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自卸车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1442发布日期:2018-06-05 20:57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自卸车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斗,尤其是涉及一种矿用自卸车斗。



背景技术:

公知的,大型矿用自卸车被广泛应用于各大矿山,由于装载能力的提高,对装载矿料的箱斗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大型矿用自卸车在卸载矿料时,虽然车斗箱可以旋转 90°,但由于矿料的重力和粘性,需要人工进行清理卸载,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同时工作强度很大,需要至少 2个人同时操作才能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自卸车斗。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矿用自卸车斗,包括车斗本体,在车斗本体的前部设有铰接连接的前推板,在前推板的内面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头,在车斗本体后板的内面两侧分别设有气缸A,在气缸A与连接头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推杆,在车斗本体的下面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板和振动底座,所述振动底座呈“凸”形状,在中部凸面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排凹孔,所述上板包括中部板和铰接在中部板两侧的翻折板,在中部板的下面设有与多排凹孔相配合的多排凸头,在两侧的翻折板与振动底座两侧的凹陷面之间均设有气缸B。

所述的矿用自卸车斗,所述凹孔为半圆孔,所述凸头为小于凹孔直径的半圆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矿用自卸车斗,通过设置气缸A与推杆,卸矿料时推杆顶住连接头将前推板推开,便于下料,省去了人工打开推板,避免矿石滚落的危险,设置通过凹孔和凸头连接的底板和振动底座,凸头直径小于凹孔直径,在矿料下落时的振动带动底板和振动底座之间产生共振,从而加速矿料的下落,在两侧的翻折板与振动底座两侧的凹陷面之间均设有气缸B,便于顶升两侧的翻折板,使翻折板与中部板之间产生下滑角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卸料方便,不用人工即可完成自动卸料,有效保证了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振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推板;2、车斗本体;3、连接头;4、推杆;5、底板;6、气缸A;7、后板;8、翻折板;9、振动底座;10、气缸B;11、凹陷;12、凹孔。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3所述的矿用自卸车斗,包括车斗本体2,在车斗本体2的前部设有铰接连接的前推板1,在前推板1的内面两侧分别设有连接头3,在车斗本体2后板7的内面两侧分别设有气缸A6,在气缸A6与连接头3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推杆4,在车斗本体2的下面设有底板5,所述底板5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板和振动底座9,所述振动底座9呈“凸”形状,在中部凸面上间隔均匀的设有多排凹孔12,所述上板包括中部板和铰接在中部板两侧的翻折板8,在中部板的下面设有与多排凹孔12相配合的多排凸头,在两侧的翻折板8与振动底座9两侧的凹陷11面之间均设有气缸B10。

所述的矿用自卸车斗,所述凹孔为半圆孔,所述凸头为小于凹孔直径的半圆孔。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矿用自卸车斗,在使用时,通过气缸A6推动推杆4,卸矿料时推杆4顶住连接头3将前推板1推开,便于下料,省去了人工打开前推板1,避免矿石滚落的危险,通过凹孔12和凸头连接的底板5和振动底座9,凸头直径小于凹孔12直径,在矿料下落时的振动带动底板5和振动底座9之间产生共振,从而加速矿料的下落,在两侧的翻折板8与振动底座9两侧的凹陷11面之间均设有气缸B10,便于顶升两侧的翻折板8,使翻折板8与中部板之间产生下滑角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卸料方便,不用人工即可完成自动卸料,有效保证了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为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实用新型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