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座椅支撑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8014发布日期:2018-11-13 22:3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公交车座椅支撑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具体涉及一种公交车座椅支撑座。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节约意识的加强,工业发展越来越注重轻量化生产,在保障产品强度和安全性能前提下,产品轻量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例如汽车工业方面,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开始开发新型生产材料,不仅对汽车生产材料的强度、耐久度等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了节省能耗,生产材料的重量也逐渐降低。

以往汽车座椅的支撑架都为钢材焊接而成,钢材重量较大,汽车能耗较高,并且钢制产品容易腐蚀,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开发新的生产材料成为汽车轻量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采用新型材料制造过程中,需要考虑产品强度、产品重量、装配便捷度和产品使用寿命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解决以上一个或者多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交车座椅支撑座。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公交车座椅支撑座,其关键在于:包括支撑座本体,所述支撑座本体包括竖向设置的前、后、左、右四个侧板,以及位于四个所述侧板上方的顶板,四个所述侧板和所述顶板共同围成一个向下开口的减重内腔,所述减重内腔内设有加强部,所述顶板上设有座椅安装孔,左、右两个所述侧板的下边缘分别连接有向外延伸的水平支耳,所述水平支耳上设有车身固定通孔。该方案的效果是:支撑座装配便捷,腔体结构质量轻,汽车的能耗低,同时腔体内设有加强部,能提升支撑座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方案,所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强部包括两块竖向设置的加强板,两块所述加强板呈“X”状交叉连接,所述加强板的两个竖向侧边分别与左、右两个所述侧板的内壁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前、后两个所述侧板和对应的所述加强板之间分别连接有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分别靠近左、右两个所述侧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强板的顶部边缘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连接。

以上方案的效果是:两块加强板“X”状交叉连接,使加强部、侧板和定板分别形成三角式连接关系,能防止支撑座受外力变形、折断等情况,既能提升产品强度也能相对降低重量,减少汽车能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平支耳的边缘设有向上的翻边,所述车身固定通孔为条形固定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座椅安装孔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座椅安装孔为圆孔,另一个所述座椅安装孔为条形安装孔,该条形安装孔的长度方向与两个所述座椅安装孔的分布方向一致。

以上方案的效果是:车身固定通孔用于连接车身和座椅支撑座,座椅安装孔用于将座椅安装在座椅支撑座上,条形孔的设计能便于装配,能一定程度避免由于配件误差导致装配困难的问题,同时翻边部能保护装配后车身固定通孔,一定程度避免撞击、抖动等使车身和座椅支撑座的连接螺栓受到撞击等使车身固定通孔发生形变,使得两者之间连接松动甚至断开。

作为优选方案,四个所述侧板、所述顶板、以及所述加强部为一体成型的镁合金结构。该方案的效果是:一体成型的镁合金结构具有质量轻、强度好、耐高温等特点,能很好的降低汽车能耗,同时保证支撑座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方案,前、后两个所述侧板、以及所述加强板上,对应设有减重口。该方案的效果是:腔体结构再设置减重口,使支撑座的重量更加降低,方便移动和装配,同时符合汽车轻量化发展需求。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公交车座椅支撑座,其一体式镁合金结构符合汽车轻量化要求,能很好的降低汽车的能耗,保证支撑座使用寿命,同时装配简单,便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放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倒放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后视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4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6所示,一种公交车座椅支撑座,包括支撑座本体,所述支撑座本体包括竖向设置的前、后、左、右四个侧板a,以及位于四个所述侧板a上方的顶板b,四个所述侧板a和所述顶板b共同围成一个向下开口的减重内腔,所述减重内腔内设有加强部c,所述顶板b上设有座椅安装孔g,所述座椅安装孔g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座椅安装孔g为圆孔,另一个所述座椅安装孔g为条形安装孔,该条形安装孔的长度方向与两个所述座椅安装孔g的分布方向一致,四个所述侧板a、所述顶板b、以及所述加强部c为一体成型的镁合金结构。

上述左、右两个侧板a的下边缘分别连接有向外延伸的水平支耳d,所述水平支耳d上设有车身固定通孔e,所述水平支耳d的边缘设有向上的翻边,所述车身固定通孔e为条形固定孔。

上述加强部c包括两块竖向设置的加强板,两块所述加强板呈“X”状交叉连接,所述加强板的两个竖向侧边分别与左、右两个所述侧板a的内壁连接,前、后两个所述侧板a和对应的所述加强板之间分别连接有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分别靠近左、右两个所述侧板a,所述加强板的顶部边缘与所述顶板b的下表面连接,前、后两个所述侧板a、以及所述加强板上,对应设有减重口f。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