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车厢的车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5098阅读:879来源:国知局
冷藏车厢的车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藏车厢的车门,属于车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去年申请人设计出多套冷藏车厢的车门安装结构,但都不够理想,其结构复杂,生产成本比较高,原设计实用如大型车厢还可以,但要在小型的冷藏车上使用,就很不划算,而且现在小型冷藏车是越来越多。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藏车厢的车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经济又实惠,非常适合小型冷藏车安装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藏车厢的车门,包括外门框,在外门框上安装有左右对开的左开门和右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开门由上下滑动配合的左上子门和左下子门构成,在左开门上设计有左内门框,左上子门和左下子门分别与左内门框呈上下滑动配合,左上子门上端与左内门框顶端通过左上连接件活动连接,左下子门下端与左内门框底端通过左下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右开门由上下滑动配合的右上子门和右下子门构成,在右开门上设计有右内门框,右上子门和右下子门分别与右内门框呈上下滑动配合,右上子门上端与右内门框顶端通过右上连接件活动连接,右下子门下端与右内门框底端通过右下连接件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对左下连接件、左上连接件、右上连接件以及右下连接件优选如下:

一、所述左下连接件为卡扣件连接。

二、所述左上连接件为卡扣件连接。

三、所述右上连接件为卡扣件连接。

四、所述右下连接件为卡扣件连接。

在实际应用时,还可以采用其它现有的连接件,只要方便使用就可以。当然还可以设计出自动控制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藏车厢的车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经济又实惠,非常适合小型冷藏车安装使用。具体分析如下:

在进行多地方送货时,在装货的时候,可以先将最后卸载的货物放在车厢内部,把最先卸载的货物放在车厢门口,方便卸载;在卸载的时候,根据所需要卸载的货物再对应打开左下子门、左上子门、右上子门或右下子门,将货物进行卸下,待无法通过左下子门、左上子门、右上子门或右下子门进行卸货时,再打开左开门和右开门进行卸货,采用这样的方式,前期可以有效的防止车厢内温度快速升温,合理节约输送成本。

在进行单一地方送货时,在装货的时候,可以先将可以压的货物放置在车厢下端,将不能压的放置在上端,这样在卸载时,可以先通过左上子门或右上子门进行卸货,待无法再进行卸货时,再打开左开门和右开门进行卸货,同理也能有效地防止车厢内的温度快速升温,合理节约输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下连接件 2、左下子门 3、外门框 4、左上子门 5、左内门框 6、左上连接件 7、右上连接件 8、右内门框 9、右上子门 10、右下子门 11、右下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冷藏车厢的车门,包括外门框3,在外门框3上安装有左右对开的左开门和右开门,所述左开门由上下滑动配合的左上子门4和左下子门2构成,在左开门上设计有左内门框5,左上子门4和左下子门2分别与左内门框5呈上下滑动配合,左上子门4上端与左内门框5顶端通过左上连接件6活动连接,左下子门2下端与左内门框5底端通过左下连接件1活动连接;所述右开门由上下滑动配合的右上子门9和右下子门10构成,在右开门上设计有右内门框8,右上子门9和右下子门10分别与右内门框8呈上下滑动配合,右上子门9上端与右内门框8顶端通过右上连接件7活动连接,右下子门10下端与右内门框8底端通过右下连接件11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下连接件1为卡扣件连接;所述左上连接件6为卡扣件连接;所述右上连接件7为卡扣件连接;所述右下连接件11为卡扣件连接。

在进行多地方送货时,在装货的时候,可以先将最后卸载的货物放在车厢内部,把最先卸载的货物放在车厢门口,方便卸载;在卸载的时候,根据所需要卸载的货物再对应打开左下子门1、左上子门4、右上子门9或右下子门11,将货物进行卸下,待无法通过左下子门1、左上子门4、右上子门9或右下子门11进行卸货时,再打开左开门和右开门进行卸货,采用这样的方式,前期可以有效的防止车厢内温度快速升温,合理节约输送成本。在进行单一地方送货时,在装货的时候,可以先将可以压的货物放置在车厢下端,将不能压的放置在上端,这样在卸载时,可以先通过左上子门4或右上子门9进行卸货,待无法再进行卸货时,再打开左开门和右开门进行卸货,同理也能有效地防止车厢内的温度快速升温,合理节约输送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