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遮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4519发布日期:2019-08-13 19:1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遮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遮光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车窗玻璃的遮光装置已公开如下技术:该遮光装置包括粘贴在车窗玻璃的表面上的液晶面板、用于向该液晶面板施加控制电压的电压施加电路以及设置于车室的驾驶座位的电压施加电路的开关,通过该开关的操作,将液晶面板切换为遮光状态或透光状态(参照日本特开平6-297947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现有例中,当在车窗玻璃的整个面上粘贴液晶面板并将该液晶面板设为遮光状态的情况下,不仅难以从车外观察车内,而且也难以从车内观察车外。可认为,这样一来,车内的人难以目视确认车外的情形,对于他人等的接近,容易具有不安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车辆的停车时车辆的乘员不用留心车外的目光且能够具有安心感地利用车内。

第一技术方案的车辆用遮光结构具有:遮光装置,所述遮光装置能够在车辆的停车时对窗部进行遮光而难以从车外看到车内;外部检测装置,所述外部检测装置检测向所述车辆接近的接近体;以及告知装置,所述告知装置向车内告知利用所述外部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接近体。

在该车辆用遮光结构中,通过在车辆的停车时利用遮光装置对窗部进行遮光,从而能够难以从车外看到车内。另外,即使乘员不能通过窗部确认车外的情形,也能够利用外部检测装置检测接近车辆的接近体,并利用告知装置向车内告知。也就是说,即使遮光装置工作,也能够确认与接近体相关的车外的状况。

车辆的停车时是指车辆停止且并不开始移动的状态。在车辆具有自动变速器的情况下,是换挡杆位于p挡且驻车制动器工作的状态。在车辆具有手动变速器的情况下,是换挡杆位于空挡且驻车制动器工作的状态。

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一技术方案的车辆用遮光结构中,所述外部检测装置包括用于从车内侧拍摄车外的相机,所述遮光装置对所述窗部中的所述相机的拍摄范围以外部分进行遮光。

在该车辆用遮光结构中,利用作为外部检测装置的相机检测向车辆接近的接近体。由于遮光装置对窗部中的相机的拍摄范围以外部分进行遮光,所以即使在窗部被遮光装置遮光的状态下,也能够利用相机检测接近体。

第三技术方案在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的车辆用遮光结构中,所述外部检测装置包括人体感应传感器。

在该车辆用遮光结构中,利用作为外部检测装置的人体感应传感器检测向车辆接近的接近体。

第四技术方案在第一~第三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技术方案的车辆用遮光结构中,所述告知装置包括针对车内的警告音产生部及针对车内的警告显示部中的至少一方。

在该车辆用遮光结构中,能够利用警告音产生部及警告显示部中的至少一方向车内告知检测到向车辆接近的接近体。在外部检测装置包括相机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警告显示部上显示接近体的影像。此外,既可以单独使用警告音产生部或警告显示部,也可以一并使用双方。

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车辆用遮光结构,在车辆的停车时车辆的乘员不用留心车外的目光且能够具有安心感地利用车内。

根据第二技术方案的车辆用遮光结构,能够利用相机检测向车辆接近的接近体。

根据第三技术方案的车辆用遮光结构,能够利用人体感应传感器检测向车辆接近的接近体。

根据第四技术方案的车辆用遮光结构,能够容易理解地向车内的乘员告知向车辆接近的接近体的存在。

附图说明

基于以下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示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遮光结构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遮光结构中的前挡风玻璃、遮光装置及相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遮光结构中设置有作为外部检测装置的人体感应传感器的车辆的图;

图4是在遮光装置未工作的状态下从车内观察车辆前方的主视图;

图5是在遮光装置工作的状态下从车内观察车辆前方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在图5的状态下检测到接近体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包含该接近体在内的车外的情形的状态的主视图;及

图7是示出在图5的状态下检测到接近体并在显示器上显示出警告的状态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在附图中,箭头fr示出车辆前方,箭头up示出车辆上方,箭头rh示出车辆右方。

在图1、图2、图4至图7中,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遮光结构s具有遮光装置10、作为外部检测装置的一例的相机12及作为告知装置的显示器14。

遮光装置10是能够在车辆16的停车时对作为窗部的一例的前挡风玻璃18进行遮光而难以从车外看到车内的装置。如图2所示,遮光装置10例如是透明液晶显示器,重叠设置于前挡风玻璃18的车内侧。通过在透明液晶显示器上显示遮蔽用的颜色或花纹等,从而能够难以通过前挡风玻璃18从车外看到车内。透明液晶显示器在非工作时变得透明。

在此,车辆16的停车时是指车辆16停止且并不开始移动的状态。在车辆16具有自动变速器的情况下,是换挡杆位于驻车位置(p挡)且驻车制动器工作的状态。在车辆16具有手动变速器的情况下,是换挡杆位于空挡且驻车制动器工作的状态。

遮光装置10对前挡风玻璃18中的相机12的拍摄范围以外部分进行遮光。具体而言,在遮光装置10上例如设置有切口部10a。该切口部10a设置在与相机12的拍摄范围重叠的部分。换句话说,在前挡风玻璃18与相机12之间不存在遮光装置10。由此,即使在使遮光装置10工作而将前挡风玻璃18遮光的情况下,相机12的拍摄范围也不被遮光。

此外,也可以设为在遮光装置10上不设置切口部10a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在遮光装置10的工作时,使遮光装置10中的与相机12的拍摄范围重叠的部分不遮光或减弱遮光的程度即可。另外,遮光装置10可以在侧窗玻璃20、后窗玻璃(未图示)等其他窗部也适当设置。遮光装置10不限于透明液晶显示器,也可以是窗帘或遮罩等能够对窗部进行遮光的部件。

相机12是用于从车内侧拍摄车外的拍摄装置,能够利用拍摄到的影像检测向车辆16接近的接近体30。该相机12例如设置在前挡风玻璃18的上部中央,但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如图6、图7所示,接近体30例如是人,但也可以是其他车辆或动物。另外,也可以设置拍摄车辆后方或车辆侧方的相机(未图示)作为外部检测装置。

外部检测装置不限于相机12,也可以是图3所示的人体感应传感器22。人体感应传感器22能够使用红外线、超声波、可见光等,检测相对于车辆16的接近体30。该人体感应传感器22例如设置于保险杠部24等。此外,也可以将相机12和人体感应传感器22等多种外部检测装置组合并使用。

在图4至图7中,显示器14是向车内告知利用相机12检测到接近体30的告知装置的一例,例如设置于仪表盘26。该显示器14是针对车内的警告显示部。另外,显示器14既可以兼用作汽车导航装置等的显示部,另外也可以专用于警告显示。

此外,作为告知装置的警告显示部不限于显示器14,也可以是警告灯等对乘员(未图示)的视觉起作用的部件。警告显示部也可以是使车内照明的颜色发生变化的部件。另外,告知装置也可以是警告音产生部28等对乘员的听觉起作用的部件、振动器(未图示)等对乘员的触觉起作用的部件。也就是说,只要是能够向乘员告知接近体30的接近的部件即可,可以是任意的部件。

(作用)

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构成,以下说明其作用。在图4中,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遮光结构s中,在遮光装置10不工作时,能够通过前挡风玻璃18从车内观察车外。因此,乘员能够从车内透过前挡风玻璃18观察例如车辆前方的其他车辆32。另一方面,也能够从车外观察车内。由此,能够进行车辆16的驾驶等通常使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通过在车辆16的停车时利用遮光装置10将前挡风玻璃18遮光,从而难以通过前挡风玻璃18从车内看到车外,也难以从车外看到车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乘员因遮光装置10而不再能够通过前挡风玻璃18确认车外的情形,也能够利用相机12、人体感应传感器22等外部检测装置检测接近车辆16的接近体30,并利用显示器14(警告显示部)、警告音产生部28等告知装置向车内告知。也就是说,即使遮光装置10工作,乘员也能够确认与接近体30相关的车外的状况。

具体而言,在外部检测装置包括相机12的情况下,能够在显示器14上显示利用相机12拍摄到的影像。例如,如图5所示,能够在显示器14上显示停在车辆前方的其他车辆32。此外,在遮光装置10未工作时,由于能够通过前挡风玻璃18目视确认车辆前方,所以可以不在显示器14上显示利用相机12拍摄到的影像。

另外,如图6所示,在存在接近车辆16的接近体30的情况下,利用相机12拍摄其影像,并显示在显示器14上。如图2所示,在遮光装置10上设置有切口部10a。由此,由于遮光装置10对前挡风玻璃18中的相机12的拍摄范围以外部分进行遮光,所以即使在前挡风玻璃18被遮光装置10遮光的状态下,也能够利用相机12检测接近体30。

在还设置有拍摄车辆后方的相机(未图示)作为外部检测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将显示器14设为分开显示来同时显示车辆前方侧的影像和车辆后方侧的影像。另外,也可以利用人体感应传感器22等检测接近体30接近的方向,并在显示器14上显示该方向的影像。

另外,如图7所示,也可以不在显示器14上显示接近体30,而是显示警告34。而且,也可以构成为除显示器14上的显示之外,还从警告音产生部28发出警告音。而且,也可以不使用显示器14,而是从警告音产生部28发出警告音来向车内告知接近体30的接近。也就是说,既可以单独使用警告音产生部28或显示器14(警告显示部),也可以一并使用双方。另外,也可以使作为警告显示部的警告灯(未图示)点亮或闪烁或者使车内照明的颜色发生变化来代替显示器14的显示。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容易理解地向车内的乘员告知向车辆16接近的接近体30的存在。由此,在车辆的停车时内部的乘员不用留心车外的目光且能够具有安心感地利用车内。具体而言,在接送时的等人时,能够安心地进行车内的读书等,在防止犯罪方面也是有效的。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上述内容,除了上述内容以外,当然也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并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