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防下潜支架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8017发布日期:2018-11-13 22:3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基于防下潜支架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属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防下潜支架的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人们对车辆安全性的关注也日益提高,有关部门对车辆的安全法规要求也逐年提高,特别是2018版C-NCAP和低速车法规草案的即将实施,对整车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座椅在C-NCAP试验中和安全带(预紧式)一起对假人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在碰撞试验过程,细微的下潜在C-NCAP中也可能对整体得分产生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防下潜支架的座椅,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有效防止成员下潜,提高车辆的碰撞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防下潜支架的座椅,包括包覆坐垫的底座框架及靠背,所述底座框架包括设置在车辆底盘的导轨,通过导轨可滑动地连接有侧边架,侧边架包括左、右两个侧边架,所述左、右侧边架后部连接至靠背;所述左、右侧边架的前端固定有防下潜横梁。

进一步,所述左、右侧边架的后端设置有后稳定梁,可有效地提高座椅稳定度,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防下潜横梁与后稳定梁之间还设置有若干支撑簧,可有效地支撑坐垫,防止碰撞时成员下潜,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防下潜横梁与后稳定梁通过连接架连接支撑簧,所述连接架包括开有弧形安装口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通过弧形安装口固定至防下潜横梁与后稳定梁,所述连接片的前端开有通孔,所述支撑簧两端插入通孔内;所述连接片的上下端设置有加强板,所述连接架的截面成“工”字型,可有效提高结构强度,提高支撑簧支撑力,防止车辆碰撞时降低成员下潜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有效防止成员下潜,提高车辆的碰撞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中:1、底座框架,2、靠背,3、导轨,4、侧边架,5、防下潜横梁,6、后稳定梁,7、支撑簧,8、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基于防下潜支架的座椅,包括包覆坐垫的底座框架1及靠背2,所述底座框架1包括设置在车辆底盘的导轨3,通过导轨3可滑动地连接有侧边架4,侧边架4包括左、右两个侧边架,所述左、右侧边架后部连接至靠背2;所述左、右侧边架的前端固定有防下潜横梁5。

进一步,所述左、右侧边架的后端设置有后稳定梁6,可有效地提高座椅稳定度,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防下潜横梁5与后稳定梁6之间还设置有若干支撑簧7,可有效地支撑坐垫,防止碰撞时成员下潜,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防下潜横梁5与后稳定梁6通过连接架8连接支撑簧7,所述连接架8包括开有弧形安装口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通过弧形安装口固定至防下潜横梁5与后稳定梁6,所述连接片的前端开有通孔,所述支撑簧7的两端插入通孔内;所述连接片的上下端设置有加强板,所述连接架的截面成“工”字型,可有效提高结构强度,提高支撑簧支撑力,防止车辆碰撞时降低成员下潜风险。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排坐垫骨架中,增加一根横梁,端部与骨架两侧钣金焊接在一起,该支撑梁位于大腿底部靠近前前端位置,通过合理的尺寸设计,在满足腿部压馅的同时,使其对大腿有向上的支撑作用;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可降低乘员下潜的风险,增加车辆的碰撞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明显,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有效防止成员下潜,提高车辆的碰撞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