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厢轿车后备箱可视取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8381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三厢轿车后备箱可视取物系统。



背景技术:

三厢轿车目前仍是消费者选购的主流车型,三厢轿车的后备箱和乘客车厢隔离开,将人和物分离开,使乘客车厢更加整洁;但需要停好车之后将后备箱打开才能取出后备箱内的物品,在道路上靠边停车会取物的过程会增加安全隐患。

目前一些车型通过在乘客车厢和后备箱之间开设取物通道来实现不停车不开后备箱完成取物的目的,但是当所需物品离取物通道较远时则无法拿到,同时,后备箱关闭时,其内部光线较暗,从取物通道拿取物品的功能受到极大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厢轿车后备箱可视取物系统,能够在不打开后备箱的情况下观察后备箱内的物品,并将所需物品移动到取物通道附近,便于取出物品,减少了路边停车开后备箱取放物品的几率,增加便利性和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厢轿车后备箱可视取物系统,所述可视取物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后备箱前壁上的第一俯仰舵机、安装在第一俯仰舵机上的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板上并在水平面内转动的转动舵机、设置在转动舵机上的第一机械臂、通过第二俯仰舵机连接在第一机械臂末端的第二机械臂、设置在第二机械臂末端的刮板以及通过摄像头支架设置在第二机械臂上的摄像头和光源,所述三厢轿车的前排座椅后面设置有用于显示摄像头所采集的图像信号的显示屏,三厢轿车的中央扶手上设置有控制装置,三厢轿车的乘客车厢和后备箱之间开设有取物通道,该取物通道与中央扶手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摄像头朝向所述刮板,所述刮板的纵剖面为L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俯仰舵机、转动舵机和第二俯仰舵机的运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装置为摇杆或控制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俯仰舵机的安装点高于所述取物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打开后备箱的情况下通过摄像头和光源观察后备箱内的物品,并通过刮板将所需物品移动到取物通道附近,便于取出物品,减少了路边停车开后备箱取放物品的几率,增加便利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图。

图中:1、乘客车厢 2、后备箱 3、取物通道 4、第一俯仰舵机 5、连接板 6、转动舵机 7、第一机械臂 8、第二俯仰舵机 9、第二机械臂 10、刮板 11、摄像头支架 12、摄像头 13、光源 14、显示屏 15、前排座椅 16、中央扶手 17、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包括设置在所述后备箱2前壁上的第一俯仰舵机4、安装在第一俯仰舵机4上的连接板5、设置在连接板5上并在水平面内转动的转动舵机6、设置在转动舵机6上的第一机械臂7、通过第二俯仰舵机8连接在第一机械臂7末端的第二机械臂9、设置在第二机械臂9末端的刮板10以及通过摄像头支架11设置在第二机械臂9上的摄像头12和光源13,所述三厢轿车的前排座椅15后面设置有用于显示摄像头12所采集的图像信号的显示屏14,三厢轿车的中央扶手16上设置有控制装置17,三厢轿车的乘客车厢1和后备箱2之间开设有取物通道3,该取物通道3与中央扶手16相匹配。

所述摄像头12朝向所述刮板10,所述刮板10的纵剖面为L形。摄像头12和刮板10配合,将所需物品移动到取物通道3附近,便于拿取所需物品。

所述控制装置17控制所述第一俯仰舵机4、转动舵机6和第二俯仰舵机8的运转。转动舵机6负责第一机械臂7和第二机械臂9在水平面内摆动,第一俯仰舵机4和第二俯仰舵机8分别控制第一机械臂7和第二机械臂9的升降,使摄像头12、光源13和刮板10能够在较大范围内移动。

所述控制装置17为摇杆或控制面板。

所述第一俯仰舵机4的安装点高于所述取物通道3。避免可视取物系统影响取物通道3的通过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放下中央扶手16,启动可视取物系统,通过控制装置17调整摄像头12的视野,使用者通过显示屏14来观察后备箱2内的物品,当找到所需物品时,将刮板10放到所需物品外侧,通过第一机械臂7和第二机械臂9的配合,使刮板10将所需物品推到取物通道3附近,使用者即可通过取物通道3将所需物品从后备箱2内取出。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后排乘客在行车中使用,且主要用于体积较小的物品,避免了路边停车再开后备箱2取物存在的安全隐患。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