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自检型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9063发布日期:2019-04-09 22:47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智能自检型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特别的,是一种安全带。



背景技术:

安全带是装配在汽车座椅上、保证乘客安全行驶的必备配件之一,当发生紧急刹车时,安全带能够削减人体前冲的惯性力,防止人体发生碰撞,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安全带在使用时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束缚,这种束缚感让一些乘客感到不适,于是一些乘客会偷偷将安全带放置在一边,生产厂家为了提示用户安全驾驶,会在车辆上加装安全带提醒功能;于是一些乘客会将安全带空扣在座位上,而身体逃出到安全带外部,甚至会专门购买安全带的接扣扣置在车上;以上的种种乘车行为虽然逃避了安全带带来的不适感,但是却将自己的人身安全抛掷在外,这种做法不应被提倡,也是法律所禁止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自检型安全带,该安全带能够更智能、精确的检测用户是否佩戴安全带,有效规避各种常见的逃避行为,保证乘客的行车安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智能自检型安全带包括有带体、连接座和连接头;带体的一端盘绕在收纳筒中,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连接头与连接座可拆卸的匹配扣合;

在连接头上设置有感应器,在连接座内设置有与感应器匹配的识别器,所述识别器与车体内的中控警报系统电性连接;

在所述带体的两面分别独立的设置有监测腔,所述监测腔形状扁平、由质软材质做成,在所述监测腔内填充有监测液;两个所述监测腔均通过导流管与两个缓冲腔一一配对的连接,在每个缓冲腔与导流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流量监测器,所述流量监测器与感应器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安全带在未使用时盘绕在收纳筒内,安全带两个侧面上的监测腔随安全带产生相同程度的弯曲形变,扁平的监测腔在弯曲形变时内部的容积发生变化,于是监测液经由导流管流入缓冲腔中,两个流量监测器分别将此时的流量数值记录为初始值。

当用户将安全带拉出时,安全带被拉直,监测腔随之恢复平直状态,于是监测腔内部的容积变大,监测液从缓冲腔回流至监测腔中,各流量监测器实时监测并记录监测液回流的流量;当用户按照行驶规定正确的佩戴安全带时,安全带的内侧面与人体接触并产生一定的形变,而外侧面则不受压迫;此时安全带内侧面的监测腔容积较小,监测液的回流量较小甚至为负,外侧面的监测腔容积较大,监测液的回流量较大,两个流量监测器将监测到的流量数值传递至感应器中,感应器与识别器电性连接后将数值信息传递至中控警报系统;当连接头稳定扣置在连接座、同时外侧面监测腔的回流量与内侧面监测腔的回流量的差值超出临界值时,中控警报系统保持安静,否则中控警报系统将提示用户正确佩戴安全带。

该结构能够有效检测用户佩戴安全带的情况,有效杜绝各种逃脱安全带的情形:比如用户购买专用的插头堵住连接座,连接座上的识别器将无法与感应器匹配,也无法获取各流量监测器中的数据,此时中空警报系统将发出警报提醒;又或者用户将安全带从身后绕过并固定在连接座上,此时用户向后倚靠时,安全带的外侧面将向内弯曲且受到压迫,导致外侧面的监测腔中的回流量变小,而内侧面监测腔的回流量相应增大,此时导致内、外侧面的监测腔的回流量的差值低于临界值,当感应器将该数值信息传递至中控警报系统时,中控警报系统同样会发出警报提示;因此,该结构能够防范用户各种形式的躲避安全带行为,保证用户的安全出行。

作为优选,所述监测腔嵌设在安全带的侧面,监测腔的外表面与安全带的侧面在同一平面;该结构能够减小安全带盘绕时对监测腔的挤压变化,从而提高本安全带监测用户行为的灵敏度。

作为优选,在安全带拉平、拉直时,监测腔呈平直的条状,监测腔与安全带的轴线斜交;在这种位置关系下,当安全带盘绕后,监测腔将呈螺旋状的收纳在安全带的侧面,从而有效减小安全带收纳时的厚度,减小安全带安装时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智能自检型安全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缓冲腔位置处的放大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本智能自检型安全带包括有带体1、连接座3和连接头2;带体1的一端盘绕在收纳筒中,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头2固定连接,连接头2与连接座3可拆卸的匹配扣合;在连接头2上设置有感应器21,在连接座3内设置有与感应器21匹配的识别器31,所述识别器31与车体内的中控警报系统电性连接;在所述带体1的两面分别独立的设置有监测腔4,所述监测腔4形状扁平、由质软材质做成,在所述监测腔4内填充有监测液;所述监测腔4嵌设在安全带的侧面,监测腔4的外表面与安全带的侧面在同一平面;两个所述监测腔4均通过导流管6与两个缓冲腔5一一配对的连接,在每个缓冲腔5与导流管6的连接处设置有流量监测器7,所述流量监测器7与感应器21电性连接。

安全带在未使用时盘绕在收纳筒内,安全带两个侧面上的监测腔4随安全带产生相同程度的弯曲形变,扁平的监测腔4在弯曲形变时内部的容积发生变化,于是监测液经由导流管6流入缓冲腔5中,两个流量监测器7分别将此时的流量数值记录为初始值;而在本实施例中,监测腔4嵌设在安全带的两个侧面,该结构能够减小安全带盘绕时对监测腔4的挤压变化,使得监测腔4的容积变化仅来自与弯曲程度不同,进而方便中控警报系统更精准的获取安全带的使用情况,从而提高本安全带监测用户行为的灵敏度。

当用户将安全带拉出时,安全带被拉直,监测腔4随之恢复平直状态,于是监测腔4内部的容积变大,监测液从缓冲腔5回流至监测腔4中,各流量监测器7实时监测并记录监测液回流的流量;当用户按照行驶规定正确的佩戴安全带时,安全带的内侧面与人体接触并产生一定的形变,而外侧面则不受压迫;此时安全带内侧面的监测腔4容积较小,监测液的回流量较小甚至为负,外侧面的监测腔4容积较大,监测液的回流量较大,两个流量监测器7将监测到的流量数值传递至感应器21中,感应器21与识别器31电性连接后将数值信息传递至中控警报系统;当连接头2稳定扣置在连接座3、同时外侧面监测腔4的回流量与内侧面监测腔4的回流量的差值超出临界值时,中控警报系统保持安静,否则中控警报系统将提示用户正确佩戴安全带。

该结构能够有效检测用户佩戴安全带的情况,有效杜绝各种逃脱安全带的情形:比如用户购买专用的插头堵住连接座3,连接座3上的识别器31将无法与感应器21匹配,也无法获取各流量监测器7中的数据,此时中空警报系统将发出警报提醒;又或者用户将安全带从身后绕过并固定在连接座3上,此时用户向后倚靠时,安全带的外侧面将向内弯曲且受到压迫,导致外侧面的监测腔4中的回流量变小,而内侧面监测腔4的回流量相应增大,此时导致内、外侧面的监测腔4的回流量的差值低于临界值,当感应器21将该数值信息传递至中控警报系统时,中控警报系统同样会发出警报提示;因此,该结构能够防范用户各种形式的躲避安全带行为,保证用户的安全出行。

此外,监测腔4可以做成细长条状,在安全带拉平、拉直时,监测腔4呈平直的条状,监测腔4与安全带的轴线斜交;在这种位置关系下,当安全带盘绕后,监测腔4将呈螺旋状的收纳在安全带的侧面,从而有效减小安全带收纳时的厚度,减小安全带安装时的占用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