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铁两用作业车的底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0757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铁两用作业车的底盘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公路施工车辆及铁路施工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公铁两用施工车辆底盘。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轮式施工车辆一般分别用于公路或者铁路相关施工,无法达到一台施工车辆同时满足公路铁路两种环境下施工需求的功能,即使个别轮式具备公路和铁路双环境施工的功能但是其相关的跨轨切换过程十分的繁杂,一般采用人工手动切换并且只能在铁路道口完成跨轨切换作业,无法轻松切换使用。

与此同时普通公路轮式机械不能在铁路的行走并作业,造成在新建的铁路电气化施工中,由于工期和站前施工进度制约,在高空接触网安装调试作业时地面铁路不确定是否铺设,公路轮式行走车辆、铁路轨道车辆需要不断调度。另外由于施工场地限制,无法满足大量施工车辆设备同时进场,导致施工需要频繁调度,耽误工时工期并且管理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铁两用工程作业车辆底盘,作为一个基础工作平台,其具有两套独立的行走系统,可同时满足公路及铁路上行驶以及定点固定位置以该车辆底盘构成相应工作平台,满足相关施工需求,特别是指公路铁路两种工况的便捷切换模式,且结构合理,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公铁两用作业车的车辆底盘结构,包括双行走系统底盘车架结构、公路行走系统、铁路行走系统,所述公路行走系统和铁路行走系统均安装在双行走系统底盘车架结构上;

所述双行走系统底盘车架结构包括井子梁及车身框架结构;

所述铁路行走系统包括驱动部分和从动部分,所述驱动部分为两个独立的支腿结构及安装在两个支腿上的两个驱动轮,两个支腿通过驱动支腿油缸与车身框架结构连接;

所述从动部分为一整体桥架,包括从动轴、摇臂组件、及安装在从动轴两端的两个从动轮,所述从动轴通过悬挂铰接销轴与摇臂组件连接,摇臂组件通过从动摇臂油缸与车身框架结构连接;

所述公路行走系统包括前传动轴、前驱动桥、后传动轴、后驱动桥以及安装在前后传动轴两端的四个大轮,所述前传动轴通过前驱动桥连接在井子梁上,所述后传动轴通过后驱动桥连接在井子梁上。

其中,所述摇臂组件及两个支腿均通过销轴与井子梁连接。

其中,所述的驱动支腿油缸和从动摇臂油缸连接液压控制系统。

其中,所述驱动部分的两个支腿前方设有夹轨器,所述摇臂组件的前方也设有夹轨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具备适用于公路铁路工况的各自独立的行走系统

该井字梁结构的发明具有可支持两套独立的行走系统,可同时满足公路及铁路上行驶,并适应公路、铁路两种工况下的施工作业,以及两种工况下的斜坡作业。

2、切换操作的便利性

由于该发明支持两个独立的行走系统,通过方便的电液控制,可以便捷的完成公路铁路工况的切换,大大缩短切换工况所需的时间。

3、切换环境的随意性

由于该发明两套独立的行走系统采用垂直方向布置,特别有利于跨轨切换作业,可以在非道口环境下轻松的完成车辆跨轨切换,随意地点均可实现跨轨切换作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双行走系统底盘车架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铁路行走系统驱动部分的正视图;

图5为图4的附视图;

图6为铁路行走系统从动部分的正视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公铁两用作业车的车辆底盘结构,包括双行走系统底盘车架结构、公路行走系统、铁路行走系统,所述公路行走系统和铁路行走系统均安装在双行走系统底盘车架结构上;

如图2~3所示,所述双行走系统底盘车架结构包括井子梁1及车身框架结构2;

所述铁路行走系统包括驱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如图4~5所示,所述驱动部分为两个独立的支腿7结构及安装在两个支腿7上的两个驱动轮9,两个支腿7通过驱动支腿油缸8与车身框架结构2连接;

如图6~7所示,所述从动部分为一整体桥架,包括从动轴5、摇臂组件3、及安装在从动轴5两端的两个从动轮4,所述从动轴5通过悬挂铰接销轴与摇臂组件3连接,摇臂组件3通过从动摇臂油缸6与车身框架结构2连接;

所述公路行走系统包括前传动轴10、前驱动桥、后传动轴12、后驱动桥以及安装在前后传动轴12两端的四个大轮11,所述前传动轴10通过前驱动桥连接在井子梁1上,所述后传动轴12通过后驱动桥连接在井子梁1上。

所述摇臂组件3及两个支腿7均通过销轴与井子梁1连接。

所述驱动部分的两个支腿7前方设有夹轨器13,所述摇臂组件3的前方也设有夹轨器13。正常工作时,若整机在公路面上作业,支腿撑地但大轮11不离地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若整机在钢轨上作业,可通过大轮11横跨钢轨后,将位于整机左右的钢轮支腿放下并将整机撑起,并通过夹轨器13将整机与轨道联结,同时夹轨器13可以在整机移动时沿钢轨滑动,即确保了整机的移动性又防止了整机意外倾翻。

核心结构件井字梁可以满足安装两套行走系统的结构装置,分别应用于该车辆在公路行走以及铁路行走需求。

所述从动轴5通过悬挂铰接销轴与摇臂组件3连接,完成将车辆前端两轮的两点支撑转换为悬挂销轴的一点支撑;所述驱动轮9及两个独立的支腿7分别形成车辆另外的两点支撑,从而满足了铁路行走时车辆三点支撑来确保车辆工作平台平面的唯一性,这样只有通过调节这三点支撑各自的高低就可以完成对车辆底盘的水平面控制。

所述摇臂组件3以及两个独立的支腿7分别通过销轴安装在本发明的核心结构井字梁上,它们分别通过各自所连接的油缸与车身框架连接,从而完成各自的摆动,其中,当油缸伸长时,所述摇臂组件3以及两个支腿7摆动至下端,这时钢轮与铁轨接触并将公路行驶所用的轮胎自动太高脱离地面,可以开始铁路工况的行走及作业;其中当油缸缩回时,所述摇臂组件3及两个支腿7摆动至上端,这时,公路行驶所用的轮胎开始接触地面,而铁路行驶的钢轮脱离铁轨,即可开始公路行走或者作业。

所述的驱动支腿油缸8和从动摇臂油缸6连接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控制各个油缸的伸缩量,来完成便捷的两种工况的切换以。

在公路行走模式状态时,需要油缸处于完全收回的状态,从动轴5、摇臂组件3以及两个支腿7均摆动抬起,四个钢轮抬起,车身下降直至用于公路行走时的轮胎着地,钢轮彻底与钢轨脱离接触。

在铁路行走模式状态下,需要油缸处于完全伸长的状态,从动轴5、摇臂组件3以及两个支腿7均摆动下降在这个工程前需要通过驾驶员对车辆的操控是钢轮与钢轨相应对正,四个钢轮开始接触钢轨,车身抬起直至用于公路行走时的轮胎脱离地面,钢轮彻底与钢轨形成支撑,至此完成公路模式到铁路模式的切换。

两种模式的相互切换,其能够实施,所依托的核心就是本发明的井字梁结构,又有井字梁的存在,得以保证公路行走系统与铁路行走系统同时共存于一个车身上。

便捷的双模式切换结构,特指由于井字梁的存在,可以满足车辆直接跨轨,车辆操控简捷,另外4个伸缩油缸通过电液分别控制,达到随意调整车身施工工作平台的水平面;

采用“井”字型独创车架,通过井字梁结构,使得公铁两种行走机构可以在同一台车辆底盘上并存且完美结合,同时可实现蟹型行走水平和横向行走,配合自身携带的简易工装便可实现跨轨作业。

一台工程车辆具有两套独立的行走结构装置,可同时满足公路及铁路上行驶并极其方便的完成公路铁路两种行走环境的切换,产品作为一种工程车辆的底盘,即可用于一般公路环境以及普通场地施工车辆,同时还可以很方便的切换行走结构跨上铁路,特别可以满足铁路非道口环境的任意位置的公路铁路跨轨切换需求、用于铁路相关的工程施工领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