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单向阻尼机构的汽车内部饰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0895发布日期:2018-07-04 07:2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单向阻尼机构的汽车内部饰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部饰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单向阻尼机构的汽车内部饰件。



背景技术:

通常,汽车内部包括一些具有储物功能的饰件,例如位于前排座椅之间的扶手箱和位于仪表板下方的手套箱。这些饰件一般设计成包括旋转打开的门,例如手套箱,在打开时,手套箱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快速打开,可能会撞到使用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汽车厂商往往会在手套箱中加装阻尼机构,使得手套箱门在打开时受到阻尼作用缓慢翻转。但当关闭手套箱时,为了让使用者省力,要求此时阻尼不作用,因此需要一种能实现在一个运动方向(如翻转打开)上有阻尼作用,而在相反方向(翻转关闭)上没有阻尼作用的单向阻尼机构。

目前,市场上一般用在汽车内部饰件(如图13中的手套箱10)上的单向阻尼机构包括硅油阻尼20配合齿轨30的机构(如图14)或者空气单向阻尼机构(图上未示出)。这些机构一般装配在手套箱箱体的侧面,由于占用空间较大,会一定程度上减小手套箱的容积,同时当手套箱门打开时,从侧面一定角度可以看到单向阻尼机构,影响了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单向阻尼机构的汽车内部饰件,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内部饰件上的单向阻尼机构占用空间大和影响外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单向阻尼机构的汽车内部饰件,包括:基体;盖体,所述基体和所述盖体中的一个上设置有储物隔间,所述盖体相对于基体绕第一转轴在遮盖所述储物隔间的关闭位置和暴露所述储物隔间的打开位置之间运动;阻碍盖体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运动的单向阻尼机构,包括:双向阻尼和单向轴承。其中,所述单向轴承具有与所述双向阻尼啮合的齿。

所述双向阻尼固定在所述基体上,所述单向轴承固定在所述盖体上。

所述双向阻尼包括具有齿轮的硅油阻尼,所述齿轮与所述单向轴承的齿啮合。

所述单向轴承包括制动楔块轴承、滚珠轴承中的任何一种。

所述制动楔块轴承包括:内环、外环,以及夹设在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之间的制动楔块支架、制动楔块和弹簧圈。

所述齿设置为在所述外环的外侧面上沿周向延伸。

所述制动楔块支架上沿周向设有若干装配孔,每个所述制动楔块定位于所述制动楔块支架上的一个所述装配孔中。

每个所述制动楔块上具有一个朝向所述外环敞开的装配槽,所述弹簧圈装配于所述制动楔块的装配孔中。

在所述弹簧圈的作用力下,每个所述制动楔块的外圆弧面与所述外环的内圆弧面相切匹配,每个所述制动楔块的内圆弧面与所述内环的外圆弧面相切匹配。

所述单向阻尼机构还包括被设置为花键轴的第二转轴,使得所述单向轴承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盖体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基体和盖体并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心。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单向棘齿以及单向轴承的组合提供了一种仅沿一个方向旋转时有阻尼效果,而沿相反方向旋转时没有阻尼效果的单向阻尼结构,通过将该单向阻尼机构巧妙设计在手套箱上,实现了一种开启有阻尼效果,关闭无阻尼效果的手套箱,并且该单向阻尼机构的空间足够小,不占用手套箱的容积,并且操作手套箱时外部不可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单向阻尼机构的手套箱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单向阻尼机构的手套箱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如图4所示的具有单向阻尼机构的手套箱关闭状态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如图5所示的手套箱上的单向阻尼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单向阻尼机构的总成图;

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单向阻尼机构的分解图;

图9是与图8相反方向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单向阻尼机构的分解图;

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单向阻尼机构中的制动楔块的不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单向阻尼机构中的制动楔块、制动楔块支架和弹簧的装配关系图;

图1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单向阻尼机构的剖视图;

图13是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单向阻尼机构中的手套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现有技术中的单向阻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12,其中,图1和图2示出了车辆V,其包括带有仪表板I和位于仪表板I下侧的手套箱G的内部。以储物隔间布置在盖体上的手套箱为例,如图3和图4所示,手套箱G包括基体1和相对于基体1绕第一转轴2转动的盖体3。基体1可以装配到仪表板I的骨架上,也可以集成到仪表板I的骨架上。盖体3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物件的储物隔间30,可以想到的是,储物隔间30也可以设置在基体1上。盖体3配置为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转动,如图4所示,在关闭位置时,盖体3遮盖储物隔间30,使其不可见;在打开位置时,盖体3暴露储物隔间30,便于用户存放和拿取储物隔间30中的物品。如图5所示,单向阻尼机构4布置在手套箱G的底部中间位置,用于提供阻碍盖体3相对于基体1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的阻力。可以想到的是,单向阻尼机构4也可以布置在手套箱G的底部一端,通过第一转轴2与盖体3连接。

如图7所示,单向阻尼机构4包括双向阻尼41和单向轴承42。其中,双向阻尼41包括具有齿轮411和卡勾412的硅油阻尼。如图6所示,双向阻尼41通过卡勾412固定安装在基体1上。单向阻尼机构4还包括被设置为花键轴的第二转轴43,使得单向轴承42通过第二转轴43与盖体3连接,第二转轴43穿过基体1和盖体3并与第一转轴2同轴心。

如图8和9所示,单向轴承42可以选择制动楔块轴承或滚珠轴承。在此以制动楔块轴承为例,其包括:外环421、内环422,以及夹设在内环422和外环421之间的制动楔块支架423、制动楔块424和弹簧圈425。内环422包括沿轴向贯穿的与第二转轴43配合的花键轴孔4221、外侧面4222和圆周面4223。外环421具有沉孔4211,沉孔4211包括内圆周面4212和内侧面4213,内圆周面4212中心设有通孔4214。与内侧面4213相背的外侧面4215上邻近沉孔4211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周向延伸的齿4216,齿4216与双向阻尼41上的齿轮411啮合,如图7所示,从而当外环421转动时,外环421上的齿4216带动齿轮411转动,双向阻尼41提供阻尼作用。

制动楔块支架423的侧面上设有若干等分布置的装配孔4231,此处作为举例而非限制,为六个装配孔4231。每个制动楔块424定位于制动楔块支架423上的一个装配孔4231中。如图11所示,每个制动楔块424沿轴向延伸的侧面上包括与外环421配合的第一弧面4242和与内环422配合的第二弧面4243,以及一个垂直于轴向延伸的装配槽4241,装配槽4241布置为开口朝向制动楔块支架423外侧。弹簧圈425套在制动楔块支架423外侧并卡接于制动楔块424的装配槽4241中,如图11所示。

如图7所示,内环422插入制动楔块支架423中,再将制动楔块支架423插入外环421的沉孔4211中,使得内环422的一侧圆周面4223与外环421的内圆周面4214接触。同时,弹簧圈425对制动楔块424施加紧固力,使得每个制动楔块424的第一弧面4242与外环421的内侧面4213相切,第二弧面4243与内环422的外侧面4222相切,如图12所示。

如图7所示,装有内环422、制动楔块支架423、制动楔块424和弹簧圈425的外环421被固定到手套箱盖体3上,具体为第二转轴43穿过盖体3、外环421的通孔4214、内环422的花键轴孔4221和基体1,通过手套箱盖体3上的结构对外环421进行轴向限位。

工作原理说明:

当手套箱盖体3顺时针方向旋转打开时,盖体3带动第二转轴43一起顺时针旋转,第二转轴43带动内环422一起顺时针旋转,此时利用单向轴承的基本原理,如图12所示,内环422顺时针方向与制动楔块424正好是锁死角,使得内环422会带动制动楔块424一起顺时针旋转,而制动楔块424顺时针旋转时与外环421也是锁死角,使得外环421也会被制动楔块424带动顺时针旋转,当外环421顺时针旋转时,由于外环421上的齿4216与双向阻尼41上的齿轮411啮合,因此,盖体3的整个顺时针旋转运动都受到双向阻尼41的阻尼作用。

当手套箱盖体3逆时针方向旋转关闭时,盖体3带动第二转轴43一起逆时针旋转,第二转轴43带动内环422一起逆时针旋转,此时,内环422逆时针旋转与制动楔块424的夹角非锁死角,内环422不会带动制动楔块424一起逆时针旋转,自然也不会带动外环421逆时针旋转,那么双向阻尼41就无法起到阻尼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比如上述制动楔块单向轴承只是单向轴承种类中的一种,其他单向轴承如滚珠或滚针单向轴承也可运用到此机构中,实现单向阻尼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