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4004发布日期:2019-07-13 08:4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洗扫车作为代替人工作业的高效清扫设备,广泛使用于广场、社区、学校以及车站和机场的大型室内空间。随着汽车工业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市场上陆续出现了多种电动环卫车。目前,环卫车多采用驱动电机作为动力输入,与车辆后桥连接作为动力输入直接驱动车辆运行,另外搭载一个作业电机,作为洗扫作业装置的动力源。如,专利申请公告号为CN104626963A的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环卫车动力系统,该环卫车动力系统包括行车动力系统和车载作业装置,行车动力系统包括一个与车载作业装置机械传动连接的电机,该电机仅用于驱动车载作业装置而不与车辆后桥连接。该环卫车能够行驶的同时进行洗扫作业。但是安装此类动力系统的洗扫车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车辆驱动电机直接为整车提供动力,为了获得理想的动力,车辆驱动电机需具有较高扭矩,导致车辆驱动电机重量大且成本高;(2)作业电机只驱动作业装置,当作业装置不工作时,作业电机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中的驱动电机重量大、作业电机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的技术方案是:

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包括用于驱动环卫车行走的驱动电机和与驱动电机连接的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包括第一输入部分、第二输入部分、输出部分和用于将第一输入部分和第二输入部分耦合并向输出部分传递动力的耦合传动部分,所述驱动电机与第一输入部分连接,所述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还包括作业电机,所述作业电机为双出轴电机,作业电机的作业输出轴连接有作业离合器,作业离合器背离与作业电机连接的一端用于与作业装置连接,作业电机的驱动输出轴通过驱动离合装置与所述第二输入部分连接,所述作业离合器和驱动离合装置中的一个闭合时另一个必断开。

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内的作业电机不仅可以驱动作业装置,而且还可以为车辆行走提供动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作业电机的作用,提高了作业电机利用率;并且作业电机能够为车辆行走提供动力,从而降低了驱动电机输出功率,进而减低了驱动电机体积和重量。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中的驱动电机体积和重量小、作业电机利用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离合装置位于所述变速箱内。驱动离合装置位于变速箱内增强了整个动力系统的结构紧凑性,同时有助于保护驱动离合装置增强了驱动离合装置的耐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离合装置为齿套拨叉结构,所述齿套拨叉结构包括与作业电机输出轴相对固定的齿套和与输出部分相对固定的齿套,两个齿套上滑动装配有能够同时与两个齿套啮合的第二接合套,所述第二接合套具有同时与两个齿套啮合的连接位和与其中一个齿套啮合的分离位,所述第二接合套的外壁面上设有能够拨动第二接合套而使第二接合套在连接位和分离位之间切换的拨叉。齿套拨叉结构便于设置和操作,相比于离合器,拨叉齿套结构磨损小,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离合装置位于所述变速箱外。驱动离合装置设置在变速箱外部便于布置同时有助于对驱动离合装置进行检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入部分包括行星齿轮多档调节机构。行星齿轮多档调节机构可以针对不同路况换挡,增强了车辆通过性的同时有助于降低车辆能耗。

进一步的,所述行星齿轮多档调节机构包括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对固定的太阳轮、与耦合传动机构的输入端相对固定的齿圈、分别于齿圈和太阳轮啮合的行星轮以及连接在各行星轮之间的行星架,变速箱的箱体上设有第一接合点,所述行星架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接合点,所述齿圈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三接合点,所述多档调节机构还包括能够在第一、第二、第三接合点之间滑动将不同结合点连接而实现档位调节的第一接合套。接合套以及接合点的换挡模式增强了换挡流畅性。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和作业电机位于变速箱的同一侧。有助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在车辆内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中:1、作业装置;2、作业离合器;3、作业电机;4、驱动电机;5、变速箱;6、第一接合套;7、太阳轮;8、行星轮;9、齿圈;10、第一传动齿轮;11、第二传动齿轮;12、第二接合套;Ⅰ、第一接合点;Ⅱ、第二接合点;Ⅲ、第三接合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包括作业电机3、驱动电机4和变速箱5。其中,变速箱5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输入部分、第二输入部分、输出部分和耦合传动部分。耦合传动部分将第一输入部分和第二输入部分耦合并将动力传递给输出部分。驱动电机与第一输入部分连接,作业电机为双出轴电机,作业电机的驱动输出轴与第二输入部分连接。

具体的,第一输入部分包括一端伸出箱体的输入轴以及和输入轴连接的行星齿轮多档调节机构。行星齿轮多档调节机构包括太阳轮7、行星轮8、行星架和齿圈9,太阳轮7与输入轴的端部连接,齿圈9与耦合传动部分的输入端固定连接,行星轮8分别与太阳轮7和齿圈9啮合,各行星轮8之间设置有行星架,行星架设置在齿圈9内。行星架上方设置有第一接合套6,箱体的内壁面上具有与第一接合套6接合的第一接合点Ⅰ,行星架具有向外延伸的与第一接合套6接合的第二接合点Ⅱ,齿圈9具有向外延伸的与第一接合套6接合的第三接合点Ⅲ。第一接合套6能够在第一接合点Ⅰ、第二接合点Ⅱ和第三接合点Ⅲ之间滑动,第一接合套6滑动至第一接合点Ⅰ和第二接合点Ⅱ上时,行星架与箱体固定连接,齿圈9输出动力,齿圈9与太阳轮7形成速比关系,变速箱5处于低速档;第一接合套6滑动至第二接合点Ⅱ上时,行星架与齿圈9同时放空,此时齿圈9不能输出动力,变速箱5处于空挡;第一接合套6滑动至第二接合点Ⅱ和第三接合点Ⅲ上时,行星架与齿圈9固定连接,齿圈9输出动力,齿圈9与太阳轮7的速比为1,变速箱5处于高速档。当然,其他实施例中,行星齿轮多档调节机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5751881B的发明专利中公开的行星齿轮多档调节机构。

耦合传动部分包括与齿圈9固定连接的输入轴、与输入轴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10和与第一传动齿轮10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1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耦合传动部分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如行星齿轮机构等。输出部分包括与第二传动齿轮11固定连接的输出轴,输出轴一端伸出箱体外部。

第二输入部分包括一端伸出箱体的输入轴,输入轴位于箱体内的一端与第二传动齿轮11连接,输入轴位于箱体内的部分上还连接有驱动离合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作业电机与现有技术中的双出轴电机结构相同。作业电机的驱动输出轴与输入轴固定连接,作业电机3的作业输出轴连接有作业离合器2,本实施例中的作业离合器2为电磁离合器,作业离合器2背离与作业电机3连接的一端与作业装置1连接,本实施例中的作业装置1为洗扫作业装置。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离合装置为齿套拨叉结构,齿套拨叉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输入部分的输入轴端部的齿套和固定连接在输出部分的输出轴上的齿套,两个齿套外侧滑动装配有第二接合套12,第二接合套12能够同时与两个齿套啮合,第二接合套12能够在两个齿圈9之间滑动。第二接合套12具与两个齿套同时啮合的连接位和与两个齿套中的其中一个啮合的分离位。第二接合套12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拨叉,拨叉能够带动第二接合套12在连接位和分离位之间切换实现作业电机与第二输入部分的连接和分离,拨叉向外延伸出箱体外侧以便于在变速箱5外侧控制。拨叉带动第二接合套12滑动至位置Ⅳ时,此时第二接合套12处于分离位,拨叉带动第二接合套12滑动至位置Ⅴ时,此时第二接合套12处于连接位。

本实施例的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具有三种模式,即作业模式、中速行驶模式和高速行驶模式。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处于作业模式时,变速箱5挂低速档,同时作业离合器2接合,第二接合套12处于分离位,此时,驱动电机4驱动车辆行驶,作业电机3只驱动作业装置1工作。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处于中速行驶模式时,变速箱5挂高速档,作业离合器2分离,第二接合套处于分离位,此时,作业电机3不工作,驱动电机4驱动车辆中速行驶。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处于高速行驶模式时,此时变速箱5挂高速档,作业离合器2分离,第二接合套12处于连接位,作业电机3和驱动电机4同时为车辆提供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的具体实施例二,与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离合装置是设置在变速箱箱体内的多片式离合器,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的具体实施例三,与电动环卫车的动力系统具体实施例二的区别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离合装置设置在变速箱箱体的外侧,其他与实施例二相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