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旋转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9493发布日期:2019-02-15 21:59阅读:18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旋转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旋转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三轮车以其适用性强,机动灵活,维护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可以灵活地穿行于狭小的马路间。电动三轮车具有倒车开关,可以方便的实现倒顺行驶功能,这在道路狭窄的胡同、小巷非常实用,无论行驶停车均非常方便。广泛应用于家庭、城乡、个体出租、厂区、矿区、环卫、社区保洁等短途运输领域。世界上第一辆电动三轮车车于1881年诞生,发明人为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这是一辆用铅酸电池为动力的三轮车,而在1873年,由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用一次电池作动力发明的电动汽车,并没有列入国际的确认范围。后来就出现了铅酸、镍镉、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作为电力的电动车。。

现有的电动三轮车车厢一般固定在车底架上,不可升降调节和旋转调节,为了便于电动三轮车的装载和卸货,急需一种可升降和旋转调节的电动车车厢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旋转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旋转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和移动台,所述底座两侧设有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上端设有上顶板,所述支撑板一上设有导轨一,所述支撑板二上设有导轨二,所述导轨一上设有滑块一,所述导轨二上设有滑块二,所述滑块一和滑块二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电机二,所述驱动电机一的输出轴上设有带轮一,所述驱动电机二输出轴上设有带轮二,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丝杠、带轮四、皮带一和丝杠滑块,所述皮带一两端通过带轮二和带轮四张紧,所述丝杠固定于底座和上顶板之间,且可旋转,所述带轮四与丝杠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台与丝杠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导向杆、带轮三、皮带二和带轮五,所述皮带二两端通过带轮一和带轮三张紧,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在底座和上顶板之间,所述带轮三与导向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穿过移动台和带轮五,所述带轮五位于移动台上表面,且与移动台可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台右端设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内设有旋转台,且旋转台与支撑筒可旋转连接,所述旋转台下端设有带轮六。

优选的,所述旋转台上方设有车厢支撑架,且车厢支撑架与旋转台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台与连接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带轮五与带轮六之间通过皮带三连接,且皮带三内表面上设有摩擦纹路,所述皮带一和皮带二内表面均设有摩擦纹路。

优选的,所述皮带三下方设有皮带张紧调节装置。

优选的,所述带轮五中间穿过导向杆,所述带轮五与导向杆接触位置采用矩形孔槽卡接,且带轮五可沿着导向杆上下移动动。

优选的,所述带轮一、带轮二、带轮三、带轮四和带轮五的传动面上均设有矩形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实现电动车车厢的升降和旋转,采用驱动电机一转动带动其输出轴上带轮一,带轮一通过皮带二带动导向杆下端的带轮三,进而带动导向杆旋转,驱动电机二转动带动其输出轴上的带轮二,带轮二通过皮带一带动丝杠下端的带轮四,进而带动丝杠旋转,丝杠转动使得丝杠滑块上下移动升降,丝杠滑块与移动台固定连接,丝杠滑块带动移动台上下升降,因为带轮五中间穿过导向杆,所述带轮五与导向杆接触位置采用矩形孔槽卡接,所以带轮五可随着导向杆的旋转而转动,带轮五带动带轮六转动,带轮六与旋转台固定连接,从而带动旋转台旋转,车厢支撑架固定在旋转台上方,随着旋转台转动,车厢底面固定在车厢支撑架上端,整个装置可实现电动车车厢的垂直升降和水平旋转,解决了目前电动车车厢不可垂直升降和水平旋转的技术问题,大大便捷了电动车车厢装卸货物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旋转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旋转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旋转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旋转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其中:1、底座;2、升降机构;3、旋转机构;4、移动台;10、支撑板一;11、支撑板二;12、上顶板;13、导轨一;14、导轨二;15、滑块一;16、滑块二;17、连接板;18、驱动电机一;19、驱动电机二;20、丝杠;21、带轮四;22、皮带一;23、丝杠滑块;30、导向杆;31、带轮五;32、带轮三;33、皮带二;40、支撑筒;41、旋转台;42、车厢支撑架;43、皮带三;44、皮带张紧调节装置;18-1、带轮一;19-1、带轮二;41-1、带轮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动三轮车车厢旋转升降装置,包括底座1、升降机构2、旋转机构3和移动台4,所述底座1两侧设有支撑板一10和支撑板二11,所述支撑板一10和支撑板二11上端设有上顶板12,所述支撑板一10上设有导轨一13,所述支撑板二11上设有导轨二14,所述导轨一13上设有滑块一15,所述导轨二14上设有滑块二16,所述滑块一15和滑块二16之间通过连接板17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上设有驱动电机一18和驱动电机二19,所述驱动电机一18的输出轴上设有带轮一18-1,所述驱动电机二19输出轴上设有带轮二19-2,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丝杠20、带轮四21、皮带一22和丝杠滑块23,所述皮带一22两端通过带轮二19-1和带轮四21张紧,所述丝杠2固定于底座1和上顶板12之间,且可旋转,所述带轮四21与丝杠2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台4与丝杠滑块23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机构3包括导向杆30、带轮三32、皮带二33和带轮五31,所述皮带二33两端通过带轮一18-1和带轮三32张紧,所述导向杆30固定连接在底座1和上顶板12之间,所述带轮三32与导向杆30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30穿过移动台和带轮五31,所述带轮五31位于移动台4上表面,且与移动台4可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台4右端设有支撑筒40,所述支撑筒40内设有旋转台41,且旋转台41与支撑筒40可旋转连接,所述旋转台41下端设有带轮六41-1。

当驱动电机二19启动时,驱动电机二19的输出轴上的带轮二19-1转动,带轮二19-1通过皮带一22带动带轮四21转动,为了防止皮带一22与带轮二19-1和带轮四21传动过程发生打滑现象,在皮带一22内表面设有摩擦纹路,在带轮二19-1和带轮四21的传动面上均设有矩形槽,摩擦纹路和矩形槽均可增大皮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可有效防止传动打滑,带轮四21与丝杠20下端固定连接,丝杠20在底座1和上顶板12之间转动,丝杠20转动使得其上的丝杠滑块23上下移动,丝杠滑块23与移动台4固定连接,丝杠滑块23的上下移动带动移动台4的升降,从而实现车厢支撑架42的上下升降,车厢支撑架42支撑起电动车车厢实现升降调节,为防止移动台4在升降过程中产生晃动,在支撑板一10上设有导轨一13,在支撑板二11上设有导轨二14,在滑块一15和滑块二16之间设置连接板16,将移动台4与连接板17固定连接,移动台4在上下移动时,两侧端通过滑块在滑轨上上下移动确保移动台4的移动稳定。

当驱动电机一18启动时,驱动电机一18的输出轴上的带轮一18-1转动,带轮一18-1通过皮带二33带动带轮三32转动,带轮三32可带动导向杆30在底座1和上顶板12之间转动,导向杆30穿过移动台4和带轮五31,带轮五31下表面与移动台4上表面可转动连接,带轮五31中间做成矩形孔槽的形状,导向杆30穿过矩形孔槽可与矩形卡槽卡接,而且带轮五31上的矩形孔槽可沿着导向杆30上下移动,即可随着移动台4的升降而上下移动,为防止带轮一18-1和带轮三32与皮带二33传动产生打滑,在皮带二33内表面设有摩擦纹路,在带轮一18-1和带轮三32的传动面上均设有矩形槽。

带轮五31随着导向杆30的转动而旋转,带轮五31通过皮带三32带动带轮六41-1转动,带轮六41-1与旋转台41下端固定连接,可带动旋转台41在支撑筒40内旋转,旋转台41的转动可带动其上的车厢支撑架42旋转,车厢支撑架42上端与电动车车厢固定连接,从而可实现电动车车厢在水平方向上的旋转,为防止皮带三43在传动过程中产生松弛,特在皮带三43下方设有皮带张紧调节装置44,通过皮带张紧调节装置44手动调节皮带三43的张紧程度,确保传动良好,避免产生振动

具体工作原理及步骤:本发明结构简单,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升降机构2和旋转机构3实现电动车车厢的升降和旋转,采用驱动电机一18转动带动其输出轴上带轮一18-1,带轮一18-1通过皮带二33带动导向杆30下端的带轮三32,进而带动导向杆30旋转,驱动电机二19转动带动其输出轴上的带轮二19-1,带轮二19-1通过皮带一22带动丝杠20下端的带轮四21,进而带动丝杠20旋转,丝杠20转动使得丝杠滑块23上下移动升降,丝杠滑块23与移动台4固定连接,丝杠滑块23带动移动台4上下升降,因为带轮五31中间穿过导向杆30,所述带轮五31与导向杆30接触位置采用矩形孔槽卡接,所以带轮五31可随着导向杆30的旋转而转动,带轮五31带动带轮六41-1转动,带轮六41-1与旋转台41固定连接,从而带动旋转台41旋转,车厢支撑架42固定在旋转台41上方,随着旋转台41转动,车厢底面固定在车厢支撑架42上端,整个装置可实现电动车车厢的垂直升降和水平旋转,解决了目前电动车车厢不可垂直升降和水平旋转的技术问题,大大便捷了电动车车厢装卸货物的过程。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