时更加方便。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的优点:座椅翻起后能够自动向前滑动、座椅能够折叠放平而且操作方便及后排乘员在上下车时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四分座椅,如图1-图16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坐垫骨架总成3包括:坐垫框架、第一地板锁总成35、第二地板锁总成36、第一铰链总成37和第二铰链总成38,所述第一铰链总成37设置于所述方管前端左侧下方,所述第一铰链总成37固定设置于所述坐垫框架前端左侧下方,所述第二铰链总成38固定设置于所述坐垫框架前端右侧下方,所述第一铰链总成37和所述第二铰链总成38下表面与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铰链总成37和所述第二铰链总成38均与所述拉索8连接,所述第一铰链总成37、第二铰链总成 38前端可沿轴线向前翻转连接,所述第一地板锁总成35与所述坐垫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地板锁总成36固定设置于所述坐垫框架下部,所述第一地板锁总成35和所述第二地板锁总成36与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可解除式卡接,所述坐垫框架后端与靠背骨架总成2下端可旋转式连接。这样,当拉动解锁手柄总成1时,拉索8拉动第一地板锁总成和第二地板锁总成,使得第一地板锁总成和第二地板锁总成解锁,使第一地板锁总成和第二地板锁总成与滑轨总成解锁,因为在坐垫骨架总成3前端是通过第一铰链总成37 和第二铰链总成38与滑轨总成连接,当地板锁总成与滑轨总成解锁时,此时靠背骨架总成2与坐垫骨架总成3可以一起向前翻转,当坐垫骨架总成3 向前翻转过程中,使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解锁,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向前自动滑动,实现座椅向前翻转同时并自动前滑。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坐垫框架包括:坐垫后横管30、坐垫连接板31、坐垫方管32、地板锁安装板33和坐垫横管34,所述坐垫后横管30与所述坐垫方管32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坐垫横管34平行所述坐垫后横管30设置于所述坐垫方管32中部,所述坐垫横管34和所述坐垫后横管30中部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地板锁安装板 33,所述第一铰链总成37和所述第二铰链总成38上部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坐垫方管32前端的左右两侧下部,所述坐垫方管32后端右侧与所述右侧调角器下连接板19固定连接,所述坐垫连接板31固定设置于所述坐垫方管 32左侧后端外表面,所述坐垫连接板31与所述左侧调角器下连接板22固定连接,所述地板锁安装板33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坐垫横管34和所述坐垫后横管30中部,所述第一地板锁总成35与所述地板锁安装板33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地板锁总成36固定设置于所述坐垫连接板31内侧下部。这样,当拉动解锁手柄总成1时,因为拉索8与第一地板锁总成和第二地板锁总成有连接关系,当拉动拉索8时,拉索8带动第一地板锁总成和第二地板锁总成,解除第一地板锁总成和第二地板锁总成与滑轨的连接关系,使第一地板锁总成和第二地板锁总成与滑轨总成解锁,因为在坐垫骨架总成 3前端是通过第一铰链总成37和第二铰链总成38与滑轨总成连接,当地板锁总成与滑轨总成解锁时,此时靠背骨架总成2与坐垫方管32绕第一铰链总成37和第二铰链总成38可以一起向前翻转,当坐垫方管32向前翻转过程中,使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解锁,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向前自动滑动,实现座椅向前翻转同时并自动前滑。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四分座椅,如图1-图16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第二铰链总成38包括第二坐垫翻转主动板 47、第二坐垫上连接板48、卷簧、第二坐垫下固定板、第二从动板51和第二扭簧49,所述第二坐垫上连接板48下部前方和所述第二坐垫下固定板前部弹性铰接,所述卷簧与所述第二坐垫上连接板48和所述第二坐垫下固定板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坐垫下固定板下表面与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坐垫翻转主动板47铰接于所述第二坐垫上连接板48内侧,所述第二扭簧49与所述第二从动板51和所述第二坐垫上连接板48弹性连接,所述第二从动板51上端与所述第二坐垫翻转主动板47可解除式搭接,所述第二从动板51下端与所述拉索8连接。这样,拉动解锁手柄总成1时,拉索8拉动第二从动板51,第二从动板51发生旋转,第二坐垫翻转主动板 47不受第二从动板51的位置限定,第二坐垫翻转主动板47可以向上翻转,当第二坐垫翻转主动板47向上翻转时,由于第一坐垫翻转主动板46和第二坐垫翻转主动板47均固定设置在方管上,第一坐垫翻转主动板46因此会被带着一起联动,因为第一坐垫翻转主动板46向上翻转,第一坐垫翻转主动板46过程中,带动第一从动板43向上翻转,由于第一从动板43的搭接关系,第一从动板43向上翻转时,对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解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四分座椅,如图1-图16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第一铰链总成37包括第一坐垫上连接板39、第一铰链扭簧40、第一坐垫下固定板41、铰链旋转轴台阶螺栓42、第一从动板43和第一坐垫翻转主动板46,所述第一坐垫上连接板39前部与所述第一坐垫下固定板41前部弹性铰接,所述第一铰链扭簧40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坐垫上连接板39和所述第一坐垫下固定板41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坐垫翻转主动板46前部与所述旋转从动板上部铰接,所述旋转从动板下部与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铰接,所述第一坐垫下固定板41下表面与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坐垫上连接板39后部与所述第一坐垫翻转主动板46后部均与所述坐垫框架左侧前端固定连接。这样,当座椅向前翻转时,因为第一坐垫翻转主动板46向上翻转,第一坐垫翻转主动板46过程中,带动第一从动板43向上翻转,由于第一从动板43的搭接位置关系,第一从动板43向上翻转时,对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解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四分座椅,如图1-图16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自动前滑滑轨总成4包括收缩部件、滑轨解锁手柄57、滑轨解锁板胶垫44、滑轨解锁板45、第一地板锁锁勾、第二地板锁锁勾和两条滑轨52,所述滑轨解锁手柄57固定设置在所述滑轨解锁板 45中部,所述滑轨解锁板45一端与所述滑轨解锁板胶垫可解除式相抵,所述第一地板锁锁勾和第二地板锁锁勾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两条滑轨后端上表面,所述第一地板锁总成35与所述第一地板锁锁勾卡接,所述第二地板锁总成36与所述第二地板锁锁勾卡接,所述第一坐垫下固定板41与所述第二坐垫下固定板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滑轨52前端上表面上,滑轨52上部与滑轨52下部通过所述收缩部件弹性滑动连接。这样,拉动解锁手柄70时,拉索8拉动第二从动板51,第二从动板51发生旋转,第二坐垫翻转主动板47 不受第二从动板51的位置限定,第二坐垫翻转主动板47可以向上翻转,当第二坐垫翻转主动板47向上翻转时,由于第一坐垫翻转主动板46和第二坐垫翻转主动板47均固定设置在坐垫框架上,第一坐垫翻转主动板46因此会被带着一起联动,因为第一坐垫翻转主动板46向上翻转,第一坐垫翻转主动板46过程中,带动第一从动板43向上翻转,由于滑轨解锁板胶垫44与第一从动板43的搭接位置关系,第一从动板43向上翻转时,滑轨解锁板胶垫44对滑轨52解锁。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收缩部件包括第一拉簧支架、拉簧、第二拉簧支架,所述滑轨解锁手柄与所述第一拉簧支架和所述第二拉簧支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拉簧支架滑动设置在所述左侧滑轨上表面上,所述第二拉簧支架设置在所述左侧滑轨前端下部,所述拉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拉簧支架和所述第二拉簧支架连接。因为,拉簧两端分别与拉簧第一拉簧支架和第二拉簧支架连接,拉簧的拉力会使拉簧第一拉簧支架和第二拉簧支架向一起靠拢,以实现座椅整体自动向前前滑。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四分座椅,如图1-图16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靠背骨架总成2包括:靠背框架、调角器上连接板17、调角器总成18、右侧调角器下连接板19、靠背连接板21、左侧调角器下连接板22、靠背角度调节解锁拉带23、限位销轴24、靠背扭簧25 和靠背限位板26,所述靠背框架右侧下端与所述靠背连接板21固定连接,所述靠背连接板21与所述右侧调角器下连接板19上部后部铰接,所述靠背限位板26铰接于所述右侧调角器下连接板19上,铰接位置为所述靠背扭簧 25弹性设置于所述右侧调角器下连接板19一侧,所述靠背扭簧25一端与所述靠背限位板26弹性连接,所述靠背扭簧25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销轴24 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销轴24固定设置在所述右侧调角器下连接板19内侧,所述限位销轴24与所述靠背限位板26可解除式卡接,所述拉索8设置于所述左侧调角器下连接板上,所述拉索8与靠背限位板26固定连接,所述调角器上连接板17固定设置于所述靠背框架左侧下端,所述调角器上连接板 17与所述左侧调角器下连接板22铰接,所述调角器总成18、左侧调角器上连接板17与左侧调角器下连接板22三者同轴铰接设置,所述调角器总成 18铰接设置于所述调角器上连接板17与所述左侧调角器下连接板22铰接位置外侧,所述左侧调角器下连接板22下部和所述右侧调角器下连接板19 下部分别与所述坐垫骨架总成3上部后部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靠背角度调节解锁拉带23设置于所述右侧调角器下连接板19外侧,所述靠背角度调节解锁拉带23与所述靠背限位板26固定连接。这样,当不拉动解锁手柄 70时,拉索8不会带动靠背限位板26,此时靠背限位板26限制靠背连接板 21的活动范围,所以当解锁靠背角度调节解锁拉带23时,整个靠背骨架总成2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转动,靠背骨架总成2前翻时,海绵总成6在弯转时会发生干涉,破坏海绵总成6,减少海绵总成6的使用寿命;为了不影响海绵总成6的使用寿命,在不解锁靠背限位板26时,靠背连接板21的活动范围值为8°-12°,可以有效避免海绵的干涉,当拉动解锁手柄70时,拉索 88带动靠背限位板26,靠背限位板26旋转,使得靠背限位板26与靠背连接板21取消搭接,此时靠背限位板26不对靠背连接板21进行限位,这时,靠背骨架总成2能够向前翻转折平。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靠背框架包括:解锁手柄支架12、头枕管13、头枕管连接板14、靠背弯管15、靠背横板16和靠背下横管20,所述解锁手柄支架12设置于所述靠背弯管15 上部,所述解锁手柄总成1设置于所述解锁手柄支架12上,所述头枕管13 通过所述头枕管连接板14设置于所述靠背弯管15上部中间位置,所述靠背横板16沿水平方向两端与所述靠背弯管15左右两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靠背下横管20两端分别与所述靠背弯管15左右两侧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靠背弯管15一侧下端与所述靠背连接板21固定连接,所述调角器上连接板17 固定设置于所述靠背弯管15另一侧下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靠背下横管20下方两端处设置有儿童安全座椅固定部件支撑板27,所述儿童安全座椅固定部件支撑板27下部设置有儿童安全座椅固定部件28。由于儿童的骨骼稚嫩而且身高、体形发育尚未健全,若直接使用汽车安全带,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斜跨身体的安全带可能会造成儿童胸部肋骨骨折、窒息甚至颈骨折断的危险。所述在下横管下方两端处设置有儿童安全座椅固定部件支撑板27,可以对儿童安全座椅进行固定,对儿童起到有效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四分座椅,如图1-图16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塑料件总成5和所述海绵总成6之间设置有坐垫翻转骨架总成7,所述坐垫翻转骨架总成7前端与所述坐垫骨架总成3 前端可沿轴线旋转式连接。这样,当乘员扣动解锁手柄总成1时,拉索8通过解锁手柄总成1的带动对靠背骨架总成2解锁,这时靠背骨架总成2向前扣合,因为坐垫翻转骨架总成7前端与坐垫骨架总成3前端铰接,坐垫翻转骨架总成7可以围绕坐垫骨架总成3前端作旋转动作,坐垫翻转骨架总成7 旋转到坐垫骨架总成3前端时,靠背骨架总成2可以完全扣合在原坐垫翻转骨架总成7位置,使得靠背骨架总成2能够折叠放平。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坐垫翻转骨架总成7包括坐垫翻转弯管59、座盆60、防下潜管 61、坐垫翻转支撑管62、坐垫翻转横管63、解锁拉带64、翻转连杆65和坐垫挂钩总成67,所述坐垫翻转横管63固定设置在所述坐垫翻转弯管59 前端,所述坐垫翻转支撑管62固定设置在所述坐垫翻转弯管59上,所述座盆后端与所述坐垫翻转弯管59固定连接,所述座盆前端与所述坐垫翻转支撑管62固定连接,所述防下潜管61固定设置于所述座盆中前部,所述防下潜管61两端与所述坐垫翻转弯管59搭接,所述翻转连杆65上部与所述座盆中后部铰接,所述翻转连杆65下部分别与第一铰链总成和第二铰链总成 38铰接,所述座盆与所述翻转连杆65通过所述坐垫挂钩总成67可解除式卡接,所述解锁拉带64与所述坐垫翻转横管63固定连接。这样,当坐垫向前翻转时,拉动解锁拉带64,使得挂钩与坐垫挂钩总成67解锁,并解除翻转横管上的坐垫限位挂钩66,此时由于翻转连杆65的铰接关系,翻转连杆 65在翻转过来后,翻转横管可以相对翻转连杆65继续旋转,使整个空间位置更加宽阔,座椅在翻转过来后能够完全铺设在翻转连杆65内侧,以保证座椅翻转后平整折平。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坐垫挂钩总成67包括挂钩扣、挂钩连接板和挂钩,所述挂钩连接板两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翻转连杆65上,所述挂钩固定设置在所述挂钩连接板上,所述挂钩扣固定设置在所述座盆下表面上,所述挂钩与所述挂钩扣可解除式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四分座椅,如图1-图16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塑料件总成5包括储物盒塑料件9、外旁侧板塑料件总成10和内旁侧板塑料件总成11,所述外旁侧板塑料件总成10 设置于所述储物盒塑料件9后端右侧,所述内旁侧板塑料件总成11设置于所述储物盒塑料件9后端左侧,所述海绵总成6下部套设于所述储物盒塑料件9、外旁侧板塑料件总成10和内旁侧板塑料件总成11的外表面,所述储物盒塑料件9中部留设有储物空间。这样,在安装过程中,海绵总成6直接套设在个塑料件上,安装方便快捷;而且在储物盒塑料件9中部设置储物空间,其储物空间可以存储一些杂物,方便物品收纳,使得坐垫前翻后坐垫底部有储物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四分座椅,如图1-图16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解锁手柄总成1包括解锁手柄70和解锁手柄座71,所述解锁手柄设置在所述解锁手柄座71内,所述解锁手柄一端与所述解锁手柄座71铰接,所述解锁手柄70与所述拉索8连接。这样,在解锁拉索8时,拉动解锁手柄70即可,快捷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四分座椅,如图1-图16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海绵总成6包括头枕海绵68、靠背海绵69 和坐垫海绵72,所述头枕海绵68设置于所述靠背海绵69上部,所述靠背海绵69套设在所述靠背骨架总成2外表面,所述坐垫海绵72套设在所述坐垫翻转骨架总成7外表面。将各个部位独立设置海绵,更加方便海绵的更换以及内部零件的维护及维修,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