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刹踏板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2238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刹踏板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油门踏板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固定牢固、质量轻的脚刹踏板支撑架。



背景技术:

油门踏板是内燃机上控制燃料供量的装置。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者通过控制其踩踏量,来控制发动机进气量,从而控制发动机的转速。现在汽车的油门踏板有“地板式”和“悬挂式”两种,在本质功能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地板式踏板由于转轴位于踏板底部,因此脚掌可以全部踩上去,而踏板本身也就是一个支点,小腿和脚踝能更轻松的控制踏板,相应地提升了脚下控制踏板的精度,减少了疲劳感,而配合手动变速器,地板式踏板还能很轻易地做出技术动作;相反,悬挂式油门踏板由于转轴位于支架顶端,下部结构相对要简单(单薄)一点,因此这也使得它的踩踏方式更轻巧,而且在设计上可以将踏板支架做成铁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省掉成本,因此一般的厂商更喜欢选用这种踏板。

相对于地板式踏板而言,悬挂式油门踏板由于只能给前脚掌提供支点,因此长时间驾驶小腿会比较僵硬,也就是大多数人抱怨的悬挂式踏板开久了很累,并且就导致它的控制精度不如地板式踏板,而且也不能很方便地做出动作。从车辆设计角度来看,一般车身高大的SUV多选用悬挂式油门踏板,这是因为它的仪表台安装位比较高,坐姿也比较高,使用地板式踏板并不一定会适用所有驾驶人群,可能会导致人机工程不合理。

汽车油门踏板安装支架要求质量轻,减少油耗,固定牢固,适合长期使用。需要一种固定牢固、质量轻的脚刹踏板支撑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牢固、质量轻的脚刹踏板支撑架。

一种脚刹踏板支撑架,包括:

固定臂,所述固定臂和转动盘为一体,所述固定臂为弧形,周边设有凸起边,靠近转动盘一侧横向宽度大,远离转动盘一侧在纵向下沉,所述转动盘的中心设置转动孔;

第二延伸边,所述第二延伸边位于固定臂和转动盘的连接处,并向外延伸,与固定臂的端部朝向相同,所述转动盘上与固定臂对应的另一侧,远离第二延伸边的位置设置第一延伸边,所述第一延伸边靠近第二延伸边的一侧设置挡边,所述挡边侧面设置挡边,所述挡边延伸方向和固定臂下沉方向一致,为L形;

所述固定臂上设有减重孔,所述转动盘的转动孔四周设置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外侧设置限位槽。

所述挡边和挡边分别固定在突出边上。

所述挡边的L形内侧朝向固定臂。

所述减重孔的数量为两个,沿着固定臂分布。

所述限位槽为圆弧,与转动盘转动孔同心,弧长小于半圆弧。

所述转动盘转动孔周围设有四个固定孔,所述第二延伸边设有四个排列的固定孔,所述第一延伸边上设有两个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固定臂和转动盘为一体,固定臂为弧形,周边设有凸起边,靠近转动盘一侧横向宽度大,远离转动盘一侧在纵向下沉,转动盘的中心设置转动孔;第二延伸边位于固定臂和转动盘的连接处,并向外延伸,与固定臂的端部朝向相同,转动盘上与固定臂对应的另一侧,远离第二延伸边的位置设置第一延伸边,第一延伸边靠近第二延伸边的一侧设置挡边,挡边侧面设置挡边,挡边延伸方向和固定臂下沉方向一致,为L形;固定臂上设有减重孔,转动盘的转动孔四周设置固定孔,固定孔的外侧设置限位槽。本实用新型固定牢固、质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1、固定臂,2、转动盘,3、第一延伸边,4、第二延伸边,5、挡边,6、减重孔,7、限位槽,8、固定孔,9、挡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脚刹踏板支撑架,包括:固定臂1,固定臂1和转动盘2为一体,固定臂1为弧形,周边设有凸起边,靠近转动盘2一侧横向宽度大,远离转动盘2一侧在纵向下沉,转动盘2的中心设置转动孔;第二延伸边4,第二延伸边4位于固定臂1和转动盘2的连接处,并向外延伸,与固定臂1的端部朝向相同,转动盘2上与固定臂1对应的另一侧,远离第二延伸边4的位置设置第一延伸边3,第一延伸边3靠近第二延伸边4的一侧设置挡边9,挡边9侧面设置挡边5,挡边5延伸方向和固定臂1下沉方向一致,为L形;固定臂1上设有减重孔6,转动盘2的转动孔四周设置固定孔8,固定孔8的外侧设置限位槽7。

挡边5和挡边9分别固定在突出边上。挡边5的L形内侧朝向固定臂1。减重孔6的数量为两个,沿着固定臂1分布。限位槽7为圆弧,与转动盘2转动孔同心,弧长小于半圆弧。转动盘2转动孔周围设有四个固定孔8,第二延伸边4设有四个排列的固定孔8,所述第一延伸边3上设有两个固定孔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