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尾空调膨胀阀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9542发布日期:2019-03-22 19:30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尾空调膨胀阀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车尾空调膨胀阀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的汽车市场上,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车型增加了车尾暖通装置,而车尾暖通装置具有独立的蒸发器以及与之相应的膨胀阀;现有的车载空调的蒸发器一般安装在空调壳体内,而膨胀阀安装在空调壳体与后地板之间,蒸发器通过伸出空调壳体的蒸发器连接管与膨胀阀相连通;车尾暖通装置往往通过设置在后地板下方的高压管和低压管分别同储液器和压缩机相连,这就需要在后地板上设置一个通孔以实现高压管和低压管分别和车尾暖通装置相连通,为了固定膨胀阀,往往需要在该通孔处设置一个固定膨胀阀的膨胀阀安装件,现有的膨胀阀安装件一般需要预先套设在蒸发器连接管上,一般来说,蒸发器连接管为铝管,并且随着安装环境的变化,蒸发器连接管的弯曲度各不相同,那么在将蒸发器连接管装配在膨胀阀上的时候,套在蒸发器连接管上的膨胀阀安装件不易移动,这使得现有的膨胀阀安装件不易安装和拆卸,使得装配效率较低,同时在需要检修的时候拆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车尾空调膨胀阀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的膨胀阀安装件不易安装和拆卸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尾空调膨胀阀安装结构,包括:

后地板,所述后地板上设有通孔;

膨胀阀;

膨胀阀安装件,所述膨胀阀安装件包括可拆卸式相连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共同围成用于容纳所述膨胀阀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上设有用于限定所述膨胀阀的位置的限位结构,所述容置腔的顶壁上设有过孔,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上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开口,所述过孔的一半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过孔的另一半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开口的一半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开口的另一半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在所述后地板上的固定结构;

蒸发管,所述蒸发管通过所述过孔和所述膨胀阀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的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壳体的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应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螺栓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所述螺栓孔同轴的螺纹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通过穿过所述螺栓孔并和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的螺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定位销,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和所述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的第一凸出部以及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上的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用于共同将所述膨胀阀托起。

进一步的,所述膨胀阀安装件与所述后地板之间设有用于封堵所述膨胀阀安装件与所述后地板之间的间隙的环状海绵体,所述环状海绵体围绕所述开口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膨胀阀安装件还包括环状板,所述环状板由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下部的第一板体和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下部的第二板体组成,所述环状板围绕所述开口设置,所述环状海绵体设在所述环状板上,所述环状海绵体和所述环状板之间设有胶水层。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在第一壳体的下部的第一固定板以及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下部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用于搭在所述后地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后地板上设有同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一配合孔以及同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一配合孔内、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配合孔内均设有螺栓以固定所述膨胀阀安装件。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管包括蒸发进管和蒸发出管,所述过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过孔分别与所述蒸发进管和所述蒸发出管相对应,所述蒸发进管和与之对应的所述过孔的孔壁之间设有整体呈环状的第一柔性密封体,所述蒸发出管和与之对应的所述过孔的孔壁之间设有整体呈环状的第二柔性密封体。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进管的外部套有第一管状海绵体,所述第一管状海绵体包括用于同所述蒸发进管对应的所述过孔的孔壁相接触的第一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即为所述第一柔性密封体;所述蒸发出管的外部套有第二管状海绵体,所述第二管状海绵体包括用于同所述蒸发出管对应的所述过孔的孔壁相接触的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即为所述第二柔性密封体。

进一步的,所述膨胀阀安装件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结构强度的加强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原有的单体的膨胀阀安装件一分为二,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过孔的一半在第一壳体上,过孔的另一半在第二壳体上,开口的一半在第一壳体上,开口的另一半在第二壳体上,那么安装的时候,不需要预先将膨胀阀安装件套设在蒸发管上,而可以先将蒸发管、高压管和低压管安装在膨胀阀上,再来安装膨胀阀安装件,这使得膨胀阀安装件的装配和拆卸均较为方便,易于提高安装效率,也有利于检修;膨胀阀不直接接触后地板,膨胀阀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车尾空调膨胀阀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第一管状海绵体、第二管状海绵体、第一壳体以及环状海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图1中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轴测图;

图6为图1中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轴测图;

图8为实施例所述的车尾空调膨胀阀安装结构的蒸发进管、第一管状海绵体、蒸发出管以及第二管状海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所述的车尾空调膨胀阀安装结构的膨胀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所述的车尾空调膨胀阀安装结构的环状海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地板,2—膨胀阀,3—第一壳体,4—第二壳体,5—第一连接部,6—第二连接部,7—螺栓孔,8—螺纹孔,9—定位销,10—定位孔,11—第一凸出部,12—第二凸出部,13—环状海绵体,14—第一板体,15—第二板体,16—第一固定板,17—第二固定板,18—第一安装孔,19—第二安装孔,20—蒸发进管,21—蒸发出管,22—第一管状海绵体,23—第二管状海绵体,24—托起块,25—第一横向加强筋,26—第一纵向加强筋,27—第一连接筋,28—第二横向加强筋,29—第二纵向加强筋,30—第二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车尾空调膨胀阀安装结构,包括:

后地板1,后地板1上设有通孔;

膨胀阀2;

膨胀阀安装件,膨胀阀安装件包括可拆卸式相连的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第一壳体3的内壁和第二壳体4的内壁共同围成用于容纳膨胀阀2的容置腔,容置腔的腔壁上设有用于限定膨胀阀2的位置的限位结构,容置腔的顶壁上设有过孔,容置腔的底壁上设有与通孔相对应的开口,过孔的一半在第一壳体3上,过孔的另一半在第二壳体4上,开口的一半在第一壳体3上,开口的另一半在第二壳体4上;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上设有用于将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固定在后地板1上的固定结构;

蒸发管,蒸发管通过过孔和膨胀阀2相连通。

由于膨胀阀安装件分成了两个独立的壳体,即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过孔的一半在第一壳体3上,过孔的另一半在第二壳体4上,开口的一半在第一壳体3上,开口的另一半在第二壳体4上,那么安装的时候,不需要预先将膨胀阀安装件套设在蒸发管上,而可以先将蒸发管、高压管和低压管安装在膨胀阀上,再来安装膨胀阀安装件,这使得膨胀阀安装件的装配和拆卸均较为方便,易于提高安装效率,也有利于检修;膨胀阀2不直接接触后地板1,膨胀阀2不易损坏。

作为优选的,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壳体3的靠近第二壳体4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部5,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壳体4的靠近第一壳体3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5相对应的第二连接部6,第一连接部5上设有螺栓孔7,第二连接部6上设有与螺栓孔7同轴的螺纹孔8,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通过穿过螺栓孔7并和螺纹孔8螺纹配合的螺栓相连。优选的,第一连接部5的数量为两个,第二连接部6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可以实现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连接,设置两个第一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部6有利于使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之间的连接足够牢固。

作为优选的,第一连接部5上设有定位销9,第二连接部6上设有和定位销9相配合的定位孔10。通过定位销9和定位孔10可实现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预定位,有利于安装,且能够提高安装效率。

作为优选的,限位结构包括设在第一壳体3的内壁上的第一凸出部11以及设在第二壳体4的内壁上的第二凸出部12,第一凸出部11和第二凸出部12用于共同将膨胀阀2托起。第一凸起部11和第二凸起部12可以托起膨胀阀2,优选的,如图9所示,膨胀阀2的上部设置有托起块24,第一凸起部11支撑起该托起块24的其中一个端部,第二凸起部12支撑其该托起块24的另一个端部,优选的,该托起块24的上部抵在第一壳体3的顶壁和第二壳体4的顶壁上,膨胀阀的上下位置被限定;该托起块24的侧壁抵在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侧壁上,这样,整个膨胀阀2的位置被限定。优选的,第一凸起部11和第二凸起部12的凸起方向与定位销9和定位孔10的相互配合的方向相适应,以更加便于安装。

作为优选的,如图10所示,膨胀阀安装件与后地板1之间设有用于封堵膨胀阀安装件与后地板1之间的间隙的环状海绵体13,环状海绵体13围绕开口设置。海绵的压缩量较大,并且密封性能好。海绵也能起到很好的滤振作用,降低膨胀阀2的振动,降低蒸发管、高压管和低压管和膨胀阀2脱开的风险。

作为优选的,膨胀阀安装件还包括环状板,环状板由设在第一壳体3下部的第一板体14和设在第二壳体4下部的第二板体15组成,环状板围绕开口设置,环状海绵体13设在环状板上,环状海绵体13和环状板之间设有胶水层。通过设置环状板,在环状板上通过胶水层设置环状海绵体13,有助于整个结构的密封。

作为优选的,固定结构包括设在第一壳体3的下部的第一固定板16以及设在第二壳体4下部的第二固定板17,第一固定板16和第二固定板17用于搭在后地板1上,第一固定板16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8,第二固定板17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9,后地板1上设有同第一安装孔18相对应的第一配合孔以及同第二安装孔19相对应的第二配合孔,第一安装孔18和第一配合孔内、第二安装孔19和第二配合孔内均设有螺栓以固定膨胀阀安装件。通过第一固定板16和第二固定板17的设置,便于将膨胀阀安装件安装在后地板1上,优选的,第一固定板16和第二固定板17部分重合。

作为优选的,如图8所示,蒸发管包括蒸发进管20和蒸发出管21,过孔的数量为两个,可见,适用于同时与蒸发进管20和蒸发出管21相连的膨胀阀2现有的一般为“H型膨胀阀”,该“H型膨胀阀”设有蒸发进口和蒸发出口,两个过孔分别与蒸发进口和蒸发出口相对应,两个过孔分别与蒸发进管20和蒸发出管21相对应,蒸发进管20通过其中一个过孔和蒸发进口相连通,蒸发出管21通过另一个过孔和蒸发出口相连通,蒸发进管20和与之对应的过孔的孔壁之间设有整体呈环状的第一柔性密封体,蒸发出管21和与之对应的过孔的孔壁之间设有整体呈环状的第二柔性密封体。通过第一柔性密封体和第二柔性密封体可以保证车内外的气体密封性能,保证整车的NVH性能,柔性密封体还能保证蒸发进管20和蒸发出管21不易受到损伤。

作为优选的,如图8所示,蒸发进管20的外部套有第一管状海绵体22,第一管状海绵体22包括用于同蒸发进管20对应的过孔的孔壁相接触的第一管段,第一管段即为第一柔性密封体;蒸发出管21的外部套有第二管状海绵体23,第二管状海绵体23包括用于同蒸发出管21对应的过孔的孔壁相接触的第二管段,第二管段即为第二柔性密封体。由于蒸发进管20和蒸发出管21内的气体均吸收周围的热量,导致其外管壁上容易形成液态水,那么在蒸发进管20和蒸发出管21上包裹一层海绵,有利于防止蒸发进管20和蒸发出管21的外壁形成液态水,同时避免液态水进入车内损坏内饰。

作为优选的,如图5和图7所示,膨胀阀安装件还包括用于加强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结构强度的加强筋结构。通过加强筋结构来加强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结构强度;优选的,第一壳体3上设有第一横向加强筋25和第一纵向加强筋26,第一壳体3和第一固定板16之间设有用于加强二者联系的第一连接筋27;第二壳体4上设有第二横向加强筋28和第二纵向加强筋19,第二壳体4和第二固定板17之间设有用于加强二者联系的第二连接筋30。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在于,首先,先将第一管状海绵体22和第二管状海绵体23安装到蒸发进管20和蒸发出管21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膨胀阀2采用的是“H型膨胀阀”,H型膨胀阀除蒸发进口和蒸发出口外,还包括有同高压管相连的膨胀阀进口和同低压管相连的膨胀阀出口;然后,将蒸发进管20和蒸发进口相连,蒸发出管21和蒸发出口相连,高压管和膨胀阀进口相连,低压管和膨胀阀出口相连;然后可以开始安装膨胀阀安装件,第一壳体3的内壁和第二壳体4的内壁相对并相互靠近,此时应将膨胀阀2置于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的中间,利用定位销9和定位孔10的配合进行预定位,然后通过螺栓与螺纹孔8的配合使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相连,此时第一管状海绵体22的第一管段和与之对应的过孔的孔壁相接触形成密封,第二管状海绵体23的第二管段和与之对应的过孔的孔壁相接触形成密封;利用胶水将环状海绵体13粘到环状板上,接着使第一安装孔18和第一配合孔对准,第二安装孔19和第二配合孔对准,利用螺栓和螺母将膨胀阀安装件固定到后地板1上,安装完成;本实用新型的蒸发管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膨胀阀安装件能够保证足够的密封性能,因此膨胀阀安装件可以不用和内部安装有蒸发器的空调壳体刚性接触,因此,这也降低了重量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原有的单体的膨胀阀安装件一分为二,即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过孔的一半在第一壳体3上,过孔的另一半在第二壳体4上,开口的一半在第一壳体3上,开口的另一半在第二壳体4上,那么安装的时候,不需要预先将膨胀阀安装件套设在蒸发管上,而可以先将蒸发管、高压管和低压管安装在膨胀阀上,再来安装膨胀阀安装件,这使得膨胀阀安装件的装配和拆卸均较为方便,易于提高安装效率,也有利于检修;膨胀阀2不直接接触后地板1,膨胀阀2不易损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