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对中性的座椅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2635发布日期:2018-12-25 20:5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对中性的座椅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涉及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具体为一种具有对中性的座椅角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所谓的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汽车中座椅是直接支撑和保护乘员在碰撞过程中减少或避免受伤的汽车安全件,是乘员接触最多的汽车零部件,加上当前人们对座椅舒适性的要求也日益苛刻,因此座椅角度的自由调节成为座椅设计的一个重要要求,座椅都有靠背和坐垫两个部分,现有的座椅靠背和坐垫之间的角度调节基本都是电机调节或手动调节,但是这些调节很少能够实现无级调节的。

而无级调节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身材和不同要求的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具有对中性的座椅角度调节装置,解决了不同身材和不同要求的人对于座椅靠背和坐垫之间的夹角很难实现无级调节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对中性的座椅角度调节装置,该具有对中性的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座椅上,座椅包括坐垫、靠背和连接坐垫与靠背的转轴,该具有对中性的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转轴上的调节芯轴、固定在座椅的坐垫侧部的坐盆边板、固定在座椅的靠背侧部的靠背侧边板、设置在调节芯轴上并与坐盆边板固定连接的下连接板、设置在下连接板上的限位解锁套、设置在下连接板上的内解锁齿轮、设置在下连接板上的下连接固定板、设置在调节芯轴上的解锁手柄、设置在调节芯轴上并与外解锁齿轮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板、设置在上连接板上的外解锁齿轮、与上连接板固定连接的靠背侧边板和设置在上连接板上的上连接板固定块;所述靠背侧边板与上连接板固定连接;靠背侧边板和坐盆边板设置在座椅的同一侧;所述解锁手柄的一端与限位解锁套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板上设有环形凹槽,内解锁齿轮上设有环状突起;环状突起插入环形凹槽内,环状突起的厚度与环形凹槽的深度相等,并且环状突起的厚度与环形凹槽的深度都大于内解锁齿轮沿着轴线方向上移动的最大位移。

环状突起的厚度与环形凹槽的厚度相等。环状突起的轴线、环形凹槽的轴线和内解锁齿轮的轴线三者重合。所述调节芯轴上设有凸起的芯轴销柱,所述限位解锁套套在调节芯轴上,限位解锁套上设有s形的导向槽和i字形的第二导向槽,所述芯轴销柱插入s形的导向槽内。下连接板一端设有安装孔,下连接板未设有安装孔的一端与坐盆边板1固定连接,下连接板上的安装孔套在调节芯轴上,且安装孔内设有导向凸起,限位解锁套上设有s形的导向槽和i字形的第二导向槽,导向凸起的数量与i字形的第二导向槽的数量相等,每个导向凸起插入到一个限位解锁套上的i字形的第二导向槽内。所述调节芯轴上设有凸起的芯轴销柱,下连接板一端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导向凸起,限位解锁套内部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在调节芯轴上,复位弹簧套的两端分别连接导向凸起和芯轴销柱。所述上连接板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上连接板未设有第二安装孔的一端与靠背边板固定连接,上连接板通过第二安装孔套在调节芯轴上,外解锁齿轮设置在上连接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的一端;所述外解锁齿轮为环状结构,其轮齿设置在其内圆上;外解锁齿轮套在调节芯轴上;所述内解锁齿轮也为环状结构,其轮齿设置在其外圆上;内解锁齿轮也套在调节芯轴上;内解锁齿轮的外直径与外解锁齿轮的内直径相等,内解锁齿轮的轮齿可与外解锁齿轮的轮齿啮合。所述第二导向槽与调节芯轴的轴线平行。所述转轴上还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坐垫和靠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不同身材和不同要求的人对于座椅靠背和坐垫之间的夹角很难实现无级调节的问题。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产品牢靠,制造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具有对中性的座椅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具有对中性的座椅角度调节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具有对中性的座椅角度调节装置的零件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对中性的座椅角度调节装置,该具有对中性的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座椅上,座椅包括坐垫、靠背和连接坐垫与靠背的转轴3,该具有对中性的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转轴3上的调节芯轴4、固定在座椅的坐垫侧部的坐盆边板1、固定在座椅的靠背侧部的靠背侧边板2、设置在调节芯轴4上并与坐盆边板1固定连接的下连接板5、设置在下连接板5上的限位解锁套6、设置在下连接板5上的内解锁齿轮11、设置在下连接板5上的下连接固定板8、设置在调节芯轴4上的解锁手柄、设置在调节芯轴4上并与外解锁齿轮9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板7、设置在上连接板7上的外解锁齿轮9、与上连接板7固定连接的靠背侧边板2和设置在上连接板7上的上连接板7固定块。所述靠背侧边板2与上连接板7固定连接。靠背侧边板2和坐盆边板1设置在座椅的同一侧。为了在内解锁齿轮11沿着轴线方向上移动时不会产生其他方向的移动,所述上连接板7上设有环形凹槽,内解锁齿轮11上设有环状突起。环状突起插入环形凹槽内,环状突起的厚度与环形凹槽的深度相等,并且环状突起的厚度与环形凹槽的深度都大于内解锁齿轮11沿着轴线方向上移动的最大位移。当内解锁齿轮11沿着轴线方向上移动时,环状突起始终不会与环形凹槽脱离。为了保证对中性,所述,环状突起的厚度与环形凹槽的厚度相等。环状突起的轴线、环形凹槽的轴线和内解锁齿轮11的轴线三者重合。

所述调节芯轴4上设有凸起的芯轴销柱,所述限位解锁套6套在调节芯轴4上,限位解锁套6上设有s形的导向槽和i字形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与调节芯轴4的轴线平行。所述芯轴销柱插入s形的导向槽内,下连接板5一端设有安装孔,下连接板5未设有安装孔的一端与坐盆边板1固定连接,下连接板5上的安装孔套在调节芯轴4上,且安装孔内设有导向凸起,导向凸起的数量与i字形的第二导向槽的数量相等,每个导向凸起插入到一个限位解锁套6上的i字形的第二导向槽内。限位解锁套6内部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在调节芯轴4上,复位弹簧套的两端分别连接导向凸起和芯轴销柱。

所述上连接板7一端设有第二安装孔,上连接板7未设有第二安装孔的一端与靠背边板固定连接,上连接板7通过第二安装孔套在调节芯轴4上,外解锁齿轮9设置在上连接板7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的一端。所述外解锁齿轮9为环状结构,其轮齿设置在其内圆上。外解锁齿轮9套在调节芯轴4上。所述内解锁齿轮11也为环状结构,其轮齿设置在其外圆上。内解锁齿轮11也套在调节芯轴4上。内解锁齿轮11的外直径与外解锁齿轮9的内直径相等,内解锁齿轮11的轮齿可与外解锁齿轮9的轮齿啮合。通过转动限位解锁套6,s形的导向槽会与芯轴销柱产生相对运动,进而使得限位解锁套6在调节芯轴4上沿着调节芯轴4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内解锁齿轮11沿着调节芯轴4的轴线方向移动,使得内解锁齿轮11与外解锁齿轮9啮合和脱离啮合,当内解锁齿轮11与外解锁齿轮9啮合时,座椅的坐垫和靠背就被固定,坐垫和靠背之间的夹角就不可调节;当内解锁齿轮11与外解锁齿轮9脱离啮合时,坐垫和靠背之间的夹角就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自由调节。为了使得坐垫和靠背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回复力,所述转轴3上还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坐垫和靠背,当内解锁齿轮11与外解锁齿轮9脱离啮合且没有外力作用时,坐垫和靠背之间的夹角会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大小。

为了能够方便的转动限位解锁套6,所述解锁手柄的一端与限位解锁套6固定连接。

上面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