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0476发布日期:2019-03-22 19:37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防撞梁。



背景技术:

汽车防撞梁是用于汽车在发生事故时用于减轻碰撞以及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汽车防撞梁通常由主梁、吸能盒组成。吸能盒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物体在发生强烈碰撞时会发生塑性变形,主要表现为完全变形、翘曲变形和褶皱变形三种方式,其中褶皱变形是一种理想的吸能方式。吸能盒作为一种金属薄壁构件,在碰撞时容易发生褶皱变形,这正好满足了车辆在低速碰撞时能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并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损害的目的。但现有的吸能盒通常采用等截面的柱体结构,汽车在发生碰撞时容易使得吸能盒弯曲或倒塌,导致轴向变形不稳定,影响到了吸能盒的吸能能力。并且现有的防撞梁采用的是全刚性外壳,在遭遇不威胁驾驶安全的轻微刮擦或碰撞时,容易形成塑性变形,对防撞梁造成损坏,造成浪费和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汽车防撞梁,包括主梁和吸能盒,其中:所述主梁为空心的长条形,主梁的表面贴合有弹性缓冲垫;主梁的一侧为弧面,与弧面相对的另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吸能盒连接于该安装座上。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吸能盒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吸能体、用于连接车身的第一连接板和用于连接主梁的第二连接板,所述壳体为空心的棱台状,壳体内设置有吸能体,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分别安装于壳体的前、后两端。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为空心的正六棱台状壳体,壳体的截面尺寸沿壳体轴向均匀递减。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平行的溃缩槽。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吸能体为设置于壳体内的蜂窝内芯,所述蜂窝内芯由铝合金薄板拼接制成,蜂窝内芯空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壳体的开口方向平行。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蜂窝内芯的空腔内填充有泡沫铝。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缓冲垫呈“U”字形贴合于主梁的上、下两面以及弧面上。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梁的空心结构内填充有泡沫铝。

蜂窝铝结构是典型的多胞材料,通常用作芯层结构,具有良好的能量吸收特性,被广泛用于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重要工业领域。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蜂窝材料收到轴向压力时,其变形主要有线弹性变形、弹性屈曲和塑性坍塌三种模式。其中塑性坍塌是蜂窝结构能量吸收的最主要因素,而坍缩的力学机制是由于六边形蜂窝体轴向塑性屈曲,孔壁按一定波长渐折叠,而且该波长通常约等于六边形的孔边长。从宏观力学行为看,蜂窝铝受轴向压缩时应力应变曲线具有较长的低应力平台区,是理想的吸能材料。

泡沫铝是一种快速兴起的战略性新材料,是用铝合金发泡的方式生产的新型轻金属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大,具有吸能缓冲、阻燃防爆等诸多优异性能。传统钢制防撞梁在受冲击时,仅仅在变形之前强度较大。而在变形发生后,承压能力会迅速下降,被冲击力冲垮,吸能效果很差,无法同时保护车体和人员。而泡沫铝防撞梁具有优异的吸能特性,泡沫铝安装于钢梁与车身钢架之间。在撞击发生后,钢架受压将撞击能量转移至泡沫铝,泡沫铝发生连续溃缩,吸收大量能量,并吸收撞击力,保护车架不受损伤,同时保护车内驾乘人员不受剧烈冲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汽车防撞梁在发生轻微刮擦和碰撞时能够防止防撞梁损坏,汽车在发生碰撞时能够引导吸能盒变形方向,保证了吸能盒溃缩变形的稳定性,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能力,保持乘员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梁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吸能盒的分体示意图;

图中:主梁-1;吸能盒-2;弹性缓冲垫-3;安装座-4;壳体-5;吸能体-6;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溃缩槽-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梁1和吸能盒2,其中:所述主梁1为空心的长条形,主梁1的表面贴合有弹性缓冲垫3;主梁1的一侧为弧面,与弧面相对的另一侧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安装座4,所述吸能盒2连接于该安装座4上。

所述吸能盒2包括壳体5、设置于壳体5内的吸能体6、用于连接车身的第一连接板7和用于连接主梁的第二连接板8,所述壳体5为空心的棱台状,壳体5内设置有吸能体6,所述第一连接板7与第二连接板8分别安装于壳体5的前、后两端。

所述壳体5为空心的正六棱台状壳体,壳体5的截面尺寸沿壳体轴向均匀递减。

所述壳体5沿轴向均匀设置有平行的溃缩槽9。

所述吸能体6为设置于壳体5内的蜂窝内芯,所述蜂窝内芯由铝合金薄板拼接制成,蜂窝内芯空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壳体5的开口方向平行。

所述蜂窝内芯的空腔内填充有泡沫铝。

所述弹性缓冲垫3呈“U”字形贴合于主梁1的上、下两面以及弧面上。

所述主梁1的空心结构内填充有泡沫铝。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

主梁1一面为弧形,能够减少汽车在行驶中的空气阻力,表面包裹有弹性缓冲垫3,在遭遇轻微刮擦和碰撞时,不至于损坏防撞梁,在主梁1内还填充有泡沫铝,能够加强防撞梁的吸能能力,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吸能盒主要由壳体5、吸能体6、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组成,安装于壳体5内的吸能体6承担了主要的吸能工作,壳体5上开有环状下凹的溃缩槽9、该溃缩槽9沿壳体5轴向平行设置,在收到碰撞时起到引导溃缩方向的作用。第一连接板7和第二连接板8分别安装于壳体5的两端,第一连接板7用于安装在汽车的纵梁上,第二连接板8用于连接汽车主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