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儿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2382发布日期:2018-11-24 10:35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儿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也称儿童约束系统crs(childrestraintsystem),是一种专为不同年龄(或体重)儿童设计、安装在汽车内、能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性的座椅。欧洲法规ecer44/03对儿童安全座椅的定义是:能够固定到机动车辆上,由带有卡扣的安全带组件或柔韧性部件、调节机构、附件等组成的儿童安全防护系统。可与附加装置如可携式童床、婴儿提篮、辅助性座椅或碰撞防护物等组合而成。在汽车发生碰撞或突然减速的情况下,减缓对儿童的冲击力和限制儿童的身体移动来减少对他们的伤害,确保孩子的乘车安全。

现有电动儿童安全座椅结构功能单一,仅仅依靠将座椅固定在电动汽车座椅上,舒适感差,在路况较差的路段或者有减速带的平整路段上进行行驶时,会产生很大的颠簸,对置于安全座椅内的儿童造成较强的冲击,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熟睡中的儿童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影响用户的驾车体验。因此发明一种在路况较差或者有减速带存在的路况时,也能避免车辆颠簸对儿童造成影响,且不影响座椅安全性能的儿童安全座椅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儿童安全座椅,用以解决在不同路况条件下,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儿童座椅舒适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方案为:

电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的底座下侧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容纳腔,座椅本体的靠背后侧置有一开口朝向座椅靠背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底面的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上端连接有竖向放置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升降装置的一端连接座椅本体的底座下端;

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后侧面上连接有两组竖向间隔布置且水平放置的支撑板,两组所述支撑板之间连接有两组横向间隔的沿竖向延伸的滑杆,所述滑杆上沿轴向滑动连接有两个固定在座椅本体靠背后侧的滑块,同一滑杆上的所述滑块之间置有固定在第二容纳腔内后底面的限位开关,满足两组滑块沿滑杆轴向滑动时,可以触碰到限位开关,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后底面开有两组横向间隔设置的沿竖向延伸的倒t形滑槽,两组所述倒t形滑槽均设置在两组滑杆朝向中心的一侧,每组倒t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组倒t形滑条,所述倒t形滑条的前端一体连接有置于第二容纳腔内的齿条,所述齿条朝向两组倒t形滑槽中心方向上啮合有转动连接在第二容纳腔内的第一齿轮,处于上侧和下侧的两组第一齿轮之间分别啮合有转动连接在第二容纳腔内的第二齿轮,两组第二齿轮相互啮合,其中一个第二齿轮经固定连接在第二容纳腔内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驱动装置与限位开关经导线连接,所述齿条前端面上一体连接有一抓手,处于同一倒t形滑槽前方的两组抓手相互配合,还包括固定连接座椅本体靠背后方的横杆,满足抓手与横杆配合,限制横杆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所述齿条远离两组倒t形滑槽中心方向上一体连接有三角形楔块,所述三角形楔块远离两组倒t形滑槽中心方向上置有与之配合的连接在第二容纳腔内的卡紧装置,满足卡紧装置可以限制三角形楔块及其一体连接的抓手在倒t形滑槽高度方向上的移动,处于上侧的两组所述卡紧装置的前端设有置于第二容纳腔内的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的前端同轴连接有第三齿轮,处于下侧的两组卡紧装置的前端设有置于第二容纳腔内的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啮合,两组第二蜗轮分别啮合有置于卡紧装置前方与滑杆轴向平行设置的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转动连接在第二容纳腔内的支座上,且第一蜗杆的上侧轴端连接驱动解锁装置,所述驱动解锁装置满足其驱动第一蜗杆转动完毕后控制驱动装置使第二齿轮反转。

优选的,两组所述升降装置的驱动轴上分别套设有第一皮带轮,两组第一皮带轮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其中一组所述升降装置的输入轴转动穿设在第一容纳腔的右端面上,且伸出右端面,所述输入轴的右侧轴端连接调节转盘,所述调节转盘右端面上开有刻度,调节转盘的后侧置有固定在第一容纳腔右端面上的指针,满足指针指向刻度。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容纳腔内底面的套筒,所述套筒内同轴螺纹配合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下底面开有滑孔,所述滑孔内竖向滑动连接一固定在第一容纳腔底面上端且置于套筒内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连接有竖向设置的键,所述滑孔内开有与键竖向滑动配合的键槽,所述伸缩杆的上端连接第一弹簧,所述套筒的圆周外表面上同轴一体连接有第一蜗轮,两组第一蜗轮啮合有转动连接在第一容纳腔左右侧壁上的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的右端套设有置于第一容纳腔内的第一皮带轮。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第二容纳腔内的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有第二皮带轮,还包括与第二齿轮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套设有第二皮带。

优选的,所述卡紧装置包括扣合在第二容纳腔内后侧面且向两滑杆之间中心方向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与三角形楔块相匹配的卡块,卡块朝向三角形斜面的一侧开有斜面,且与三角形楔块相匹配,满足卡块与三角形楔块配合,限制三角形楔块在倒t形滑槽高度方向上的移动,所述卡块背向其斜面的端面和与之对应的壳体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壳体的背向卡块的端面开有通透的通孔,所述壳体的背向卡块的一侧有转动连接在第二容纳腔内的定滑轮,所述卡块与定滑轮之间连接有一线绳,满足定滑轮转动,可以将卡块向着壳体内部移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背向定滑轮的一端连接有朝着两壳体中心延伸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以限制卡块伸出壳体的极限位置,处于上侧的两组所述定滑轮同轴连接有置于其前端的第二蜗轮,处于下层的两组所述定滑轮同轴连接有置于其前端的第四齿轮。

优选的,所述驱动解锁装置包括同轴连接在两组第一蜗杆上端的第一锥齿轮,还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二容纳腔左右侧壁上轴向水平放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同轴一体连接有两组第二锥齿轮,两组第二锥齿轮分别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转动穿出第二容纳腔的侧壁,且在轴端同轴连接有一驱动盘,所述转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置于驱动盘与第二容纳腔之间且开口向右的圆盘,所述圆盘固定连接在第二容纳腔上,所述转动轴上同轴一体连接有一置于圆盘内的半圆形的转动板,所述圆盘内的底面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一置于圆盘内的弧形板,满足弧形板在初始位置时,与转动板相接触,所述弧形板远离与转动板接触面的圆周方向的另一截面上设置有按钮,满足转动板的转动可以触碰到按钮,所述按钮经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使第二齿轮反转,所述转动轴的径向连接有两组轴向与第二容纳腔后底面平行设置且置于第二容纳腔内的的竖杆,所述竖杆的两端与第二容纳腔的后底面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弹簧。

优选的,上下端的抓手前端分别设有开有相对的槽口,处于左右同侧的两个抓手相互配合,且其上的两组槽口开口方向相对,两组所述槽口内装有曲面相对的弧形的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一端经螺钉固定在槽口的前侧壁上,另一端可在槽口的后侧壁内自由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容纳腔外的左右侧壁上装有把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滑块和限位开关的配合,一旦滑块触碰限位开关,正反转电机驱动抓手将座椅本体后方的横杆进行抓紧,利用抓手下端连接的三角形楔块与卡块的配合,使抓手与横杆的配合变得可靠,确保了本发明在发生大的颠簸和事故的情况下,对座椅本体进行保护,当危险解除后,只需转动驱动盘,定滑轮驱动卡块与三角形楔块脱离进行解锁,操作简单方便,当遇到小的颠簸或路况较好,第一弹簧起到减震效果的同时,还增加了本发明的舒适度,提高了用户的坐车体验,同时引入高度调节装置,使其适用不同体重和年龄的儿童,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普遍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拿掉座椅本体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拿掉座椅本体后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拿掉座椅本体后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升降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卡紧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7为卡紧装置中壳体与定滑轮的剖面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的驱动解锁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抓手及其一体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驱动解锁装置中圆盘的剖面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座椅本体后端连接横杆的位置。

图13为本发明升降装置中伸缩杆及其连接部分的剖面视图。

附图标记:1.座椅本体,2.第一容纳腔,3.第二容纳腔,4.升降装置,5.第一弹簧,6.第二皮带,7.第一皮带,8.输入轴,9.调节转盘,10.指针,11.支撑板,12.滑杆,13.滑块,14.限位开关,15.倒t形滑槽,16.倒t形滑条,17.齿条,18.第一齿轮,19.第二齿轮,20.驱动装置,21.抓手,22.横杆,23.三角形楔块,24.卡紧装置,25.第二蜗轮,26第一蜗杆,27.支座,28.驱动解锁装置,29.套筒,30.伸缩杆,3001.滑孔,3002.固定杆,3003.键,3004.键槽,31.竖杆,32.第一蜗轮,33.第二蜗杆,34.第一皮带轮,35.正反转电机,36.第三弹簧,37.第三皮带轮,38.第二皮带轮,39.壳体,40.卡块,41.第二弹簧,42.通孔,43.定滑轮,44.线绳,45.限位块,46.第一锥齿轮,47.转动轴,48.第二锥齿轮,49.驱动盘,50.圆盘,51.转动板,52.弧形板,53.按钮,54.槽口,55.弹簧片,56.把手,57.第三齿轮,58.第四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电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的底座下侧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容纳腔2,第一容纳腔2的底端放置于车体的座椅上方,经电动汽车座椅上卡口可靠地与座椅本体1下端的容纳腔上的挂钩相连接,座椅本体1的靠背后侧置有一开口朝向座椅靠背的第二容纳腔3,第二容纳腔3的后端与电动汽车座椅可靠地挂接在一起,连接后,将连接带收紧,确保发生在发生大的颠簸和事故时,第一容纳腔2和第二容纳腔3能跟电动汽车座椅之间实现可靠连接,第一容纳腔2和第二容纳腔3与电动汽车座椅的连接方式与现有的儿童座椅与汽车座椅的连接方式是一致的,属于现有技术,我们在这里不再详细描述;所述第一容纳腔2内底面的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组升降装置4,升降装置4可以使上方的座椅本体1实现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再起到可以根据不同人来进行上方座椅本体1高度的调节,大大提高本发明的普遍适用性,所述升降装置4的上端连接有竖向放置的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远离升降装置4的一端连接座椅本体1的底座下端,第一弹簧5的选择要有一定的强度,在起到支撑座椅本体1的同时,要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在乘坐的儿童在平时乘坐或者路况较差时,降低对儿童造成的颠簸,提高本发明的舒适度;

所述第二容纳腔3内的后侧面上连接有两组竖向间隔布置且水平放置的支撑板11,两组所述支撑板11之间连接有两组横向间隔的沿竖向延伸的滑杆12,所述滑杆12上沿轴向滑动连接有两个固定在座椅本体1靠背后侧的滑块13,座椅本体1随第一弹簧5的上下移动,会带动座椅本体1后端的滑块13沿滑杆12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同一滑杆12上的所述滑块13之间置有固定在第二容纳腔3内后底面的限位开关14,满足两组滑块13沿滑杆12轴向滑动时,可以触碰到限位开关14,限位开关14的位置尽量设置同一滑杆12上的两组滑块13之间的中心位置,特别地,我们可以根据乘坐儿童体重的不同,通过调节升降装置4,使两组滑块13的中心位置与限位开关14的位置重合,确保路况较差时,两滑块13在滑杆12上滑动不会触碰到限位开关14,而当颠簸较大时,两滑块13在滑杆12上的滑动会碰触到限位开关14,从而使限位开关14进行工作,所述第二容纳腔3内的后底面开有两组横向间隔设置的沿竖向延伸的倒t形滑槽15,两组所述倒t形滑槽15均设置在两组滑杆12朝向中心的一侧,每组倒t形滑槽15内滑动连接有两组倒t形滑条16,所述倒t形滑条16的前端一体连接有置于第二容纳腔3内的齿条17,所述齿条17朝向两组倒t形滑槽15中心方向上啮合有转动连接在第二容纳腔3内的第一齿轮18,第一齿轮18驱动齿条17带动倒t形滑条16在倒t形滑槽15内的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处于上侧和下侧的两组第一齿轮18之间分别啮合有转动连接在第二容纳腔3内的第二齿轮19,两组第二齿轮19相互啮合,当其中一个第二齿轮19被驱动时,由于另外一个第二齿轮19的变向作用,使得处于左侧或者右侧的同一侧两组倒t形滑条16同时朝着相对或者相远离的方向上进行移动,而移动的方向取决于第二齿轮19的驱动方向,其中一个第二齿轮19经固定连接在第二容纳腔3内的驱动装置20驱动,所述驱动装置20与限位开关14经导线连接,驱动装置20内置有控制系统,当限位开关14受到滑杆12的触碰时,发出电信号给驱动装置20中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20对第二齿轮19进行动力输出,从而使第二齿轮19进行驱动,进而使倒t形滑条16进行上述的移动;所述齿条17前端面上一体连接有一抓手21,处于同一倒t形滑槽15前方的两组抓手21相互配合,还包括固定连接座椅本体1靠背后方的横杆22,满足抓手21与横杆22配合,限制横杆22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受第二齿轮19驱动的两组倒t形滑条16带动抓手21朝着相对的方向进行移动,抓手21将横杆22卡紧,进而将座椅本体1进行抱紧,此时,座椅本体1与第一容纳腔2和第二容纳腔3一体连接,对座椅本体1内的儿童进行保护,确保儿童的安全,此种情况下,是由于遇到比较大的颠簸或者发生事故时,滑块13触碰限位开关14时才触发的;但是由于驱动装置20没有所述的功能,当抓手21将座椅本体1抱住以后,颠簸还会使抓手21无法进行锁紧,所以,所述齿条17远离两组倒t形滑槽15中心方向上一体连接有三角形楔块23,所述三角形楔块23远离两组倒t形滑槽15中心方向上置有与之配合的连接在第二容纳腔3内的卡紧装置24,满足卡紧装置24可以限制三角形楔块23及其一体连接的抓手21在其下方倒t形滑槽15高度方向上的移动,当抓手21抱住座椅本体1后,抓手21一体连接的三角形楔块23被卡紧装置24牢牢卡住,此时,就实现了抓手21的可靠卡紧,抓手21和座椅实现同时得受迫运动,至于卡紧装置24的具体结构,我们会在后面的实施例中进行给出;当路况情况变得好的时候,此时,我们需要座椅本体1恢复到初始位置,所以我们在本发明中加入了驱动解锁装置28,驱动解锁装置28驱动一些列机构将座椅本体1恢复到初始位置,可以与抓手21实现脱离,将座椅与抓手21的一体状态解除;因此,在处于上侧的两组所述卡紧装置24的前端设有置于第二容纳腔3内的第二蜗轮25,所述第二蜗轮25的前端同轴连接有第三齿轮57,处于下侧的两组卡紧装置24的前端设有置于第二容纳腔3内的第四齿轮58,所述第三齿轮57和第四齿轮58啮合,处于左侧或者右侧的第三齿轮57和第四齿轮58会各自驱动与其连接的抓手21进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两组第二蜗轮25分别啮合有置于卡紧装置24前方与滑杆12轴向平行设置的第一蜗杆26,所述第一蜗杆26转动连接在第二容纳腔3内的支座27上,且第一蜗杆26的上侧轴端连接驱动解锁装置28,所述驱动解锁装置28满足其驱动第一蜗杆26转动完毕后控制驱动装置20使第二齿轮19反转,驱动解锁装置28将卡紧装置24进行解锁,使其不再卡紧三角形楔块23,此时,抓手21可沿倒t形滑槽15内的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由于驱动解锁装置28内置有控制系统,当卡紧装置24被解锁后,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20驱动第二齿轮19进行反转,两组抓手21朝着相反方向进行远离,恢复到初始位置,然后驱动装置20即停止驱动第二齿轮19的转动,不仅在较大颠簸时,对儿童提供保护,同时可以适应不同体重及年龄的儿童进行,提高了本发明的普遍适用性,在面对不同路况时,处于不同的工作装置,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增加了儿童的舒适度,提高了乘车人的乘车体验。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两组所述升降装置4的驱动轴上分别套设有第一皮带轮34,两组第一皮带轮34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7,其中一组所述升降装置4的输入轴8转动穿设在第一容纳腔2的右端面上,且伸出右端面,所述输入轴8的右侧轴端连接调节转盘9,所述调节转盘9右端面上开有刻度,调节转盘9的后侧置有固定在第一容纳腔2右端面上的指针10,满足指针10指向刻度,转动调节转盘9,使去驱动输入轴8进行转动,经第一皮带7的传动,使升降装置4实现升降,特别地,我们可以根据乘坐儿童的体重来进行设置,体重比较重的儿童对座椅本体1下方的第一弹簧5压力较大,此时需要调节升降装置4的高度,用来补偿第一弹簧5受压所产生的位移,目的是为了使处于同一滑杆12上的两组滑块13的中心位置始终与限位开关14的位置重合,在面对不同路况时,对不同体重的儿童,座椅后方的保护触发结构均是由初始位置开始的,即滑块13的中心位置与限位开关14的位置重合,转盘上开有刻度,刻度可以标示出不同体重儿童的转动角度,然后用指针10来对其进行精确校准,大大提高了本发明的实用性和普遍适用性。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升降装置4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容纳腔2内底面的套筒29,所述套筒29内同轴螺纹配合有伸缩杆30,所述伸缩杆30的下底面开有滑孔3001,所述滑孔3001内竖向滑动连接一固定在第一容纳腔2底面上端且置于套筒29内的固定杆3002,所述固定杆3002的上端连接有竖向设置的键3003,所述滑孔3001内开有与键3003竖向滑动配合的键槽3004,键3003与键槽3004的配合,使伸缩杆30不会发生转动,只会沿竖直方向上随着套筒29的转动进行竖直方向上进给,键槽3004的设置要尽量长,满足伸缩杆30在竖向进给的过程中,不会从固定杆3002上脱离,所述伸缩杆30的上端连接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的设置使座椅减震效果更好,提高用户的舒适度,所述套筒29的圆周外表面上同轴一体连接有第一蜗轮32,两组第一蜗轮32啮合有转动连接在第一容纳腔2左右侧壁上的第二蜗杆33,所述第二蜗杆33的右端套设有置于第一容纳腔2内的第一皮带轮34。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驱动装置20包括固定第二容纳腔3内的正反转电机35,所述正反转电机35的输出轴端连接有第二皮带轮38,还包括与第二齿轮19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三皮带轮37,所述第三皮带轮37和第二皮带轮38之间套设有第二皮带6,所述正反转电机35连接控制系统,当限位开关14收到滑块13的触碰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正反转电机35进行正转,正转一个行程后,第二齿轮19经第一齿轮18驱动齿条17带动抓手21朝着两抓手21的中心位置进行移动,当这一行程结束时,两抓巧合处于抱住横杆22的位置,将横杆22进行抱紧,再由卡紧装置24进行卡牢,此时,正反转电机35停止转动,当正反转电机35连接的控制系统接收到驱动解锁装置28发出的电信号时,正反转电机35进行反转,反转一个行程后正反转电机35停止,在这一个反转行程内,正反转电机35驱动第二齿轮19进行反转,然后将抓手21打开,恢复至初始位置,关于此处提到的控制系统接受驱动装置20中的电信号的信号发射对象,我们将在实施例六中作介绍。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卡紧装置24包括扣合在第二容纳腔3内后侧面且向两滑杆12之间中心方向开口的壳体39,所述壳体39内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与三角形楔块23相匹配的卡块40,卡块40朝向三角形斜面的一侧开有斜面,且与三角形楔块23相匹配,满足卡块40与三角形楔块23配合,限制三角形楔块23在倒t形滑槽15高度方向上的移动,所述卡块40背向其斜面的端面和与之对应的壳体39内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41,参考附图8,三角形楔块23在朝着中心位置移动时,当三角形楔块23的斜面与与之匹配的卡块40的三角形斜面接触后,随着三角形楔块23的继续移动,将卡块40朝着其所在壳体39的方向推,卡块40压缩第二弹簧41,当三角形楔块23与卡块40的接触脱离以后,卡块40由于第二弹簧41的作用被弹簧弹出,此时,卡块40的直角面与三角形楔块23的直角面相接触,由于处于同一滑杆12上的两组三角形楔块23已经到达行程终点,所以两者不能继续朝着中心位置继续移动,而在远离中心位置的方向上,由于卡块40的限制,也不能进行移动,因此就起到了卡紧抓手21的作用,所述壳体39的背向卡块40的端面开有通透的通孔42,所述壳体39的背向卡块40的一侧有转动连接在第二容纳腔3内的定滑轮43,所述卡块40与定滑轮43之间连接有一线绳44,满足定滑轮43转动,可以将卡块40向着壳体39内部移动,定滑轮43的转动可以拉动紧绷的线绳44,使卡块40压缩第二弹簧41在壳体39朝着定滑轮43的方向移动,此时,卡块40将不再限制三角形楔块23在竖直方向上朝着远离两抓手21中心位置的移动,至于此时定滑轮43的驱动,我们将在实施例六中的驱动解锁装置28作详细说明,所述壳体39的上表面的背向定滑轮43的一端连接有朝着两壳体39中心延伸的限位块45,所述限位块45可以限制卡块40伸出壳体39的极限位置,防止卡块40由于第二弹簧41弹力的作用,从壳体39内弹出,处于上侧的两组所述定滑轮43同轴连接有置于其前端的第二蜗轮25,处于下层的两组所述定滑轮43同轴连接有置于其前端的第四齿轮58,第二蜗轮25经第三齿轮57驱动第四齿轮58。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驱动解锁装置28包括同轴连接在两组第一蜗杆26上端的第一锥齿轮46,第一锥齿轮46通过一体连接的第一蜗杆26与第二蜗轮25的啮合来驱动第二蜗轮25,第二蜗轮25驱动其下方的定滑轮43转动,与此同时,第二蜗轮25驱动与其同轴相连的第三齿轮58进行转动,然后经第三齿轮57和第四齿轮58的啮合,从而使处于下侧的两组定滑轮43进行转动,还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二容纳腔3左右侧壁上轴向水平放置的转动轴47,所述转动轴47上同轴一体连接有两组第二锥齿轮48,两组第二锥齿轮48分别与第一锥齿轮46啮合,所述转动轴47的一端转动穿出第二容纳腔3的侧壁,且在轴端同轴连接有一驱动盘49,参考附图11,所述转动轴47上转动连接有置于驱动盘49与第二容纳腔3之间且开口向右的圆盘50,所述圆盘50固定连接在第二容纳腔3上,所述转动轴47上同轴一体连接有一置于圆盘50内的半圆形的转动板51,所述圆盘50内的底面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一置于圆盘50内的弧形板52,满足弧形板52在初始位置时,与转动板51相接触,转动驱动盘49,使其驱动转动轴47转动,由于转动轴47与圆盘50转动连接,且圆盘50固定在第二容纳腔3上,所述转动轴47带动与其一体连接的转动板51在圆盘50内进行转动,由于圆盘50内置于弧形板52,且在转动前,弧形板52的上端面与转动板51的右侧的下端面接触,参考图11的位置关系,当转动板51逆时针转动时,弧形板52不动,转动板51进行转动,转动轴47通过第二锥齿轮48驱动第一锥齿轮46进行转动,从而驱动定滑轮43进行转动,所述弧形板52远离与转动板51接触面的圆周方向的另一截面上设置有按钮53,满足转动板51的转动可以触碰到按钮53,当转动板51转动四分之一圆周后,触碰到按钮53,所述按钮53经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20使第二齿轮19反转,按钮53内置有开关,当按钮53按下后,开关打开,控制系统传递电信号给驱动装置20中的正反转电机35连接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正反转电机35反转,所述转动轴47的径向连接有两组轴向与第二容纳腔3后底面平行设置且置于第二容纳腔3内的的竖杆31,所述竖杆31的两端与第二容纳腔3的后底面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弹簧,由于转动轴47的转动,使转动轴47一侧的第三弹簧压缩,另一侧的第三弹簧拉伸,松开驱动盘49,由于第三弹簧的作用,转动轴47反转,带动转动板51回到初始位置,同时,当转动板51脱离按压按钮53后,开关闭合,将无电信号传送给正反转电机35连接的控制系统,驱动解除装置在遇到大的颠簸后,需要接触座椅本体1的卡紧状态时,只需要转动驱动盘49四分之一圆周即可,方便快捷,操作简单。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上下端的抓手21前端分别设有开有相对的槽口54,处于左右同侧的两个抓手21相互配合,且其上的两组槽口54开口方向相对,两组所述槽口54内装有曲面相对的弧形的弹簧片55,所述弹簧片55一端经螺钉固定在槽口54的前侧壁上,另一端可在槽口54的后侧壁内自由移动,参考附图,当抓手21将横杆22抱紧在槽口54内时,由于弹簧片55的弹性作用,允许横杆22在槽口54内进行小的移动,留给横杆22有一定的移动余量,避免刚性碰撞损坏抓手21,使抱紧变得更加可靠。

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容纳腔2外的左右侧壁上装有把手56,安装把手56便于本发明的移动。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儿童放至座椅本体1上,然后将安全带等辅助安全设施安全设施安装完成,根据儿童的体重,调节调节转盘9至乘坐儿童的体重范围内,此时,调节转盘9带动第二蜗杆33,通过第一蜗轮32的传导,驱动套筒29转动,套筒29内螺纹配合的伸缩杆30由于固定杆3002上的键3003的限制,伸缩杆30上下进给,用以补偿体重差异带来的压缩第一弹簧5的压缩量的改变,使座椅后方一体连接的滑块13在同一滑杆12上的位置的中心点始终与限位开关14重合,当发生小的颠簸和路况良好时,滑块13沿滑块13的竖直方向上发生小的位移,将不会触发限位开关14,此时,用户舒适度提升,当遇到路况比较差或者发生事故时,滑块13在滑杆12上的位移距离变大,触发限位开关14,使正反转电机35正转,通过第一齿轮18和第二齿轮19的传动,将处于同一滑杆12上的抓手21朝着两抓手21中心的方向进行移动,移动过程中,三角形楔块23的斜面将卡块40推至壳体39内,直到三角形楔块23与卡块40脱离,卡块40由于第二弹簧41的作用弹出,从而限制抓手2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抓手21和横杆22可靠抓牢,当危险解除,路况变好,转动驱动盘49,驱动转动轴47转动,经过锥齿轮和蜗杆的传递,将转动传递到第二蜗轮25,第二蜗轮25通过第三齿轮57和第四齿轮58带动定滑轮43,通过线绳44将卡块40拉进壳体39内,此时抓手21不再收到竖直方向上位移的限制,此时,按钮53被按下,触发正反转电机35反转,驱动抓手21朝着远离中心位置的方向沿着倒t形滑槽15的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恢复到初始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