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舱导轨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557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动舱导轨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拉舱应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活动舱导轨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特殊用途的车辆中,车舱内承载的某些设备要求露天使用。通常将运输舱体设置为活动舱与固定舱相互配合的结构,在运输过程中,活动舱门关闭,保护承载仪器设备,使用时,活动舱体展开,以露出该设备,从而实现设备露天使用的要求。活动舱通过导轨与固定舱相连,通过导轨与滚轮的配合实现推拉,当活动舱关闭时,虽然雨水不会进入到舱体内部,但是砂尘会通过固定舱与活动舱时间较大的缝隙进入到舱体内部,对舱体内的环境造成影响。

现有防尘方法主要通过在固定舱上安装毛刷或加设异形件的方式,阻挡或延长砂尘进入到舱体内的路径,从而减少进入舱体内砂尘的数量,但是,毛刷存在较大间隙,且使用次数较多后,容易出现掉毛现象,掉落到滑轨上,影响滑轨滑动灵活性,增加异形件只能一定程度延长砂尘进入路径,如法完全阻挡砂尘。

公布号为CN 102182252 A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方舱底部壁板铰接处的密封装置,由型材一、型材二、铰链和密封件组成,型材一和型材二与密封件紧密配合实现密封,密封件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半圆形底部为安装部,半圆形圆周为密封部,型材一和型材二与铰链的铰接点位于型材一、二之间的上部,在重力作用下型材一、二与密封件紧密结合。

铰链和密封件的方式可以使两组件之间紧密结合,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应用在推拉舱导轨防尘装置时,可以达到较好的防尘效果,但是,在推拉舱导轨的防尘过程中,防尘装置应当在有效防尘的前提下,不影响活动舱在导轨上的运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遮盖导轨间隙、有效减少砂尘进入舱体内部,同时又不影响舱体相对滑动的一种活动舱导轨防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活动舱导轨防尘装置,包括支撑部件和密封部件;支撑部件包括支撑座和支撑杆;支撑座固定在固定舱顶端;支撑杆通过转轴固定连接在支撑座上,另一端为连接密封部件的自由端,密封部件可以通过支撑杆绕转轴转动;密封部件包括连接部和密封部;连接部设置有开口,支撑杆通过开口深入连接部;连接部另一端与密封部连接,密封部为封闭式结构。

在防尘过程中,将与支撑杆连接的密封部件绕转轴转动至靠近活动舱一侧,密封部件的密封部与活动舱内壁紧密接触,实现固定舱与活动舱间隙的密封,以达到良好的防尘效果。活动舱滑动时,通过手动方式,将密封部件转动至远离活动舱一侧,此时,活动舱可在导轨上自由滑动。

优选地,所述密封部件由高弹性塑胶结构制成,其高弹性和高摩擦力的特点,使得密封部件与活动舱的接触更为紧密,防尘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密封部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密封部为中空腔体结构。在密封状态下,密封部的顶端贴紧活动舱内壁,在支撑杆和活动舱的挤压下,密封部发生形变,中空腔体结构内的气体受到挤压,保证密封部与活动舱接触面接触紧密,有效防止砂尘进入舱体内,同时,保证支撑杆和密封部件在压力的作用下不会自动向上开启。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与支撑杆为可拆卸固定。使用时间过长后,密封部件发生老化、破损,使其密封效果变弱,连接部与支撑杆之间的可拆卸固定方式,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替换新的密封部件,保障推拉舱体的密封防尘效果。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截面为开口的U型结构,其U型结构开口处内侧设有倒钩状结构。支撑杆通过开口深入连接部,其倒钩状结构与支撑杆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可以有效防止支撑杆与连接部脱离,保障防尘装置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截面为开口的U型结构,其开口处内侧设有凸起状防滑结构。

优选地,其连接部开口处口径逐渐减小,内侧设置若干个凸起状防滑结构,凸起状防滑结构与支撑杆接触,并形成一定的挤压形变,有效防止支撑杆与连接部脱离,保障防尘装置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支撑杆的自由端深入U型结构底部,支撑杆上设置凸起,凸起与连接部的倒钩状结构卡合固定,使支撑杆和连接部的连接更稳固。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开口端一侧设置有伸出端,防尘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密封部与活动舱内壁接触防尘,同时,伸出端紧贴固定舱顶部,由连接部和密封部与推拉舱体构成的紧密贴合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砂尘进入舱体内部,同时,伸出端可以有效防止砂尘进入支撑杆与支撑座之间的轴接部分,避免轴接部分活动的灵活性受到砂尘影响。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与支撑座的连接方式为轴接或铰接,以实现密封部件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活动舱导轨防尘装置,结构设计简单,通过固定在支撑座上的支撑杆以及活动舱内壁的共同作用,使支撑杆和活动舱内壁之间的密封部受到挤压,发生形变,从而保证密封防尘效果,同时防尘装置不会在使用过程中自动打开;开启活动舱时,可以手动打开防尘装置,从而不影响活动舱的推拉;其连接部与支撑杆之间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可以随时更换破损或老化的密封部件,延长防尘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活动舱导轨防尘装置主视图;

图2—为图1中防尘导轨的防尘装置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防尘导轨的防尘装置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防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舱、2—活动舱、3—导轨、4—防尘装置、41—支撑座、42—支撑杆、421—凸起、43—连接部、431—伸出端、432—倒钩状结构、433—凸起状防滑结构、44—密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 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附图,一种活动舱导轨防尘装置,包括支撑座41、支撑杆42、连接部43和密封部44,支撑座41固定在固定舱1顶端,支撑杆42通过转轴固定连接在支撑座41上,连接部43设置有开口,支撑杆42通过开口深入连接部43,与连接部43可拆卸连接,连接部43另一端与密封部44连接,密封部44为封闭式结构。

防尘装置4设置在固定舱1顶部,支撑杆42与支撑座41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其铰接处可以转动。

连接部43截面为开口的U型结构,其U型结构开口处内侧各设有2组倒钩状结构432。支撑杆42的自由端深入U型结构底部,支撑杆42上设置凸起421,凸起421与连接部43的倒钩状结构432卡合固定。连接部43开口端一侧设置有伸出端431,防尘装置4处于关闭状态时,伸出端431紧贴固定舱1顶部,防止砂尘进入支撑杆42与支撑座41之间的轴接部分,保证轴向转动的灵活性。

密封部44件由高弹性塑胶材料制成,密封部44的截面为圆形,密封部44为中空腔体结构,中空腔体结构内充满空气,防尘装置4开启时,密封部44接触活动舱2内壁,在活动舱2和支撑杆42的共同作用下,密封部44受挤压发生形变,中空腔体结构内的气体被压缩后,具有回复原形状的回复弹力,同时,活动舱2和支撑杆42对密封部44还具有挤压形变力,使密封部44与活动舱2内壁的接触更加紧密,同时,支撑杆42和密封部44件不会自动弹起,与活动舱2内壁分离,保障良好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2

参照附图,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一种活动舱导轨防尘装置存在以下不同:

所述连接部43截面为开口的U型结构,其连接部43开口处口径逐渐减小,内侧设置若干个凸起状防滑结构433,凸起状防滑结构433与支撑杆42接触,并形成一定的挤压形变,有效防止支撑杆42与连接部43脱离,保障防尘装置4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在固定舱1顶面设置防尘结构,防尘过程中,将与支撑杆42连接的密封部44件绕转轴转动至靠近活动舱2一侧,密封部44件的密封部44与活动舱2内壁紧密接触,在支撑杆42和活动舱2的挤压下,密封部44发生形变,中空腔体结构内的气体受到挤压,保证密封部44与活动舱2接触面接触紧密,有效防止砂尘进入舱体内,同时,保证支撑杆42和密封部44件在压力的作用下不会自动向上开启。活动舱2滑动时,通过手动方式,将密封部44件转动至远离活动舱2一侧,此时,活动舱2可在导轨3上自由滑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