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装置、终端设备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976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支架装置、终端设备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架装置、终端设备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方便用户在车内使用终端设备,将用户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简称为CPE)终端产品应用到各种大巴、公交车等移动的交通工具上也很迫切。由于移动交通工具的移动性,因此,将终端设备固定安装就成了一个问题,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不易固定,容易造成终端设备损坏的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相关技术中并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架装置、终端设备及车辆,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不易固定安装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架装置,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支架主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连接的挡板;底座,底座与支架主体固定连接,底座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对地设置。

可选地,第一凹槽内填充有第一缓冲部。

可选地,第一缓冲部的材料包括以下之一:硅胶,塑胶,热电塑料聚氨酯橡胶TUP。

可选地,第二凹槽内填充有第二缓冲部。

可选地,第二缓冲部的材料包括以下之一:硅胶,塑胶,热电塑料聚氨酯橡胶TUP。

可选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其中,第一挡板设置在第一凹槽的一端;第二挡板设置在与第一挡板对应的第一凹槽的另一端。

可选地,支架主体上设置第一挡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支架主体上设置第二挡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

可选地,第一凹槽内设有加强筋;环形卡箍穿过卡箍安装孔与加强筋固定连接,其中,卡箍安装孔设置在加强筋上。

可选地,底座的一端设有第三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对应的底座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安装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支架装置,支架装置为上述任一项的支架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为上述的终端设备。

通过本实用新型,由于将终端设备安装在支架主体与底座构成的支架装置中,其中,支架主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支架主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连接的挡板;底座与支架主体固定连接,底座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对地设置。将终端设备进行了固定,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终端设备不易固定的问题,达到有效的固定终端设备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示意图(三);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示意图(四);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支架主体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支架主体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支架主体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支架主体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卡箍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卡箍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卡箍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卡箍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卡箍和支架主体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卡箍和支架主体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卡箍和支架主体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 意图(三);

图2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卡箍和支架主体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2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卡箍和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卡箍和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卡箍和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2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卡箍和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2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支架主体安装孔和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支架主体安装孔和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支架主体安装孔和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3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支架主体安装孔和底座安装孔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四)。

附图标记:

10-支架主体;11-第一凹槽;12-挡板;121-第一挡板;122-第二挡板;131-第一安装孔;132-第二安装孔;14-加强筋;141-卡箍安装孔;20-底座;21-第二凹槽;221-第三安装孔;222-第四安装孔;30-第一缓冲部;40-环形卡箍;50-第二缓冲部;60-螺钉;70-终端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应用在终端设备70以及移动交通工具上的支架装置,图1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a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装置,可以将终端设备70安装在支架主体10与底座20构成的支架装置中,其中,支架主体10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1,支架主体10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11连接的挡板12;底座20与支架主体10固定连接,底座20上开设有第二凹槽21,第二凹槽21与第一凹槽11相对地设置。

下面结合图1b至图31,对本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优选地,通过如图1b中所示的部件,在支架主体10(可以是塑胶外壳)的第一凹槽11中填充上第一缓冲部30包括的两个支架主体软胶,并在底座20中的第二凹槽21中填充上第二缓冲部50包括支架底座软胶。如图2所示,先将终端设备70设置在支架主体10的第一凹槽11中,然后将终端设备70设置在底座20中的第二凹槽21中,并将支架主体10与底座20连接。完整的安装如图3所示。图7是单独的支架主体10与底座20的组合示意图。将终端70设置在支架主体10与底座20中,对终端设备70进行固定。其中,支架主体10与底座20之间可以是接合连接,也可以是不接合连接。通过上述支架装置对终端设备70的固定,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终端设备70不易固定的问题,达到有效的固定终端设备70的效果。

如图4所示,利用两个螺钉60分别穿过第一安装孔131和第二安装 孔132将支架主体10与底座20的组合固定到车辆上。或者是利用两个环形卡箍40将支架设备固定在车辆上,如图5所示,是利用卡箍40进行固定的安装侧视图。如图6所示,是利用通过穿过底座20上的第三安装孔221与第四安装孔222将支架装置固定在车辆上,并利用卡箍40进行固定的安装俯视图。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1内填充有第一缓冲部30。如图1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缓冲器30包括两片支架主体软胶,支架主体软胶的形状与第一凹槽11两端的支架相同。可以将两片支架主体软胶粘贴在第一凹槽11中,也可以进行填充,以达到更好的固定终端设备70的效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缓冲部30的材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硅胶,塑胶,热电塑料聚氨酯橡胶TUP。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硅胶,塑胶,TUP中的一种,也可以将硅胶,塑胶,TUP组合使用,使用上述材料制成的第一缓冲部30可以有效的减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冲击,减少其对终端设备70结构可靠性的影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凹槽21内填充有第二缓冲部50;如图1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缓冲部50包括一个底座软胶,底座软胶的形状大小与第二凹槽21相同,可以将底座软胶粘贴在第二凹槽21中,也可以填充,将终端设备70安装在第二凹槽21中,可以将有效的固定终端设备70。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缓冲部50的材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硅胶,塑胶,热电塑料聚氨酯橡胶TUP。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缓冲部50的材料可以是硅胶,塑胶,TUP中的一种,也可以将硅胶,塑胶,TUP组合使用,使用上述材料制成的第二缓冲部50可以有效的减缓车辆在中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冲击,减少其对终端设备70结构可靠性的影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挡板12包括第一挡板121与第二挡板122;其中,上述第一挡板121设置在第一凹槽11的一端;上述第二挡板 122设置在与第一挡板121对应的第一凹槽11的另一端。如图1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挡板121与第二挡板122可以将终端设备70固定在第一凹槽11中,终端设备70卡在第一挡板121与第二挡板122中,可以有效的防止终端设备70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从支架装置中被抛出。上述第一挡板121与第二挡板122可以是“L”型或者是“U”型,起到阻挡终端设备70的作用即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支架主体10上设置第一挡板121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孔131;上述支架主体10上设置第二挡板122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132。如图1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两个螺钉分别穿过上述第一安装孔131与第二安装孔132将支架装置固定在车辆中。也可以使用第一安装孔131或者第二安装孔132将支架装置进行固定,或者是更多的安装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安装。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凹槽11内设有加强筋14;环形卡箍40穿过卡箍安装孔141与所述加强筋14固定连接,其中,上述卡箍安装孔141设置在所述加强筋14上。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卡箍40可以是扁平状的钢板,穿过卡箍安装孔141与加强筋14后形成环形卡箍40将支架装置固定连接在车辆中。如图1b所示,环形卡箍40至少包括一个,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安装。固定环形卡箍40的装置可以是螺钉或者是焊接的方式。加强筋14可以设置多条,各条之间形成卡箍安装孔141,以方便环形卡箍40的固定安装。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底座20的一端设有第三安装孔221,与所述第三安装孔221对应的所述底座20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安装222。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螺钉穿过第三安装孔221与第四安装222将底座20与支架主体10连接。还可以通过粘贴、焊接或者是悬浮的方式将底座20与支架主体10进行固定连接。底座20与支架主体10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增加了用户使用的灵活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70,包括支架 装置,支架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70可以使电视、电脑等需要固定的终端设备7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终端设备70,终端设备70为上述所述的终端设备70。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将终端设备70固定在车辆中,有效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终端设备70在行驶的车辆中不易固定的问题,有效的提供了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1

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在大巴或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上使用的终端设备70的车载固定支架装置。

如图1b所示,本车载固定支架装置包括:

A:支架主体塑胶外壳(对应于上述中的支架主体10),支架的基本固定结构,车载终端(对应上述中的终端设备70)可装入其中,提供主要的支撑固定功能。支架上有螺钉安装孔(对应于上述中的第一安装孔(131)、第二安装孔(132)),卡箍安装孔及限位加强骨位A2(对应于上述中的加强筋14),方便整个支架装置可靠的固定安装到交通工具上。

B:支架主体软胶(对应于上述中的第一缓冲部30,数量若干块),需要装入支架主体塑胶外壳里,主要起到紧固装入的车载终端,减缓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保护车载终端。

C:支架底座塑胶外壳(对应于上述中的底座20),支架的基本固定结构,车载终端可装入其中,提供主要的支撑功能。支架上有螺钉安装孔C1(对应于上述中的第三安装孔221,第四安装孔222),方便整个支架装置可靠固定安装到交通工具上。

D:支架底座软胶(对应于上述中的第二缓冲部50数量若干块),需要装入支架底座塑胶外壳C里,主要起到紧固装入的车载终端,减缓交通 工具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保护车载终端。

E:螺钉(对应于图1b中的螺钉60),将装有CPE终端产品的支架主体塑胶外壳A和支架底座塑胶外壳C锁合紧固,成为一个整体装置。

F:卡箍(对应于上述中的环形卡箍40),通过卡箍安装孔及限位加强骨位A2,将整个装置(包括车载固定支架和CPE终端产品)安装固定到交通工具上的,可以安装到各种横杆和竖杆上。

通过图2、图3可以看到CPE终端产品安装到车载固定支架装置上整体组合效果。车载终端G(对应图3中的终端设备70)装入支架主体(包括支架主体塑胶外壳A和支架主体软胶B),支架底座(包括支架底座塑胶外壳C和支架底座软胶D)用螺钉E(对应于图1b中的螺钉60)锁合到支架主体10上。

如图4至图7所示,车载固定支架装置在交通工具上的固定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方式:

方式一,螺钉60穿过支架主体塑胶外壳A上的螺钉孔A1(对应于第一安装孔131)将整个支架装置和CPE终端产品(整体组合效果参考图4)固定到交通工具上。

方式二,螺钉60穿过支架底座塑胶外壳C上的螺钉孔C1(对应于第三安装孔221)将整个支架装置和CPE终端产品(整体组合效果参考图6)固定到交通工具上。

方式三,卡箍F穿过支架主体塑胶外壳A上的卡箍安装孔(对应于图1b中的卡箍安装孔141)及限位加强骨位A2(对应于上述中的加强筋14)将整个支架装置和CPE终端产品(整体组合效果参考图5、图7)固定到交通工具上。

此车载固定支架装置可以通过图4至图7所示的三种固定方式的任一种方式将车载终端固定到交通工具上。

具体实施例2: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车载固定支架装置的本身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此方案所说明的支架主体和支架底座两主要部分,其中支架主体也可以不带支架主体软胶,支架底座也可以不带支架底座软胶,车载固定支架装置安装方式使用包括此方案所描述的其中一种方式或任两种方式的组合或三种方式,均可以视为此方案的描述范围。

图8是单独使用支架主体塑胶外壳A上的螺钉孔A1固定方式的示意图,图9是安装的侧视图,图10是安装的底座的俯视图,图11为安装前的支架主体的示意图。具体安装如下:单独使用支架主体塑胶外壳A上的螺钉孔A1(对应于上述中的第一安装孔131与第二安装孔132)固定方式中,支架主体10包括支架主体塑胶外壳A(带有螺钉安装孔A1,不带卡箍安装孔及限位加强骨位A2)和若干块支架主体软胶B。支架底座包括支架底座塑胶外壳C(不带螺钉安装孔C1)和若干块支架底座软胶D。将CPE终端(图8至图11中未示出)装入支架装置中,通过螺钉穿过螺钉孔A1将整个支架装置安装固定到交通工具上。

图12至图15所示,单独使用支架底座塑胶外壳C上的螺钉孔C1(对应上述中的第三安装孔221和第四安装孔222)固定方式中,支架主体10包括支架主体塑胶外壳A(不带螺钉安装孔A1,不带卡箍安装孔及限位加强骨位A2)和若干块支架主体软胶B。支架底座包括支架底座塑胶外壳C(带有螺钉安装孔C1)和若干块支架底座软胶D。将CPE终端(图12至图15中未示出)装入支架装置中,通过螺钉穿过螺钉孔C1将整个支架装置安装固定到交通工具上。

图16至图19所示,单独使用卡箍F穿过支架主体塑胶外壳A上的卡箍安装孔及限位加强骨位A2固定方式的中,支架主体包括支架主体塑胶外壳A(不带螺钉安装孔A1,带有卡箍安装孔及限位加强骨位A2)和若干块支架主体软胶B。支架底座包括支架底座塑胶外壳C(不带螺钉安装孔C1)和若干块支架底座软胶D。将CPE终端(图16至图19中未示出) 装入支架装置中,通过单独使用卡箍F穿过支架主体塑胶外壳A上的卡箍安装孔及限位加强骨位A2固定到交通工具上。

图20至图23所示,使用卡箍F和支架主体塑胶外壳A上的螺钉孔A1组合固定方式的中,支架主体包括支架主体塑胶外壳A(带有螺钉安装孔A1,带有卡箍安装孔及限位加强骨位A2)和若干块支架主体软胶B。支架底座包括支架底座塑胶外壳C(不带螺钉安装孔C1)和若干块支架底座软胶D。将CPE终端(图20至图23中未示出)装入支架装置中,通过使用卡箍F穿过支架主体塑胶外壳A上的卡箍安装孔及限位加强骨位A2或者通过螺钉穿过螺钉孔A1将整个支架装置安装固定到交通工具上。

图24至图27所示,使用卡箍F和支架底座塑胶外壳C上的螺钉孔C1组合固定方式的中,支架主体包括支架主体塑胶外壳A(不带螺钉安装孔A1,带有卡箍安装孔及限位加强骨位A2)和若干块支架主体软胶B。支架底座包括支架底座塑胶外壳C(带有螺钉安装孔C1)和若干块支架底座软胶D。将CPE终端(图24至图27中未示出)装入支架装置中,通过使用卡箍F穿过支架主体塑胶外壳A上的卡箍安装孔及限位加强骨位A2或者通过螺钉穿过螺钉孔C1将整个支架装置安装固定到交通工具上。

图28至图31所示,使用支架主体塑胶外壳A上的螺钉孔A1和支架底座塑胶外壳C上的螺钉孔C1组合固定方式的中,支架主体包括支架主体塑胶外壳A(带有螺钉安装孔A1,不带卡箍安装孔及限位加强骨位A2)和若干块支架主体软胶B。支架底座包括支架底座塑胶外壳C(带有螺钉安装孔C1)和若干块支架底座软胶D。将CPE终端(图28至图31中并未示出)装入支架装置中,通过螺钉穿过螺钉孔A1将整个支架装置安装固定到交通工具上或者通过螺钉穿过螺钉孔C1将整个支架装置安装固定到交通工具上。

通过上述实施例,车载固定支架装置可以使类似的终端产品在交通工具上可靠的固定安装,和重新设计终端的车载外壳相比,安装方式更加多样灵活,根据不同的载体选择不同的安装方式,还可以兼容多种相似外形 尺寸的终端产品,更加节省成本。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