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上下移动的无噪声汽车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6519发布日期:2019-03-02 02:0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能上下移动的无噪声汽车头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头枕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能上下移动的无噪声汽车头枕。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120546009.4名称为《能伸缩的汽车头枕》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能伸缩的汽车头枕,包括枕体和枕杆,所述枕杆上部伸入枕体内与枕体固定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杆能伸缩地设置在枕架内,所述枕体套置在枕架外表面上,所述枕架内设置有能固定枕杆的伸缩控制机构;所述伸缩控制机构包括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一端与枕架内壁相固定,所述弹簧杆的另一端伸出枕架,所述弹簧杆中部设置有能与枕架内壁相抵触的弧形部,所述弹簧杆能在弧形部(的弹力作用下与枕杆相卡扣。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通过按压按钮即能达到调整头枕高度的目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固定后牢固稳定不易移动,使用舒适,适用于汽车等交通工具。然而,该汽车头枕在调节时可能出现用力过猛导致伸缩过多的情况,需要再次回退或拉伸,位置调节不方便,而且该汽车头枕的弹簧杆是采用弹性变形来与枕杆实现固定,容易出现一侧脱离另一侧仍未脱离的情况,导致头枕伸缩出现卡壳,因此该汽车头枕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上下移动、能消除枕杆定位时的声响,并能有效防止汽车头枕与枕杆松动的能上下移动的无噪声汽车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能上下移动的无噪声汽车头枕,包括能设置在汽车座椅顶部的枕杆以及能沿枕杆上下移动的枕架壳体,所述枕杆的顶部伸入枕架壳体中,所述枕架壳体中设置有能与枕杆侧壁的凹槽相卡扣的定位机构,在枕架壳体上设置有能将定位机构中的锁定片与凹槽相脱离而能使枕架壳体沿枕杆上下移动的按钮,其特征在于:在枕架壳体的内腔中还设置有减缓枕杆相对枕架壳体移动速度的夹块,所述夹块的一端与枕架壳体内壁相顶触,所述夹块的另一端通过压紧弹簧与枕架内壁相顶触,压紧弹簧将夹块的一端压紧在枕杆侧壁上使枕杆的另一面侧壁紧贴在夹块的另一端上,在定位机构中的锁定片与凹槽之间还设置有当锁定片卡入凹槽时能消除声音的消声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消声结构的具体结构可优选为:凹槽的侧面投影呈底部宽度小开口部宽度大的梯形,所述锁定片插入部的形状亦呈端部宽度小后部宽度大的梯形,在锁定片插入凹槽时,所述锁定片的侧面与凹槽的侧面相接触与相互卡固在一起。

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与锁定片插入部的侧面投影可优选均为等腰梯形,所述凹槽的等腰梯形两斜边的夹角大于锁定片的等腰梯形的对应夹角,且所述夹角与对应夹角的差值不大于1°。

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片的端部宽度与凹槽的底部宽度可优选相适配,当所述锁定片伸入凹槽使锁定片的端部与凹槽的底部内壁顶触定位时,所述锁定片的顶面与凹槽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0.08~0.12mm。

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定片的端部宽度可优选大于凹槽的底部宽度,当所述锁定片伸入凹槽使锁定片的端部与凹槽的底部内壁顶触定位时,所述锁定片的顶面与凹槽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0.2~0.25mm。

作为改进,所述夹块可优选为四块,四块夹块以两个为一组,两组夹块分别夹置在相应的枕杆上,任一一组夹块中两个夹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的上方与下方。

进一步改进,所述枕架壳体中可优选设置有连接凸部,所述连接凸部上对称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枕杆穿置在相应的连接通孔中,所述连接凸部上水平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限位凹槽中,限位凹槽上部和下部的连接凸部上设置有能放入夹块的凹部,所述压紧弹簧的一端顶触在凹部的内壁上。

作为改进,所述定位机构的具体结构可优选为,所述枕架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能与枕杆侧部的凹槽相卡扣的锁定片以及能推动锁定片与凹槽相脱离的解锁块,所述解锁块的一端与伸入枕架壳体内腔中的按钮相联动,所述锁定片的一端与解锁块相顶触,所述锁定片的另一端通过复位装置与枕架壳体的内壁相连接,当按压按钮时,解锁块挤压锁定片使锁定片与凹槽相脱离,当松开按钮时,解锁块与锁定片复位而使锁定片与凹槽相卡扣;所述解锁块上设置有能穿过枕杆的腰型孔,与腰型孔位置相应的解锁块侧壁上设置有侧壁通孔,所述锁定片伸入侧壁通孔中而使锁定片上与腰型孔相应的侧边能卡入枕杆侧部的凹槽中;所述复位装置为对称设置在锁定片侧壁两端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套置在相应锁定片侧壁的凸起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套置在相应枕架壳体内壁的凸部上。

作为改进,所述夹块可优选为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的中部设置有能穿过枕杆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枕杆的杆体直径,所述弹性块上设置有连通弹性块外部与通孔的侧壁缺口,所述压紧弹簧的一端连接在形成侧壁缺口的弹性块上而将侧壁缺口这一侧的弹性块压向形成侧壁缺口的另一侧弹性块。

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块可优选为能放入枕架壳体内的枕架固定槽中的矩形块体,所述矩形块体由塑料、橡胶或树脂制作而成;在与压紧弹簧相连接的弹性块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凹部,所述压紧弹簧的一端插置在限位凹部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夹块能夹紧枕杆增加枕杆相对枕架壳体移动时的摩擦力,使调节枕架壳体时,枕架壳体的移动更为平稳,方便枕架壳体的移动和定位,使用效果好;还有,本实用新型采用定位槽的侧面投影呈底部宽度小开口部宽度大的梯形,所述卡条插入部的形状亦呈端部宽度小后部宽度大的梯形,在卡条插入定位槽时,所述卡条的侧面与定位槽的侧面相接触与相互卡固在一起,这种设计使卡条插入定位槽时,卡条的侧面与定位槽的侧面始终相接触,这样既保证了卡条卡入卡定位槽时不会发出声音,又能使卡条与定位槽紧固配合而有效地防止了汽车头枕与枕杆的松动,即有效地防止了定位后汽车头枕与枕杆之间的动荡,彻底地消除了噪音;还有,定位槽的侧面投影呈梯形,具有引导卡条进入定位槽的作用,使枕杆卡扣定位更精确,有效地消除了卡壳的问题;再有,当定位槽为等腰梯形时,定位槽两斜边的夹角大于卡条的等腰梯形的对应夹角,且所述夹角与对应夹角的差值不大于1°,因此卡条的面与定位槽的面基本吻合,保证支撑强度,且由于卡条在某一点与定位槽干涉接触,这样可以保证卡条在定位槽里面没有声音,起到很好消声的作用,最有,使用的定位机构零部件少,结构简单,解锁效率高,解锁省力,锁定片自身与复位装置相连接,当解锁块不对锁定片施加外力时,锁定片能自动复位再次卡入凹槽中实现枕杆的定位,定位效果好,使用十分方便;锁定片与相应的枕杆侧壁凹槽相解锁与定位,解锁和定位的同步性好,升降顺滑,进一步避免卡壳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图2中枕杆与锁定片相关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图2中枕架壳体与夹块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图5中分解部分的进一步结构分解图;

图7是图1中枕杆与锁定片安装在枕架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I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图1中消声结构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II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图10中锁定片伸入凹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能上下移动的无噪声汽车头枕,包括能设置在汽车座椅顶部的枕杆1以及能沿枕杆1上下移动的枕架壳体,所述枕杆1的顶部伸入枕架壳体中,所述枕架壳体中设置有能与枕杆侧壁的凹槽11相卡扣的定位机构,在枕架壳体上设置有能将定位机构中的锁定片2与凹槽11相脱离而能使枕架壳体沿枕杆1上下移动的按钮4,在枕架壳体的内腔中还设置有减缓枕杆1相对枕架壳体移动速度的夹块6,所述夹块6的一端与枕架壳体内壁相顶触,所述夹块6的另一端通过压紧弹簧63与枕架内壁相顶触,压紧弹簧63将夹块6的一端压紧在枕杆侧壁上使枕杆1的另一面侧壁紧贴在夹块6的另一端上,在定位机构中的锁定片2与凹槽11之间还设置有当锁定片2卡入凹槽时能消除声音的消声结构。所述消声结构的具体结构为:凹槽11的侧面投影呈底部宽度小开口部宽度大的梯形,所述锁定片2插入部的形状亦呈端部宽度小后部宽度大的梯形,在锁定片2插入凹槽11时,所述锁定片2的侧面与凹槽11的侧面相接触与相互卡固在一起。所述凹槽11与锁定片2插入部的侧面投影均为等腰梯形,所述凹槽11的等腰梯形两斜边的夹角a大于锁定片2的等腰梯形的对应夹角b,且所述夹角a与对应夹角b的差值不大于1°,所述锁定片2的端部宽度与凹槽11的底部宽度相适配,当所述锁定片2伸入凹槽11使锁定片2的端部与凹槽11的底部内壁顶触定位时,所述锁定片2的顶面与凹槽1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S为0.08~0.12mm。所述锁定片2的端部宽度大于凹槽11的底部宽度,当所述锁定片2伸入凹槽11使锁定片2的端部与凹槽11的底部内壁顶触定位时,所述锁定片2的顶面与凹槽11的底面之间的距离S为0.2~0.25mm。

夹块6为四块,四块夹块6以两个为一组,两组夹块6分别夹置在相应的枕杆1上,任一一组夹块6中两个夹块6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机构的上方与下方。所述枕架壳体中设置有连接凸部52,所述连接凸部52上对称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枕杆1穿置在相应的连接通孔中,所述连接凸部52上水平设置有限位凹槽50,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限位凹槽50中,限位凹槽50上部和下部的连接凸部52上设置有能放入夹块的凹部,所述压紧弹簧63的一端顶触在凹部的内壁上。夹块6为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的中部设置有能穿过枕杆1的通孔61,所述通孔61的孔径大于或等于枕杆1的杆体直径,所述弹性块上设置有连通弹性块外部与通孔61的侧壁缺口62,所述压紧弹簧63的一端连接在形成侧壁缺口62的弹性块上而将侧壁缺口62这一侧的弹性块压向形成侧壁缺口62的另一侧弹性块。所述弹性块为能放入枕架壳体内的枕架固定槽59中的矩形块体,所述矩形块体由塑料、橡胶或树脂制作而成;在与压紧弹簧63相连接的弹性块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凹部64,所述压紧弹簧63的一端插置在限位凹部64中。

定位机构的具体结构为,所述枕架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有能与枕杆侧部的凹槽11相卡扣的锁定片2以及能推动锁定片2与凹槽11相脱离的解锁块3,所述解锁块3的一端与伸入枕架壳体内腔中的按钮4相联动,所述锁定片2的一端与解锁块3相顶触,所述锁定片2的另一端通过复位装置与枕架壳体的内壁相连接,当按压按钮4时,解锁块3挤压锁定片2使锁定片2与凹槽11相脱离,当松开按钮4时,解锁块3与锁定片2复位而使锁定片2与凹槽11相卡扣;所述解锁块3上设置有能穿过枕杆1的腰型孔31,与腰型孔31位置相应的解锁块侧壁上设置有侧壁通孔32,所述锁定片2伸入侧壁通孔32中而使锁定片2上与腰型孔31相应的侧边能卡入枕杆侧部的凹槽11中;所述复位装置为对称设置在锁定片侧壁两端的复位弹簧21,所述复位弹簧21的一端套置在相应锁定片2侧壁的凸起22上,所述复位弹簧21的另一端套置在相应枕架壳体内壁的凸部54上。所述枕架壳体包括对合而成的前壳体51与后壳体5,所述连接凸部52设置在后壳体5的内壁上,所述前壳体51通过螺钉连接在连接凸部52上。

工作原理:弹性块能增加枕杆在移动时的摩擦,使枕架壳体在调节高度时能保持平缓地上下移动状态,升降调节更为方便。

消声结构使锁定片插入凹槽时,锁定片的侧面与凹槽的侧面始终相接触,这样能保证锁定片缓慢滑入凹槽中,从而避免锁定片突然卡入凹槽深处发出响声的情况发生,有效的去除了声音,而且锁定片与凹槽相接触,凹槽起到了引导锁定片进入的作用,使枕杆卡扣定位更为顺利避免出现卡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