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2267发布日期:2019-01-22 22:53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空调系统已在汽车实现普及,随着燃油价格上升,燃油成本成为汽车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仅空调系统在运行时,一般就可消耗汽车发动机10%-15%的动力,其中,压缩机是空调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起着压缩和输送制冷剂的作用,以实现对车内空气的制冷除湿,调节车内空气环境等功能。压缩机由发动机皮带轮进行带动,当空调工作时,发动机转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发动机水温会相对升高,当发动机转速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熄火的隐患,还会产生发动机过热现象。因此,改善汽车空调系统尤其是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对于降低汽车油耗、减少排放有显著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提供一种汽车空调控制电路,解决现有汽车在发动机转速低时运行空调,可能易造成发动机熄火或发动机过热现象,能提高空调的运行效率,改善车辆的舒适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电路包括:蓄电池、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空调控制器和转速检测电路;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端串接在所述空调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之间;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三继电器的输出端与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端串接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之间;

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线圈端串接在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与所述转速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之间;

所述转速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发动机转速,并在所述发动机转速大于设定阈值时输出低电平。

优选的,还包括:压力开关;

所述压力开关串接在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端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之间;

所述压力开关用于在空调制冷管内的压力大于高压阈值时断开所述空调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端的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二继电器断开。

优选的,还包括:AC空调开关;

所述AC空调开关串接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端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之间;

所述空调控制器用于在所述AC空调开关闭合时,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闭合或断开。

优选的,还包括:鼓风机;

所述鼓风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相连,在所述AC空调开关闭合,且所述空调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为低电平时,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对所述鼓风机供电。

优选的,还包括:还包括:点火开关;

所述点火开关串接在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之间;

所述蓄电池还用于在所述点火开关闭合时,对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和所述第三继电器供电。

优选的,还包括:还包括:第一保险和第二保险;

所述第一保险串接在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点火开关之间,所述第二保险串接在所述第二继电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点火开关之间。

优选的,所述转速检测电路包括:转速传感器、发动机控制器和开关电路;

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转速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整车地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转速检测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转速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转速,并发送给所述发动机控制器;

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发动机转速大于设定阀值时输出高电平,使所述开关电路导通,进而使所述转速检测电路输出低电平。

优选的,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作为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整车地相连;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电阻串接在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

本实用新提供一种汽车空调控制电路,通过转速检测电路对发动机转速进行检测,在发动机转速大于设定阈值时,控制压缩机运转。解决现有汽车在发动机转速低时运行空调,可能易造成发动机熄火或发动机过热现象,能提高空调的运行效率,改善车辆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空调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电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J1 第一继电器

J2 第二继电器

J3 第三继电器

K1 点火开关

K2 AC空调开关

F1 第一保险

F2 第二保险

T1 第一三极管

T2 第二三极管

R1 第一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针对当前车辆在发动机转速低时,起动空调可能造成发动机熄火或发动机过温的现象。本实用新提供一种汽车空调控制电路,通过转速检测电路对发动机转速进行检测,在发动机转速大于设定阈值时,控制压缩机运转。解决现有汽车在发动机转速低时运行空调,可能易造成发动机熄火或发动机过热现象,能提高空调的运行效率,改善车辆的舒适性。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空调控制电路,包括:蓄电池、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第三继电器J3、空调控制器和转速检测电路。所述第一继电器J1的输入端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J1的线圈端串接在所述空调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之间。所述第二继电器J2的输入端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J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继电器J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三继电器J3的输出端与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J2的线圈端串接在所述第一继电器J1的输出端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三继电器J3的线圈端串接在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与所述转速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之间。所述转速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发动机转速,并在所述发动机转速大于设定阈值时输出低电平。

具体地,当发动机转速大于设定阈值时,如果所述第一继电器J1、所述第二继电器J2和所述第三继电器J3均闭合,则所述压缩机运转。当发动机转速小于设定阈值时,空调控制器控制第一继电器或第二继电器断开,使压缩机停止运转。其中,设定阈值可为800rpm。

进一步,该电路还包括: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串接在所述第二继电器J2的线圈端与所述空调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之间;所述压力开关用于在空调制冷管内的压力大于高压阈值时断开所述空调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端的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二继电J2断开,进而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转。

如图1所示,该电路还包括:AC空调开关K2;所述AC空调开关K2串接在所述第一继电器J1的线圈端与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之间;所述空调控制器用于在所述AC空调开关K2闭合时,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J1闭合或断开。

该电路还包括: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J1的输出端相连,在所述AC空调开关K2闭合,且所述空调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为低电平时,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第一继电器对所述鼓风机供电。

该电路还包括:还包括:点火开关K1。所述点火开关K1串接在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之间。所述蓄电池还用于在所述点火开关闭合时,对所述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和所述第三继电器供电。

该电路还包括:还包括:第一保险F1和第二保险F2;

所述第一保险F1串接在所述第一继电器J1的输入端与所述点火开关K1之间,所述第二保险F2串接在所述第二继电器J2的输入端与所述点火开关K1之间。

进一步,所述转速检测电路包括:转速传感器、发动机控制器和开关电路。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转速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整车地相连,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转速检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转速传感器用于检测发动机转速,并发送给所述发动机控制器。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发动机转速大于设定阀值时输出高电平,使所述开关电路导通,进而使所述转速检测电路输出低电平。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T1、第二三极管T2和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三极管T1的基极作为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所述第一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整车地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T2的发射极作为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作为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R1串接在所述第二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包括:温度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空调系统中的蒸发器的表面温度,并在蒸发器的出口温度达到结霜或结冰时,如果表面温度小于设定温度阈值,则输出高电平,使第三继电器断开。所述温度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转速检测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可包括:温控器、温敏电阻和第三三极管,其中,温敏电阻用于检测表面温度,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中,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整车地相连,在表面温度小于设定温度阈值时,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电压升高,使第三三极管导通、第二三极管截断,进而使第三继电器断开连接,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转。

可见,本实用新提供一种汽车空调控制电路,通过转速检测电路对发动机转速进行检测,在发动机转速大于设定阈值时,控制压缩机运转。解决现有汽车在发动机转速低时运行空调,可能易造成发动机熄火或发动机过热现象,能提高空调的运行效率,改善车辆的舒适性。

以上依据图示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