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线束固定胶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0555发布日期:2019-01-04 22:39阅读:1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门线束固定胶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有涉及一种车门线束固定胶套。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上因为要安装许多电气设备,所以在汽车上有大量的线束穿梭,为了保证线束能穿过汽车各个角落满足电器等设备安装的要求,设计师需要考虑线束的穿过方式,以往设计时均在车门钣金件上开孔,并利用开孔安装线卡或支架来满足线束通过与固定的要求,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1120044755.3 的、名称为汽车线束固定保护支架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汽车线束固定保护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为倒U 形结构,汽车线束穿过所述支架本全倒U形结构并与其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内侧设有与汽车车身配合的线卡,所述汽车线束固定保护支架,可改善汽车线束布置,便于汽车装配,通过支架本体上的线卡,所述线束固定支架可方便安装在汽车车身圆孔内,从而将线束包裹在支架内部,有效保护线束,防止其受磨损,从而提高线束可靠性及安全性,但由于支架或线卡与车门钣金件的连接仍需采用开孔的方法固定,如设计的开孔不正确时容易在开孔周围形成应力集中区,如开孔正处在钣金件的加强筋上,则会严重影响钣金件的结构强度和刚度等性能,且给钣金件的冲压和成型带来一定困难,同时,线束安装增加了支架或线卡等零部件,也增大了安装成本和难度。

目前线束固定安装方式是在车门钣金上开孔,线束穿过车门钣金件的开孔,通过在开孔处安装胶套解决线束穿过开孔时车门钣金开孔造成线束的割破问题,防止引发线束的安全隐患。但是对于车行驶在颠簸等复杂路况上,线束由于穿过车身板金开孔会造成线束的拉扯,线束与车门钣金的碰撞、摩擦等问题。另外,由于线束穿过车门钣金开孔,线束对于车门钣金的冲压和成型工艺操作带来一定困难,特别在在车门线束总成与车门钣金装配过程中,增加了组装工程繁杂程度,增重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型提供了一种车门线束固定胶套,该车门线束固定胶套通过固定胶套结构将线束固定在车门钣金外,不需要车门线束穿过车门钣金的开孔,就可直接车门线束总成固定在车门钣金上,避免了车门线束总成与车门钣金开孔的摩擦和冲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门线束固定胶套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易于实现,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信息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线束固定胶套,所述车门线束固定胶套包括固定胶套本体,所述固定胶套本体为呈U的空壳体结构,远离未封闭面且面积较大的一U型面上设有圆形开口,沿圆形开口界面向外延伸形成圆柱形线束卡接固定凸台部,与有圆形开口U型面的对应面以远离所述圆柱形凸台方向且向下切斜延伸一弯曲的线束导向固定部。

优选地,设有圆形开口的U型面上贴合一U型板,所述U型板上在所述U型面的圆形开口对应位置处设有圆形通孔,沿所述圆形通孔界面向外延伸形成圆柱形凸台,所述圆柱形凸台的高度与等于或略高于所述圆柱形线束卡接固定凸台部的高度,所述圆柱形凸台包覆在所述圆柱形线束卡接固定凸台部的外围组成圆柱形线束卡接固定凸台组件。

优选地,设有圆形开口的U型面及设有圆形开口U型面的对应面的宽度自所述圆柱形线束卡接固定凸台部向所述线束导向固定部方向逐渐增大。

优选地,设有圆形开口U型面的对应面的外界面的中部位置设有与车门板金表面固定连接的固定安装部,所述固定部为在中部位置向内凹陷一弧形区域,弧形区域上设有一凸块,所述凸块上固定连接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十字架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线束固定胶套,该车门线束固定胶套通过固定胶套本体结构将线束固定在车门钣金外,不需要车门线束穿过车门钣金的开孔,就可直接将车门线束总成固定在车门钣金上,避免了车行驶在颠簸等复杂路况时出现车门线束总成与车门钣金开孔的摩擦和冲击。由车身引出的车门线束总成穿过车门线束固定胶套的圆柱形线束卡接固定凸台组件,经过固定胶套本体的U型空壳体结构,从向下弯曲切斜的线束导向固定部导出,线束依次与车门钣金上电气设备接口相连,车门线束总成整体位于车门板金的外部,没有出现穿过车门板金或与车门钣金交叉的现象,能有效地避免车门线束总成与车门板金的摩擦及车门板金开孔割破车门线束总成等问题。另外,车门线束总成与车门钣金装配时,能有效地缩短装配时间,降低了装配难度和繁琐情况,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既提高了汽车的生产效率,也提高了汽车的品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门线束固定胶套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易于实现,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信息系统。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门线束固定胶套的结构图。

图2 现有技术中车门线束总成与车门钣金组装的结构图。

图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门线束总成与车门钣金组装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线束固定胶套,所述车门线束固定胶套包括固定胶套本体,所述固定胶套本体为呈U的空壳体结构,远离未封闭面且面积较大的一U型面上设有圆形开口,沿圆形开口界面向外延伸形成圆柱形线束卡接固定凸台部,与有圆形开口U型面的对应面以远离所述圆柱形凸台方向且向下切斜延伸一弯曲的线束导向固定部2。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中,设有圆形开口的U型面上贴合一U型板,所述U型板上在所述U型面的圆形开口对应位置处设有圆形通孔,沿所述圆形通孔界面向外延伸形成圆柱形凸台,所述圆柱形凸台的高度与等于或略高于所述圆柱形线束卡接固定凸台部的高度,所述圆柱形凸台包覆在所述圆柱形线束卡接固定凸台部的外围组成圆柱形线束卡接固定凸台组件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门线束固定胶套采用橡胶材料,所述圆柱形线束卡接固定凸台组件1通过过盈压方式与车身引出的车门线束总成外部的橡胶壳体连接,橡胶壳体内的车门线束总成穿过圆柱形线束卡接固定凸台组件,经过固定胶套本体的U型空壳体结构,从向下弯曲切斜的线束导向固定部2导出。

设有圆形开口的U型面及设有圆形开口U型面的对应面的宽度自所述圆柱形线束卡接固定凸台部向所述线束导向固定部2方向逐渐增大。宽度依次变大有利于调整各线束的方向,使各线束与相应的电器设备接口相连接。

设有圆形开口U型面的对应面的外界面的中部位置设有与车门板金表面固定连接的固定安装部3,所述固定部为在中部位置向内凹陷一弧形区域,弧形区域上设有一凸块,所述凸块上固定连接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十字架凸台。所述固定安装部与车门钣金上的安装结构相匹配,能有效地将车门线束固定胶套固定在车门钣金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线束固定胶套,该车门线束固定胶套通过固定胶套本体结构将线束固定在车门钣金外,不需要车门线束穿过车门钣金的开孔,就可直接将车门线束总成固定在车门钣金上,避免了车行驶在颠簸等复杂路况时出现车门线束总成与车门钣金开孔的摩擦和冲击。由车身引出的车门线束总成穿过车门线束固定胶套的圆柱形线束卡接固定凸台组件1,经过固定胶套本体的U型空壳体结构,从向下弯曲切斜的线束导向固定部2导出,线束依次与车门钣金上电气设备接口相连,车门线束总成整体位于车门板金的外部,没有出现穿过车门板金或与车门钣金交叉的现象,能有效地避免车门线束总成与车门板金的摩擦及车门板金开孔割破车门线束总成等问题。另外,车门线束总成与车门钣金装配时,能有效地缩短装配时间,降低了装配难度和繁琐情况,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既提高了汽车的生产效率,也提高了汽车的品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门线束固定胶套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易于实现,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信息系统。

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车门线束总成与车门钣金组装流程:车门线束总成4穿过卡接固定在车门板金开口上的橡胶护套5,再与电器设备接口连接。存在如下缺点:当车门线束总成与车门钣金总成进行装配时,因橡胶护套需从车门钣金空腔内部穿过车门钣金开孔与车门线束总成对接,装配工程繁琐,占用大量时间,还存在车门钣金切割线束及橡胶护套的风险,延长了汽车整车装配时间,增强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汽车的品质,从而对汽车整车生产进度产生影响,甚至引发装配工人抱怨。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