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侧翼调节装置的汽车驾驶员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2108阅读:2011来源:国知局
带有侧翼调节装置的汽车驾驶员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侧翼调节装置的汽车驾驶员座椅,属于汽车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随车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人们对汽车 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长距离驾驶和野外郊游驾驶,汽车的应用无处不在,因此,座椅的舒适度显得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带有侧翼调节装置的汽车驾驶员座椅,通过座椅上的压力分布传感器分析不同人的不同坐姿状态,并接受和分析不同路况对驾驶员的坐姿反馈进行处理,最终传递给座椅的ECU中,这些反馈信息将激发座椅侧翼调节装置,调节侧翼角度,实现对驾驶员的坐姿纠正达到安全性监督和舒适性控制。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有侧翼调节装置的汽车驾驶员座椅,包括头枕、靠背和座位,靠背一侧设有传动机构Ⅰ,靠背两侧均设有转角控制机构,转角控制机构与传动机构连接,转角控制机构上设有充气气袋组,靠背内部设有导气控制阀机构,充气气袋组与导气控制阀机构连接,靠背内部的导气控制阀机构与座椅ECU电子控制单元连接,靠背上设有靠背侧翼压力分布传感器,靠背侧翼压力分布传感器、转角控制机构和导气控制阀机构的导线连接一起整合为靠背线束组;座位一侧设有传动机构Ⅱ,座位两侧均设有转角控制机构,转角控制机构与传动机构连接,转角控制机构上设有充气气袋组,座位内部设有导气控制阀机构,充气气袋组与导气控制阀机构连接,座位内部设有ECU电子控制单元,导气控制阀机构与ECU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座位上设有座位侧翼压力分布传感器,座位侧翼压力分布传感器、转角控制机构和导气控制阀机构的导线连接一起整合为座位线束组,座位线束组与传动机构Ⅱ连接,整合后的线束与ECU电子控制单元连接。压力分布传感器,座椅上常用电阻压力分布传感器,厚度薄,有弹性,耐用性好,压力为零时,阻值最大,压力越大,阻值越小;充气气袋组。一般在座椅上布置的气袋用于腰部支撑调节和按摩,所以对气袋的冲力相对略小。而侧翼调节气袋,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如急转弯,人体会对侧翼的冲击很大,因此这种气袋抗冲击的性能是那种腰部支撑气袋的2~3倍;转角控制机构。其带有自锁功能,每转动一个角度都可以自锁死,锁紧强度≥1500N.m,保证侧翼调节后驾驶员对侧翼冲击的强度,确保驾驶安全性。

所述的传动机构Ⅰ由传动电机和气泵组成,所述的传动机构Ⅱ由传动电机和气泵组成。

所述的靠背从内至外依次设有靠背骨架、靠背发泡和靠背蒙皮,导气控制阀机构固定在靠背骨架上,靠背侧翼压力分布传感器固定在靠背发泡侧端面,导气控制阀机构固定连接在靠背骨架中横梁上,所述的座位从内至外依次设有座位骨架、座位发泡和座位蒙皮组成,导气控制阀机构和ECU电子控制单元固定在座位骨架上,座位侧翼压力分布传感器固定在座位发泡侧端面。

所述的充气袋袋组由六个小气袋组成,两两一组,三组各连接一根导气管,组成靠背导气管组和座位导气管组,左侧靠背导气管组与导气控制阀机构 左侧插口连接,右侧靠背导气管组与导气控制阀机构 与右侧插口连接,左侧座位导气管组与导气控制阀机构 左侧插口连接,右侧座位导气管组与导气控制阀机构 与右侧插口连接。

所述的转角控制机构调节角度为0~30°。

所述的充气袋袋组充气行程为5-35mm。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这种带有侧翼可调节装置的驾驶员座椅,可以通过座椅上的压力分布传感器分析出不同人不同的坐姿状态,并接收和分析不同路况的对驾驶员的坐姿反馈进行处理。最终传递给座椅的ECU中,这些反馈信息将激发座椅侧翼调节装置,调节侧翼角度,实现对驾驶员的坐姿纠正达到安全性监督和舒适性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带有侧翼调节装置的汽车驾驶员座椅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靠背剖视图。

图3为座位剖视图。

图4为侧翼调节工作原理图。

其中,1-头枕,2-靠背,21-靠背骨架,22-靠背发泡,23-靠背蒙皮,3-座位,31-座位骨架,32-座位发泡,33-座位蒙皮,4-传动电机,5-靠背侧翼压力分布传感器,6-座位侧翼压力分布传感器,7—转角控制机构,8-充气气袋组,9-气泵,10-导气控制阀机构,11-靠背导气管组,12-座位导气管组,13-靠背线束组,14-座位线束组,15-ECU电子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带有侧翼调节装置的汽车驾驶员座椅,包括头枕1、靠背2和座位3,靠背2一侧设有传动机构Ⅰ,靠背2两侧均设有转角控制机构7,转角控制机构7与传动机构连接,转角控制机构7上设有充气气袋组8,靠背2内部设有导气控制阀机构10,充气气袋组8与导气控制阀机构10连接,靠背2内部的导气控制阀机构10与ECU电子控制单元17连接,靠背2上设有靠背侧翼压力分布传感器5,靠背侧翼压力分布传感器5、转角控制机构7和导气控制阀机构10的导线连接一起整合为靠背线束组13;座位3一侧设有传动机构Ⅱ,座位3两侧均设有转角控制机构7,转角控制机构7与传动机构连接,转角控制机构7上设有充气气袋组8,座位3内部设有导气控制阀机构10,充气气袋组8与导气控制阀机构10连接,座位3内部设有ECU电子控制单元17,导气控制阀机构10与ECU电子控制单元17连接,座位3上设有座位侧翼压力分布传感器6,座位侧翼压力分布传感器6、转角控制机构7和导气控制阀机构10的导线连接一起整合为座位线束组14,座位线束组14与传动机构Ⅱ连接,整合后的线束与ECU电子控制单元17连接。

所述的传动机构Ⅰ由传动电机4和气泵9组成,所述的传动机构Ⅱ由传动电机4和气泵9组成。

所述的靠背2从内至外依次设有靠背骨架21、靠背发泡22和靠背蒙皮23,导气控制阀机构10固定在靠背骨架21上,靠背侧翼压力分布传感器5固定在靠背发泡22侧端面,导气控制阀机构10固定连接在靠背骨架22中横梁上,所述的座位3从内至外依次设有座位骨架31、座位发泡32和座位蒙皮33组成,导气控制阀机构10和ECU电子控制单元15固定在座位骨架31上,座位侧翼压力分布传感器6固定在座位发泡32侧端面。

所述的充气袋袋组8由六个小气袋组成,两两一组,三组各连接一根导气管,组成靠背导气管组11和座位导气管组12,左侧靠背导气管组11与导气控制阀机构 10左侧插口连接,右侧靠背导气管组11与导气控制阀机构 10与右侧插口连接,左侧座位导气管组12与导气控制阀机构 10左侧插口连接,右侧座位导气管组12与导气控制阀机构 10与右侧插口连接。

所述的转角控制机构7调节角度为0~30°。

所述的充气袋袋组8充气行程为5-35mm。

如图4所示,靠背,在靠背骨架调角器上边板左右内侧位置各布置一个传动电机,通过传动连杆总成与骨架侧翼上的转角控制机构连接,左右各连接一个。通过限位挡点控制转角机构调节范围0~30°。在转角机构支撑板外侧固定充气气袋组,充气行程5~35mm,左右各一组。在骨架横向支撑钢丝上固定导气控制阀机构。每组气袋伸出三根导气管并分别插入导气控制阀侧面的接口中,导气控制阀下端伸出的主导气管与骨架上的气泵总成相连。传动电机和气泵总成用导电线束组连接,伸出连接插头。然后套上靠背发泡,将压力分布传感器贴在侧翼位置的发泡上,最后包覆靠背蒙皮。

座位,与靠背使用的零部件基本一致,将两个传动电机分布固定在座骨架左右边板外侧,同时左侧传动电机并排布置一个气泵总成。左右侧传动电机各连接一组传动机构再与转角控制机构相连,调节角度范围0~30°。在左右转角机构支撑板外侧各固定一个充气气袋组,充气行程5~35mm。每个气袋组伸出三根导气管,分别接入导气控制阀机构两侧的插口中,并随其固定于座位骨架加强横梁上。导气控制阀前端与气泵总成相连。气泵总成和传动电机通过导电线束组一同连接在固定于座位骨架加强板上的ECU插口上,靠背上的导电线束连接插头也接于ECU上。然后套上座位发泡,在侧翼位置粘贴压力分布传感器。最后包覆座位蒙皮。

数据采集:需要采集35%,50%,75%,95%的男女人群在不同车速和不同路况,急加速急转弯,对侧翼压力分布传感器压力信息收集,通过电脑处理成集成信号于ECU中。目前欧美等汽车发达国家已有这方面的信息源。

设置调节逻辑:逻辑电源开关,手动激发开关、自动激发开关。为保证不同人群需要,这里有三种设置模式,①日常模式、②高速模式,③越野/运动模式。开启逻辑电源开关,自动激发逻辑启动,默认日常模式开启,根据驾驶人的坐姿对侧翼压力分布信息,侧翼调节以舒适为主。气泵电机启动按ECU的指令对气袋的三层气袋不同气量充气,当符合舒适压力分布值时气泵停止工作,导气控制阀关闭。靠背侧翼和座位侧翼气袋行程固定,侧翼硬度偏软。日常模式设定完成,整个过程在5~15秒内完成。高速模式:手动激发高速模式,或车速100千米/小时持续1分钟时,该模式自行启动。传动电机和气泵总成同时工作,气袋充气量适量增加,转动机构角度调节,增加侧翼对驾驶者的包裹程度,提高侧向支撑,仍然保持舒适。设定后电机和气泵停止工作,控制气阀关闭,转角机构啮合齿锁止。完成高速模式的设置,整个过程5~15秒,并不会影响驾驶者的行车。此模式下,压力传感器会每隔30分钟扫描下驾驶者的坐姿,从而判断是否激发调节开关,适量调节。越野/运动模式:手动激发该模式,或压力分布传感器感知人体对靠背侧翼压力突然增大明显≥400N时,此模式自行开启。调节后,侧翼最大程度包裹驾驶者,侧翼硬度增大,稍有压迫感。整个调节过程在5~10秒完成。

在自动激发逻辑下,三种调节模式自行按压力传感器反馈给ECU的指令循环切换调节。手动激发逻辑下,需要手动切换三种侧翼调节模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