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116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动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的气制动系统是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核心模块,其性能直接决定车辆制动控制系统能否稳定、准确、可靠的实现制动力的控制,对轨道车辆的运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3407438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活塞式气控阀,它包括阀体,阀体上开有阶梯盲孔并内装有阀门座,阀门座内装有阀杆,阀杆设有密封环槽,密封环槽内装有K型密封圈,阀杆上表面与阀盖内表面之间形成进气腔,进气腔对阀杆上端面的受力面积大于输入口对阀杆下端面的受力面积。该技术方案通过对控制口进气压力的微调来实现管路的通断,工作性能稳定。对活塞式气控阀的结构进一步优化设计,使活塞式气控阀应用于轨道车辆制动控制系统中,气路更为通畅,整体结构更加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车辆气制动系统的活塞式气控阀,在阀体上设置一控制口;当控制口不进气时,输入口与输出口之间的流道被截断;当控制口进气时,输入口与输出口之间的流道被接通。通过控制口自动实现气路通道的切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装置有阀盖,所述阀体内装置有阀门座,所述阀门座内装置有阀杆,所述阀杆下部装置有阀门硫化组件,所述阀体右侧的端面上部开设有控制口,所述控制口用于自动实现气控阀气路通道的切换;所述阀盖内端面与阀门座上端面之间设置有 K形圈一,所述 K形圈一装置在阀杆顶部的环槽中,所述阀门座上端面的环槽中还设置有K形圈二,所述K形圈一和所述K形圈二用于减少低压下的阀盖、阀杆、阀门座之间运动摩擦阻力。

优选的是,所述阀盖、阀杆、阀门座、阀门硫化组件、阀体部件之间的密封通过O型圈实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杆顶端与所述阀盖内端面之间形成腔室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杆顶部的环槽下端面与所述阀门座上端面之间形成腔室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杆上装置有弹簧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弹簧一设置在阀杆顶部环槽下端面与阀门座上端面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弹簧一与阀门座上端面之间还设置有挡圈和压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门硫化组件的内端面通过设置弹簧二与阀杆固定装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体右侧的端面下部开设有输入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体右侧的端面中部开设有输出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弹簧一采用通过精密计算和校验选择的弹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弹簧二采用通过精密计算和校验选择的弹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体通过销孔安装圆柱销,避免气控阀安装失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体一侧端面开设有至少一个销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阀体安装有至少一个圆柱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采用板式安装方式进行各部件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轨道车辆气制动系统的活塞式气控阀,主要由阀盖、阀门座、阀体、阀门硫化组件、阀杆部件连接构成。通过在阀体右侧的端面上部开设控制口,实现气控阀气路通道的自动切换,当控制口不进气时,输入口与输出口之间的流道被截断,当控制口进气时,输入口与输出口之间的流道被接通。通过控制口自动实现气路通道的切换。阀盖内端面与阀门座上端面之间设置有 K形圈一, K形圈一装置在阀杆顶部的环槽中,阀门座上端面的环槽中还设置有K形圈二,K形圈一和所述K形圈二用于减少低压下的阀盖、阀杆、阀门座之间运动摩擦阻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使用方便:通过控制口Z,自动实现气路切换。

2、安全可靠:通过严谨的计算和实验验证,产品切换功能稳定。频繁运动部位用K形圈代替O形圈,减少低压下运动的摩擦阻力,增加使用寿命。

3、应用范围广:耐疲劳寿命和耐高低温性能,满足机车长期使用和恶劣环境下使用。

4、板式安装,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的阀体与阀门座及相关零部件装配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的阀体与阀门座及相关零部件装配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阀盖,2、K形圈一,3、弹簧一,4、阀杆,5、挡圈,6、压盖,7、K形圈二,8、阀门座,9、阀门硫化组件,10、弹簧二,11、阀体,I、腔室一,II、腔室二,P、输入口,A、输出口,Z、控制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克服气控阀在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在阀体上设置一控制口;当控制口不进气时,输入口与输出口之间的流道被截断;当控制口进气时,输入口与输出口之间的流道被接通。通过控制口自动实现气路通道的切换。K型圈代替传统O型圈,使密封效果更好,同时减少低压下阀杆运动的阻力。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它包括阀体11,阀体11上装置有阀盖1,阀体11内装置有阀门座8,阀门座8内装置有阀杆4,阀杆4下部装置有阀门硫化组件9,阀体11右侧的端面上部开设有控制口Z,控制口Z用于自动实现气控阀气路通道的切换。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阀盖1内端面与阀门座8上端面之间设置有 K形圈一2,K形圈一2装置在阀杆4顶部的环槽中,阀门座8上端面的环槽中还设置有K形圈二7,K形圈一2和所述K形圈二7用于减少低压下的阀盖1、阀杆4、阀门座8之间运动摩擦阻力。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阀盖1、阀杆4、阀门座8、阀门硫化组件9、阀体11部件之间的密封通过O型圈实现。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阀杆4顶端与所述阀盖1内端面之间形成腔室一I。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阀杆4顶部的环槽下端面与所述阀门座8上端面之间形成腔室二II。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阀杆4上装置有弹簧一3,所述弹簧一3设置在阀杆4顶部环槽下端面与阀门座8上端面之间。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弹簧一3与阀门座8上端面之间还设置有挡圈5和压盖6。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阀门硫化组件9的内端面通过设置弹簧二10与阀杆4固定装配。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阀体11右侧的端面下部开设有输入口P。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阀体11右侧的端面中部开设有输出口A。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阀杆4上设有小孔,所述小孔与腔室一I、腔室二II连通。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弹簧一3采用通过精密计算和校验选择的弹簧。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弹簧二10采用通过精密计算和校验选择的弹簧。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阀体11通过销孔安装圆柱销,避免气控阀安装失误。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采用板式安装方式进行各部件的连接。

轨道车辆用活塞式气控阀常用于气路之间流道的自动切换。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当控制口Z不进气时,输入口P与输出口A之间的流道被截断;当控制口Z进气时,输入口P与输出口A之间的流道被接通。通过控制口Z自动实现气路通道的切换。K形圈一2装置在阀杆4顶部的环槽中,阀门座8上端面的环槽中还设置有K形圈二7,K形圈一2和所述K形圈二7用于减少低压下的阀盖1、阀杆4、阀门座8之间运动摩擦阻力。

本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活塞式气控阀产品,其重要的结构创新是:通过控制口Z自动实现气路通道的切换;使用K型圈代替传统O型圈,使密封效果更好,同时减少低压下阀杆在阀体中运动的阻力。

本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活塞式气控阀产品,其实现方法:

控制口Z不进气时,阀杆4在弹簧一3的作用下被推倒最顶部,同时阀门硫化组件9在弹簧二10的作用下挤压阀门座8实现密封,输入口P与输出口A之间的通道被截断;

控制口Z进气时,气体通过阀体11内部通道迅速充满腔室一I,另外部分气体通过阀杆4上的小孔吹胀K形圈一2,实现密封,随着控制口Z气压的增加,阀杆4克服弹簧一3的弹力向下运动,当控制口Z气压达到特定值时,阀杆4接触阀门硫化组件9并推动其向下运动,此时输入口P与输出口A之间的通道被接通。

本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活塞式气控阀产品,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通过挡圈5将压盖6固定;

当控制口Z不进气时,阀杆4和阀门硫化组件9分别在弹簧一3和弹簧二10的作用下被顶在最上部;阀门硫化组件9与阀门座8挤压实现密封,此时输入口P进气、输出口A无输出;

当控制口Z进气时,气体通过阀体11内部通道迅速充满腔室一I,部分气体通过阀杆4上的小孔吹胀K形圈一2,使其具备密封功能;随着压力的增加,阀杆4逐渐克服弹簧一3的弹力开始向下运动,当气压达到特定值时,阀杆4接触阀门硫化组件9并带动其向下运动,此时输入口P进气、输出口A有输出,同时部分气体通过阀门座8上的小孔吹胀K形圈二7,使其具备密封功能。

本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活塞式气控阀产品,主要由阀体11、阀盖1、K形圈2、弹簧3、阀杆4、挡圈5、压盖6、K形圈7、阀门座8、阀门硫化组件9、弹簧10组成。通过控制口Z,自动实现气路切换,产品使用方便;产品各部件间的密封通过O形圈实现;通过精密计算和校验选择合适的弹簧,使其切换性能稳定;合理设计阀门形状和阀门硫化组件的橡胶硬度,增加产品的使用次数;频繁运动部位的密封使用K形圈代替O形圈来实现,能有效减少低压下运动部件的摩擦阻力,增加使用寿命;通过严谨的计算和实验验证,产品切换功能稳定安全可靠;应用范围广,耐疲劳寿命和耐高低温性能,满足机车长期使用和恶劣环境下使用;板式安装,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它包括阀体11,阀体11上装置有阀盖1,阀体11内装置有阀门座8,阀门座8内装置有阀杆4,阀杆4下部装置有阀门硫化组件9,阀体11右侧的端面上部开设有控制口Z,控制口Z用于自动实现气控阀气路通道的切换。阀盖1内端面与阀门座8上端面之间设置有 K形圈一2,所述 K形圈一2装置在阀杆4顶部的环槽中,所述阀门座8上端面的环槽中还设置有K形圈二7,所述K形圈一2和所述K形圈二7用于减少低压下的阀盖1、阀杆4、阀门座8之间运动摩擦阻力。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阀体11的其中一侧端面开设有至少一个销孔,阀体11安装有至少一个圆柱销,避免气控阀安装失误。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用于轨道车辆的活塞式气控阀为紧凑型设计结构,其公称通径为25mm。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