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汽车顶棚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7480阅读:1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汽车顶棚把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汽车顶棚把手。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包括握柄、握柄两端的握柄座的轿车内顶棚把手,在车顶棚上的固定靠预先装配在握柄座上的弹性卡片与车顶棚上的卡口卡接安装,适应此种安装方式的连接结构,虽然简化了初始装配过程,但满足此种装配方式的弹性卡片在结构上和形状比较复杂,握柄座上与弹性卡片装配位置的结构和形状也较复杂,导致制造成本偏高。与车体连接牢固性差,而且一旦安装在汽车顶棚上,只能做破坏性拆卸,不利于维修、更换,现有技术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201420202903.3的一种汽车顶棚把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现有把手的U形握柄、以及铰接在握柄两端的两个握柄座、一端握柄座中的阻尼块、另一端握柄座内的复位弹簧、所作的改进是:在握柄座上设螺钉穿过孔,在握柄座朝向握柄一侧有螺钉帽隐蔽槽,螺钉帽隐蔽槽口上有封盖。

但是现有的汽车顶棚把手还存在着在急刹车时人们抓住把手会对人的胳膊造成一定的危害,不方便起到缓冲作用,在夏天时人们把握把手时容易出汗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的汽车顶棚把手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顶棚把手,以解决现有的汽车顶棚把手在急刹车时人们抓住把手会对人的胳膊造成一定的危害,不方便起到缓冲作用,在夏天时人们把握把手时容易出汗的问题。一种新型的汽车顶棚把手,包括连接弹簧,把手主体,防护套,通孔,连接页,连接槽,连接杆和缓冲座,所述的连接弹簧套接在把手主体左下部的连接槽内的连接杆上;所述的防护套套接在把手主体的外侧;所述的通孔开设在连接页上;所述的连接页插接在把手主体左右两侧的连接槽内;所述的连接槽分别开设在把手主体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连接杆安装在连接页的下部;所述的缓冲座安装在把手主体的下部;所述的缓冲座包括座体,连接孔,固定孔,转轴,转杆,挡板,缓冲绳,连接板和复位弹簧,所述的连接孔分别开设在连接板的两端和挡板上;所述的固定孔开设在转轴上;所述的转轴套接在转杆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转杆固定在座体的内部上方;所述的挡板固定在座体内部下方;所述的缓冲绳通过固定孔缠绕在转轴上;所述的连接板通过缓冲绳安装在转轴的下部;所述的复位弹簧通过连接孔设置在挡板与连接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套包括防滑层,吸汗层和防静电层,所述的防滑层,吸汗层和防静电层依次排列;所述的防滑层缝接在吸汗层的外侧;所述的吸汗层缝接在防静电层的外侧;所述的防静电层套接在把手主体上。

优选的,所述的防滑层具体采用尼龙布层。

优选的,所述的吸汗层具体采用纯棉层。

优选的,所述的防静电层具体采用防静电绸层。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绳具体采用钢丝绳。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板具体采用T形不锈钢板。

优选的,所述的挡板设置有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汽车顶棚把手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尼龙布层的设置,有利于提高防滑效果,防止打滑。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纯棉层的设置,有利于在夏天人们抓握把手出汗时,能够将汗液吸收掉,提高舒适程度。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静电绸层的设置,有利于提高防静电效果,防止吸附灰尘。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钢丝绳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固定效果,不易被拉断。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T形不锈钢板的设置,有利于增加连接性能,防止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挡板的设置,有利于防止连接板在受到较大的拉力时被拉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连接弹簧,2-把手主体,3-防护套,31-防滑层,32-吸汗层,33-防静电层,4-通孔,5-连接页,6-连接槽,7-连接杆,8-缓冲座,81-座体,82-连接孔,83-固定孔,84-转轴,85-转杆,86-挡板,87-缓冲绳,88-连接板,89-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汽车顶棚把手,包括连接弹簧1,把手主体2,防护套3,通孔4,连接页5,连接槽6,连接杆7和缓冲座8,所述的连接弹簧1套接在把手主体2左下部的连接槽6内的连接杆7上;所述的防护套3套接在把手主体2的外侧;所述的通孔4开设在连接页5上;所述的连接页5插接在把手主体2左右两侧的连接槽6内;所述的连接槽6分别开设在把手主体2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连接杆7安装在连接页5的下部;所述的缓冲座8安装在把手主体2的下部;所述的缓冲座8包括座体81,连接孔82,固定孔83,转轴84,转杆85,挡板86,缓冲绳87,连接板88和复位弹簧89,所述的连接孔82分别开设在连接板88的两端和挡板86上;所述的固定孔83开设在转轴84上;所述的转轴84套接在转杆85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转杆85固定在座体81的内部上方;所述的挡板86固定在座体81内部下方;所述的缓冲绳87通过固定孔83缠绕在转轴84上;所述的连接板88通过缓冲绳87安装在转轴84的下部;所述的复位弹簧89通过连接孔82设置在挡板86与连接板88之间。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套3包括防滑层31,吸汗层32和防静电层33,所述的防滑层31,吸汗层32和防静电层33依次排列;所述的防滑层31缝接在吸汗层32的外侧;所述的吸汗层32缝接在防静电层33的外侧;所述的防静电层33套接在把手主体2上。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滑层31具体采用尼龙布层。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吸汗层32具体采用纯棉层。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静电层33具体采用防静电绸层。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绳87具体采用钢丝绳。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板88具体采用T形不锈钢板。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挡板86设置有两个。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人们在急刹车时由于惯性的原因人体会向前倾这时人们抓住把手主体2,通过把手主体2带动连接板88拉出,连接板88再拉动缓冲绳87,缓冲绳87转动带动转轴84旋转起到缓冲作用,人们松开把手时复位弹簧89将连接杆88弹回进行复位,在夏天人手出汗时吸汗层32能够将人体出的汗液吸收掉。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