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7881发布日期:2019-02-19 19:0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电动车代替传统的燃油车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措施。电动车本身不排放二氧化碳,没有尾气污染、对于治理环境污染和减少尾气排放非常有利。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和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如,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斗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的充电桩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充电桩完成充电后,都需要人为的将充电线放回充电桩,但是充电线一般重,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另外充电线外露于充电桩外部,存在着充电线被电动车碾压碰撞而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主要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充电桩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包括:

充电壳体,所述充电壳体上设有开孔;

供电结构,所述供电结构设置与所述充电壳体内;

电缆,所述电缆的一端与供电结构电性连接,另一端为充电端;充电端上设有充电头;其中,所述充电头通过开孔限位于所述充电壳体外;

转盘,所述转盘设置于所述充电壳体内,且所述电缆绕在所述转盘上;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转盘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盘向第一方向运动,以控制所述转盘放线;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转盘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盘向第二方向运动,以控制所述转盘收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转轴;其中,

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一转轴均设置于所述充电壳体内;

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盘。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转轴;其中,

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二转轴均设置于所述充电壳体内;

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转盘。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源;其中,所述第一电源与第一电机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源;其中,所述第二电源与第二电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源开关,用于控制第一电机的开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源开关,用于控制第二电机的开启。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源开关、第二电源开关均开设在所述充电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充电桩还包括限位结构;其中,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电缆上的靠近所述充电端的位置处;其中,所述限位结构的尺寸大于所述充电壳体上的开孔的尺寸,以在所述转盘受限时防止充电头收入充电壳体外。

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上设置有卡孔,以将所述限位结构卡合在所述电缆上。

优选地,所述卡孔的直径与所述电缆的直径相当;所述限位结构上设置与所述卡孔连通的缺口,用于使电缆通过所述缺口进入所述卡孔内。

优选地,所述充电桩还包括底座;其中,所述充电壳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充电壳体能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以通过转动充电壳体调整充电头的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通过在充电壳体内设置一用于缠绕线缆的转盘,并使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转盘向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转动,进而实现放线或收线;这样的话,在用户充电时,只需控制第一驱动组件,使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转盘放线,用于只需将充电头连接到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即可;待充电完成后,用于只需打开充电头和新能源汽车的连接,控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转盘向第二方向转动,即可实现将电缆收回充电壳体内。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无需人为的将重量较大的电缆放回充电桩,且在不充电时,电缆不会充电桩外部,不会存在着电缆被电动车碾压碰撞而损坏的风险。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通过用户按下第一电源开关,使第一电机启动,控制转盘放线,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在充电结束后,用于只需按下第二电源开关,使第二电机启动,控制转盘收线。因此,用户只需操作按钮便可实现充放电,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还包括底座;其中,充电壳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充电壳体能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以通过转动充电壳体调整充电头的方向。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速充电桩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其包括:充电壳体1、供电结构5、电缆3、转盘6、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充电壳体1上设有开孔;供电结构5设置与充电壳体1 内。电缆3的一端与供电结构5电性连接,另一端为充电端;充电端上设有充电头31;其中,所述充电头31通过开孔限位于充电壳体1外;所述转盘6设置于所述充电壳体1内,且所述电缆3绕在所述转盘6上。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转盘6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盘6向第一方向运动,以控制所述转盘6放线;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转盘6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盘6向第二方向运动,以控制所述转盘6收线。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通过在充电壳体内设置一用于缠绕线缆的转盘,并使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转盘向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转动,进而实现放线或收线;这样的话,在用户充电时,只需控制第一驱动组件,使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转盘放线,用于只需将充电头连接到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口即可;待充电完成后,用于只需打开充电头和新能源汽车的连接,控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转盘向第二方向转动,即可实现将电缆收回充电壳体内。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无需人为的将重量较大的电缆放回充电桩,且在不充电时,电缆不会充电桩外部,不会存在着电缆被电动车碾压碰撞而损坏的风险。

实施例2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与上一实施例相比,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72和第一转轴71;其中,第一电机72和第一转轴71均设置于充电壳体1内。第一转轴7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机72;第一转轴71的另一端连接转盘6。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82和第二转轴81;其中,第二电机82和第二转轴81均设置于充电壳体1内;第二转轴81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机82连接,第二转轴81的另一端连接转盘6。如图1和图2所示,转盘6中心处设置有转孔61;其中,转孔61的一端与第一转轴71连接、转孔61的另一端与第二转轴81连接。

较佳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源73;其中,所述第一电源73与第一电机72连接。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源83;其中,所述第二电源 83与第二电机84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源开关74,用于控制第一电机73的开启;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源开关84,用于控制第二电机 83的开启。较佳地,第一电源开关74、第二电源开关84均开设在所述充电壳体1上。较佳地,第一电源开关74、第二电源开关84设置成按钮形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通过用户按下第一电源开关,使第一电机启动,控制转盘放线,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在充电结束后,用于只需按下第二电源开关,使第二电机启动,控制转盘收线。因此,用户只需操作按钮便可实现充放电,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

实施例3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如图1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充电桩还包括限位结构4;其中,所述限位结构4设置在所述电缆3上的靠近所述充电端的位置处;其中,所述限位结构4的尺寸大于所述充电壳体1上的开孔的尺寸,以在所述转盘6 受限时防止充电头31收入充电壳体1外。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限位结构4上设置有卡孔41,以将所述限位结构4卡合在所述电缆3上。较佳地,所述卡孔41的直径与所述电缆3的直径相当;所述限位结构4上设置与所述卡孔41连通的缺口411,用于使电缆3通过所述缺口411进入所述卡孔41内。

实施例4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如图1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充电桩还包括底座2;其中,充电壳体1安装在所述底座2上,且所述充电壳体1能相对于所述底座2转动,以通过转动充电壳体1调整充电头31的方向。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的充电壳体1下安装转轴;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凹槽,转轴的下端连接在凹槽内。充电壳体1上还设置有把手;通过把手可以赚点充电壳体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如图4所示,所述充电桩还包括:防盗壳体11及重台12;其中,防盗壳体11罩在充电壳体 1和基座2组成的结构10外;重台12用于预埋在地面下;其中,所述重台 12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防盗壳体11底部相适配的凹槽;所述防盗壳体11 的底部焊接在所述重台12的凹槽中。

较佳地,所述防盗壳体11的底部设置有一圈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台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通过在充电壳体1和基座2 组成的结构10外罩一防盗外壳11,并将防盗外壳11的底部焊接在重台12 上,在实际使用时,将重台及部分防盗外壳预埋在底面下;这样就能很好地保护充电桩10,防止其被盗。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将防盗壳体和重台的焊接处设置成凸台和凹槽的形式,能很好地提到焊接效果,使防盗壳体11 和重台12成为一体,进一步提高其被破坏的条件、降低被盗可能性的目的。

较佳地,所述防盗壳体11的材质为钢。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桩无需人为的将重量较大的电缆放回充电桩,且在不充电时,电缆不会充电桩外部,不会存在着电缆被电动车碾压碰撞而损坏的风险。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