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后备箱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8880发布日期:2018-09-11 22:55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后备箱盖板。



背景技术:

随着都市生活的不断发展,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人们在闲暇之余通常喜欢自驾游,通过自驾游放松身心,自驾游的地区多为偏僻山区,正午时间的时候,人们在路边停车休息时,高强度的光照对坐在汽车后座上休息的人来说很不舒适,另外,汽车在颠簸的路上行走时,后背箱内的物品会发生震荡,造成很大的噪音,一些特殊的物品还会造成损坏,因此,亟需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汽车后备箱盖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功能后备箱盖板,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后备箱盖板,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的两侧配合汽车后备箱上的插条设置有插槽,所述盖板本体可转动的设置有遮阳板,遮阳板的顶部设置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设置有L型卡块,所述盖板本体上配合所述L型卡块设置有限位条;

所述盖板本体的底部可上下活动的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盖板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安装板上配合所述导向柱设置有导向套,所述盖板本体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杆;

所述调节杆包括位于上侧的第一螺杆、位于下侧的第二螺杆以及位于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之间的转动杆,所述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分别通过螺纹结构与所述盖板本体、安装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上的螺纹设置方向相反;

所述安装板的底部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四个压板,安装板与压板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板、压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压板的底面与侧面之间采用圆弧角过渡连接。

进一步,所述遮阳板上设置有拉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遮阳板,并且可以方便的进行收放,实用性强;当后备箱的中放置有物品的时候,通过调节杆调整安装板的高度,使得压板压在物品的顶部,防止物品倾倒或者震动,由于设置有多个独立的压板,可以对多个不同高度的物品进行压紧,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后备箱盖板,包括盖板本体1,盖板本体1的两侧配合汽车后备箱上的插条设置有插槽1a,盖板本体1可转动的设置有遮阳板2,遮阳板2的顶部设置有滑槽2a,滑槽2a内滑动设置有L型卡块3,盖板本体1上配合L型卡块设置有限位条4,在一般状态下,遮阳板2平铺在盖板本体1的顶部,当需要使用的时候,转动遮阳板2,使得遮阳板2处于竖直状态,然后L型卡块3向下移动,钩在限位条4上,使得遮阳板2保持在竖直方向,以此来遮挡后备箱窗户照射进来的强光,给人们一个更舒适的休息空间。

盖板本体1的底部可上下活动的设置有安装板5,盖板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柱6,安装板5上配合导向柱6设置有导向套7,盖板本体1与安装板5之间设置有调节杆8;

调节杆8包括位于上侧的第一螺杆8a、位于下侧的第二螺杆8b以及位于第一螺杆8a与第二螺杆8b之间的转动杆8c,第一螺杆8a、第二螺杆8b分别通过螺纹结构与盖板本体1、安装板5活动连接,第一螺杆8a与第二螺杆8b上的螺纹设置方向相反;

安装板5的底部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四个压板9,安装板5与压板9之间设置有弹簧10,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板5、压板9固定连接。

当后备箱的中放置有物品的时候,通过调节杆8调整安装板5的高度,使得压板9压在物品的顶部,防止物品倾倒或者震动,由于设置有多个独立的压板9,可以对多个不同高度的物品进行压紧,实用性强。

压板9的底面与侧面之间采用圆弧角过渡连接。

遮阳板2上设置有拉手2a。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