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刹车自动调压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1160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刹车继动阀自动调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刹车自动调压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1020298442.6公开的汽车刹车自动调压控制器,因设计结构不合理,仅能起到对继动阀内的压力进行缓冲,以防止刹车抱死,而无法对继动阀内的气压达到调压,实现紧急制动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将上腔室内的压力及时排出,以防止气压在上腔室内形成内压,保证良好的紧急刹车制动效果的刹车自动调压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刹车自动调压控制器,设置于汽车刹车继动阀体上,包括有上盖和外壳体,在外壳体的上部内螺接有上盖,所述外壳体中部一体设置有定位台肩,定位台肩上覆设有膜片,膜片的上面构成上腔室,膜片的下面为下腔室,穿过外壳体设置有与下腔室相连通的出气通道和进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和进气通道分别与刹车继动阀的上下腔室连通,上盖上设置与内部腔室连通的卸压孔,在上盖内设置有压簧,在压簧的顶端与上盖之间设置有垫片,在外壳体内的空腔中部一体设置有突出的定位台肩,穿过膜片设置有与膜片一体连接的通气中空连杆,在膜片上方的中空连杆外壁上套设有承托盘,压簧下端与承托盘相接触,膜片下面与腔室内的定位台肩相接触,在膜片下方的腔室内设置有T形活塞,在T形活塞的下面设置有空心连接柱管,活塞的下部套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设置于连接柱管顶端。

进一步的,在上盖外一体设置有外六角的凸起。

进一步的,在上盖外部设置有覆盖卸压孔的防尘帽。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托盘中心为平面圆盘,其边缘向上折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穿过上壳体,在活塞上方的下腔室内设置有出气通道,穿过下壳体,在连接柱管下方的下腔室内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说的出气通道和进气通道分别与刹车继动阀的上下腔室连通。

进一步的,在连接柱管上套设有与上下壳体腔壁分别接触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刹车自动调压控制器,通过将上腔室内的压力及时排出,以防止气压在上腔室内形成内压,保证良好的紧急刹车制动效果的刹车自动调压控制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刹车自动调压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1-上盖 2-上壳体 3-垫圈 4-膜片 5-中空连杆 6-回位弹簧 7-下壳体 8-连接柱管 9-进气通道 10-密封圈 11-活塞 12-出气通道 13-承托盘 14-压簧 15-卸压孔 16-防尘盖 17-垫片 18-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刹车自动调压控制器,设置于汽车刹车继动阀体上,包括有上盖1和外壳体,所说的外壳体包括有内部连通的上壳体2和下壳体7构成,在上壳体2上部内螺接有上盖1,穿过上盖1与内部腔室连通设置有卸压孔15,在上盖1外部设置有覆盖卸压孔15的防尘帽,以防止沙尘进入内部腔室堵塞气孔,在上盖1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外六角的凸起18,以便于对上盖1进行装卸操作,在上壳体2内一体设置有定位台肩,在定位台肩上覆设有膜片4,所说的膜片4将外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穿过膜片4一体设置中空连杆5。紧贴膜片4上方,在中空连杆5的外壁上套设有承托盘13,所述承托盘13为一圆形金属盘,覆盖于膜片4中心位置,在承托盘13外的膜片4上放置有垫圈3,可通过与上盖1的配合压紧膜片4,以保证上腔室与下腔室之间的气密性。在承托盘13上方设置有压簧14,所述的承托盘13中心为平面圆盘,其边缘向上折起以避免压簧14位置的偏移。压簧14的上端与上盖1的内顶面之间设置有垫片17,通过垫片17以调节压簧14对膜片4的压力,从而控制调压的阀值,膜片4下方的中空连杆5穿过定位台肩区域,并与下腔室内的活塞11相接触,所说的活塞11整体呈T型,在活塞11下方的腔室内设置有空心连接柱管8,在活塞11与连接柱管8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6,所说的连接柱管8用于将上壳体2与下壳体7相支撑连接,在连接柱管8的上下两端分别套设置有密封圈10,两密封圈10分别与上壳体2及下壳体7的内壁相接触,穿过上壳体2,在活塞11上方的下腔室内设置有出气通道12,穿过下壳体7,在连接柱管8下方的下腔室内设置有进气通道9,所说的出气通道12和进气通道9分别与刹车继动阀的上下腔室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刹车自动调压控制器,通过将上腔室内的压力及时排出,以防止气压在上腔室内形成内压,保证良好的紧急刹车制动效果的刹车自动调压控制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