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高压配电箱及高压配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4690发布日期:2018-11-09 22:2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配电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高压配电箱及高压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纯电动车普遍包含动力电池和高压配电箱两个部件,高压配电箱:是电动汽车上不可缺少的高压部件,内部有多个高压继电器、高压保险、预充电阻等器件,根据不同工况整车控制器控制内部继电器的闭合、断开,动力电池输出的电能经高压配电箱后被分配到不同的高压负载。动力电池和高压配电箱是通过高压线束连接在一起的,线束直径可达到30mm2-50mm2;动力电池一般布置于汽车底部,高压配电箱布置于前机舱内,二者存在一定的高度差,高压配电箱结构设计一般将与动力电池连接的插座布置在靠近驾驶舱1的一侧(如图1所示),也有的厂家将与动力电池连接的插座布置在高压配电箱的底部(如图2所示)。而按图1或图2的图示布局进行安装,无论高压配电箱102和动力电池103之间采用哪种形式布局,高压线束101都会发生弯折,因为高压线束101比较粗,硬度特别大,这就使得在进行高压线束拆装时特别困难,而且特别容易导致线束亏折,另外极易发生高压线束与其他零部件(例如电机、车身)的磨碰干涉。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新的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高压配电箱及高压配电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高压配电箱及高压配电系统,通过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上的所述动力电池插接座方便配电箱与动力电池间的高压的动力电池线束的安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动力电池线束安装时需要弯折线束而使动力电池线束拆装困难和动力电池线束弯折后易与机舱内其他零部件磨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高压配电箱,包括箱体,该箱体的底端面安装有呈向下倾斜设置的动力电池插线板,该动力电池插线板与所述箱体的底端面之间的面夹角呈锐角设置,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上安装有用于插接动力电池线束的动力电池插接座。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插接座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且所述动力电池插接座的插口朝向所述箱体的斜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的顶边与所述箱体的底端面连接,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的各侧边均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和各所述连接板在所述箱体的底端面上围设成用于保护所述动力电池插接座与所述箱体内部器件间连接电线的保护壳。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与所述箱体的底端面之间的面夹角为5°-80°。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直流-交流插接座、控制器插接座和加热-制冷器插接座。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安装固定座,各所述安装固定座上均设有穿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固定座与所述箱体一体设置。

进一步地,各所述安装固定座处于同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高压配电系统,包括如上任一所述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高压配电箱。

进一步地,还包括置于所述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高压配电箱斜下方的动力电池,连接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高压配电箱的动力电池线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高压配电箱采用包括所述箱体,该箱体的底端面安装有呈向下倾斜设置的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该动力电池插线板与所述箱体的底端面之间的面夹角呈锐角设置,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上安装有用于插接动力电池线束的动力电池插接座的设计;安装在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上的所述动力电池插接座与所述箱体的底端面间倾斜设置,安装时高压线束可以对应插装在所述动力电池插接座上,无需弯折,方便了高压线束的安装,避免了高压线束由于动力电池插接座插口的朝向的关系,而使其在插接后即发生弯折的问题;高压线束安装时无需弯折则方便了动力电池线束与高压配电箱的拆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与动力电池连接的插座设置在高压配电箱侧面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与动力电池连接的插座设置在高压配电箱底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高压配电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高压配电箱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高压配电箱的右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高压配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高压配电箱,包括箱体2,该箱体的底端面201安装有呈向下倾斜设置的动力电池插线板3,该动力电池插线板与所述箱体的底端面201之间的面夹角A呈锐角设置,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上安装有用于插接动力电池线束的动力电池插接座3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高压配电箱采用包括所述箱体,该箱体的底端面安装有呈向下倾斜设置的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该动力电池插线板与所述箱体的底端面之间的面夹角呈锐角设置,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上安装有用于插接动力电池线束的动力电池插接座的设计;安装在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上的所述动力电池插接座与所述箱体的底端面间倾斜设置,安装时高压线束可以对应插装在所述动力电池插接座上,无需弯折,方便了高压线束的安装,避免了高压线束由于动力电池插接座插口的朝向的关系,而使其在插接后即发生弯折的问题;高压线束安装时无需弯折则方便了动力电池线束与高压配电箱的拆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与所述箱体的底端面之间的面夹角为5°-80°;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与所述箱体的底端面之间的面夹角为70°

参见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插接座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且所述动力电池插接座的插口311朝向所述箱体的斜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插接座为凸起的接线柱式插接座,当然也可以选择凹陷的USB形式的插接座或其他形式的插接座,各形式的插接座的具体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选择,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参见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的顶边与所述箱体的底端面连接,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的各侧边均连接有连接板32,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和各所述连接板在所述箱体的底端面上围设成用于保护所述动力电池插接座与所述箱体内部器件间连接电线的保护壳33;该保护壳的顶端开口与所述箱体内部连通(此为现有技术,图中未标识)。

参见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为矩形板,其两侧边和底边均连接有一个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相对的位置也设有一个连接板,该连接板与与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侧边和顶边连接的各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与各所述连接板在所述箱体的底端面上围设成一个倒梯形的保护壳,该保护壳顶端开口与所述箱体内部连通,用于所述动力电池插接座与所述箱体内部的器件间连接电线通过,通过所述保护壳对所述动力电池插接座与所述箱体内部的器件间的连接电线进行保护。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为矩形,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为三角形或多边形,三角形或多边形的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都可以通过在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的侧边或底边等连接所述连接板而在所述箱体的底端面上围设成保护壳,在一个板的边缘连接所述连接板(或同时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连接连接板)而围设成一个一端开口的保护壳,此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述动力电池插线板的形状和围设成的保护壳的形状,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直流-交流插接座221、控制器插接座222和加热-制冷器插接座223。

参见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安装固定座21,各所述安装固定座上均设有穿装孔211;所述安装固定座用于将所述箱体固定关于机舱托架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固定座与所述箱体一体设置;各所述安装固定座处于同一平面。

参见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一种高压配电系统,包括如上所述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高压配电箱4;还包括置于所述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高压配电箱斜下方的动力电池5,连接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高压配电箱的高压线束6;所述适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高压配电箱通过所述安装固定座固定于机舱托架7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