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0466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性车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车轮,属于轨道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低地板车辆、弹性车轮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城市地铁、轻轨的广泛建造使用,车辆运行噪声问题已经对居民构成了严重影响。弹性车轮是在金属件之间镶嵌压缩状态的减振元件,可以有效降低车辆行驶时的振动和噪声。

在低地板轻轨车辆中,当电机、齿轮箱与联轴节纵向布置时,为解决力矩的有效传递问题,通常采用联轴节与弹性车轮联接的方式。弹性车轮与联轴节的联接一般采用均布的几个绞制孔螺栓联接,该形式联接需要相互联接的两个零件进行配合加工,在实际工程运用中存在困难。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310101676.7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弹性车轮”, CN201110247355.7 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弹性车轮,CN201310401663.X公开了一种锁紧环固定式轨道车辆弹性车轮”。上述弹性车轮包括轮箍、轮心、减振橡胶、压环和接地线。但压环压紧减振橡胶是依靠轮心上安装的锁紧环,容易出现松动。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210181422.4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压剪复合型弹性车轮,其公开了轮箍、轮心、减振橡胶、压环;其中压环与轮心之间依靠螺栓连接,从而固定减振橡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弹性车轮,该车轮在保证驱动装置的牵引力/制动力有效传递的同时,可以有效地保证传递的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弹性车轮,包括轮箍和轮心;所述轮箍设置在轮心的外侧,轮心中心设置有轴孔;所述轮箍和轮心之间设有弹性减震元件,所述轮心的外侧端面具有端齿,该轮心的端齿用于与联轴节端面的端齿啮合传动。

优选地,所述轮心的端齿上开有多个螺纹孔。由此,通过穿过螺纹孔的螺栓将轮心与联轴节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端面齿+螺栓的联接方式,扭矩的传递安全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内侧轴箱密封问题,所述轮心的内侧端面设有唇形密封结构,该唇形密封结构用于与内置式轴箱配合密封,且轮心与轴箱直接间隙配合。由此,轮心内端面设置有唇形密封结构,有效地解决了与弹性车轮内侧相连的内置式轴箱密封问题。

为了提高减振降噪的效果,所述弹性减震元件为V形的减振橡胶,该减振橡胶的V形开口方向朝向所述轮箍。

为了防止减振橡胶脱落,并保证减振橡胶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所述减振橡胶和轮心之间设有压环。更优选地,所述压环与减震橡胶贴合的一面为与减振橡胶等倾斜度的斜面。

为了保证压环固定的可靠性,所述压环和轮心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螺栓,该螺栓将压环固定住轮心上。

优选地,所述轮心上设有一端与压环连接固定、另一端与轮箍连接固定的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呈“U”字形弯曲设置。

优选地,所述轮心上的端齿有多组。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传动和制动的可靠性,所述轮心的外侧端面与联轴节端面之间还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一起。由此,轮心与联轴节的端面齿配合,并依靠若个均布的普通螺栓联接,有效传递力矩

为了方便实现轴承的定位,所述弹性车轮通过轴孔安装在车轴上,轴箱的轴承通过中间的衬套与所述弹性车轮相连。

藉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车轮包括轮箍、轮心、压环和减振橡胶,所述轮心中心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从轮心中心贯穿过,且轴孔呈圆形通孔,所述轴孔用于固定安装连接轴,所述轮箍设置在轮心的外侧,所述减振橡胶设置在轮箍与轮心之间,所述减振橡胶呈开口朝向轮箍的“V”字形状,所述压环设置在减振橡胶和轮心之间,所述压环从减振橡胶的一侧压到减振橡胶的中间,所述压环与减振橡胶贴合的一面设置成与减振橡胶等倾斜度的斜面。

与传统弹性车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弹性车轮轮心采用端面齿结构,通过端面齿结构传递扭矩,提高了弹性车轮的制造和可维护性。

2)基于弹性车轮与联轴节采用端面齿+螺栓的联接方式,扭矩的传递安全可靠。

3)通过在弹性车轮轮心内侧设计的唇形密封结构,能有效解决与弹性车轮内侧相连的内置式轴箱密封问题,保证了轴箱的密封性。

4)与CN201310101676.7、 CN201110247355.7、CN201310401663.X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减振橡胶的压紧主要依靠压环与轮心之间的螺栓连接,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轮心外侧设有端面齿结构和若干个螺纹孔,内侧设有若干组唇形密封结构。

5)与CN201210181422.4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轮心外侧设有端面齿结构和多螺纹孔,内侧设有若干组唇形密封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所述弹性车轮与联轴节联接示意图;

图4是所述弹性车轮内侧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弹性车轮轮心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轮心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轮心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

在图中:

1-连接导线;2-轮箍;3-压环;4-螺栓;5-轴孔;6-轮心;61-端齿,62-螺纹孔;63-唇形密封结构;64-注油孔;7减振橡胶;8-弹性车轮;9-联轴节;91-联轴节上的端齿;92-螺栓;10-轴箱;11-车轴;12-轴承,13-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一种弹性车轮,如图1,2,5-7所示,包括接地导线1、轮箍2、螺栓4、轮心6、压环3和减震橡胶7。轮心6中心设置有轴孔5,轴孔5从轮心6中心贯穿,用于安装车轴;轮箍2设置在轮心6的外侧;减振橡胶7设置在轮箍2和轮心6之间,减振橡胶7由两块橡胶组成,呈开口朝向轮箍2的“V”字形;压环3设置在减振橡胶7和轮心6之间,压环3从减振橡胶7的一侧压到减振橡胶7的中间,压环3与减震橡胶7贴合的一面设置成与减振橡胶7等倾斜的斜面。本实用新型中,压环与减振橡胶7贴合设置,通过压环,能有效防止减震橡胶7脱落,避免减振橡胶7自身位置变化。

如图1所示,压环3和轮心6的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螺栓4,通过螺栓4将压环3固定住,不会发生位移。

如图1所示,连接导线1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压环3连接固定,另一端通过螺栓与轮箍2连接固定,连接导线1呈“U”字形弯曲。

如图3所示,通过联轴节的端齿91与弹性车轮8的轮心端齿61连接,并通过若干个均布的螺栓92固定来传递联轴节9带来的扭矩。因此,轮心外侧端部设置有端齿61,并设置有若干个均布的螺纹孔62。

如图4所示,弹性车轮8通过轴孔5安装在车轴11上,轴箱轴承12通过中间的衬套13与弹性车轮8相连实现轴承的定位。如图5-7所示,在轮心6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组唇形密封结构,并与轴箱10直接间隙配合,能有效解决轴箱密封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提高安全性能,安装拆卸方便,且便于维护。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