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模块化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9186发布日期:2019-05-22 02:0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动车辆的模块化线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机动车辆,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电线束。

机动车辆利用电线及其线束来提供机动车辆的部件之间的电力和/或通信。通常称为线束的电线束用于向部件提供电力和/或使部件互连。这类线束典型地是具有多个分支和连接器、包含多根导线的柔性的、笨重的元件。这类线束由于其灵活性而通常在尺寸上是不精确的,并且难以可重复地精确安装在机动车辆中。此外,由于其结构,典型的线束不是空间有效的,并且占据了相当大的体积,从而减少了车辆的可用内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线束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线束段。每个线束段包括:多根导线;封闭多根导线的壳体;以及一个或多个连接器,其可操作地连接至一个或多个线束段,配置用于连接相邻的线束段和/或将一个或多个线束段中的线束段连接至电气部件。

除了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壳体是由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形成的。

除了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热塑性聚合物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或聚碳酸酯(pc)材料中的一种。

除了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壳体在多根导线上共同模制。

除了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一个或多个线束段通过增材制造形成。

除了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一个或多个连接器是直式连接器、l形连接器、t形连接器或x形连接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除了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壳体的一个或多个表面配置成符合线束段所安装的表面。

除了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一个或多个紧固特征件形成在壳体中。

除了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紧固特征件包括从壳体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凸缘,一个或多个紧固件通过凸缘安装。

除了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紧固特征件是形成在壳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紧固件。

除了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线束组件配置用于安装在车辆中。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车辆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车身板件的车身、以及定位在一个或多个车身板件中的一个车身板件处的线束组件。线束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线束段。每个线束段包括:多根导线;封闭多根导线的壳体;以及一个或多个连接器,其可操作地连接至一个或多个线束段,配置用于连接相邻的线束段和/或将一个或多个线束段中的线束段连接至电气部件。

除了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壳体是由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形成的。

除了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热塑性聚合物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或聚碳酸酯(pc)材料中的一种。

除了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壳体在多根导线上共同模制。

除了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一个或多个线束段通过增材制造形成。

除了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一个或多个连接器是直式连接器、l形连接器、t形连接器或x形连接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除了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壳体的一个或多个表面配置成符合线束段所安装的表面。

除了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一个或多个紧固特征件形成在壳体中。

除了本文中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紧固特征件包括从壳体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凸缘,一个或多个紧固件通过凸缘安装。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出现了其他特征、优点和细节,详细描述参考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车辆的实施例的示意性平面视图;

图2是车辆的地板镶板处示例性线束安装的平面视图;

图3是线束的连接器配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线束的连接器配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线束的连接器配置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线束段的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截面视图;

图7是车辆处线束段安装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截面视图;

图8是线束段的实施例的平面视图;

图9是车辆的线束段附接策略的实施例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在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其应用或用途。应理解,在整个附图中,对应的参考数字表明类似或对应的部分和特征。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模块是指处理线路,其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电子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共享的、专用的或群组)和存储器、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所描述的功能的其他合适的部件。

在图1中示意性地展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10。车辆10包括支撑动力系统14的车身12。动力系统14包括原动机16,例如电动机、混合动力式发动机或内燃发动机。在图1的实施例中,动力从原动机16传递,通过变速器18,并传递到分动箱20。第一驱动轴22可操作地连接至分动箱20,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经由第一差速器26或其他装置而延伸到第一轮轴24并与其连接。第一轮轴24将动力传递到一个或多个第一车轮28。类似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动箱20连接至第二驱动轴30以将动力传递到第二轮轴32,以驱动一个或多个第二车轮3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轴30经由第二差速器35连接至第二轮轴32。在图1的实施例中,动力从原动机10传递,通过变速器14,并传递到分动箱28。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本公开可以类似地应用于具有其他动力系装置的车辆,例如具有驱动第一车轮28或第二车轮34的两轮驱动动力系统的车辆。

车辆10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驱动部件36,或包括向其提供电信号的部件36。部件36经由一个或多个线束38与电源(未示出)连接和/或与其他部件36互连。现在参考图2,展示了示例性线束38装置的平面视图。所展示的线束38排列在车辆10的地板镶板70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本公开可以用于在车辆的其他部分处固定到车身板件上的线束38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车顶、仪表板、发动机室、行李箱等。此外,虽然在车辆10的背景下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本公开的主题可以用于其他应用中。

再次参考图2,线束38包括多个模块化构造的线束段40。每个线束段40限定了线束38的一部分,并且经由连接器42连接至部件36和/或其他线束段40。连接器42可以具有如图2中所示的直式配置,或者可以具有其他配置,例如图3中所示的t形、图4中所示的x形或图5中所示的l形。线束段40与连接器42一起使用产生模块化线束38结构。应该理解的是,图3-5中展示的连接器42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在本公开的范围内预期其他连接器42的形状和配置。

现在参考图6的截面视图,线束段40包括至少部分地封装在壳体46中的多根导线44。壳体46具有选定的截面形状,其可以沿着线束段40的长度是恒定的,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沿着线束段40的长度变化。多根导线44沿线束段40的长度延伸。壳体46可以由例如热塑性聚合物形成,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或聚碳酸酯(pc)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46与多根导线44共同模制以封闭多根导线44,从而形成线束段40。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46是电绝缘的,使得不需要围绕导线44的附加绝缘层。附加地或替代性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46配置成是防水的或防潮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线束段40可以经由增材制造工艺形成。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46和多根导线44可以通过增材制造而一起形成,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46可以通过增材制造工艺而围绕多根导线44形成。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线束段40可以包括具有不同截面尺寸的导线44。在一些实施例中,截面尺寸可以是例如宽度或直径为0.1mm至10mm,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截面尺寸可以在1.0mm至3.0mm之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本文中包括的截面尺寸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根据例如系统需要或需求而使用导线44的其他截面尺寸。

线束段40可以具有整体矩形的横截面,如图6中所示,或者如图7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线束段40在形成以适合安装空间时可以具有轮廓或其他形状。例如,在图7的实施例中,线束段40安装在车辆10的摇臂通道50处,并且包括基本平坦的壳体上表面52以及倾斜的或弯曲的壳体下表面54,以与通道下表面56基本匹配。摇臂盖58可以用于将线束段40封闭在摇臂通道50中。线束段40的截面形状与安装线束段40的摇臂通道50的这种一致性更有效地将线束段40封装到摇臂通道50中的可用空间中,并且从而可以导致摇臂通道50的深度和/或台阶的高度减小以进入和/或离开车辆10。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图8和图9中所示,线束段40可以与用于固定线束段40的一个或多个紧固特征件一起形成。例如,如图8中所示,一个或多个凸缘60可以形成在壳体46中。凸缘60可包括凸缘开口62,一个或多个紧固件64(如螺钉或夹子)通过凸缘开口安装,以将线束段40固定在车辆10中的适当位置。附加地或替代性地,如图9中示意性地所示,诸如推夹之类的一个或多个紧固件64被模制到壳体46中,用于直接安装到车辆10中以将线束段40固定就位。

经由使用线束段40和连接器42进行线束38的模块化构造简化了制造过程,以使线束38能够一致地放置在车辆10中。此外,模块化构造减少了材料使用,包括由于经由使用壳体46而更精确地放置导线44而减少了用于多根电线44的铜的使用。此外,尺寸精度和空间利用率得到改善,允许在给定空间中增加导线密度和/或减少安装线束38所需的车辆空间。

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以上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其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并且可以用等同物替换其元素。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修改以使特定情况或材料适应本公开的教导。因此,旨在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将包括落入其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